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范卫国  陈秋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61-10464,10480
[目的]观察中华鳖输卵管独特的组织结构。[方法]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PAS)对中华鳖输卵管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中华鳖输卵管划分为漏斗部、蛋白部、狭部、子宫部和阴道部。纵切面上主要分为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上皮主要由具纤毛的立方上皮细胞、无纤毛和有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黏膜下层的腺体主要为管泡状腺和分支管状腺,腺体通过导管分泌物质进入管腔。肌层主要由环形肌组成,从子宫部向后,肌层逐渐增厚。外膜为浆膜,在输卵管系膜处为结缔组织。[结论]中华鳖作为一种独特的爬行类动物,其输卵管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物种。  相似文献   

2.
出眠初期甲鱼肺泡、胃、肝细胞结构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描述了出眠初期甲鱼的肺、胃、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肺呈泡囊状结构,由肺泡隔将肺内部隔开成海绵状结构,肺泡内表面覆盖一层呼吸上皮,由单层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网构成。上皮细胞有两种类型:Ⅰ型上皮细胞胞质向四周延伸成极度扁平状;Ⅱ型上皮细胞近核细胞质里分布有一定数目的多层体,多层体体积较大,由Ⅰ型上皮细胞延伸的胞质薄层、融合的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质薄层共同构成血-气屏障。胃粘膜表面有许多胃小凹,粘膜上皮细胞内有许多电子密度深的分泌颗粒,粘膜腔面被一层粘液所覆盖。肝细胞有两种不同类型,即L细胞和D细胞,L细胞胞核呈圆形,细胞质多,近核周围有一些线粒体;D细胞的核形状不规则,细胞核紧抱一巨大的脂滴,细胞质较少,细胞器不发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探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组织学方法对褶纹冠蚌消化系统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褶纹冠蚌的消化道由唇瓣、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消化道管壁大都有许多皱褶,黏膜上皮主要为纤毛柱状细胞,在唇瓣、食道、胃、肠和直肠还有少量的黏液细胞,纤毛和黏液细胞在食物的运输中起重要作用。消化腺为复管状腺,腺管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2种类型,消化细胞内含许多囊泡和颗粒。[结论]该研究可为褶纹冠蚌的消化生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摄食、组织病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哲罗鱼腺体及腺体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并对腺体细胞的细胞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型腺体有肝、胰脏;腺体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鳃(由3种黏液细胞组成)、口咽部(由2种黏液细胞组成,不同部位所含数量不同)、食道(有大型的黏液细胞)、胃(有2种黏液细胞,胃上部贲门部为黏液细胞,胃底为胃腺细胞,幽门处无腺细胞)、盲囊(有大量的黏液细胞,可分泌灰白色的胶冻状物质,上皮游离面具有微绒毛,黏膜层突入腔内形成窄长的绒毛)、肠(肠道中的黏液细胞从前向后逐渐增加,黏膜层中有单管状的肠腺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一、主要症状1.鼻液异常。1特点。病理情况下,鼻腔或与其相通的腔道发生炎症,出现大量的炎性产物,进而刺激分泌腺,导致分泌物增多(可变成脓性分泌物,或因混有血液而呈现红色)。2发病机理。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间隙的杯状细胞有分泌黏液的功能,黏膜下有黏液腺,可分泌黏液和浆液,其分泌机能受迷走神经的支配,受到刺激后黏液分泌量增加,并使杯状细胞和黏液腺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非特异性酯酶(NSE)4种胞内酶及黏液细胞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体质量为150 g±30 g)肠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光密度测定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C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核上区和固有层中,中肠AC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L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纹状缘和固有层,中肠AL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前肠最低;POD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中,后肠POD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NSE活性在上皮细胞中尤为明显,后肠NSE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B-PAS染色显示,肠道内有3种类型的黏液细胞(Ⅰ、Ⅱ、Ⅲ型),这3种黏液细胞在前肠中均分布在黏膜的上皮细胞中,在中肠和后肠中则分布在上皮和固有层中.