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仔猪寄养(也称“继养”),通常出现于以下情况:①仔猪出生后不久,母猪有疾病不能正常哺乳或母猪死亡。②产仔多,母猪乳头数少,且同期产仔的母猪产仔少,乳头数多。③良种繁殖需要人为的寄养行为。仔猪寄养是不得已而为之,笔者通过寄养的几批仔猪的成活情况及体质状况来看,认为仔猪寄养成功率不高,生产中不宜采用。其主要原因是:①仔猪靠母乳营养来维持生命,仔猪消化乳汁主要依靠凝乳酶特定的专一的选择性作用。寄养仔猪的凝乳酶对“继母猪”乳汁的消化作用较差,有的出现呕吐现象,导致仔猪不能很好生长。②初乳中含有大量的酶、溶菌素、白细胞…  相似文献   

2.
1 仔猪寄养原因 仔猪寄养(也可称作“继养”)通常出现于以下情况: 1.1 仔猪出生后不久,母猪有疾病不能正常哺乳或母猪死亡; 1.2 产仔多,哺乳母猪乳头数少,且同期一部分分  相似文献   

3.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关键。搞好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有关仔猪寄养的原则和措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1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乳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2母猪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或母猪产后生病甚至死亡时,可将其仔猪寄养。.3两头母猪产仔都少,可把两窝并成一窝,让泌乳能高的母猪带仔。.4个别初产母猪产仔数少,但属优良品…  相似文献   

4.
搞好工厂化养猪仔猪的寄养对于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仔猪成活率以及仔猪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谈谈工厂化养猪中仔猪寄养的有关问题。1仔猪需要寄养的几种情况在生产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要实行寄养1.1母猪产仔数多于有效奶头数,可把多余的仔猪寄养给产仔数少、泌乳性能高的母猪。1.2两头母猪产仔都少,可把两窝并成一窝,让那头泌乳性能高的母猪带所有仔猪。1.3母猪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效时,可将其仔猪寄养。1.4母猪产仔后死亡或生病,所产仔猪更需寄养。1.…  相似文献   

5.
<正>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由于母猪产后无奶或产仔过多,仔猪的经济价值不同或为使新分娩母猪能够抚养更多的仔猪等原因,而采取寄养的方法,来续哺初生仔猪,调整母猪带仔数,以提高初生仔猪的成活率或母猪利用率。采取寄养措施的前提1.母猪产仔过多,超过它可以哺乳的有效乳头数。2.母猪产后奶水不足,哺乳较多的小猪有困难,而有的母猪泌乳量又较高,还有潜力再多喂几头小猪。3.个别发生母猪产后死亡,则把一窝小猪寄养出去哺乳。4.在产后不久的几天内,有两头以上的母猪产仔都较少,乳头有剩余,通过并窝寄养,使其中一头母猪提前断奶发情配种,并使代哺母猪的乳头都能得到利用。5.在种猪场,因各品种仔猪的经济价值存在差异,往往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的成活率,可对仔猪进行寄养。1 寄养条件:1.1 母猪产仔数多于奶头数,仔猪无法吃到初乳时,应对多余仔猪进行寄养。1.2 为促使母猪提早发情配种,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应对仔猪较少的(一般为少于4头)进行寄养。1.3 母猪产后生病或死亡,所生仔猪应及时寄养。1.4 为促进优良头胎母猪全部乳头得到充分发育,使母猪全部乳头被利用,在生产中常采用寄养措施。2 寄养原则:2.1 在仔猪寄养并窝时,母猪产仔日期应尽量接近,以相差3~4d为宜。2.2 对寄养的仔猪应保证其吃足初乳,不吃初乳的仔猪,会因体内缺乏抗…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经常采用仔猪寄养措施。1 寄养条件母猪产仔数多于奶头数时 ,仔猪无法吃到初乳时 ,应将多余仔猪寄养出去。为促使母猪提早发情配种 ,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 ,应将仔猪较少的仔猪 (一般指 4头 )进行寄养。母猪产后生病或死亡 ,所生仔猪应及时进行寄养。为促进优良头胎母猪全部乳头得到充分发育 ,补充部分仔猪使母猪全部乳头都被利用在生产实践中也常用寄养措施。2 寄养原则在仔猪寄养成并窝时 ,母猪产仔日期产尽量接近 ,以相差3~ 4d内为宜。寄养的仔猪应保证吃足初乳 ,不吃初乳的仔猪 ,体内缺乏抗体和保…  相似文献   

