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沙地植被盖度与水分平衡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红石峡固沙试验林,于1958年开始营造,二十多年来,逐年扩大,目前已形成近5000亩以灌草为主的固沙试验林基地,对防风固沙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由于植被的蒸腾耗水,而大气降水又不能全部弥补土壤水分的损耗,致使土壤含水率和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导致固沙植被的演替和退化,因此,在干旱地区开展大面积的固沙造林,有必要探索植被盖度与水分的平衡关系,确定适宜的植被盖度,以建立稳定的固沙植物群落,提高固沙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试以红石峡固沙试验林为例,对沙地植被盖度与水分的平衡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沙地自然特点榆林红石峡固沙试验林基地,位于毛乌  相似文献   

2.
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的盐池沙地,采用植物固沙并结合人工封育措施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植被是防治该地区沙漠化的根本途径,但是沙区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植被的建立。也影响着植被的稳定,而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固沙植被的主要因子。因此,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对建立合理稳定的固沙植被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毛乌素沙地从1958年开始,用运五飞机在不同类型沙地上进行飞播造林种草,经历过由失败到提高的过程,到1982年,已在内蒙古伊旗台格庙和陕西榆林红石峡获得成功。衡量飞播成功的标准,除用保存有苗面积率外,还要看它的固沙效益如何?研究飞播固沙效益,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伊旗台格庙、榆林红石峡两个飞播区的固沙效益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盐池沙地水分与植被恢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的盐池沙地,采用植物固沙并结合人工封育措施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植被是防治该地区沙漠化的根本途径,但是沙区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着植被的建立,也影响着植被的稳定,而沙地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固沙植被的主要因子[1]。因此,研究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对建立合理稳定的固沙植被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土壤主要为沙壤土,年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贫乏。干燥多风,年平均大风日数21d,年平均降水量293 1mm,…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西部黄羊滩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3个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随演替的进展呈增加的趋势,每一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优势种群.藜科植物是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在植被演替早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各阶段种类数量比较稳定;菊科植物属于演替的过渡类群,只是在半固定沙地阶段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成为固定沙地生态功能的主要维持者.随演替的进展,初期占绝对优势的1年生植物逐渐被多年生植物替代,沙地植被向杂草类草原方向发展,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各阶段群落间的生态距离较远,在人工植被建设时应根据沙地环境条件选择最佳植物种和配置.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沙地植被演替规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取代另一个植物群落的过程,也称植物更替。在沙地上,因其母质的特殊性以及沙区气候的特殊性其演替过程也呈现出独自的特性。植物演替依其发展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两种。在沙地上进展演替表现为植被的恢复过程,逆行演替则表现为植被的退化过程,即土地荒漠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在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恢复、植物生长和群落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我国主要沙化地区人工固沙植被土壤水分状况和动态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土壤水分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探讨植被冠层、生物结皮、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的调控作用和影响机理以及干旱、半干旱沙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及相关问题; 最后提出人工植被区的土壤水分动态模拟预测、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量平衡和水分循环以及空间尺度扩展等问题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浅析营造灌木林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具有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根系繁茂,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盐碱、水湿,易成活等特性,是荒漠中的主要植被类型。灌木具有深根、丛生习性,对削弱近地层风速的作用大。对水分、养分条件要求不高,是沙地上建立人工植被的主要植物类型。灌木在荒漠中亦比草本植物有更大的饲料潜力,并可提供多种工业原料和利用价值。在草原地区的流沙中,灌木也是某些乔木的先期植物和伴生植物。先期的作用主要是固沙和改良土壤。伴生的作用有:荫蔽地面,降低沙表高温和减少水分蒸发,削弱风沙的不良作用,减少林木病虫害和火灾的蔓延,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稳定性等。同时,营造灌木林具有经济效益显著,营造成本低等许多特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干旱、  相似文献   

9.
应用沙地植被演替规律搞好科尔沁沙地改造王作芳在科尔沁沙地,首先定居的植物是沙米,也称沙蓬,吉力梗。随后出现的是差巴嘎蒿、沙蓼和黄柳,这便是先锋植物阶段。先锋植物的出现,减少了风沙流动性,沙面逐渐平坦,沙表固结。因植物对表层水分的大量消耗,先锋植物逐渐...  相似文献   

10.
陝北与鄂尔多斯之間广泛堆积着巨厚的风成沙,面积約6,344万亩,当地通称“毛烏素沙带”。属于榆林专区管轄的沙地面积有2,175万亩,其中流沙約占40%。大面积流沙給国民經济建設带来严重危害。我們根据生产部門的要求和造林治沙中存在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問題,于1956年秋选定榆溪河西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作为实驗場地(榆林紅石峡),自1957年初起正式开展定位試驗研究工作。本文就是1957—1962年在榆林风成沙地进行的固沙造林試驗研究报告,探討了沙地立地环境条件,适宜的固沙灌木种和造林法及其固沙作用。位于干草原地带的榆林新月形沙丘鏈沙地,地下水一般埋深大于3米,甚至超过10米,但沙丘內含水量一般保持在2—4%之間。这样的水分能滿足沙生植物生活需水,是造林固沙的有利条件。新月形沙丘迎风坡面由于吹蝕严重,不利于植物定居,猛烈的风沙流又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以造林初期需輔以插沙障的防蝕措施。适于流沙上的灌木为花棒、木蓼、沙柳;适于地下水位高的丘间地的灌木为紫穗槐、酸刺;地下水位很深土壤紧实干燥的丘間地,适生灌木只有檸条。飞机播种沙蒿成效取决于沙地立地类型,流动的新月形沙丘鏈沙地,不适于撒播沙蒿。我們希望这些成果能在陝北、伊盟沙区和半荒漠地带的沙区各国营林場試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取代另一个植物群落的过程,也称植物更替。在沙地上,因其母质的特殊性以及沙区气候的特殊性其演替过程也呈现出独自的特性。植物演替依其发展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两种。在沙地上进展演替表现为植被的恢复过程,逆行演替则表现为植被的退化过程,即土地荒漠化过程。 一、调查区基本情况 调查区位于奈曼旗中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20°3’2”  相似文献   

