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省罗平县油菜品种种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在本县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油菜新品种的生育期、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罗平县种子管理站选取49个油菜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云油杂2号早熟的品种有4个,与对照生育期一致的有1个品种,43个品种比对照晚熟。比对照增产的有39个品种,减产的品种有8个,孝楠油168产量最高(294.75kg/667m~2),比对照增产41.48%;乐油王1号产量最低(153.96kg/667m~2)。通过调查分析各品种抗寒性、抗倒性、抗菌核病和根肿病效果明显。初步明确罗平县不同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广西区优质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09-2010年试验,对广西引进的一批优质油菜品种进行桂北生态条件下丰产性、抗逆性及区域适应性的综合鉴定。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2 m2,基本苗12.0万株/hm2,试验结果测定了优质油菜产量、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史力丰’、‘丰油737’、‘浙油18’、‘云油双2号’和‘云花油9号’5个油菜品种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合在广西双季稻区推广种植;‘白花09sw01h’、‘花油5号’、‘云油杂2号’和‘花油8号’4个油菜品种各方面表现较差,抗逆性较弱,可以淘汰;供试的其他品种由于产量相对较低或抗逆性较差等原因,还需作进一步试验和观察。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罗平县是油菜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 5.53 万 hm2 以上。近年来,大量外省杂交品种进入罗平市场,为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抗逆性和品质,选择 49 份市场主推品种,采用大区设计开展品种综合筛选试验,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双低品种,以巩固罗平优质油菜生产大县地位。结果表明,明堂油 985 和中油 811 芥酸、硫苷含量低于 1% 和 27μmoL/g,油酸、含油量分别高于 66% 和 44%,产量高于 3570kg/hm2 ,抗倒伏,菌核病病株率低,品质好,油酸和含油量高,可加大力度推广。德油杂 12 产量最高,芥酸含量低,含油量一般,但硫苷含量高(54.3μmoL/g);川油 45 产量居第 2 位,芥酸含量低,硫苷含量较低(34.49μmoL/g),含油量一般(38.74%);大地 199 产量为 3327.01kg/hm2,芥酸、硫苷含量分别低于 1% 和 30μmoL/g,油酸、含油量高,分别为 69.33% 和 46.56%,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明义 《种子科技》2022,(21):25-27+93
油菜是温州市洞头区冬种生产的主要油料作物,油菜品种以浙油50、中双11号、浙油杂1403为主。其中“浙油杂1403”于2020年新引进,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46.6 hm2,占全部种植面积的20%,主要集中在该区黄岙平原区块连片种植,且种植面积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文章概括总结了2020—2022年该品种生育期、产量、抗性等表现,介绍了常见病虫草鸟害及防治方法。于2021年冬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甘肃省天水干旱山区种植的甘蓝型冬油菜品种,2017年在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选择天油2266、天油2255、HY24、HY25、HY26、甘杂1号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油2255、天油2266和甘杂1号3个品种抗寒性较强,越冬率都在90%以上,每667m~2产量分别为318.38kg、290.81kg和284.59kg,可在天水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而HY25、HY24、HY26等3个品系越冬率分别只有62.2%、60.5%和48.8%,抗寒性较差,产量较低,效益差,不建议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杂选一号和油研七号是金沙县的主要油菜品种。杂选一号 2 0 0 1年度种植面积为 1733hm2 ,平均单产 14 9.6 3kg/6 6 7m2 ;油研七号 ,1999年面积最大达 6 4 87hm2 ,2 0 0 1年为5 734hm2 ,平均单产 14 5 .95kg/ 6 6 7m2 。如认真分析杂选一号与油研七号两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差异 ,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1 材料及方法  调查材料从两品种分别连片种植的 12个乡镇获得。于成熟期在两品种相邻地段作大样本抽样 ,抽样时兼顾样本田块预计产量高、中、低差异的代表性。样本数量 ,杂选一号2 9株 ,油研七号 5 2株 ,调查分析两品种的根颈粗、分枝部位…  相似文献   

7.
选用多个双低油菜品种在浙江省西部山区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合本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杂2005-1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参加下一年度省级区试。湘杂油3号、沪油杂1号,丰产性好,可分别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参加下一年度区试。  相似文献   