8.
1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 1.1抓初乳,过好初生关:初乳内含有丰富的母源抗体和维生素,母猪初乳中含有的镁盐有轻泻作用,可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并助消化。初乳是仔猪不可缺少的食物,因此仔猪初生时要及时吃足初乳;同时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性,故应将体弱的仔猪放到胸部乳头吃乳,体强的仔猪放到腹部乳头吃乳,这样可使同窝猪生长均匀。如果产仔多,母猪乳头少,要做好仔猪的寄养工作。设置保育栏、产房,加强取暖,防冻防压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一般发生在饲养多头母猪以上的农户,尤其以猪场较多.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还出现了一些初生仔猪交易市场,使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活动社会化.仔猪的寄养,是将仔猪让非生母猪哺乳;收养则指母猪为其它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人为地将哺乳仔猪进行寄养与收养,在牲猪生产中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和断奶体重,体质发育的均匀度,充分利用了哺乳母猪的哺乳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母猪的产仔潜力.仔猪的寄养,常是针对1南仔猪中1头或几头,有时则是整窝.1寄养的对象1.1母猪产下的健壮仔猪多于其正常乳头征留…  相似文献   

10.
高产母猪所产仔猪数超过其乳头数,或哺乳母猪缺奶、患病或死亡,可将仔猪寄养给产仔较少的母猪。要使寄养成功,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两窝仔猪的出生日期相差不宜超过3天,体重也应接近。寄养母猪要选择母性强,性情温顺,泌乳量多的母猪。 2.由于母猪是通过气味来辨认母仔关系的,母猪可能不让寄养仔猪吃奶而咬伤它们。为了使寄养成功,可将寄养仔猪与寄母的仔猪关在一起1小时以上,使它们的气味一致。必要时可将来苏儿、醋或寄母的乳汁、尿等有气味的液体涂在两窝仔猪身上,使母猪分辨不清。  相似文献   

11.
雄烯酮可减少母猪攻击寄仔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大量种猪资料统计 ,母猪群中以 7/7奶头数的比例最高 ,占母猪数的 64 %;超过 7/7的占 1 9%;少于7/7的占 3 4 %。然而随着母猪繁殖性状的改良 ,窝产仔明显提高 ,例如长白×梅山F1母猪均产仔 1 5 7头 ( 6~ 2 6头 ) ,大约克×梅山F1母猪窝均产仔 1 6 1头 ( 7~2 8头 ) ,出现了多产仔猪数 (超过母猪有效乳头数的活仔数 )占产活仔猪 2 3 7%,而突出的矛盾是多产不能多活 ,多产仔猪多因吃不到奶而夭折。大型工厂化猪场采用寄养法亦因母猪攻击寄仔而影响成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 ,试用特定类型的繁殖外激素雄烯酮来诱导母猪性行为使其出…  相似文献   

12.
<正>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养猪人员最费精力的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就能减少死亡率,提高生产效益.笔者在生产实践中,与饲养员一起,总结了点滴护理技术,以供同行参考。1 具有一定规模的母猪场,产仔期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以利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数过多,乙母猪产仔数过少,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更麻烦了.按批集中产仔不但能随便于仔猪寄养、母猪并胎,还可以几窝仔猪大小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3.
我省优良的地方母猪产仔数一般在10~15头左顺,高均达到18头.若一胎产仔数超过母猪的乳头数,自然哺乳则有困难,这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1人工辅助哺乳把超过母猪奶头数的仔猪由生产时间相近的另外母猪哺乳.两头母猪或几头母猪产仔前后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天,且仔猪的大小相差不大.在带养仔猪并窝时,可在仔猪身上涂擦母猪的乳汁、尿液或胎水等;或者在所有的仔猪身上徐些煤油或来苏儿药液,这样使母猪无法辨别.2分批轮换哺乳法若没有寄养条件时,可采取分批轮换哺乳法.具体做法是:选出比较弱小的仔猪为~组,较强壮的仔猪为…  相似文献   

