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黄瓜是雌雄异花同株植物。但在植株群体中有时会出现雌性株和雄性株;也有雌雄同花现象;还有雄(或雌)花和完全花同株的单株[23]。在黄瓜的花原基里,雄蕊和雌蕊两者都有[14]。它既可能发育成雄花,也可能发育成雌花,还可能是完全花。那么最终是什么花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5][15]。 一、黄瓜性型表现的遗传因素 各种性型表现的基础是遗传因子,即基因。如雄花、雌花和完全花同株性状是由单基因“Tr”控制的。雌性株是由单显性基因“F”控制同时还受许多修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植株具有“F”…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8):206-207
<正>目的与意义:乙烯在葫芦科作物性别决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乙烯合成酶基因ACS突变导致黄瓜和甜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产生,然而在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产生过程中该基因是否具有同样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心皮原基特异表达的西瓜乙烯合成酶基因CitACS4进行基因功能验证,以期明确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正>柿树的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3种类型。在同一株柿树上,仅着生雌花的叫雌株,我国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属于此种类型;在同一株柿树上既着生雌花又着生雄花的叫雌雄异花同株,我国栽培的杮树很少属于这种类型;在一株柿树上同时着生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也称为完全花)的叫雌雄杂株,这种类型多见于实生柿树。下面就柿树雌雄花的特性作一介绍,供参考。1柿树花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甜瓜全雌系转育的性型遗传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甜瓜全雌系转育过程的性型遗传分析,初步认定,甜瓜花的性型由一组显隐关系的雌性化功能基因与雄性化功能基因和一组具显隐关系的两性花功能基因与单性雌花功能基因协调控制。基因gy系由一组不完全连锁的雌性化功能基因组成的全雌性化功能团;基因型gygy,植株上无雄花;基因GY系由一组雄性化功能基因与少量雌性化功能基因组成的强雄性化功能团,为普通雄全同株与雌雄异花同株甜瓜的基因型;基因型GY_,植株上多数为雄花,少量雌花;基因gy1系基因gy释放1个雌性化功能基因,添加1个雄性化功能基因,重组产生的强雌性化功能团;基因a、g、a3为两性花隐性基因,基因A、G、A3为单性雌花显性基因,基因g、a3为基因a的共显性基因,部分杂合组合表现为共显性;a3为产生子房发育不全两性雌花的基因;基因型gygyAA、gygyA_G_表现为全雌系;基因型gygyAagg表现为雌花两性花株;基因型ygyaa表现为两性花株。基因型GY_AA、GY_A_G_表现为雌雄异花同株;基因型gy1gy1Aagg、GY_Aagg表现为三性花株;基因型GY_aa表现为雄全同株。  相似文献   

5.
<正> 本试验提出的基础:喷施乙烯利能诱导厚皮甜瓜雌花的形成;光周期和温度能通过改变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而影响开花。在葫芦科植物中,高温和长日照能促进雄花开放,而低温和短日照会诱导雌花形成。本文就播种期对乙烯利诱导厚皮甜瓜雌花形成相关性的影响作了比较,以确定在一年中能获得高雌花率的最佳栽培时期,从而为杂交制种生产服务。厚皮甜瓜的品种为雄花、两性花同株的 Pielde Sapa(Cucurnis melo var Sacharinus  相似文献   

6.
薄皮甜瓜是雌雄同株异花作物.雄花为单性,在主蔓第一节即可发生,单生或簇生,雌花在绝大多数品种中是雌型两性花,又称结实花,两性花的中央是柱头,周围着生3~5个雄蕊,花瓣为黄色、五裂,正常情况下有的甜瓜品种自花授粉率在85%以上,因此薄皮甜瓜杂交制种结实花必须去雄,这样才能保证种子的杂交率.  相似文献   

7.
晋园甜玉是以自育雌雄异花同株自交系材料25a-4-2-1-1-1-1-1为母本、雄花两性花同株自交系78-8-5-2-1-1-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种.该品种早熟,雌雄异花同株,子孙蔓均可坐瓜,山西省春季大棚爬地栽培管理模式下,全生育期90 d左右,果实发育期30 d左右.果实卵圆形,果皮乳白色,果肉白...  相似文献   

