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76.5万亩增加到1989年的149.7万亩,增长近1倍,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3.82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10.735万吨,增长近2倍。要使我省的蚕茧生产再上新台阶,其着眼点已不可能放在继续扩面上了。这是因为我省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我省又是粮食重点生产省,因此,为稳定粮食面积,蚕桑生产不可能仅依赖扩面的方法来增加蚕茧产量。当前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只有走内涵挖潜之路方是良策。作者分析了有关资料,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看,我省蚕业从内涵挖潜增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2.
<正> 1989年我省蚕桑生产又创新纪录,共生产桑蚕茧8424吨,比1988年的7382吨增长14.12%。其中安康地区产茧7299吨,汉中地区570吨,商洛地区318吨。陕南蚕茧生产量占全省97.2%。全省现有桑园50.73万亩,其中1989年新增8.28万亩。丝绸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3.
<正> 一、蚕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涟水县早在1929年蚕茧产量就曾超过500吨,当时的高沟、梁岔、大东等地约1/3农户养蚕,并已有抽丝、纺丝线、织丝带等习惯。后因长期战争,桑树被砍,到解放前夕,养蚕业几乎绝迹。建国以后,蚕桑生产的发展几经起落,到1958年桑园发展到9185亩,产茧70.2吨,是1949年的11.7倍。但1959~1962年期间,由于受连续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毁桑种粮,到1962年底,桑园只剩1833亩,蚕茧产量16.2吨。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只有1958年的20%和23.1%。1963年以后,重新发展,1966年蚕茧产量达76.0吨。到1976年底,桑园达11700亩,生产蚕茧203.5吨。粉碎“四  相似文献   

4.
<正>蚕桑是我市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市有近6.0万户蚕农,经营着62000多亩桑田,年产蚕茧5000吨,蚕茧质量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蚕桑生产正常、收烘秩序稳定,那么基本能满足全市四个缫丝厂(1200台立缫车、200台自动缫车)年加工5150吨鲜茧的需求。这样,不仅对稳定蚕桑生产,确保蚕茧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5.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顺德县是一个以塘鱼、甘蔗、蚕茧为主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全县有十个公社、两个镇。总人口七十七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六十万人。耕地面积六十五万亩。其中鱼塘二十五万亩,甘蔗一十六万二千亩。桑地七万三千二百亩,水稻一十三万八千亩。我县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蚕桑生产也是我县农业中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桑蚕生产经验。在我县历史上,蚕茧生产有过极其兴旺的时  相似文献   

6.
<正> 一、国内国际的蚕桑发展形势国内近几年来,蚕茧价格不断提高,相对经济效益高于粮食和其他某些经济作物,因此,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很高。1990年,全国桑园面积达到1151万亩,其中整片桑园面积为726万亩,比1978年的418万亩增长54%。1990年,全国蚕茧产  相似文献   

7.
<正> 启东县地处黄海之滨,长江北岸。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生产素以粮棉结构为主,是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蚕桑生产迅速发展。桑田面积从1980年的4777亩猛增到1986年的53712亩(其中一年生桑2000亩,二年生桑9161亩,三年生以上桑12551亩),增长了10倍;蚕茧产量在1980年171.1吨的基础上,增加到1986年的2908.35吨,增长16倍,相当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二十年蚕茧总产的5.3倍,蚕茧产值从1980年的60.8  相似文献   

8.
<正> 如东县于港乡东临黄海之滨。近年来,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乡现有桑田3700亩,85年全年产蚕茧235吨,预计86年可产蚕茧300多吨,全年蚕茧收入可超120万元,人平均收入可逾百元。该乡为提高经济效益,指导面  相似文献   

