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试论中国竹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竹文化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竹景文化艺术、工艺文化、饮食文化等旅游开发价值。中国竹文化使新兴的竹文化旅游业充满发展活力,也存在竹文化旅游的特色项目发展迟缓和脱节等问题。要实现竹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中国竹文化研究的力度,重视竹文化建设和加强竹文化旅游发展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竹文化及竹文化旅游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竹子对中国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系统深入研究竹文化对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竹文化现状的研究,即从文明发展、哲学、专业、生产和艺术等不同角度研究了竹文化的理论和成果,提出和探讨了我国竹文化研究应重视少民族竹文化的发掘种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展典型竹文化区研究和区域性竹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等问题,包括东亚(中国江南)“毛竹文化”区、东南亚(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区、喜马拉雅“高山竹文化”区和拉丁美洲“瓜多竹文化”区。  相似文献   

3.
竹子历来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主要植物用材,其特有的形状、颜色、姿态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楠竹公社”竹子公园是一个以竹景观和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文章详细介绍了竹子公园的功能分区、竹种选择、竹种栽植和管护技术。文章认为,该竹子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文化知识传播、竹制品展示为一体,既充分考虑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又重视人文精神,展现竹文化内涵;竹子公园的建设对于云南昆明地区现代林业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远古时代女娲用竹做笙簧,“羿射九日”使用弓箭的神话传说开始,中国人种竹、用竹、爱竹、咏竹、画竹之风长盛不衰,绵延数千年。中国竹文化以其内涵博大、深刻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伦理道德,对中国的绘画音乐、园林建筑、文学艺术、工艺美术、宗教民俗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从现代旅游的角度来看,中国竹文化具有自然景观、文化艺术、工艺文化、绿色饮食文化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对竹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竹建筑、竹食品、竹服饰、竹制交通工具和设施、竹器物、竹乐器、竹制生产工具等方面,成为云南民族竹文化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雕刻艺苑中的幽兰──中国竹刻艺术纵横谈华铛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雕刻艺人们则根据竹的节实竿挺、筠色润泽的材质特性,雕琢出了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竹刻艺术竹刻艺术的起源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古代竹简文化。当时人们在竹片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培竹、用竹历史悠久且文化意蕴深厚,由此,构制成独具特色的"器具观"与"物象观。"从竹的实用性与审美性2个方面入手,通过对古代有关竹文化典籍以及事象的梳理、分析,得出了竹文化意象的生成、扩布、流变,深受民俗、宗教、艺术及地域影响的结论。并据此探讨这一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即是揭示竹的文化意象成因的隐秘符码,具有较为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我国古典园林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子在古代就被广泛栽植。通过盘点竹子在各个时期的栽培历史,剖析了古典园林竹景的造园艺术,以弘扬中国古典园林竹文化之精华,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因地制宜地应用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使我国的园林竹景造园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竹材的利用可追述至新石器时代,因便于取材加工以及古人对于竹文化的喜爱使得中国竹作工艺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园主对植竹和竹作设施的喜爱使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整理中国古代诗词、农书、竹谱、技术书籍、绘画、晚清摄影作品及考古实证材料中的园林竹作设施,分析了明清时期园林竹作设施的审美思想、设计样式及制作技术,以期为中国传统园林竹作工艺的传承以及现代园林竹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具有悠久的栽竹传统和深厚的竹文化内涵。竹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性使其成为园林造景的必备植物和重要的创作素材。园林展作为以园林园艺为主题的专业级盛会,在竹园林造景、竹文化符号的挖掘、提取和应用等方面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对昆明、沈阳、西安、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竹文化景观的调查研究,从竹园林造景和竹文化符号的表达两方面入手,探讨园林展中竹文化的景观应用特色和表达方法,为当代园林展中竹文化的景观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从竹化石、古人类遗址、古墓出土文物3方面阐述了中国竹文化遗迹,考证了竹子在中国远古及古代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山东仍是一个少林省份,大力发展竹资源和竹产业,对促进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山东有5 000多年竹子栽培利用的历史,竹文化积淀深厚。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南竹北移工作,竹子科研和生产都取得很大成效。在气候变暖、绿色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和政策,大力发展竹子栽培、广泛开发竹子多重价值,实现生态、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必将再造齐鲁竹文化兴盛和竹林美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13.
高州市是广东省的山区市,竹资源丰富,竹子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积极培育、开发和充分利用竹资源,加快竹产业发展,对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发展以竹代木、增加山区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州市现有竹林面积1.06万hm2,但在开发利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深入分析了高州市对竹资源开发利用的迫切需求,指出了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经营模式落后、技术缺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并从产业布局、改变经营模式、培育企业、挖掘竹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竹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竹化学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了竹炭和竹醋、竹叶提取物、竹汁饮料、竹筒酒/鲜竹酒、竹茹和竹沥、竹浆造纸等中国竹资源化学利用主要方式和产业现状,从全产业链发展和全竹利用的视角,提出了全竹化学利用的概念和4种主要模式,包括竹酒沥炭醋联产模式、竹汁沥炭醋联产模式、竹茹沥炭醋联产模式以及机械竹浆液综合利用模式,以期为拓展竹资源利用途径和竹资源化学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竹林生态与竹材循环利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是浙江省主要森林资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竹林进行生态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论述了浙江省竹林生态经营的意义和现状,提出了竹林生态经营的优先研究领域。以竹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竹产业经济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基于资源培育、产品开发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竹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考探了徽州地区历史上的竹林资源分布和栽培历史,为我国竹资源历史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在竹藤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藤是世界上重要的非木质森林资源。回顾了国内外竹藤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竹藤资源利用的因素,提出了包括离体培养和基因工程技术在内的生物技术在竹藤资源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分析云南丰富的旅游观赏竹类资源及其景观价值的基础上 ,从微观形态入手 ,探讨了竹类作为竹文化形成的 5个物质基础性美学特征 ;透过云南独特的观赏竹类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宏观背景 ,论述了云南竹文化生态旅游的 4大宏观景观资源基础 ;经过对民族生态伦理和文化符号景观的研究 ,总结了作为民族传统生态意识的 3种典型风俗习惯 ,并揭示了作为云南民族竹文化精华的 3个特点 .作者以较宽的学术视野 ,通过借鉴新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国内外生态旅游管理的成功经验 ,综合研究了横跨竹类学、民族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实物性、观念性和符号性民族竹文化景观 ,初步构建了民族竹文化的理论框架 ,简要论述了其独特性 ,并系统分析了民族竹文化与自然资源、其他文化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旨在为生态经济型林业、文化经济学和生态旅游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文中还相应地提出了通过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云南丰富多彩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实现云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3种首要战略和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19.
《竹取物语》是以竹生物学为基础、日本竹文化为背景与线索的日本古典"竹"之物语,是日本竹文化的象征。小说中"根元"一词具有日本竹文化含义、竹生物学含义、语言学含义,从一个侧面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日本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