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约公元前900年,一位阿拉伯医生Rhazes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到咖啡。最初,咖啡是一种食物,继而用于酿酒、入药,用作饮料可追溯到700年前。如今它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兴奋刺激饮料之一。咖啡是由一种属于茜草科的热带植物的成熟果加工制作而成的。咖啡树的主要品种有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中粒种咖啡(C.robusta)和大粒种咖啡(C.liberica),而小粒种咖啡是主要栽培种。咖啡炒制加工过程概述如图1。  相似文献   

2.
<正>联合国咖啡专家瓦亚罗先生(Mr.D.J.Waiyaro)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我局咖啡生产加工项目的首席顾问,曾三次来云南指导该项目的实施和咨询培训工作。 本文是他对云南咖啡如何开展引种和选育种研究的意见,这些意见对我省咖啡生产和良种选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 自印度中央咖啡研究所(CCRI)建所以来一直在进行更替咖啡基因型的研究工作,以提高咖啡的产量和生产率。四十年代该所试验站推出S.795,对增产已初见成效,那时,产量的提高对生产成本和满足国内外需求都至关重要。从此,种植业总是十分关注CCRI推出的各个新基因型咖啡,从而又促进该所的育种工作。咖啡是舶来印度的作物,国内的种质  相似文献   

4.
<正> 云南引种栽培咖啡已有70年的历史,三个品种(Coffea arabica L;Coffea robusta;C. liberia)中尤以小粒种咖啡产量高、品质佳,在市场上声誉好。有关生咖啡豆及焙咖啡粉的化学成分未见报导,国内一些教材书和小册子引用的小粒种咖啡化学成分的资料是国外的。为此将云南咖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本报告列出了4龄小粒种咖啡的几个栽培种和中粒种咖啡品种BR1,在不同密度(1,600~7,200株/公顷)下两年平均产量资料。牙买加蓝山种的平均产量最高(3,703千克/公顷,其次是S.L.34(3,439千克/公顷)和S.L.28(3,231千克/公顷),这些品种的最适栽培密度为6,0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6.
<正>咖啡叶锈病(Hemileia vastatrixBet Br)是咖啡树的主要病害,它主要为害叶片,各龄咖啡树均可感染,受害严重的因落叶过多,营养枯竭而导致死亡;如结实期感染,可使收获量损失35%。早在1878年前后由于咖啡叶锈病的大流行造成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尼和阿拉伯咖啡种植业全军覆没,迫使锡兰咖啡园改种橡胶、茶叶,印尼改种品质较差的中粒种咖啡。从此以后引起了种植者对抗锈品种选  相似文献   

7.
<正> 咖啡科研最令人鼓舞的进展是生物技术在改进咖啡“杯品质量”中的应用。“杯品质量”(Cup Quility)(饮用品质—译注)一词指的是品咖啡时对咖啡饮料的感官质量鉴定。这是由熟练的品尝专家依靠他们敏锐的感觉来评定咖啡质量的各种因素,如香味、酸味、苦味,以及“形体”(“body”)。“杯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光华 《热带农业科技》2012,35(1):22-25,28
云南普洱市是我国咖啡主要产区之一。分析认为农村咖啡资源分散和咖啡企业多、小、散、弱是该市咖啡产业发展的两大机制性障碍;提出组建农民咖啡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咖啡企业将会形成新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实现普洱咖啡新一轮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咖啡酒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氧化褐变、表面起膜、二次沉淀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咖啡原酒中加入0.07%~0.10%明胶静置15~24 h,再按100 mg/L加入抗坏血酸,经0.4~0.5 mg/mL壳聚糖和冷热处理后成为预处理咖啡酒液,咖啡原酒中加入焙炒咖啡豆增香2个月后再蒸馏,将蒸馏的馏分与预处理的咖啡酒液进行勾兑,所得咖啡酒液清亮透彻,酒香和咖啡香协调,口感醇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宜提高抗坏血酸的含量和适度降低果酒中的多酚可提高咖啡酒的抗氧化性,改革咖啡酒增香措施可预防咖啡酒液表面起膜,并提高咖啡酒的稳定性;采用壳聚糖澄清后再经冷热处理,可提高果酒透光率.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云南的咖啡种植业发展较快,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种植区域逐渐向坝区边缘和山区、半山区扩展。无论是坝区或山区,咖啡的钻蛀性害虫危害都比较严重,是我省发展咖啡生产的主要障碍。1988年和1989年冬,我们先后对我省咖啡主要种植区:德宏、保山、临沧、景洪、思茅(大开河)、江城(康平乡)、河口、文山等地的新老咖啡园进行了钻蛀性害虫发生动态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热区合理的间作能为小粒咖啡提供适度荫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咖啡生长发育,减轻寒害、病虫和草害影响,为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园地产出率,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橡胶+咖啡,香蕉+咖啡,澳洲坚果+咖啡,龙眼、荔枝+咖啡是小粒咖啡间作的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2.
<正> 研究了灌溉,植距和其它有关因素对小粒种咖啡的产量和生长的影响,有效辐射通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五月份(雨季),树冠顶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受灌溉和咖啡密度的影响较小,而灌溉植株中下层树冠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小得多,咖啡密度增加,其通量显著下降。九月份(旱季),灌溉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的影响较少,但在密植  相似文献   

