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奶山羊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涉及若干方面的因素,错综复杂,互有联系。1984年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实践探索。 一、授精季节与受胎率 1.不同季节受胎率比较:外界环境条件对奶山羊发情排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羊受胎与受配季节亦彼此有关。据我县1983年9月至11月配种受胎情况统计为:9月授精母羊1027只,准胎932只,受胎率90.8%;10月授精母羊2084只,受胎1947只,受胎率93.4%;11月授精母羊1139只,受胎545只,受胎率47.8%。2.不同情期与受胎率:第1情期授精4696只,受胎2428只,情期受胎率51.7%;第2情期授精2652只,受胎1421只,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2.
(一)保持良好的膘情不论是种公兔还是种母兔,都应保持中等膘情,过肥的母兔,脂肪沉积在卵巢和输卵管上,影响卵子发育、排卵和受胎;过肥的公兔,性欲下降,精子活力差,交配往往不能受孕;相反,如果公、母兔过瘦,卵泡、精子发育不正常,同样也不能受胎,配种的适宜膘情为7、  相似文献   

3.
<正> 今年我县的马匹人工授精,在授精时间上坚持了排卵后输精,据三个应用马冷冻精液配种站(以下简称冻精站)和一个常温配种站的统计,共配母马276匹,受胎242匹,受胎率87.68%,其中用冻精配种202匹,受胎173匹,受胎率为85.64%,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春季 春季气候温和,饲草丰富,公兔性欲旺盛,母兔配种受胎率高,是肉兔配种繁殖的好季节。公兔在春季的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最高,母兔发情率高达80%以上,情期配种受胎率在90%左右,平均窝产仔7~8只。所以饲养户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搞好繁殖工作。但是,我国南方由于春季正值雨季,湿度过大,仔兔易患病,故繁殖时一定要做好防湿和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 家兔人工授精技术早在1926年(Ham-mond和Asdell)已作报道,以后又有许多学者相继作了介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提高西德进口长毛兔种公兔的配种率,加快杂交改良步伐,我县于1980年2月开始,采用浙江省上虞县土产公司陈方德等同志所研制的台兔采精器开展长毛兔人工授精工作。到1981年6月止,共授精111846只母兔,情期受胎率达49.75%。  相似文献   

6.
<正>1影响家兔受胎的因素1.1营养不良饲料蛋白质水平太高或太低,缺少矿物质或维生素,种兔养得过瘦或过肥,从而导致种公兔精子密度小,活力差,畸形精子增多;种母兔发情无规律,生殖器官机能紊乱,卵泡发育不健全等,是影响母兔受胎率的关键因素之一。1.2配种不当种公兔初配年龄较小,配种负担过重或者长期不配种,造成生殖机能衰退,精液品质下降。种母兔  相似文献   

7.
种公兔的营养与其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精液品质有着重要作用。(一)供足蛋白质日粮中蛋白质充足时,种公兔的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不仅一次射精量大,而且精子密度大、活力强,母兔受胎率高。低蛋白日粮会使种公兔的性欲低下,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降低。  相似文献   

8.
选用132只能正常生育的新西兰白兔和加利福尼亚母兔进行两次试验。试验一研究不同交配次数(或精子数量)对受胎率、产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6个组合分别采用结扎公兔配种0、1、2次,然后用能正常生育再配种1次或2次,每组有新西兰白兔和加利福尼亚兔各6只。结果表明:各组间以及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平均受胎率为79.2%,窝产仔数为6.5只,初生窝重为249克。试验二研究用结扎公兔在人工授精中诱导排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授精是兔的改良工作中最经济和最科学的一种配种方法.兔的人工授精的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防止近亲交配,可减少公兔的饲养数量,公母饲养比例为1:(80~100),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兔的受胎率(80%~90%),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授精是兔的改良工作中最经济和最科学的一种配种方法。兔的人工授精的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防止近亲交配,可减少公兔的饲养数量,公母饲养比例为1:(80-100),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母兔的受胎率(80%~90%),可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正>夏季到了,为了确保家兔的有效繁殖率,笔者给养兔的朋友提个醒,因为炎热的天气环境种公兔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畸形精子增多,性欲减退,因此受胎率低。要想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必须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在此,笔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家兔饲养业在我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在实际生产中 ,有的养殖户存在着母兔受胎率较低的问题 ,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笔者经过两年的实践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母兔受胎率的技术措施。1 加强种公兔的饲养管理常言道 :“母兔好 ,好一窝 ;公兔好 ,好一群”。种公兔饲养水平的高低对母兔的受胎、产仔数有直接的影响。1 1 保证营养1 1 1 蛋白质 平时精液品质不佳的种公兔 ,如能喂给豆饼、花生饼、麸皮以及豆科饲草等 ,精液的质量即能显著提高。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要达到17% ,可消化蛋白达到 13%…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兔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检查精液时发现,同一只公兔每次的射精量、精子数、精子活率和精液中胶状物含量的波动很大,因此,同前用于公兔精液品质常规评定的各项指标往往很不一致。据Dogg-ett(1956)通过对正常和去势公兔的尿  相似文献   

