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金山山区属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风速大,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干旱裸露面积广。山区水利工程建设期扰动面分散,料场、弃渣场和表土堆放场数量多、开挖量大,对项目区山体的地形、地貌、土壤、岩石及地表植被等扰动剧烈,若防护不当会引起大范围、高强度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根据工程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该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方案,将水土流失影响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码头工程施工期间会造成剧烈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应引起高度关注。本文以闽东某泊位工程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分析闽东地区码头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措施布设成果及效果。结果表明:闽东码头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多、可恢复性差,土石方开挖量大、余方总量多,施工期水土流失严重且集中,高陡边坡面积大等特点;分区设防,综合运用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形成综合防治措施体系;措施实施后,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9.96%,减少水土流失量达7 053t,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该码头可为闽东地区新建码头工程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借鉴,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水库是具有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建成后可起到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殖等作用。修建水库工程,扰动地表面积和动用的土石方量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由于水库属于建设类项目,在施工期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尤为重要。介绍了水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和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组成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输变电工程具有空间跨度大、线路长、扰动点分散、项目区地貌类型多样等特点,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建设会造成地表土壤结构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急剧增加水土流失。本研究从选址选线、塔基设计、不落地放线技术等主体设计和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设计两方面,探讨浙江省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并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山地丘陵区输变电工程,分析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电工程建设将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和破坏植被,加剧工程区水土流失。多数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在主体工程设计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未能从全过程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四川省巴郎口水电站从水土保持角度优化和控制水电工程设计,实现全过程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在选址选线上应避开敏感区域,如水土保持实验示范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区、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大型滑坡体分布区、植被良好区等;以减少土石方量和工程占地为目标,对工程各项目进行优化设计;采取经济实用措施治理扰动面和弃渣堆放场,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地铁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临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扰动地表面积大、土石方开挖量大、建设周期长、弃渣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该类项目的主要水土流失区域有车站、区间、附属设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改移工程区等,而施工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增多,做好该类项目建设期的水土保持临时措施防治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需引起高度重视。以山东莒南风电场项目为例,指出该风电场水土流失具有点状与线状侵蚀并存、受风力和水力侵蚀共同作用、植被破坏点多且面积广、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等特点,并依据项目区地形、气候特征和各项目分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以期为我国同类地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输气管道工程属线性建设项目,具有线路长、动用土石方数量大、施工方式多样、产生大面积裸露边坡等特点,其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沿线涉及的地貌类型多、施工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形式多样、水土流失防治难度大。在工程建设中,按照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区实际,布设的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特别是对高陡崾岘、高陡边坡、黄土冲沟等不同地貌区域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明显。介绍了陕京三线输气管道工程(榆林—良乡段)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福安连接线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江——三亚国道主干线福宁高速公路福安连接线公路建设,穿越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大,大部分地段多为山坡地和河谷,且具有面广、填方量大的特点。从建设中看出局部水土流失量不很大,但全线水土流失总量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和弃土弃渣,极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并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等危害,在主体工程建设中,切实采取水土保护防护措施,对促进和改善公路建设项目区的生态景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福安连接线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赣南稀土矿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赣南稀土矿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及危害主要有①地表植被扰动大、破坏集中、治理难度大;②开采时产生大量尾砂,造成水土流失强度大;③浸矿母液收集率低,容易造成水污染。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为采矿迹地和尾砂场,防治技术以工程措施、土地整治工程和林草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融水县杆洞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设计。在分析工程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根据防治责任范围内各功能区的施工特点、扰动情况和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类型等进行二级分区,进而划分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计算了新增土壤流失量,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及项目区概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公式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为:项目施工期与运行初期水土流失总量为1 035.65 t(包括现状侵蚀量),新增水土流失量618.61 t,所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施工期隧洞开挖时扰动地表和隧洞弃渣堆置引起的,隧洞建设区、枢纽建设区、弃渣场区及生产管理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  相似文献   

13.
根据风沙区的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方开挖、运移和铺筑活动,扰动建设区地表土层,损坏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极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情况,结合万嘉·观澜国际建设项目实例,探讨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应重点运用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这三个措施的合理实施对于保护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项目区及周边环境,减少污染、涵养水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在人为扰动和自然营力综合作用下,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其环境遭受加速破坏和损失的过程,由于施工活动高度集中在有限的范围内,对地表的扰动非常强烈,水土流失强度急剧增加。水利工程通常建设在江河湖海区域,施工过程涉及对原地形地貌的改变及大量土石方的开挖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同时重视水土资源管理和水土流失预防治理,从而达到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目的。从当代水利发展的生态保护要求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特点出发,总结分析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土保持策略,旨在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袁家庙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封禁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侵蚀沟、小沟道的治理,减少由于水土流失而进入水体中各污染物的数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封禁治理措施主要针对项目区的疏林地等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进行治理。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袁家庙项目区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480.83 hm~2,使治理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三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贾家沟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发电属绿色环保新能源,在左云县贾家沟建设光伏发电100兆瓦项目,可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植被与水土保持设施,人为加剧水土流失。针对项目区的实际,在新增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了水土保持措施。经分析,规划布局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六项指标达到建设类项目一级标准,可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治理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大规模土石方作业扰动程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且高边坡易诱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本文在分析公路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的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该工程属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扰动沿线原地貌、损坏原有的土地和植被,进而引发土壤侵蚀,加剧沿线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防治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项目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等,采取了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形成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促进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保障了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9.
山区小水电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股小水电建设的热潮正在我国南方兴起,小水电因其工程地处山高坡陡的河谷地段,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大,扰动破坏地表植被严重,且一旦遭破坏,植被极难再恢复,若受水力侵蚀,极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及下游。本文就小水电建设中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阐述了相应的监督对策。  相似文献   

20.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需大量土石方,料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裸露地表、开采边坡及地表松散堆料,在降雨及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工程建设和料场开采带来不良影响。因地制宜地对料场采取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是防治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