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 ,是由 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如不及时诊治 ,会造成大批死亡。 2 0 0 1年 9月 9日南宫市段芦头陈某饲养的 30 0只獭兔发生本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2 0 0 1年 9月 9日河北省南宫市段芦头陈某饲养的 30 0只獭兔 ,突然发病 ,发病日龄为35~ 115日龄 ,并出现死亡 ,每天死亡 10~ 2 0只左右 ,3天死亡 5 7只 ,死亡率为 19%。发病后用氯霉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抗菌药物治疗均未见效。 9月 12日到邢台市兽医院诊治。诊治后 3天控制死亡 ,5天后兔群恢复正常。2 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沉郁 ,不吃食 ,病初粪便变形变稀 ,很快排带血、胶冻样或黑、褐色水样粪便 ,有特殊的腥臭味 ,肛门周围、后肢及尾部被毛被稀粪污染。体温正常。抓起病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病兔在水泻的当天或次日即死亡。3 病理变化 共剖检 10只病死兔 ,剖开腹腔后有特异腥臭味 ,胃底黏膜脱落 ,并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肠黏膜呈弥漫性出血 ,小肠充...  相似文献   

2.
<正>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共饲养獭兔497只,按常规进行了兔瘟、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疫苗免疫。从7月6日个别兔开始发病,至7月20日共发病138只,发病率为27.7%,其中1~2月龄发病101只,占发病只数的73.2%,3月龄以上发病37只,占26.8%,共死亡35只,死亡率为25.4%。  相似文献   

3.
獭兔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生物高等职业学校兔场饲养獭兔400余只,2005年6月,该场发生一种急性下痢、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疾病,死亡40余只,兔龄均在3月龄左右。病兔一旦出现腹泻,1~2天内即死亡。开始误诊为兔球虫病,并立即用抗球虫药治疗,结果,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发病兔不断增加。后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4.
我镇某獭兔饲养场饲养的1100只獭兔,于2005年10月8日开始,其中一栋的40日龄仔兔,突然发病并相继发病死亡,到11月25日共死亡68只,经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獭兔的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镇某獭兔饲养场饲养的1100只獭兔,于2005年10月8日开始,其中一栋的40日龄仔兔,突然发病并相继发病死亡,到11月25日共死亡68只,经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獭兔的魏氏梭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一养兔户,购入2~3月龄獭兔40余只,购入后第3天,兔群出现腹泻、腹部臌胀症状,死亡24只,死亡率60%.经我站化验室诊断为獭兔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7.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为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它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我校兔场饲养400余只獭兔。2005年6月发生一种以急性下痢,高传染性、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疾病,死亡40余只,兔龄均在3月龄左右。病兔一旦出现腹泻,1~2d内即死亡。开始误诊为兔球虫病,并立即用抗球虫药治疗,同时用庆大霉素按每公斤体重4万IU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用3d。结果,疫情非但没有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以家兔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肠毒血症。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如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大量死亡,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2014年2月,我市某户饲养的獭兔发生本病,通过及时诊断及治疗,减轻了一定的损失。1发病情况我市某户饲养170只52日龄的獭兔,在2014  相似文献   

9.
某獭兔场去年8月下旬至9月发生了以幼兔腹泻、突然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死亡幼兔203只。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确诊为球虫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1、发病情况 该场从去年8月15日开始,陆续发现一些40日龄到3月龄的幼兔发生死亡。发病期间先后用球威-25拌料饲喂、百菌净肌肉注射效果均不明显,至9月20日共死亡家兔203只,死亡率占存栏总数的20%。 2、临床症状 除少数病兔突然死亡外,大多数病兔表现为被毛蓬乱,采食量减少,后期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常拱背蜷缩于笼内,急剧下痢,开始粪…  相似文献   