14.
1产仔关母猪产仔时要精心护养,调整好室内环境,及时查看仔猪,防止母猪压死仔猪,帮助仔猪都能够吃到初乳,因为产后3小时内的初乳中含有可以传递给仔猪的免疫抗体。帮助仔猪能全部固定的吃到乳头,如果乳头不够,可以把仔猪寄养到产仔较少的母猪。对个别弱小的仔猪要及早淘汰,避免饲料和人工浪费。仔猪出生后3日龄及时补铁,每头肌肉注射150ml铁剂,注射黄白痢疫苗。母猪和仔猪分开饲养,仔猪进入保温箱,定期哺乳。2断奶关及早断奶,即有利于提高母猪利用率,又符合仔猪的生长规律,促进仔猪生长,一般采取21~28日龄断奶,断奶不好易造成仔猪拉稀,形成…  相似文献   

15.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饲养人员最费精力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这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对如何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现总结出如下经验供参考。1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要求母猪的产仔期应有计划的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过多,而乙母猪产仔数又过少,若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更麻烦了。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和母猪并胎,还可以将几窝…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出的仔猪数超过其抚育能力,或出现母猪患病、产后无乳、产仔数少等情况,应尽早对仔猪进行寄养。  相似文献   

17.
1管理照顾好分娩母猪,做好接生,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因难产而死在腹中,降低仔猪死亡率;仔猪出生后2小时内保证吃上初乳,尽早获得免疫力,必要时采用人工辅助措施进行仔猪固定乳头。仔猪吃过初乳后适当过哺寄养调整,尽量使仔猪数与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头萎缩,从而影响下1胎的泌乳性能。寄养时,仔猪间日龄相差不超过3天,把大的仔猪寄出去,寄出时用寄母的乳汁擦抹  相似文献   

18.
一、初生香乳猪的护理。头3天要让所有的乳猪都吃上初乳;把体小发育差的乳猪安排在母猪前面2~3对出奶多的乳头上吮乳;加强管护,注意保温和防压;预防仔猪患黄、白痢;把吃不饱的仔猪调换给产仔少的母猪寄养。此外要给乳猪提早补料,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抗病力,提高其断奶体重,并为断奶后迅速生长发育打好基础。补料分为三个阶段:1 调教期。乳猪生后10~20日,把仔猪放在不受母猪干扰的补料场所,用带香甜奶味的粥料直接抹在仔猪口内进行诱导。2 适应期。从仔猪认料到正式吃料一般需要10天左右,这阶段应把仔猪关在补…  相似文献   

19.
1妊娠母猪的接产与产仔成绩在母猪分娩结束后,畸形、即死、死胎、弱仔、木乃伊的头数都会被记录下来,与健康仔猪数即健仔数、初生个体重、仔猪左右乳头数、性别、毛色等记录,再加上母猪号、母猪胎次、与配公猪号、仔猪品种、配种日期、产仔日期、饲养员姓名、配种员姓名等一起形成母猪的产仔记录。对猪场或猪场的某段时间产仔记录中数量指标的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该场  相似文献   

20.
经近年调研 ,总结北安市畜牧科技人员在部分养猪示范场户中推广的几项对策 ,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取得显著成效 ,现分述如下。1 对母猪的管理1 1 产仔时间 研究证明 ,母猪最好在每年的 10~11月和 4~ 5月份配种 ,2~ 3月和 8~ 9月份产仔 ,以躲过寒冷和炎热的季节 ,这是目前农村场户养猪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1 2 产前护理 在母猪产仔前必须搞好防寒保温 ,防止冻死和冻伤 ,并要做好接产 ,加强对母猪和仔猪的管理。1 3 哺乳管理 有的母猪产仔多 ,而出奶的乳头少 ,遇到这种情况 ,可把多余的仔猪 ,转移给有余的乳头而又产奶多的“保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