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3日龄雏鸡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vianMyeloblastosis,AMB)发病率86.7%,死亡率70%;雏鸡vAMV感染10日龄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组织中指质过氧化物(LPO)含量高于(P>0.05)或显著高于(P<0.05,P<0.01)健康对照雏鸡;17日龄后各器官组织中LPO含量则低于(P>0.05)或显著低于(P<0.05,P<0.01)健康对照雏鸡。  相似文献   

2.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vAMV感染雏鸡Se—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日龄AA肉用雏鸡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感染并注射香菇多糖后,均可降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强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P<0.05,P<0.01)。香菇多糖的生物效应17日龄后显著增强(P<0.05,P<0.01),黄芪多糖的生物效应则全程均见显著增强(P<0.05,P<0.01)。  相似文献   

3.
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地28、42和56日龄脾脏、胸腺、法氏囊以及肝脏、肾脏和性腺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比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和极显著增强(P〈0.05,P〈0.01),可有产防止马立工病强毒(vMDV)感当导致的脂质过经作用和细胞是性损作,避免马立克氏病(MD)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3日龄肉用AA雏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鸡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发病率86.7%、死亡率70%,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对照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于10日龄时均极显著升高(P<0.01),于17日龄时则极显著下降(P<0.01),以后日龄亦有明显降低(P<0.05,P<0.01),而Cu,Zn-SOD活性于10和24日龄无明显变化(P>0.05)、17日龄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30日龄则明显升高(P<0.05,P<0.01)。  相似文献   

5.
G—132对人工感染vMDV雏鸡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父母代种鸡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G-132,获取种蛋并进一步孵化出富锗雏鸡,取170只随机分成4组,即Ⅲ、Ⅳ、Ⅴ、Ⅵ组各45只;另取普通雏鸡180只随机分成2组,即第Ⅰ、Ⅱ组各75只。雏鸡在1日龄时第Ⅱ、Ⅴ、Ⅵ组腹腔注射北京-1株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株(vMDV),第Ⅳ、Ⅵ组每公斤饲料中加入100mgGe132,其他组不另行处理并在相同标准条件下饲养管理。于第1、15、30、45、60日龄采取血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显示:(1)富锗雏鸡在15日龄内,体内抗氧化功能明显提高(P<0.05);(2)人工感染vMDV雏鸡抗氧化功能显著降低,而富锗雏鸡各项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均比普通雏鸡相对平缓;(3)富锗并补锗雏鸡抗氧化功能明显而持续加强。试验表明,富锗雏鸡人工感染vMDV同时继续添加饲喂适量的Ge-132,抗氧化系统功能明显而持续地增强,对抑制鸡马立克氏病及其肿瘤病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对vMDV感染雏鸡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日龄vMDV感染雏鸡注射黄芪多糖后MD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感染组(P<001);7、28和56日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显著低于vMDV感染组(P<001),7和56日龄心脏、肝脏和性腺组织中LPO含量显著低于vMDV感染组(P<001)。表明黄芪多糖在vMDV感染初期和后期具有抑制LPO产生或清除LPO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雏鸡的SOD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1日龄肉用AA雏鸡被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强毒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和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8.
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龄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62%,MD死亡率34%;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性腺脂质氧化物(LPO)含量高于(P>0.05)或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  相似文献   

