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常规石腊切片技术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为单子房地生胚珠。成熟胚囊尾典型的萝胚囊,供试的3个核桃品种(系)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4细胞原胚到多细胞球型原胚,进一步发育为无融合生殖胚。两极核晤并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退化。  相似文献   

2.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3.
草地早熟禾胚发育类型及无融合生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草地早熟禾不同时期胚囊发育过程的观察,掌握其胚囊类型和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特征,为更深入了解无融合生殖的机理、选育中国本土草地早熟禾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技术,即FAA固定材料,多梯度二甲苯透明,切片厚度8 µm,苏木精(30 min)伊红(5 min)双重染色,观察并分析草地早熟禾的胚囊发育类型和特征。【结果】在石蜡切片中,观察到草地早熟禾巴润生殖过程中的5种胚囊类型,有性生殖胚囊所占比例为21.44%、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为49.67%、孤雌生殖胚囊为10.72%、助细胞胚胎和反足细胞胚囊分别为4.82%和7.66%,其中,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为主控型胚囊;草地早熟禾有性生殖胚囊为典型的蓼型胚囊;草地早熟禾同一胚珠中存在有性生殖胚囊、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或无配子生殖胚囊共存于一体的多胚现象,多胚出现频率为5.69%,其中,卵细胞形成的有性生殖胚囊与助细胞形成的胚囊极性相同,反足细胞形成的胚囊与卵细胞有性生殖胚囊极性相反;无孢子胚囊发育极不规则,通常单个发生或2个以上发生而形成多胚,2个胚囊并存现象居多。【结论】草地早熟禾生殖方式多样,具备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2种生殖方式,为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其无融合生殖方式以体细胞无孢子生殖为主,此外还有少量孤雌生殖和极少量的无配子生殖。  相似文献   

4.
从细胞学方面研究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结果表明,在延迟授粉子房的胚囊中,助细胞之一首先体积增大,细胞质变浓,核及核仁也增大,接着进入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二细胞原胚,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形胚;球形胚再发育为梨形胚;梨形胚再发育为分化期胚,最后形成成熟胚,卵细胞孤雄生殖频率很低,过程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相似。  相似文献   

5.
以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明旭”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整体透明与显微解剖技术,对草莓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草莓离生单雌蕊每个子房内具一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成熟胚囊为蓼型。卵细胞较大,呈洋梨形。助细胞略小,核大质浓。极核有时融合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不明显。胚囊窄而长。合点端有明显的承珠盘结构。个别胚珠中有双胚囊现象。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从受精卵发育到二细胞原胚过程中,合子第一次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继而顶细胞斜向纵裂,基细胞横裂。由基细胞分裂来的近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再发生纵裂,和从顶细胞分裂来的细胞共同参与胚体的形成,进而产生多细胞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当成熟胚形成时,胚柄将逐渐消失。草莓胚发育属紫菀型,胚乳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甘蓝型油菜小塔品种的胚胎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要点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配子融合属有丝分裂前型;胚乳的形成属核型;胚胎发生属十字花型。2.在成熟胚囊中,助细胞的丝状器很显著,卵细胞及合子的极性明显,两个极核也很显著。3.在授粉后18-24小时,卵细胞开始受精,在授粉后54-58小时,合子开始分裂,但初生胚乳核则在授粉后32小时已开始分裂。4.从合子开始分裂到形成8分体原胚,为线形胚时期,以后胚体逐渐膨大,直到多细胞球形胚时期,为辐射对称器官分化之前,属于原胚阶段。5.由球形胚进一步分化为心形胚、鱼雷形胚、手杖形胚到马蹄形胚,为胚体两侧对称的分化阶段。6.胚乳游离核在胚囊内作彩带状分布外,密集于珠孔区,围绕着原胚,及密集于合点区,形成游离核群,在心形胚时期,游离核开始形成胚乳细胞。7.少数胚珠在原胚时期由胚柄细胞分裂形成裂生多胚现象,平均出现频率为2.49%。  相似文献   

7.
从细胞学方面研究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结果表明,在延迟授粉子房的胚囊中,助细胞之一首先体积增大,细胞质变浓,核及核仁也增大,接着进入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二细胞原胚,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形胚;球形胚再发育为梨形胚;梨形胚再发育为分化期胚,最后形成成熟胚,卵细胞孤雄生殖频率很低,过程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相似。  相似文献   