9.
<正>一、蚕桑生产的现状 高邮市气候温暖湿润,属里下河农业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96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7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1.9亩。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1991年以来,走粮桑结合的路子,每年新拓桑2万亩左右,蚕茧产量和蚕农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1993年全市桑园面积达到9万亩,蚕茧产量已达2350吨。目前,我市蚕桑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1.生产概况继1970年我国蚕茧产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1位以后,1980年我国桑蚕茧总产量达到24.99万吨(499.7万担)。超过了我国历史上最高水平22.05万吨(441万担),改变了多年来丝绸工业原料不足的被动局面。“六·五”期间,桑蚕茧收购总量达135.1万吨(2702万担),比“五·五”期间的94.45万吨(1889万担)增长43.00%。以1986年为例,全国700余万亩桑园共生产桑蚕茧32.15万吨(643万担)、蚕茧收购为30.75万吨(615万担),1985年产丝4.18万吨,丝绸工业总产值8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六五"期间,我省蚕茧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85年蚕茧产量达到84573吨,比1980年增加30.1%,年递增5.4%,基本满足了丝绸工业对原料茧的需求.蚕茧生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提高,1985年亩桑产茧量达到64.5公斤,比1980年提高24.7%.商品茧基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1985年产茧500吨以上的有26个县,产量达77516吨,占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协调发展了农、副、工三业生产,全乡的工业经济总产值由1978年的1304万元,1989年上升为21000万元,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蚕桑生产在我乡是老区新发展,由于原来生产规模不大,常年徘徊在千亩桑、50吨茧的水平上,形不成规模。从1984年以来,我乡利用低洼的湖地、荒废山地和十边隙地发展多种经营。年年拓植新桑,改造老桑,新老桑园面积达到7024亩,蚕茧产量由1983年的44.9吨发展到1989年的479吨,蚕茧产值达530.57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8%。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新的蚕茧基地。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金湖县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发展蚕桑事业,桑田面积由1987年的1.14万亩,发展到1991年的5万亩。发种量由1987年的1.751万张,增加到1990年的3.8022万张。蚕茧产量1990年达到1175吨,比1987年增长2.1倍。金湖县蚕桑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注重蚕桑生产的规模效益,加强了基地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我县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蚕业产业化对蚕桑生产推动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盐城市的茧丝绸生产,在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目前现有桑园1.67万公顷。2006年发种80万张,生产蚕茧3.2万吨,蚕茧产值9.5亿元,亩桑产值4000元,亩桑纯收入2800元。就蚕茧总量而言,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二位;就蚕茧质量而言,居全国前列,盐城是国家蚕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就缫丝工业而言,从业人数达3万  相似文献   

15.
德清县城关乡卫星村有农户239户,1055人,1000亩水田,260亩桑地,230亩鱼塘,60亩竹园。198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7.7万元,农业总产值199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21.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1%。几年来,该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1987年生猪饲养量2726 德清县城关乡卫星村有农户239户,1055人,1000亩水田,260亩桑地,230亩鱼塘,60亩竹园。198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7.7万元,农业总产值199万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21.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1%。几年来,该村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畜牧业。1987年生猪饲养量2726  相似文献   

16.
阳春是一九七四年开始种桑养蚕的。十五年来,我们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三靠各级党政领导大力支持,使我县蚕桑生产从无到有,持续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蚕桑生产发展更快。一九七八年,全县桑地面积仅有357亩,一九八○年发展到970亩,收茧427.67公担,到一九八四年,桑地面积突增到11,556亩,收购蚕茧7173.5公担,总产值2,381,564元,全县共得奖售肥指标1,413吨,一九八五年,全县有十五个区、208乡(村)、7870户种,总面积跃到15,879亩,总收购蚕茧11,128公担,比八四年分别增长  相似文献   

17.
顺德县均安区是以种桑养蚕、养鱼为主的经济作物老区,总耕地面积54331亩,其中鱼塘30110亩,桑地工3078亩。六十年代亩产茧只有100多斤。七十年代各级重视蚕桑生产,坚持科学实践,实现桑树良种化,大搞蚕房桑地基本建设,蚕茧产量逐年上升,变成全县最高产的区。八十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8.
我队有六十九户,三百三十五人,劳动力一百七十人,水田面积二百一十六亩,桑园十八亩,80年春以来,我们建立了生产责任制,开展科学种桑养蚕,获得了蚕茧增收.到十月底止养蚕67.3张,已收62.5张,产茧3447.7斤,收入蚕茧款5455.07元,奖售化肥5855.1斤,比79年同期增产蚕茧747.1斤,现金增收2202.25元,还扶持社员家庭种桑养蚕.全队有60户种桑养蚕.蚕桑生产的发展、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肥料和资金,促进了粮食增产,早造稻谷增产32451斤,增长29%,平均亩产862斤,比79年同期每亩增产157.5斤.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是我县的一项传统产业。在1982年至1987年间,由于农户经营蚕茧的经济效益过低等原因,桑地从77126亩减少到410000 ,年产茧量从3500t下降到1467t。1988年,随着茧价的逐步理顺,虽然桑园面积继续下降到36027亩,减少近5000亩,但是蚕茧产量开始回升到1514吨。出现了恢复  相似文献   

20.
<正> 我市蚕桑生产近几年发展较快,现有桑田面积10万亩,蚕茧产量0.95万吨,连续十一年增产,但是蚕桑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蚕茧大战”后遗症仍然严重,蚕茧收购秩序尚未理顺。具体表现:一是为竞相抢购、多收蚕茧,有些地区擅自增设收购点,抢购临近地区的蚕茧;二是不适时开秤,大量收购统货茧、毛脚茧;三是不执行价格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