9.
注射黄芪多糖雏鸡28日龄后,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和主要实持性器官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比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升高(P<0.05,P<0.01),1日龄雏鸡注射香菇多糖后Se-GSHPx活性呈现间断性跳跃式升高(P<0.05,P<0.01),两者比较香菇多糖应用初期生物效应优于黄芪多糖,而黄芪多糖应用后期生物效应则优于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10.
对1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毒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为78.0%,死亡率为76.0%,在攻毒后2,4和6周,感染鸡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液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总体上的均显著低健康对照组鸡(P〈0.05),血清丙二醛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鸡(P〈0.01)。结合对马立克氏病临床病例的研究结果认为,氧自由基介入了马立克氏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选用健康正常的1日龄宫廷黄鸡、快大黄鸡、广西黄鸡、罗曼蛋鸡和白羽肉鸡各120只,在相同营养条件下饲养至98日龄时屠宰,测定并比较各品种鸡的肌肉肌苷酸及其相关代谢物含量。试验结果如下,对于HYP的含量,罗曼蛋鸡极显著高于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P<0.01),显著高于广西黄鸡(P<0.05),其它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IMP含量,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极显著高于白羽肉鸡(P<0.01)并显著高于罗曼蛋鸡(P<0.05),白羽肉鸡显著低于广西黄鸡(P<0.05),其它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INO含量,宫廷黄鸡和广西黄鸡极显著低于白羽肉鸡(P<0.01)。对于AMP含量,白羽肉鸡极显著高于广西黄鸡、宫廷黄鸡和快大黄鸡(P<0.01),罗曼蛋鸡显著高于广西黄鸡和快大黄鸡(P<0.05),宫廷黄鸡极显著低于罗曼蛋鸡(P<0.01)。对于ADP含量,宫廷黄鸡、广西黄鸡和快大黄鸡显著高于罗曼蛋鸡和白羽肉鸡(P<0.05)。校正IMP含量在各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CL)法测定雏鸡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免疫器官淋巴细胞活性氧自由基(AOR)产生水平。结果为:脾脏淋巴细胞CL值于7、14和56日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P<0.01);胸腺淋巴细胞CL值42和56日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法氏囊淋巴细胞CL值14、28和42日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雏鸡(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藤茶中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瑶山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胸肌品质的影响。选用健康的40日龄贵州瑶山鸡96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Ⅲ、Ⅳ组分别饲喂添加了0.025%、0.05%和0.1% DMY 的基础日粮,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05% DMY极显著提高了瑶山鸡的胸腺指数(P<0.01),各试验组对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DMY对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添加0.05% DMY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P<0.05),也显著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DMY可极显著降低瑶山鸡胸肌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P<0.01),但对肌肉pH、肉色、熟肉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DMY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瑶山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免疫功能及肝细胞进行物质代谢的功能,并改善瑶山鸡的胸肌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7日龄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应用细胞培养和免疫酶技术,通过对外周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T和B淋巴细胞数量及其功能的检测,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鹅源H5N1亚型中强毒禽流感病毒(AIV)感染SPF雏鸡后,其外周血液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PF雏鸡感染鹅源H5N1亚型AIV后,血清IgG和IgA含量在1~4d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IgM在病毒感染早期未见显著性差异,随后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逐渐回升;血液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而B淋巴细胞在1~5d明显降低(P<0.05或P<0.01);T、B淋巴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1~8d、1~4d明显低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上述结果表明,AIV感染SPF雏鸡外周血液无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功能均呈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党参为君药制成的复方党参口服液对免疫应激状态下的蛋雏鸡血清IgG、白细胞介素-2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本试验将150羽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蛋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0羽,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模型对照组和基础组,从3日龄开始,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8、4、2 mg/kg体重饮水添加口服液,连续添加10 d。7日龄时高、中、低及模型对照组肌肉免疫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制造免疫抑制模型,基础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8、16、24、32、40日龄采血测定复方党参口服液对免疫分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6、24、32日龄时,高、中、低剂量组血清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且3个剂量组中免疫抑制雏鸡血清Ig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剂量 > 中剂量 > 低剂量;在8、16日龄时,高、中剂量组血清IL-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24、40日龄时,3个剂量组均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32日龄时,高剂量组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8、16、24和40日龄时,高、中剂量组血清ACT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32日龄时,高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试验后期3个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的ACTH水平逐渐接近于基础组,说明免疫应激对ACTH的升高呈现一过性。综上所述,复方党参口服液能提高免疫应激蛋雏鸡血清中IgG和IL-2水平,降低ACTH的水平,但是不能降低到基础组的正常水平,综合来看,高剂量组复方党参口服液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对1日龄雏鸡感染vMDV后的免疫学变化进行研究。其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及消化道,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中的TANAR^+细胞,TACP^+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未感染对照鸡,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17.
实验研究了1日龄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virus,REV)后免疫器官匀浆涂片的免疫学变化。结果发现,雏鸡感染REV后其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脾脏中淋巴细胞数、酯酶阳性(ANAE+)T细胞数以及颗粒型和弥散型ANAE+T淋巴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1日龄SPF雏鸡感染REV后,其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苦玄参提取物对广西麻鸡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广西麻鸡500羽,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其中A、B、C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0%,0.35%和0.175%的苦玄参提取物;D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1%硫酸黏菌素预混料;E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期3 d,正试期49 d。于21、35和49日龄时分别从每组抽取10羽试验鸡进行心脏采血,测定血清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与E组相比,日粮添加苦玄参提取物对鸡的血清TP、GLU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21和35日龄时,A、B、C组的TBILI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E组(P<0.01;P<0.05);35日龄时,A、B、C组的血清AKP活性均极显著高于E组(P<0.01),C组的GOT活性在21和35日龄时显著高于E组(P<0.05);49日龄时,A、B、C组的IgG和B、C组IL-2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E组(P<0.05;P<0.01),B组T-AOC显著高于E组(P<0.05),A、B、C组血清GSH含量均显著高于E组(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的苦玄参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广西麻鸡的血清TBILI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IgG、IL-2和IL-6含量,提高了AKP和GOT活性及T-AOC和GSH含量。综合考虑,以0.35%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