8.
盛云燕    王霞  王洋洋  翁益群 《园艺学报》2014,41(2):349-356
以厚皮甜瓜(Cucumis melo)‘WI998’(纯雌系)与‘TopMark’(雄全同株)配制杂交组合获得的RIL6群体为材料,对分离后代雌雄异花同株,雄全同株,完全花植株及纯雌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序列Un16008,命名为CmTs2。该序列位于甜瓜第12条染色体上,长度1 842 bp,119 ~ 832之间存在一个包含237个氨基酸的最大开放式阅读框,成熟蛋白分子量为25 358.8 D,该蛋白不稳定系数为21.6,脂肪系数是99.11,平均亲水系数为0.078。通过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与多种作物Tasselseeds2TS2)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其中与黄瓜Tasselseeds2基因同源性高达96%。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甜瓜雌雄异花同株花和叶片中表达量均高于其它性别类型植株,在纯雌株中表达量最低,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甜瓜花器官发育,尤其是雌花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甜瓜属异花授粉作物,为雄花两性花同株.在生产实践中,多采用自然授粉、人工对花授粉、坐果灵喷施以及蜜蜂授粉等方式.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甜瓜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甜瓜生产中安全生产问题、成本的投入问题以及产量的问题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采用适合的授粉方式对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而对经济效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我开展了早春温室厚皮甜瓜蜜蜂授粉技术的研究,并对数据做了统计分析.以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为种植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温室甜瓜绿色、安全、简约化栽培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乙烯利诱导雄全同株甜瓜形成雌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份性型为雄花两性花同株(雄全同株)的薄皮甜瓜116和厚皮甜瓜A-2-3为试材,采取苗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方法,研究其对性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幼苗4叶期喷施乙烯利100~200μL.L-12次能够稳定诱导开花初期两性花转化为雌花,果实成熟后单果种子数和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在厚皮甜瓜生产中,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是保证其优质生产的关键.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田间管理粗放,使新疆厚皮甜瓜的产量、品质、商品性下降或者不能完全表现厚皮甜瓜品种的优良特性,给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瓜农种植厚皮甜瓜的栽培管理水平,根据多年的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厚皮甜瓜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厚皮甜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民众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反季节、多季节厚皮甜瓜栽培呈发展态势。我国华东地区厚皮甜瓜以春季栽培为主.秋季栽培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栽培模式。在华东地区秋季大棚内温度前期高.后期温度逐渐降低。由于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秋季厚皮甜瓜栽培的要求与春季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将笔者近年来应用的大棚厚皮甜瓜秋季高效立式栽培技术简述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有孤雌繁殖耐低温见花座果的特性,全株每片叶腋下均有1~3朵、最多5~6朵雌花,无雄花;雌雄同株同花,自花授粉闭花授精自然结果,不受气候限制,不需人工授粉结瓜特多,它改变了甜瓜(香瓜)、黄瓜、西瓜雄花多雌花少需高气温开花、异花授粉结瓜座瓜率低的劣性。它适应性很强、生长快,播种5~7天出苗,20多天开花结瓜,每株结瓜300~500个,瓜长16厘米,直径2厘米即可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厚皮甜瓜开始在南方地区栽培,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综述了厚皮甜瓜在中国南方的种植区域;南方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及近几年科研工作者选育出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对南方地区厚皮甜瓜的栽培模式进行总结,从育苗基质、栽培设施、栽培方式等方面介绍南方地区甜瓜的设施栽培;对南方种植厚皮甜瓜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南方地区厚皮甜瓜的育种和栽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王钢 《中国瓜菜》2004,(6):34-35
嘉善县大棚厚皮甜瓜栽培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因此获得了浙江省"甜瓜之乡"的美誉,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本地区大棚栽培厚皮甜瓜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由于冬春季节特殊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生产上经常会出现甜瓜坐果率低的现象.因此,分析影响坐瓜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厚皮甜瓜取得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厚皮甜瓜具有优良的口感、质地及独特的风味。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厚皮甜瓜作为高档水果型蔬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上世纪70年代前,厚皮甜瓜主要在西北冷凉干燥地区栽培,随着设施栽培的兴起,逐步实现了向东部、北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厚皮甜瓜的栽培面积还很小,而且存在品种选择盲目和技术不配套等问题。为了改变黑龙江地区西瓜、甜瓜的栽培结构,笔者于2008年—2010年引进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17.
松原地区温室有机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国利 《北方园艺》2010,(17):66-67
<正>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相比,品质好、产量高,属高档果品。随着全国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东北地区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迅速发展,但经济效益受生产者的栽培技术、栽培季节、栽培品种及消费市场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1我国甜瓜嫁接种苗产业现状 轮作障碍是限制甜瓜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嫁接是目前经济、快捷、有效降低土壤病虫为害的一项技术.在我国,嫁接技术在甜瓜上应用较少.据2011年10月蔬菜嫁接国际会议交流资料统计,我国甜瓜嫁接苗使用量(嫁接面积)约28 554 hm2,嫁接栽培比率仅占5%左右,集中在辽宁、河北、山东等地,多在保护地薄皮及介于厚皮、薄皮中间类型甜瓜栽培上应用,露地甜瓜、厚皮甜瓜嫁接栽培上应用很少,仅河北献县有伊丽莎白类型甜瓜小规模嫁接栽培,山东省海阳地区有小面积网纹甜瓜嫁接栽培.因此,我国甜瓜嫁接栽培还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大棚内以"白天鹅"厚皮甜瓜为材料,采用立式栽培、行距与株距2因子裂区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株行距,既保证了厚皮甜瓜产量,又提高了果肉厚度和中心糖含量,有利于厚皮甜瓜品质的提高,而在相同行距下过分加大株距的效果不明显,以株行距0.6m×1.0m,每667m2栽植1110株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 厚皮甜瓜是山东省近几年来引进的新种类,栽培面积已达到1300hm~2。由于大棚栽培厚皮甜瓜的历史较短,栽培技术上仍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现就近几年来从事厚皮甜瓜栽培研究的结果,对几个栽培生理问题进行浅析。1 大棚栽培条件下品种的选择和播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