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甘肃省有大量的冷水源河渠和低温泉水,发展虹鳟鱼养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又是全国主要牧区之一,可为虹鳟鱼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饲料,发展虹鳟鱼养殖潜力很大. 近年来甘肃省有关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发展虹鳟鱼养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已有四个虹鳟鱼养殖场初具规模,其中永登、玛曲、永昌三个虹鳟鱼养殖场将成为主要苗种生产基地.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一批农民正在修建或筹建虹鳟鱼养殖池.已建成养红鳟鱼池16亩,可培育鱼种60多万尾,鱼苗100  相似文献   

2.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原产于北美洲的北太洋沿岸,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冷水性鱼类.虹鳟鱼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鱼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近50年历史.目前,虹鳟鱼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池塘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另外还可利用1000亩以下的湖泊、水库等小水面进行养殖,如黑龙江省宁安市钻心湖虹鳟渔场.  相似文献   

3.
正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是世界上广泛养殖的冷水性鱼。在集约化养殖中,科学的饲喂对虹鳟鱼生长、发育和繁殖非常重要。此外,饲料的配制和生产,是虹鳟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成本,为了提高饲料以及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须更好地了解鱼类摄食、消化和新陈代谢之间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陲,水域面积广阔,多数水质优良,饵料生物丰富,总水域面积3498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981.3万亩,丰富的水面资源为冷水性鱼类增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我省养殖虹鳟鱼采用国产料或国外饲料.生产高品质的虹鳟多采用国外饲料,主要是丹麦生产的含鱼粉颗粒饲料,价格基本在13000元/吨左右,因饲料价格过高,虹鳟鱼养殖效益较低.本试验通过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合作,利用豆粕型饲料养殖虹鳟鱼,在保证商品鱼品质的同时,降低饲料成本.试验的目的是示范评估利用美国大豆出口豆粕型饲料养殖虹鳟商品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从而增加冷水性鱼类对植物性蛋白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虹鳟海水驯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鱼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成鱼经半咸水过渡,甚至可适应海水中生活。有关淡水虹鳟进行海水驯养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若干报道。据马尚助等(2000)报道,经海水养殖的虹鳟鱼不仅生长速度快(为淡水的3倍),抗病力强,而且其品质、口味也远优于淡水虹鳟鱼。通过海水驯化不仅可使虹鳟鱼在海水或半咸水中养殖,拓宽了虹鳟鱼养殖区域,同时通过海水养殖,显著提高了虹鳟鱼品质。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鱼从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玉渡山冷水鱼养殖基地购进虹鳟,规格为400克/尾。2.试验材料规格为长2米、宽1米、高1.5米的玻璃钢池18个;规格为长7米、宽1米、高1…  相似文献   

6.
2001年开始在辽宁省建昌县药王庙乡进行虹鳟鱼的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养殖水面2 670m2,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集约化流水养殖虹鳟鱼的技术介绍如下. 1场地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养殖的虹鳟鱼产量很高,为了防止因虹鳟鱼大量生产造成贮存、销售出现困难,正积极进行以虹鳟为原料加工风味食品和高度利用产品的研  相似文献   