14.
马鹿X/Y精子分离及人工授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鹿X/Y精子进行分离、冷冻保存和人工授精,探讨马鹿鲜精保存运输、精子分离以及性控冻精的受胎及后代性别控制准确率.结果表明:①马鹿鲜精中加入三联抗生素、18℃恒温保存最有利于精子活力的保持.②马鹿鲜精死精率与X/Y精子分离速度有明显相关性,死精率越低,分离速度越快.③来自同一马鹿供体的3组样品分离精子解冻后活力(0.61 vs 0.60 vs 0.65)及4 h时活力(0.30 vs 0.30 vs 0.32)无显著差异(P>0.05).④应用马鹿性控冻精对80只发情母鹿进行子宫角深部输精,有55只母鹿妊娠期满产下仔鹿,情期受胎率67.5%,均为雄性,性别控制准确率100%.结论:分离马鹿X/Y精子的冷冻保存、人工授精,在技术上已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通过进一步改善后,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 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印度摩拉水牛、澳大利亚抗旱王牛和瑞士西门塔尔牛三个优良品种的公牛冻精,与我县现有水牛及黄牛试行杂交改良。两年来,在十个公社,先后给775头发情母牛进行了人工授精,计受胎476头,受胎率达61.4%。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83年1月底)为止,已产杂  相似文献   

16.
<正>人工授精是家兔的先进生产繁殖手段。实践证明,獭兔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母兔受胎率可达到80%~90%,不仅使公兔的利用率提高10~20倍,受胎率也高于人工辅配。人工授精的关键环节包括采精、精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生产上由于种公兔缺乏或者使用不当,有时会造成一只优良种公兔频繁配种,这不仅影响种公兔的使用年限,还会导致母兔受胎率下降。因此,确定种公兔一天的配种次数对提高种公兔利用率和母兔受胎率均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常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种公兔采用连续采精的方法来研究精液性状的影响,为合理使用种公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工授精是长毛兔繁殖改良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实行人工授精技术具有四大优点:首先,提高优良种公兔的配种效率,迅速改进兔群品质;其次,可减少公兔的饲养只数,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兔效益;第三,可提高其受胎率与产仔数;第四,避免传染病,特别是避免生殖器官疾病的传播。家兔的人工授精,在国外早有报道,受胎率可达80%~90%以上。我国近十多年来也开展了家兔人工授精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各地报道效果不—,受胎率从25%至85%以上不等。为有效地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19.
1如何提高人工授精生产模式母兔的受胎和产仔率人工授精过程中影响母兔受胎率最主要因素就是同期发情率所占比例大小,而同期发情率主要由种兔的体质、遮黑、加光等因素控制。1.1空怀母兔限饲避免将空怀母兔养成"大胖子"而影响受胎、产仔率,除体弱的外,其余空怀母兔每天限喂200g(不同品种限饲量不同,本文以伊拉兔作  相似文献   

20.
兔人工授精技术是家兔繁殖、品种改良工作中经济、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节约人工,集中管理。一般条件下,一次人工授精可配8-15只母兔,提高公兔利用率8倍以上,减少公兔饲养量,减少浪费,有利于改善种兔群的饲养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优秀种公兔的利用率。由于人工受精所需要的公兔数量少,这样就加大了选择强度,使公兔中质最好的充分利用,对提高后代的遗传素质具有明显作用。避免了公、母兔的直接接触,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生殖疾病的传播。预先检查精液的品质,保证了精子密度和活力,授精时又把精子输送到深部,授精准胎率可达90%以上。开展人工授精的兔场做到同期发情,同期配种,同期产仔,同期出栏。从而达到省料,省人,省时,省钱。此项技术应用于实验兔生产可按照科学研究的需要进行品种或品系的改良,同时也为受精、着床和胚胎发育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