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9,(23)
为能够了解大面积的稻田养鱼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对广西各个稻田养鱼区进行调查。其中稻田养鱼较多的村镇有5个,以及1个非稻田养鱼村镇。调查对象共135户农户,稻田养鱼面积30.36公顷。调查结果:稻田养鱼村镇的产量明显高于非稻田养鱼村镇;稻田养鱼村镇的年均化肥用量明显低于非稻田养鱼村镇;稻田养鱼村镇农药投入成本明显低于非稻田养鱼村镇,同时经济效益却高于非稻田养鱼村镇。  相似文献   

2.
正什么是"水稻+"稻田高效种养模式?"水稻+"稻田高效种养模式是指在种水稻的水田里套养鱼、虾、蟹、鳅等稻渔共作模式。一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稻田种养结合后,田间形成了生态自循环系统,鱼类排泄物可部分替代化肥,鱼类的捕食与运动可部分替代农药,利于减少农药化肥施用;同时,鱼等对高毒农药极为敏感,必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化肥,有利于农产品安全优质。二是促进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养鱼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农村具有推广价值。总结了稻田养鱼技术,包括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建设、水稻品种与养殖对象选择、鱼类管理、农药选择与施用、稻田水管理、敌害与鱼病防治、鱼的收获等内容,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鱼是一种对稻田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的养殖技术,有助于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养殖体系中,需要养殖户妥善处理好水稻种植和养鱼之间的关系,避免鱼类染上疾病,这也是稻田养鱼的重要难题。因此,本文将专门就稻田养鱼过程中的用药和防病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在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保证鱼类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大范围区域的稻田养鱼在通常年景下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状况,采集和研究了广西桂北、桂西北、桂东南三个区域稻田养鱼较多的5个县中的8个稻田养鱼村屯和1个非稻田养鱼县的1个非稻田养鱼村屯共262户农户、50.59hm2稻田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结果是:⑴稻谷产量:8个稻田养鱼村屯的稻谷单产量均高出同县域2004年稻别相同的单产量,其中3个村屯高出量达极显著,另5个村屯未达显著;⑵化肥用量:调查有量化指标的6个稻田养鱼村屯,其单位稻田化肥年用量均极显著低于本县域2004年度单位耕地的化肥平均用量;⑶农药经济投入:有量化指标的6个稻田养鱼村屯:①其农药经济投入量比1个非稻田养鱼村屯的农药经济投入量最低少404.93元/hm2、最高少1098.98元/hm2;②每生产1吨稻谷投入的农药经济量比非稻田养鱼村屯最低少25.30元/hm2、最高少91.84元/hm2;⑷纯收益:桂东南区域稻田养鱼村屯的综合经济效益(纯收益)高于同区域的非稻田养鱼村屯的综合经济效益5362.73元/hm2。微观现状研究表明:广西稻田养鱼显著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并提出了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配套农药施用,并严格控制好化学防治时期、用药品种选择、正确施药方法、轮换用药、严格农药使用准则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稻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生态稻田养殖鱼产品农药残留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集约型复合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能使稻鱼双丰收。分析了扬州市生态稻田养鱼和农户稻田养鱼农药残留情况及存在的原因,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稻鱼养殖,加强农民培训,提倡科学种养。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一项新型的生态农业技术,在稻田里养鱼有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充分的利用稻田里的水面:其次,在稻田里养的鱼可以吞食大量的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既降低了成本又减轻了污染;第三,鱼粪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可以促进稻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半旱式稻田养鱼,是在我国著名土壤学家、西南农业大学侯光炯教授创造的水稻半旱式栽培法基础上,结合稻田养鱼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稻田耕作制。实行这种耕作制,稻田不犁、不耙、不中耕、不施肥、不用农药,即能达到显著经济效益,又能改造烂泥、冷浸、深脚田。这种耕作制还有相当的灵活性,可以有所偏重。其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的消毒和起垄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主要表现在稻田施肥、农药施用、浅灌、晒田等几方而。解决好这些矛盾是稻田养鱼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稻田养鱼技术是山区农业生产上一项传统技术,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既可收获稻谷又可收获成鱼的种养模式,具有生态、经济双重效益,非常适合山区农村田多水好,提高稻田种养效益的实际,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在稻田里养鱼,以鱼治虫、中耕除草,既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且田鱼长势快,肉质鲜嫩,又可收到优质环保、节本等多种效果。据部分农户反映,近年来稻田养鱼损失较大,产量不高,效益下降,针对这些原因,笔者总结了古丈县农村稻田养鱼户减少损失的几个做法。1.沟渠输水常流养鱼稻田要做到水源充足,沟渠常通,沟水常流,确保稻田经常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索稻鱼共育的增产增收机制,于2017年在浦北县江城街道六桥村进行了免耕稻田养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具有除草、防病、除虫的作用,可减少农药与肥料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的农业立体种养新技术。免耕稻田养鱼能够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从而增加产量,可增产2.56%左右。同时,免耕稻田养鱼还可以增加鱼的收入,鱼的产量为487.5 kg/hm~2,按收购价34元/kg计,养鱼可增加收入16 575元/hm~2,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发展免耕稻田养鱼可推进产业扶贫,使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立体开发效果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虞市大勤乡10hm^2连片稻田养鱼示范方的结果表明,年粮食平均产量13327.5kg/hm^2比对照增产0.4%,鱼产量397.5kg/hm^2,稻田养鱼比对照净收入增加1813.5元/hm^2,产出能力提高19%;具有控制田间杂草,减轻害虫为害,改善稻田土未环境的效果。提出稻田养鱼田间基本设施布局、鱼种放养、肥水管理、农药施用和合理投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将结合自己数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包括养鱼稻田的准备工作、鱼种的放养、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将结合自己数年来的工作经验,对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进行详细的总结,包括养鱼稻田的准备工作、鱼种的放养、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里的各种昆虫、底栖小动物,还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等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以鱼治虫,少用农药,既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药通过食物间接对人产生的危害,是一种立体农业养殖模式,既可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稻田养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互利共生的作用,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将我国稻田养鱼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稻田养鱼阶段(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稻田养鱼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突出稻田养鱼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刚 《现代农业科技》2011,(12):309+311
总结稻田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包括养鱼稻田的准备、鱼种放养、田间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不久前提出“以渔促粮”,发文要求各地大力发展农村稻田养鱼,并将其列入“丰收计划”硬目。稻田养鱼是一种集约式、立体化、多功能的种养模式。温州是我国稻田养鱼的主要发详地之一。1953年,温州稻田养鱼面积曾达1.3万亩,不过那时品种单一,以放养田鲤为主,产量饭低。60年代始,随着采用矮秆良种稻、浅灌烤田以及大量使用农药与化肥,鱼稻共生出现新矛盾,稻田养鱼遭到淘汰。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稻田养鱼得到恢复与发展。水产科技工作者总结群众生产实践,稻田养鱼重发生机,且逐年壮大。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