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武科青贮1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科青贮107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系武8059为母本、自育系武803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在2017-2018年甘肃省青贮玉米新杂交种区域试验中,表现出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等优点。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90065。全面介绍了武科青贮107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高产栽培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晋育1号是太原一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16),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通过对晋育1号的选育经过、亲本来源以及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的介绍,加深对该品种的了解,以利于更广泛地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提高玉米产量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新品种的选育,为选育高产优质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交系 L1029 为母本、自交系 L282 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连青贮 101,并于 2022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 20220505。  相似文献   

4.
针对粮改饲过程中出现的优质青贮专用玉米需求量大、品种缺乏等现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以自交系B72为母本,以自交系F87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峰单1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2021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峰单17的选育背景及过程,总结了峰单17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连晓荣 《中国种业》2019,(10):71-73
随着畜牧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对青贮玉米的需求日益加大,为解决生产需要,改善甘肃省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单一、产量较低、品质一般、抗性较差的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广泛测交组配、异地选育、多点试验等技术选育出了专用型青贮玉米新品种陇青贮2号,其母本为ly9012、父本为ly0302。F1表现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病性强、活秆成熟、宜机收、易制种、品质优良等特点;全株粗蛋白含量7.7%,粗淀粉含量33.9%,两项达到国家特级标准。该品种于2019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育和推广适宜机收的优质、高产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是弥补四川省饲料用粮需求缺口、促进玉米加工转化效益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广元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及时调整育种方向和育种目标,以自交系RB051作父本、自交系SD2208作母本组配,历时8年选育出青贮玉米杂交新品种广青6号。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广适、白粒、活秆成熟等特点,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10018。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及西南类似生态区春播种植青贮使用,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种。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西省青贮玉米市场需求量大、优质青贮品种缺乏等现状,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 dx36 为母本、dx33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培育出青贮玉米品种陕科 9 号。该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持绿性 好、饲用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2021 年 7 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陕西青贮玉米区及同类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锦玉青贮28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二所选育,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组合为J4019(G108×G172)×J2451,属晚熟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子粒产量高、稳产、多抗、适应性广等特点,适于在牧区和粮食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金凯10号是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J4992为母本、DH273为父本配制组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农艺性状好,品质优良,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作籽粒用玉米折合产量15414kg/hm2,作青贮玉米全株生物产量86250kg/hm2。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10004。适宜在甘肃省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籽用及作春播青贮玉米种植。对金凯10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农研青贮6号是以自交系CJ16B256为母本、WY14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夏播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青贮品质好、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在生产中良种良法配套,能够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周伦理 《种子》2011,30(1):118-119
川单青贮1号是以玉米新自交系5220-2作母本,以5311为父本组配选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持绿期长,是一个适宜在西南山区种植的优良杂交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玉2008O11.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京科932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采用单倍体育种手段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以MX1321为父本、京X005为母本,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物产量高、抗倒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201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北京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介绍了京科932的选育及配套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玉 21 号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自交系 SCML7275 与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自育自交系南 S267 组配而成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2022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 20220019 。该品种作为青贮玉米生物干重增产,在四川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和四川省育种攻关联合体试验夏播区域试验等各组别试验中表现不俗,推广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4.
银玉238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NW09816×DZ093-1杂交选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穗大粒多、籽粒产量高、全株持绿性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钱玉56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以自育自交系GR012为母本、自交系GR05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及宜子粒机收等特点,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500℃以上区域种植。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龙育 15 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共同选育的青贮玉米新品种。2011 年以自交系 T08 为母本、自交系 T107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品种观察、品种比较试验以及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8044。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生物产量高、稳产、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生态区域作为青贮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17.
潞鑫66号是山西鑫农种业有限公司以长系005为母本、长选B9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易机械化收割等特点,适宜山西省积温在2650℃以上的春播地区种植。论述了潞鑫66号的选育目标、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主要优点,并提出几个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楠  王树星  赵楠  尚杰  党润海 《中国种业》2023,(6):101-102,105
玉米新品种西蒙168是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玉米自交系XM982做母本、XM213做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抗逆性好、品质优良,于2020 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200063。该品种生育期为100d,适宜陕西省夏播玉米区及黄淮海夏玉米区进行种植。对西蒙168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锦玉青贮28号是辽宁省锦州农业科学院玉米二所选育,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7031)。该品种组合为J4019(G108×G172)×J2451,属晚熟品种,具有生物产量高、子粒产量高、丰产稳产、抗多种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于在牧区和粮食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0.
晋单(糯)41号(原鲜糯1号)玉米是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1996年选育而成的,属早熟糯性玉米品种。2001年3月通过山西省有关部门的审定,成为山西省审定的第一个糯玉米新品种。同年,该品种作为山西省糯玉米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在众多参试品种中,外观、色泽、商品性、风味食味等综合评价均为第一。2004年该科研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科技部、山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助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