8.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又名三文鳟、彩虹鳟,原产于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沿岸,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冷水性鱼类。虹鳟鱼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黑龙江省是我国养殖虹鳟鱼历史最早的省份,已有近50年历史。目前,虹鳟鱼的主要养殖方式为池塘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探索虹鳟鱼的其它养殖方式,我们承担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攻关项目“虹鳟鱼放牧式养殖技术”,2007年选择了4处中小水面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我县当地气候环境、冷水资源情况和冷水性虹鳟鱼类养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养殖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虹鳟鱼的养殖在我国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从初步实验到规模化养殖,已形成良好的体系。发展虹鳟鱼养殖,首先要有适应虹鳟鱼养殖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宁安市钻心湖渔场具有虹鳟鱼养殖的优越条件,从孵化到稚鱼、鱼种、成鱼的培育已取得很大的成功。对于虹鳟鱼的养殖,在稚鱼培育期间需要特别的精心管理,因为从上浮到摄饵的上浮稚鱼和从摄饵到5个月左右的稚鱼培育,是搞好虹鳟鱼养殖的关键环节。因此,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我县当地环境气候、冷水资源情况和历经冷水性虹鳟鱼类养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养殖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它的生长温度在5~2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在14~18℃之间,通常生活在沿海和东北比较寒冷的地区.近几年来,通过移植、驯化,在内陆温暖地区水温较低的泉水、山涧溪流、地下水、深水水库底排水等也可以用来养殖虹鳟鱼.1999年鸭河口水库渔场利用水库坝基渗水养殖虹鳟鱼,获得较好的效果,归纳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开发虹鳟鱼养殖技术,经中央和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批准,我公司于1987年4月至6月聘请日本国长野县水产试验场原场长、虹鳟鱼养殖专家富永正雄和技师伴野信夫来我省短期工作。主要任务是帮助我省建设虹鳟鱼养殖基地和开发虹鳟鱼高产技术(富永正雄工作20天,伴野信夫两期共6个月)。这两位专家在虹鳟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一龄虹鳟鱼为材料,应用液态增氧技术使得溶解氧在不低于8mg/L的条件下,设置虹鳟鱼养殖密度梯度为10kg/m3、15kg/m3、20kg/m3、25kg/m3,并定期对氨氮等水质因子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虹鳟鱼最适养殖密度为20kg/m3.该试验为液态增氧技术在冷水鱼养殖领域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秋生 《海鲜世界》2004,(5):32-32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侧线具有如同彩虹一般的棕红色纵纹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产量高而品质优良的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被列为高档鱼.虹鳟鱼生活水温2~25℃,最适水温为12~20℃,其适应性很广,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流水中饲养一年四季都可生长,产量很高.大面积的流水养殖实践证明,一般亩产成鱼30000~35000 kg,最高可达50000kg以上.因此,虹鳟鱼流水养殖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的水产业,由国家公共企业管理机构经营。养殖鲤鱼、罗非鱼、虹鳟鱼,年产量约1,000吨。养殖方法以池塘投饵养殖为主,兼搞网箱养鲤、流水养虹鳟。网箱养鲤是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幼发拉底水库内进行。库容面积640平方公里(80×8公里),每年产鱼约100吨。该水库除涌泉水外,是唯一能够利用养鱼的最安全水体。一、虹鳟鱼苗种和成鱼生产在首都大马士革以东,约50公里与黎巴嫩国境接近的扎巴达尼镇设有扎巴达尼苗种场,生产虹鳟鱼的苗种。其生  相似文献   

17.
大部分养殖场部是利用河水养殖虹鳟鱼,由于养殖地点的不同,其最快生长时间也不相同。如何在适温期使虹鳟鱼尽快生长,这是养殖者所期待的。为了使虹鳟鱼快速生长,减少损失,就必须考虑制订最佳投饵计划。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虹鳟鱼在双层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式养殖系统中的养殖试验。该养殖系统主要包括射流暴气增氧、沉淀分离和双层浮球生物过滤器过滤,过滤悬浮物能力达到90%,氨氮处理能力达到149~(gm-3.d-1)(在养殖水体15度条件下),利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完成杀菌、消毒及二次去除氨氮作用。在8个养殖水体为1m~3的养殖池,放养1015尾平均体重240g虹鳟鱼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应用动力为0.75kW、处理能力为20 T/h的BAF—20型双层浮球生物过滤设备进行循环养殖水体的处理。在养殖试验过程中,对养殖水体的pH、DO、COD、悬浮物、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水化学指标进行了监测,并对虹鳟鱼在养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水体循环周期为2次/h,换水周期为一次/每两周的条件下COD≤15mg/l、氨氮≤1mg/l、亚硝酸盐≤0.13mg/l、硝酸盐≤24mg/l,经对比养殖试验表明,没有循环鱼池的水体和经过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系统的循环水体的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别。试验表明浮球式生物滤器封闭循环水系统完全满足虹鳟鱼工厂化养殖生产的要求,确保虹鳟鱼养殖水体的水质和鱼类生长环境,达到良好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郊区怀柔县山青水秀,拥有丰富的冷泉水资源,全县774个冷泉及怀沙河、怀九河等多条河流、溪水适合常年养殖虹鳟鱼。从1983年开始试养获得成功,到去年已发展53.6亩水面,年产虹鳟鱼42.5万公斤,创效益510万元,亩纯利近万元。虹鳟鱼养殖仅用全县0.4%的水面,生产出全县总产量三分之一的优质高档鱼,创出了占全县80%的渔业效益,虹鳟鱼已成为怀柔县高产高效渔业。 伴随着怀柔县山水旅游业的发展,该县引导农民把单一的养殖变成观光、垂钓、烧烤为内容的特色旅游项目。在山泉溪流旁、旅游沿  相似文献   

20.
虹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人工养殖。由于虹鳟鱼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深受群众的欢迎,近几年来,虹鳟鱼养殖发展较快。不过,要养好虹鳟鱼,必须了解水劝虹鳟鱼生长,繁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