研究表明,ACP、ALP、NSE、POD和黏液细胞广泛分布于建鲤的肠道组织中,且肠道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和黏液细胞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外源性卵黄蛋白对鳗鲡GTH细胞和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源性卵黄蛋白与鲤鱼垂体(CPG)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注射(试验组)对鳗鲡具有明显的催热作用,卵巢成热系数平均为56.17±11.74%,是对照组(CPG加HCG组)的2.87倍。试验组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GTH细胞)中除含有数量较多的小分泌颗粒外,球状分泌颗粒增加,内质网池扩大;卵母细胞直径为450.0微米,双层滤泡膜和放射带充分发育。对照组GTH细胞的球状分泌颗粒直径和内质网扩大均小于试验组;卵母细胞直径为270.0微米。而饲养在海水中75天,未经注射催情药物的雌鳗,脑垂体GTH细胞仅有小分泌颗粒,未见球状分泌颗粒,卵母细胞的放射带正在形成,胞内开始出现脂肪油球。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性卵黄蛋白与CPG加HCG混合注射有明显协同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热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卵黄蛋白与鲤鱼垂体(CPG)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注射(试验组)对鳗鲡具有明显的催热作用,卵巢成热系数平均为56.17±11.74%,是对照组(CPG加HCG组)的2.87倍。试验组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GTH细胞)中除含有数量较多的小分泌颗粒外,球状分泌颗粒增加,内质网池扩大;卵母细胞直径为450.0微米,双层滤泡膜和放射带充分发育。对照组GTH细胞的球状分泌颗粒直径和内质网扩大均小于试验组;卵母细胞直径为270.0微米。而饲养在海水中75天,未经注射催情药物的雌鳗,脑垂体GTH细胞仅有小分泌颗粒,未见球状分泌颗粒,卵母细胞的放射带正在形成,胞内开始出现脂肪油球。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性卵黄蛋白与CPG加HCG混合注射有明显协同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热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扫描电镜对鳜Siniperca chuatsi鳃的表面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鳜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丝表面分布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微嵴结构,鳃小片表面凹凸不平,不存在微嵴结构;鳃弓着生在鳃耙的周围,有许多类似于小的鳃耙构成的区域;扫描电镜下能分辨出鳜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黏液细胞和泌氯细胞。鳃弓及鳃丝表面的扁平上皮细胞具有不规则分布的微嵴结构,且前者扁平上皮细胞间的界限清楚,而后者的界限模糊;鳃弓和鳃丝上的黏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鳃小片;鳃小片基部有泌氯细胞分布,但数量很少。这些结构特点与其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灰雁胃肠道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鸟类形态学资料,同时为灰雁消化生理的研究奠定基础。应用HE染色技术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灰雁胃肠道组织学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灰雁的胃腺上皮细胞内细胞器丰富,酶原颗粒数量较多;十二指肠绒毛较高,固有层肠腺密集且直径较大,电镜下观察,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排列紧密,长度大于肠道各段,柱状细胞胞质中线粒体极为发达,腺上皮有大量内分泌细胞分布;空肠微绒毛较短,排列疏松,杯状细胞数量较多;回肠柱状细胞胞质中的细胞器不发达,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更短,固有层的弥散淋巴组织发生聚集;盲肠和直肠的上皮细胞表面无微绒毛,杯状细胞和淋巴组织较多;直肠的肌层明显厚于肠道各段,肠腺直径较大,多呈圆形。实验结果表明,灰雁的胃腺细胞可能同时具有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长吻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给鱼类的分类以及营养学养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光镜技术对长吻鮠的消化道和消化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长吻鮠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食道黏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U形,黏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肠黏膜也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鹌鹑泄殖腔腺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雄性泄殖腔腺的腺上皮可按细胞的大小,细胞质的嗜色性,分泌颗粒的电子密度和细胞核异染色质量等方面,将柱状细胞分为两种类型。比较雄体和雌体泄殖腔腺的胚后发育表明,雌成体泄殖腔腺相当于雄性胚后发育至23日龄左右的水平,结构简单,分泌活动较低。根据泄殖腔腺发育的测微数据与睾丸发育增重数据分析,表明二者的胚后发育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双团棘胸蛙消化道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双团棘胸蛙的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大肠和直肠.