8.
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核桃很多品种具有无融合生殖能力,无融合生殖率不同年份之间变幅很大,不同品种之间、雄先型与雌先型无融合之间生殖率的高低有无差别还难定论,使用激素和失活花粉蒙导有利于核桃无融合生殖率的提高。核桃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于孤雌生殖,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矿质营养水平与自然授粉实生后代相比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金银忍冬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忍冬胚胎发生类型为柳叶菜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过了约2个月的休眠期,干7月中下旬进行第1次分裂.第1次分裂为横向分裂,其顶细胞纵裂,随后经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为成熟胚.基细胞横分裂1次,形成胚柄,胚柄发育缓慢,至球形胚时期,胚柄完全退化.合子分裂发生在初生胚乳核多次分裂之后. .胚乳发育属核型,当发育至8细胞原胚时,游离胚乳核周围逐渐形成自己的细胞壁.成熟胚乳细胞富含油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无融合生殖水稻HDAR002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HDAR002六个株系的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6个株系无融合生殖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囊内胚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卵细胞的孤雌生殖和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此外珠心细胞可直接分裂形成不定胚。无融合生殖胚的启动分裂时期为开花前2-3d,其胚胎发育过程基本同正常水稻,部分材料的胚在形态上与正常水稻有差异。同时还观察到HDAR002胚胎发育中的多极核现象与无胚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春季管理要早抓早管、科学抗旱、分类指导,为小麦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将高梁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感病品种甘麦8号,D2代出现了2株对条锈病免疫的变异株;D5代有9个株系抗条锈性已经稳定,用混合菌和分生理小种鉴定,对条中29、30、洛13Ⅱ、水14、水14中梁17-s、HY3、条中31号表现免疫,通过侵染型基因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新品系89144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在原受体甘麦8号接种条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动态,推测SA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应该还有一些机制在起作用,同时抗条锈新品系89144具有SA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协调指数在优良品种(系)选择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 ,如何简便、准确的选择优良品种 (系 )长期困扰农业科研工作者 ,严重制约了我国小麦发展 ,研究采用非线性方法 -协调指数 ,对 2 1个基因型不同的春麦品种 (系 ) 6个品质指标 (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粗蛋白含量、面包体积、湿面筋 )、5个农艺性状 (株高、穗长、有效分蘖、主穗小穗数、千粒重 )分别构建品质协调指数、品质 -农艺性状协调指数 ,进行优良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科浇水施肥、中耕培土、喷施调节剂、防御干热风、预防春霜冻害、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比较不同覆膜方式对春小麦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春小麦播种后覆白膜至三叶期揭膜,由于地温提高,生育期提前,产量和品质均显著提高,但没有节水效果;覆黑膜穴播不揭膜有明显的保水作用,增产效果不大,品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57个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筛选了甘肃省不同历史时期种植的57个春小麦品种,测定了其理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了各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质的差异反应在蛋白质的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且大部分品种的面粉都属于弱筋粉;随着育种工作的推进,市场对优质品种的需求,小麦面粉的综合品质状况出现明显的改善,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部分品种的面粉已达到中筋以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也显示这此品种的面粉适合于加工北方口味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李玮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66-68
对青海省春小麦田常用6种除草剂进行药害症状诊断研究。2,4-D丁酯、氯氟吡氧乙酸两种除草剂高量的倍量处理区小麦药害等级达到4级,其余4种除草剂各处理小麦药害在3级以下。结果表明,在青海省土壤气候条件下,6种除草剂的药害发生情况不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从春小麦优良品种“东农120”的育成中证明,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是完全可能的。“东农120”不仅抗多种病害,而且高产又质佳。它的育成是在正确育种目标指导下,采用复合杂交,以逐步达到综合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并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是在促进选择性状易于表现和鉴别的条件下,根据各性状遗传性稳定的早晚按世代分先后;根据育种目标的主次分前后,采取选择性状由少到多,逐步达到全面综合选择的方式。说明这些措施对选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光合和干物质积累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日平均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23.3%、33.1%和12.7%。在拔节期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则为双峰型。净同化率比对照高0.38g/(m2·d)和0.23g/(m2·d)。地膜覆盖穴播小麦具有叶面积大.光合“午睡”现象轻和干物质积累多的特点。光合速率高低与气孔阻力有关。覆膜小麦表现为气孔阻力低于对照,这有利于植株叶片气体交换和光合能力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全生育期覆膜小麦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好于露地。  相似文献   

20.
春小麦冠层温度分异特性的研究及其冷型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BAU-1型红外线测温仪测定不同小麦品种(系)不同年份的冠层温度并测定具有代表性品种(系)的叶片输出功能期、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累积和麦谷蛋白大聚合体(LMP)的含量、叶面积和干重,比较其关系,初步确定了我省春小麦温型划分标准。通过两年的试验结果,将晚熟组的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划为冷型小麦,把中熟组的对照品种垦红14划为暖型小麦,这就为我们从生理育种上育成优良的品种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