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葫芦岛市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骨干工程模式、一般面上工程模式、封禁治理自然修复模式和层层拦蓄的沟壑治理模式等4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荒山荒坡采取生态修复工程、工程整地及生物措施;坡耕地采取修梯田、植物带等措施,自上而下治理;沟壑治理从上到下,从毛沟到主沟,依次修筑干砌石谷坊,配置灌木封沟;城市及周边地区采取修挡土墙,铺设草皮、绿篱等措施,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美化了环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葫芦岛市水土流失面积由建市之初的8 333.33 km2,下降为现在的4 832.93 km2,减少了3 500.4 km2,下降了31%。  相似文献   

2.
低山丘陵区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阳市水土流失面积 1195 1 4km2 ,占全市总面积的 60 67% ,沟壑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 2 2 40 %。利用沟壑纵剖面信息熵分析法 ,进行沟壑侵蚀地貌形态计量分析 ,按照沟壑三维特征值变化规律 ,将沟壑侵蚀概化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采取典型沟壑治理开发试验与大面积沟壑治理开发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建立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措施体系 ,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朝阳市龙城区杠头沟小流域位于朝阳市区的西北部,总面积46.66 km2,水土流失面积30.68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5.75%,流域内沟壑纵横,以土石质U、V型沟壑为主,发育较活跃,沟壑密度达1.76 km/km2。从2008年始,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具体治理模式是:修筑谷坊-蓄水保土-产业配置-提高沟壑开发利用效益。经过治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卓有成效,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该流域的治理模式和经验可在同类型流域治理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市苇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总面积451.27 hm2,占流域面积的41.93%,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坡面治理和沟壑治理相结合的办法,坡面采取修筑坡式梯田,保土耕作(改垄)措施,封禁治理,果树台田等措施,沟壑治理采取修筑沟头埂,跌水,谷坊,削坡造林等措施,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到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流域内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葫芦岛市沟壑治理形式及其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葫芦岛市水土流失面积52 81万hm2,其中沟壑水土流失面积10 96万h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1%。1999年以来,全市先后治理干、支沟59条,修谷坊5000座,建塘坝61座,建蓄水坝399座,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介绍了治理形式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辽宁省通过第 3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 ,对全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辽宁省水土流失具有水土流失面积大 ,强度以上级水土流失面积增加速度快 ,人为破坏严重 ,风蚀、河海滩地水土流失面积扩延迅速等特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与 1995年遥感调查结果对比 ,5a间净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6 814 6 7km2 ,水土流失强度梯次降低面积 432 4 5 3km2 ,合计有效治理面积 11139 2km2 ,但由于人为水土流失的加剧 ,又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34 78km2 。②强度以下级别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 ,而极强度、剧烈水土流失面积则呈现增加趋势 ,水土流失强度的变化呈现“整体减缓 ,局部恶化”的态势。③与 1995年相比总水土流失量呈下降趋势 ,而水土流失模数则呈上升趋势。针对辽宁省水土流失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 ,应采取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水土流失的忧患意识 ;加快辽西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 ;实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加强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加大水保执法力度 ,遏制人为破坏 ;重视沟壑治理 ,加大治理力度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平县长期形成的沟壑侵蚀状况及沟蚀发展走向和特点,采用了沟壑纵剖面信息熵采集术、模糊聚类分析法、主成份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对沟壑归类分析,将建平县沟壑划分为初期侵蚀"V"型发展沟、中期侵蚀"U"型扩蚀沟、后期侵蚀""型缓蚀沟等三种类型。本着"区别类型、依据特点、因沟施治、因害设防"的原则,按照"五先五后"的治理模式进行综合治理。"五先五后"具体是:先缓坡,后陡坡;先坡面,后沟底;先支毛沟,后治主心沟;先叠次坝,后叠主坝;先实施工程措施,后实施生物措施。在此基础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密切结合,以工程措施为环节,以生物措施为根本;防御型治理与利用型治理相结合,以利用型治理为核心;全乔、半乔半灌、全灌、灌草、全草相结合,以全灌、半灌半草为主;治水与改土密切结合,以治水为主,创立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具有开发前景、利用价值的低山丘陵区沟壑三维梯级综合治理开发模式。"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技术在建平县全面进行了推广应用,应用沟壑达0.45万条,治理开发总面积158.46km^2,占全县沟壑总面积的31.9%,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宁南山区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南山区经过多年的沟壑治理实践,总结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即在干、支沟口建坝拦泥蓄水,支毛沟修筑小型水保拦蓄工程,沟头修建防护工程,沟坡整地,实施造林种草和封育自我修复等综合措施。水土保持工程固沟模式主要是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是以沟壑为治理对象,按照因地制宜、因水治水、因害设防的原则,绿化沟道,拦截径流,防止沟头延伸、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以达到蓄洪减沙、变害为利、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效益,适宜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村小流域位于辽宁省朝阳县西部木头城子镇境内,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大凌河流域辽宁省朝阳县召苏沟河项目区小流域之一,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侵蚀类型主要为水蚀.该流域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注重沟壑治理,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进行生态修复,从商品生产、集约化经营和早受益出发,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营造水土保持经济林,各项措施相互补充,工程养植物、植物保工程,逐步形成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相结合的立体防治结构,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蓄水保土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有沟壑面积10 546.4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8.44%,广布于全省各县市,治理难度大。