12.
实现沙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各大沙漠和沙地中,陕西榆林沙区以其水分条件相对优越,水热配合较好而广泛分布着沙生、旱生、草甸、盐生和沼泽植被,总面积达1200多万亩,其丰富的天然植物区系和众多的人工栽培种群为沙地植物的多元开发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榆林沙区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分析最早的农药源于自然,多来源于植物,有效成分是植物体内的生物碱、萜类、酚类、甙类等次生代谢物。沙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使许多植物具特异的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是农药的重要来源。榆林沙区目前已知具有开发价值的抑菌、杀虫植物有牛心朴、沙冬青、苦豆子、乳…  相似文献   

13.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踏郎(Hedysarum mongolicum)、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三种灌木是榆林沙地固沙造林的常用树种。本文对三种固沙灌木的抗旱特征:包括蒸腾强度、体内水分状况、水势、自由水和束缚水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观测。试图从三种灌木的抗旱特征来探讨其林分演替规律的内在原因。一、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位于榆林城西,毛乌素沙地南缘,海拔1100米左右,干燥度1.5,属于干草原气侯。试验区年平均气温7.9℃,绝对最高气温37.9℃,最低气温-27℃,无霜期150  相似文献   

14.
梭梭、杨柴与沙地水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广大沙区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对多数植物的生长造成威胁,也是形成沙区植被稀疏种类单纯的根本原因。因此,搞清沙地水分状况与植物水分生理动态、对探讨植物的耐旱性,选择其最佳的水分生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磴口实验局选用生长在半固定沙地上的沙生灌木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杨柴(Hedysarum mongdicum)进行沙地水分及主要生理指标综合研究,为今后沙区大面积造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枫 《内蒙古林业》2009,(11):30-31
大同市太行山区属半干旱土石山区,气候寒冷,风大沙多,土壤干旱、脊薄,降水量少。特别是由于历代战争的践踏以及农民开荒、放牧、不合理的种植、刈割、采石等原因,山区植被退化为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植被,甚至退化为原生裸地,植被覆盖率较低,因此,太行山地区植被恢复受到国内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覆盖度油蒿群落土壤水分含量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沙地土不分动态规律及分布特征,并提出了毛乌素沙地适宜植被覆盖为30%-40%。  相似文献   

17.
植物固沙     
流沙既然是沙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产物,反过来说,若使流沙的植被恢复起来,流沙便得到治理。我们识别一个沙丘的固定程度,通常把植被覆盖度在15%以下的沙丘称为流动沙丘,覆盖度在15~40%的为半固定沙丘,覆盖度在40%以上的为固定沙丘。这都说明植物与固沙的密切关系。植物不仅可以固定流沙,而且由于它的更新繁衍,还可以把没有生产力的流沙改变成为富于有机质和具有生产力的土地资源,因此,植物固沙被认为是治理流沙的最有效、最持久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干旱缺水,研究水分变化与植被演替的关系,对合理开发利用沙区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恶化,对巩固治沙成果,促进沙区农林牧生产,保护沙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树种的固沙林地,其有机质含量和沙地颗粒组成及对植物群丛的形成演替、沙地改良等作用,都有明显不同。了解各固沙树种对沙地性质的改良效果,对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提高造林质量,加速改造沙地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红石峡实验林地,六种主要固沙先锋树种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Fisch.etMey.)、踏郎(H.mougolicum Tur.)、紫穗槐(Amorpha,futicosa L.)、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Pall.)Lam.)、酸刺(Hippophae rhamnoides L.)、沙柳(Salixpsammophila Wanget yanger.)的林地有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重建裸露沙地的植被是消除风沙灾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即便没有人的帮助,这里的植被也应该能逐渐布满裸露沙地,使之固定.这个过程是通过现存植被斑块向裸露沙地的连续扩张实现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各地适生性蒿类固沙半灌木,如科尔沁沙地的差巴嘎蒿、浑善达克沙地的褐沙蒿、毛鸟素等中西部沙地的油蒿.尽管植被可以逐渐布满流动沙地,但干旱少雨、风大沙多的条件限制了植被的自我扩张速度.在植被的扩张过程受到阻碍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得到人的恰当帮助,植被恢复速度将明显加快.人们可以采用封育、飞播或设置沙障等方式加快植被的恢复进程.不管怎样,都必须顺应沙地植被的自然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触发和利用乡土蒿类植物向裸露沙地扩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