8.
早熟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云油杂10号、种都油998和科乐521)是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经过多年筛选试验和田间鉴定而推广应用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示范应用面积达2.9406万hm~2。早熟优质杂交油菜品种的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了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保山市的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2009年在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双低"油菜中早熟品种(组合)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7个组合的单产高于对照品种(油研7号),其产量从高至低依次为南油10号、南油12号、早油王、湘杂油753、湘杂油2号、华湘油10号和中双7号,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45.45%、38.96%、38.31%、28.83%、9.43%、9.06%和2.11%,适合作为主导品种(组合)在当地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冯文豪  曾家玉  冯泽蔚 《种子》2016,(6):115-117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直播种植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选择了黔油28、油研57等13个品种在金沙县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黔杂ZW1255、黔油28、油研10号等产量较高,黔油早2号、油研10号和黔杂1255等生育期较短,在13个品种中黔杂ZW1255、黔油28、黔油29、油研10号和早2号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8号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枝江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 000hm2左右,平均单产2 250kg/hm2左右.为了进一步发挥油菜产业优势,改善油菜品质,提高产量,2003年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中油杂8号,在全市进行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在2004年秋冬及早春长期干旱少雨的情况下,中油杂8号仍获丰收.为了充分发挥中油杂8号的增产潜力,我们探索出一套中油杂8号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秦杂油7 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春油菜新品种,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19)610211)。2017-2018 年连续2 个生长周期参加陕西省春油菜区域试验,每hm2 平均产量3514.2kg,较对照青杂5 号增产3.5%,含油量49.56%,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82μmol/g(饼),亚麻酸含量13.8%。多年多点试验表明,秦杂油7 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油、高亚麻酸、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宜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推广。2019 年在第26 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该品种成功转让给杨凌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3.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三系不育系盐1A、保持系Y 1B、恢复系TR 598,经"三系"配套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其籽粒含油量47.82%,芥酸含量1.13%、饼粕硫甙总含量18.21μmol/g。在2010—2011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77.1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8.01%;产油量1 271.2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3.15%;在2011—2012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791.0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7.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为1 257.3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9.27%。在2012—2013年度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733.9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5.23%,产油量1 307.4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4.07%。适宜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制种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4.
我县于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油115号玉米品种,亦购买了在辽宁省范围内制种专利权.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99年在全县14个乡镇引进试种高油115号玉米266.8hm2,平均产量400.28kg/667m2.其中东部山区种植106.4hm2,产量443.06kg/667m2;北部沙荒区种植33.4hm2,产量372.78kg/667m2;西部丘陵区种植87.3hm2,产量339.57kg/667m2;中部平原区种植39.7hm2,产量416.46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双低优质油菜在印江已推广多年 ,累计推广面积有 2万hm2 ,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以前推广的品种多为常规品种 ,如推广面积较大的有中油 119、中双四号等 ,由于种植年限和品种本身的特性等原因 ,其产量均没有杂交油菜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印江优质油菜的生产优势 ,在省油科所的安排下 ,特进行本试验 ,以培养接班品种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油研七号、油研九号、油 157。后两品种为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出的黄籽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2 试验设计和方法选择三农户肥力均匀一致的田块 3块 ,每块面积 6 6 …  相似文献   

16.
隆阳区油菜高产高效集成技术应用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以来在云南保山隆阳区开展了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研究;油菜抗根肿病品种及防治药剂筛选;BB控释肥研究;优化测土配方施肥,以产定肥,科学应用硼肥研究;轻简化少免耕栽培技术研究,并通过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2010~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应用1.04万hm2,主推云花油9号、云油杂2号,平均单产2839.2 kg/hm2,比传统精耕细作栽培下的平均产量增354kg/hm2,新增总产量3681.6 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云南省保山市油菜种植面积已突破3.33万hm2,主要以种植冬油菜为主,冬油菜占全年种植面积的95%以上。2010年以来,冬季油菜生产受冬、春干旱影响较重。为促进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在油菜栽培上集成了玉米套种油菜、烤烟套种油菜、稻田油菜免耕栽培等技术的推广,为油菜产量的稳步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玉米套种油菜栽培该技术突出"早和套",在玉米收获前15~20d,  相似文献   

18.
楚油 3 号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选育登记的第一个油菜常规品种,也是云南省当时登记的油菜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在 2016-2018 年度三州市(玉溪、楚雄、保山)油菜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2 年平均产量为 3744.60kg/hm2,较对照云油杂 2 号增产 12.52%,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生育期 170.0d,株高 187.2cm,分枝部位高 79.1cm,有效分枝数 9.4 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258.1 个,每角粒数 24.9 粒,千粒重 3.69g。经品质成分分析,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 28.73μmoL/g,含油量48.61%。  相似文献   

19.
用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15为材料,种子经厚膜包衣处理后,通过密度(x1),播种期(x2)和纯氮施用量(x3)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了在包衣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新品种陕油15高产栽培的数字模型.优化分析表明,影响该品种产量主要因素中,密度(x1)>播种期(x2)>纯氮施用量(x3),明确了在油菜直播生产中种植密度应作为栽培措施首先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包衣直播种植方式下,油菜新品种陕油15产量达52 704 kg/hm2以上高产的最佳密度、播种期与纯氮施用量分别为20.4万~23.4万株/hm2、9月24 ~ 28日、185.66~227.5 kg/hm2.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杂交油菜杂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双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农艺性状优良、抗寒、抗倒伏、较耐茵核病、抗病毒病.在两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46.6 kg/hm2,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11.4%.在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双1号产量2 131.5 kg/hm2,比对照华杂4号增产0.71%.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8.55μmol/g(饼),含油量40.46%.规模化种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是杂双1号获得优质和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