沟壑的发育不断破坏土地资源,降雨径流冲刷沟岸带下大量的泥沙,从而抬高下游河床,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所以加强沟壑治理是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辽宁省沟壑的分布特点及危害,提出了小型沟、稳定沟及大中型发展沟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的沟壑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麻家沟小流域位于蒲县黑龙关镇,地貌类型为黄土残塬沟壑区。流域总面积1 266.44 hm2,水土流失面积1 142.93 hm2,占90.25%。水土流失严重,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 200 t/km2。该流域综合治理属2015-2019年规划实施的水土流失重点小流域治理项目。规划期内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 km2,其中新修梯田16.74 hm2,栽植乔木林74.18 hm2,封禁治理409.08 hm2,新修小型引水提灌工程1处。据测算,规划措施实施后,治理度可达到70.77%,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52.94%,每年可减少泥沙1.16万t,增加蓄水10.09万m3,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黄泛平原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县地处黄泛平原风沙区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达 462 87km2 。根据当地水土流失特点 ,因地制宜 ,采取推广旱作农业技术、节水工程灌溉技术、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 ,完成治理面积 3 3 4 96km2 ,治理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朝阳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6 046.6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6.5%。分析朝阳市水土流失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调整朝阳市生态建设政策,加大林业投入力度。治理的重点:将高山远山石质山尽快封起来。以封为主,封、育、种、造相结合,实施生态修复。将所有只有坡面工程没有植树的地段,应尽量营造水土保持林或薪炭林。坡耕地营造农田水土保持林带。沟壑林业措施中,改工程防护为植物防护,沟底营造固沟林、水源涵养林。河滩按《防洪法》制定造林规划,实施河岸滩地防护林。预计到2020年,全市有林达100万hm2,森林覆被率达50%左右,使95%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肖杖子流域是大凌河上游支流流域,总面积42.584 km2。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壤肥力低下。依托"大凌河重点治理项目",流域综合治理采取:"平地、重点农田建设园田化,坡地梯田化,荒山全绿化,沟壑工程措施配套化,流域经济商品化"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流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1 流域概况石人沟小流域位于哈尔滨市东郊太平区东风镇境内,距市区仅有10km,流域总面积为10.42km~2,其中耕地面积849hm~2,人口密度为149人/km~2.该流域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流域大体呈东西走向,最大长度8.5km,最大宽度2.5km.有大小侵蚀沟58条,总长度36.07km,沟壑密度达3.46km/km~2,沟岸扩张在剧烈发展的侵蚀沟有7条.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到治理前为止,水土流失面积已达8.98km~2,占流域面积的86.18%,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670.38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威胁,阻碍了流域内各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阜新县小流域沟壑侵蚀与治理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县水土流失面积 365 0 16km2 ,有干沟 1631条、支沟 5 10 5条 ,平均沟壑密度为 1 19km /km2 ,沟壑面积达 333 79km2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 ,因资金投入不足 ,沟壑治理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致使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本县通过治理柳河已积累丰富的水土保持经验 ,已涌现出一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沟壑治理开发典型。国家若能加大资金扶持 ,积极开展沟壑治理开发 ,则该县的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赤水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赤水市在已实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和正在实施的"长治"生态修复工程中,加大宣传和监督执法力度,采取补植补造、种草、封禁、生态移民、建沼气池和兴办小水电等措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75km2,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介绍了赤水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孝义市曹溪河流域系汾河二级支流,属于黄土梁状丘陵低覆被侵蚀类型区,面积28.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7.6 km2,占97.9%.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 000 t/km2·a,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近年来,坚持“生态、清洁、安全、发展、和谐”的理念,先后大力实施了生态治理及修复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工程、点与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山洪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工程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六大”水保生态治理开发工程,基本实现了景观优美、安全清洁、人居舒适、经济发展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水保立县 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截至 2 0 0 1年底 ,定西县基本农田累计达到 10 9763hm2 ,农村人均 0 2 8hm2 ,18个乡 (镇 )已实现了梯田化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 180 8km2 ,治理程度达到 5 4 6% ;建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 44座 ,拦泥淤地坝 3 4座 ,总库容达 3 60 0万m3 。确立了“水保立县”的发展战略 ,总结提出了“五子登科”的治理模式 ,成功实践了“水保搭台 ,政府导演 ,各部门同唱一台戏”的组织措施 ;创新实践了“径流调控理论”。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46 341.3 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7%。其中:水力侵蚀为40 429.1km2,风力侵蚀3 318 km2,人为侵蚀2 593.3 km2。全省年土壤侵蚀总量为1.31亿t,水土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34 t/(km2.a)。地域分布主要在辽西4市及辽东32个县(市、区)。地类分布:林草地中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 551.3 km2,占全省总侵蚀面积的55%。旱作坡耕地侵蚀面积18 131.3 km2,占全省侵蚀总面积的39.1%,主要发生在3°~5°坡耕地上,占耕地侵蚀面积的71.8%。防治对策:认清形势,继续加大治理力度,改善林草地环境质量,发挥植被防御功能;加强坡耕地治理,改变小地形及退耕还林;沟壑治理必须防御性治理与开发性治理相结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