13.
<正> 自从上半个世纪下半叶当小粒种咖啡在南印广阔地区以商业性和种植园规模栽培以来,叶病的防治曾是印度咖啡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该病不仅被认为是影响咖啡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且关系到咖啡的生存问题。咖啡叶病防治方法中最重要、最经常用的方法是:引进新品种和培育新品种。关于引种,最突出的是引进中粒种,  相似文献   

14.
普洱市思茅区是云南小粒咖啡主要产区之一,经20多年的发展,咖啡产业已成为该区财政增长、企业增收、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面对新的发展咖啡产业的大好形势,2010年思茅区委、政府组织对区内咖啡企业、种植基地和相关单位进行调研,提出了加快思茅区咖啡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咖啡叶锈病是咖啡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植株严重落叶,导致营养枯竭而死亡。如结果期感病,可使产量损失20—30%。潞江坝于1957年引种咖啡,1978年后大面积种植,现面积近8,000亩。历年来咖啡锈病零星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老水井(1,038米)、香树队(954米)和上江八罗田(1,300米左右)常年有锈病孢子,但未发生过大面积流行。1978年以来随种植面积增大,种植密度也增大(416株/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有利于咖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和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咖啡与热带经济作物、果树间作,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发展云南小粒种咖啡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印度卡纳塔克邦进行了光照强度对咖啡实生苗生长影响的大田试验。试验处理为:(1)25%、70%和100%日照;(2)咖啡品种1(中粒种)、3和9(均为阿拉伯种)。实生苗在荫蔽条件下植株更高,叶片和一分枝更多,总干物质更重。干物质的增加归因于净同化率的增加;相对生长率、相对叶片生长率与净同化率相关,但叶面积率和净同化率没有相关。光照强度高看来降低咖啡叶片的净光合作用能力。这些发现证实印度南部要在荫蔽条件下种植咖啡。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思茅地区咖啡生产基本情况 思茅地区位于北纬22°02′—24°51′,东经99°09′—102°19′之间,土地总面积为45385平方公里,是我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州,热区范围广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1987年经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国内外的咖啡生产和市场消费现状调查,以及对我热区资源发展咖啡生产进行了科学论证,确定开发8个(江城、普洱、景谷、景  相似文献   

19.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经实地调研、访问专家、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考察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生产情况,扼要介绍了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旨在为我国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马来西亚的珈啡种植业在19世纪末期开始萧条,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条: 1、由于生产过剩(巴西),咖啡价格非常低; 2、咖啡叶锈病蔓延; 3、种植橡胶日益重要。 此后马来西亚的咖啡再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而成为次要作物。目前咖啡由小园主采用很不专业的方法在全国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