10.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患兔死亡率极高,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2001年~2002年笔者诊治了几起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2001年5月,城东村东门獭兔养殖场,从江西引进一批獭兔,一个多月来獭兔陆续发生拉稀、死亡,用了许多抗生素均无效果,到7月份来求诊时獭兔已死亡60多只,死亡率达60%多。1.22002年4月,城西村养兔专业户罗某,饲养500多只肉兔,由于种植的黑麦草粗老,改喂野生嫩草和青菜叶,第三天有5只肉兔急性发病,已死亡3只,于是前来求诊。1.32002年12月,城西村六街一队养兔专…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情况 吉林省通榆县某獭兔饲养户,饲养獭兔426只,2007年6月初发病.发病特点是以1~3月龄幼兔多发,病兔发病急,急剧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有特殊腥臭味;病兔精神沉郁、拒食,出现症状后1~2 d内死亡;少数病兔病程最长不超过7 d,临床上以排灰褐色软便和大量水样粪便为特征.此次发病146只,死亡82只,病死率达56.1%.根据流行情况、临床主要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獭兔魏氏梭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4月 ,我市一獭兔场的幼兔因急剧腹泻而很快发生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化验室检验后 ,诊断为兔魏氏梭菌病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獭兔场共养 5 0 0只獭兔 ,其中 4~ 5月龄成年兔30 0只 ,2月龄以内的幼兔 2 0 0只 ,自 2 0 0 2年 4月 10日~ 2 0日 ,10 d内共死亡幼兔 4 0只 ,成年兔没有发病情况。发病死亡的兔子均为 30~ 6 0日龄。据场主介绍 ,在30日龄时对幼兔曾使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灭活苗进行过免疫注射。2 临床症状病兔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拱背蜷缩于笼内 ,腹部膨胀 ,用手轻按腹部 ,感知腹部胀…  相似文献   

13.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2年4月,我市某獭兔场饲养的900只獭兔发生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未断乳的仔兔除外)的獭兔均有  相似文献   

14.
饲料在潮湿多雨季节,由于保管不当,易发生霉变,霉菌产生大量毒素,獭兔采食后极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现将一病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个体养殖户饲养獭兔700多只,其中种兔300多只,怀孕母兔200只。该兔群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及魏氏梭菌疫苗,驱过虫。2002年4月,兔群发生疫情,主要为种母兔流产、顽固性腹泻。经过抗生素等治疗无效,死亡怀孕母兔43只,发病兔90多只。同村养殖户陈某从该场购兔及配合饲料喂养,也发生同样病情,而其他养殖户无此现象。2临床症状患兔食欲大减,消化紊乱,精神不佳,背毛粗乱,呼吸…  相似文献   

15.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12周龄易感。以发病突然,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底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04年10月23日新泰市一个体养兔场300只肉仔兔发生该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新泰市一个体养兔场突然发现几只肉仔兔(35日龄左右),急剧腹泻,畜主用抗生素肌肉注射,同时灌服庆大霉素,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患兔全部死亡。接下来几天又发现…  相似文献   

16.
兔魏梭菌病是兔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以1~3月龄仔兔易感,但笔者遇到一起以5~35日龄仔兔发病,死亡率达30%以上。现将诊治经过简述如下:1发病经过2001年6月间某专业户饲养肉用母兔100只,仔兔300只。5~35日龄仔兔,大多突然死亡,少数患病兔精神沉郁,蹲着不动,腹部膨胀或磨牙或下痢,经(1~1.5)天死亡。40日龄以上兔不见发病,共死亡100多只仔兔。2剖检特征突然死亡的兔仅见小肠充气而膨胀、薄而透明。病程(1~1.5)天,死兔还见胃充满饲料或糜食,胃底粘膜易剥脱,肝脏质脆,膀胱积尿…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规模化兔场的发展,加强饲养管理,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是事关养兔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兔A型魏氏梭菌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兔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消化道出血、溃疡为特征。病原体为A型魏氏梭菌,镜检为两端钝圆的梭形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存在于土壤、饲草、饲料及兔消化道中。规模化兔场饲养拥挤、通风不良、圈舍阴冷、饲料霉变污染等原因均可诱发该病。因此,冬春两季需加强饲养管理,注重兔舍环境卫生,防止疫病传播流行。2001年11月,我区某大型獭兔场爆发A型魏氏梭菌病,11月5日出现病兔拉稀,以2~4月龄的兔为…  相似文献   

18.
獭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冬春季节高发,并以1-3月龄幼兔最易感染。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急性腹泻、排黑褐色水样腥臭粪便,肛门周围及后腿被毛被稀粪污染,最后脱水衰竭而死亡,病程1~3天。如果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獭兔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9.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兔的以腹泻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又称为魏氏梭菌性肠炎、兔肠毒血症.主要特点是发病快、水样泻、死亡率高.在兔场和农村散养户中时有发生,给养兔户带来较大的损失.2007年12月,马龙县某养兔户饲养的獭兔群,因饲料配制不当,引发魏氏梭菌病.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平乡县某养兔场,饲养着1000多只獭兔,兔群均按免疫程序接种了兔瘟疫苗、兔二联(巴氏杆菌、魏氏梭菌)苗。2008年4月1日兔群突然发病死亡,5天共有84只兔先后发病,死亡46只,死亡率高达55%,遂于4月6日带病死兔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治。通过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控制。2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