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由于生猪疾病的混合感染居多,给生猪疾病的防控增大了难度,若养猪场户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控生猪疾病,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发病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且生长缓慢),养猪场户不妨换种思维,使用中药防治猪的常见疾病。因为中药是一类绿色环保的药物,它具有保健、防病治病、促进生长,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猪只的疾病问题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猪只发病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虽然用于防治疾病、提高生产性能的各种药品层出不穷。但如果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生长缓慢),养殖成本增加。如何准确合理,经济有效的选择药物,是很多养殖户关心的问题。笔者在临床实践发现用中药治疗猪常见疾病效果非常好,成本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现将几个中药方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的疾病问题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如果长时间大剂量采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生长缓慢)。笔者在生产上采用中药治疗猪常见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诊疗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防治生猪的疾病,养猪场户给生猪饲料中拌料投药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最常见的用药方法.而在实际生产中,养猪场户给生猪饲料中拌料投药,并非都能达到防治生猪疾病的效果,其中最常见是有些养猪场户对饲料中拌料投药防治生猪疾病的针对性并不强,没有合理地用药,从而导致生猪养殖的用药成本加大;有些养猪场户因拌料投药的药物用量过大、药物混拌不均,不仅会导致药物的浪费,而且易引起生猪药物中毒;有些养猪场户因药物用量过小,且长时间低剂量给生猪拌料用药,不仅易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而且严重影响畜产品的安全.这些均严重影响了给生猪饲料中拌料投药防治生猪疾病的效果,因此,养猪场户给生猪饲料中拌药务必注意以下7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方标准化规模猪场程序化中医预防保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力度的加大,养猪场药物保健方案随之逐渐应用:广泛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虽然暂时促进了生猪生产性能的发挥,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在猪肉中残留、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易产生致病菌的交叉感染等危害人类健康等负面效应。为避免产生这些负面效应,中医预防保健方案也同时提到了集约化养猪场经营者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生产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只疾病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若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及导致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7.
养猪场户饲喂生猪,为了有效地防治生猪的疾病,给猪群饲料中拌料投药是最简便而又最常见的一种用药方法。而在实际生产中,养猪场户给猪群饲料中拌料投药,并非所有的拌料投药均能达到防治生猪疾病的效果,其中最常见是有些养猪场户对饲料中拌料投药防治生猪疾病的针对性并不强,没有因猪、因药合理地用药,从而导致了生猪养殖的用药成本加大。  相似文献   

8.
<正>猪圆环病毒通常单独或与其他病原菌混合感染猪群,严重影响猪群的免疫力,并给养猪场户增大了生猪疾病的防控难度,尤其是在冬春寒冷季节,猪群在低温寒冷、潮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猪圆环病毒的危害则更加显得愈为严重,不仅会导致猪群(尤其是断奶仔猪)的发病率增高,而且还会大大地增加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并给养猪场户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和养猪场户不断地在探索猪圆环病毒的科学防控方法,但从总体上来看,  相似文献   

9.
现在猪群产生的疾病多为病原多重感染,除了有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所以猪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就是对病毒病的防治。兽医临床中对猪病毒的防治常用方法有卫生防疫、猪群接种疫苗以及药物防治。用药物来进行病毒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虑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呕吐、脱水为特征,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治疗本病通常习惯使用有关抗菌素治疗。用抗菌类西药治疗本病,虽然疗效较好,但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抗药性。也易引起抗生素在猪体产生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合适的药物添加剂及其组合,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措施。我国曾在养猪生产中普遍使用喹乙醇、土霉素等作保健促长剂,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些药物的使用在生猪体内残留时间长,并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势必降低其效果和影响肉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限用药物添加剂。为此,选择新型的具有高效促长、安全可靠的药物添加剂推广使用,有利于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道伦 《兽医导刊》2016,(23):45-46
正养猪场户饲喂生猪,为了有效地防治生猪的疾病,给生猪饲料中拌料投药是最简便而又最常见的一种用药方法。而在实际生产中,养猪场户给生猪饲料中拌料投药,并非所有的拌料投药均能达到防治生猪疾病的效果,其中最常见是有些养猪场户对饲料中拌料投药防治生猪疾病的针对性并不强,没有因猪、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兽药防治猪常见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生产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只疾病问题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表现的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若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抗药性及药物残留外,还易引起猪只的二重感染(主要是肝脏病变,生长缓慢)。笔者在生产上采用中药治疗猪常见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乳猪下痢的中药防治产房乳猪发生下痢往往病期长,用抗生素治疗时好时差,发病率为15%~50%,死亡率为5%~35%,临床上乳猪会发热,体温39.5~40.5℃,并发咳嗽等呼吸道症…  相似文献   

14.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是养猪业中非常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而且是继发性的。近年来,由于养殖者对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且过量使用化学药物导致病原体的抗药性大大增加,控制和使用药物的情况越来越差,给生猪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气温变化大,加上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温自我调节能力差,导致猪体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疫病抵抗力下降,另外,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及传播媒介(如蚊、蝇、虱等)的繁殖,以及霉变饲料中毒等更增加了猪感染疾病的机率。因此,在夏季高温季节,养猪场(户)要加强对生猪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保证生猪安全度夏,具体措施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养禽业已经进入一个微利时代,要想保证利润,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疾病的控制。要控制疾病,就得应用药物,应用药物一方面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另一方面易引起药物残留,此外还会增加养殖成本。考虑到常用药物的弊端,已有很多学者将目光转向中草药的应用和研究。中草药药源广泛,成本低,毒副作用低、无药物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有益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中药添加剂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应用,耐药性菌株不断产生,为疾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同时,畜产品中药残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肉鸡产品的出口、危害人类健康。而中药具有安全、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为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饲料转化率,减少养禽业对抗菌药物的过分依赖,降低药物残留,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开展对中药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仔猪黄、白痢病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多发的胃肠道传染病。治疗该类病目前最常用的仍是各种西药,但由于西药的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而影响疗效,且药物残留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其肉质达不到无公害养殖要求。近些年来.广大兽医同仁运用中兽医的理、法、方、药防治猪病,引起了兽医界的重视,在探索运用中药制剂进行猪黄白痢病的防治应用、试验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养猪业在遭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侵袭后,猪的疫病防治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部分猪场保育猪的存活率由原来的97%-98%下降到现在50%左右,养猪场遭受了巨大损失,导致一些养猪业主和散养户丧失了投资和补栏扩大生猪产业的信心。为了让养猪者降低损失,增加收益,结合临床用药实践。特撰写本文。以期给广大养殖户在疾病防控中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是生猪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会导致生猪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也会给养猪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以减少此病的感染与蔓延。本文分析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并探讨了该病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