口腔顶壁为复层纤毛上皮,底壁为复层扁平上皮,食道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胃和肠均为单层柱状上皮,泄殖腔为复层扁平上皮.各段皱褶丰富,仅食道和胃本体有巨型的树枝状皱褶.口腔顶壁、食道、胃及泄殖腔有发达的腺体,肠的各段无多细胞腺体分布但杯状细胞丰富,其中大肠最少,直肠部最多.在口腔顶壁、食道及十二指肠均有丰富的巨型杯状细胞,胃各部及泄殖腔均无杯状细胞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黄缘盒龟消化道进行组织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显微照像技术,对黄缘盒龟的食管、胃、小肠和大肠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消化道管壁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食管具有纵行皱襞,可见杯状细胞,有丰富的弥散淋巴组织和一些孤立淋巴小结,未见食管腺.胃有大量的胃腺,胃腺细胞可分成2类:一类是体积较大的细胞,胞核较大,胞质嗜碱性;另一类是体积较小的细胞,胞核较小,胞质嗜酸性.肌层特别发达.小肠的表面有大量绒毛,绒毛中未见中央乳糜管.绒毛上皮细胞由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肠腺由柱状细胞和少量杯状细胞构成.大肠具有粘膜皱襞和较多的杯状细胞,无绒毛,可见许多分散的淋巴小结,外膜较厚.[结论]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异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莱氏拟乌贼副缠卵腺的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副缠卵腺由腺壁组织、腺体小管和结缔组织组成,其中腺壁组织由柱状上皮细胞和肌肉细胞组成;腺体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环绕构成,上皮细胞内细胞器数量丰富,包括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管道数量众多且排列紧密,在管腔中可见大量杆状细菌和上皮细胞的分泌物质,管腔内壁着生微绒毛和纤毛;腺体小管外充满结缔组织,其中分布着少量血管和肌纤维。分析认为,莱氏拟乌贼副缠卵腺属于分泌型腺体,分泌物质包括形成卵鞘的凝胶状物质和为共生菌提供营养的物质,共生菌来源属于“水平传递”,其分泌物质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9例鸡卵巢腺癌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卵巢腺癌原发病灶位于卵巢表面,为圆形、白色的小结节,外形与未发育的卵泡相似.继发性肿瘤广泛分布于胰腺、腺胃、肌胃、各段肠管的肠系膜及肠系膜附着部,颜色灰白,质地坚硬,呈大小不一的珍珠样小结节.显微镜下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分化程度:幼稚型癌细胞胞核染色质丰富,胞质嗜碱性,不形成典型腺腔;成熟型癌细胞呈柱状或立方状,细胞核位于细胞基部,呈腺管样排列;衰老型癌细胞胞浆染色变淡,胞核浓染,严重者胞核碎裂成细小碎片,衰老型癌细胞排列紊乱,仅保留腺体样结构轮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大麻哈鱼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为其人工养殖过程中饵料调配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工养殖的2龄大麻哈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学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其消化器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进行研究。 【结果】大麻哈鱼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组成。口咽腔中颌齿、咽骨齿发达;食道粗短且肌层发达;胃呈V形,由贲...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中国水牛(Bubalus bubalis)鼻唇镜系统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对九例水牛鼻唇腺的组织学观察,证实其是高度特化的复管泡状腺,腺体由腺末房和导管两部分组成。由于结缔组织的深入,把腺体分隔成腺叶和腺小叶,叶间和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分布有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和小淋巴细胞等。腺末房由锥形腺细胞围成,外包肌上皮细胞。腺泡腔小。腺细胞的胞质中可见多而粗大的分泌颗粒或小而少的分泌颗粒。腺细胞间有细胞间分泌小管。腺细胞是局部分泌型。导管由闰管,分泌管、小叶内和小叶间导管、叶内和叶间导管、排泄管等组成。从分泌管细胞基部存在纵纹的形态学特征,启示它有分泌水分和离子的作用。排泄管贯穿腺体全长中轴,最后直接开口于鼻唇镜表面。实验结果可以认为,中国水牛的鼻唇腺是属于唾液腺,而不该归属于皮肤腺。畜体正常时,鼻唇腺分泌物湿润鼻唇镜表面,可以作为畜体生理状况的局部指征;不断用舌舐舔鼻唇镜表面,从而不断燕入腺体分泌物是有助于消化作用的。从腺体结缔组织中存在浆细胞、小淋巴细胞的特点看,它亦具有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黄羊胃肠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健康成年黄羊胃,肠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瘤胃,网胃和瓣胃的胃壁构造基本相同。粘膜上皮都是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角化,瘤胃粘膜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舌状乳头。无粘膜肌层;网胃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在皱襞上和网孔底上有许多圆锥状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