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郁金香鳞茎阿波罗、检阅、小黑人、普瑞斯玛、巴塞罗娜为试材,对不同冷藏处理时间的郁金香鳞茎不同部位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郁金香鳞茎在冷藏处理期间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规律性变化。蔗糖是可溶性总糖的主要形式;初步认为解除休眠的过程是由外向内,通过鳞茎盘调节来实现的;5个品种郁金香鳞茎还原糖、蔗糖在第7周出现明显的波峰和拐点;检阅较其它4个品种表现出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活性。  相似文献   

2.
亳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较高。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的施氮量宜在82.25kg/hm^2左右,N:P2O5:K2O为1:1:2.5。增加施氮量,烟叶含氮量和尼古丁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相同施氮量下,增加施钾量,烟叶含钾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小粒大豆与大粒大豆某些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吉林省小粒大豆进行了多项生化品质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小粒大豆品种在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上均高于大粒大豆品种,平均分别高出2.82%和1.54%;脂肪含量低于大粒大豆各品种,但小粒大豆的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较高,比大粒大豆平均高出5.09%,小粒大豆亚油酸与亚麻酸配比合适;2.小粒大豆的总糖含量低于大粒大豆,其还原糖含量却高于大粒大豆,平均高出0.61%;小粒大豆各品种粗纤维一高于大粒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个扁桃品种的枝条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生理特性变化,综合评价不同扁桃枝条抗寒性的大小,为扁桃引种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测定越冬过程中各扁桃枝条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分析生理指标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及相关性,比较不同品种在越冬期间的差异。【结果】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扁桃枝条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性糖含量及脯氨酸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冬季温度均为负相关关系;温度变化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影响较大,对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影响较小,且抗寒性强的品种较抗寒性弱的品种增幅大,其中浓帕烈在越冬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结论】通过测定扁桃枝条在越冬过程中各生理指标,发现电导率、SOD、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均可作为评价抗寒强弱的指标,并结合隶属函数关系综合评价6个扁桃品种抗寒性的大小依次为浓帕烈桃巴旦矮丰苦巴旦晚丰小软壳。  相似文献   

5.
以元江农场2014年生三年芒为试验材料,短截其结果母枝,5d采1次样。采用蒽酮比色法和盐酸—间苯二酚比色法分别测定叶片、芽、韧皮内的总糖和蔗糖含量。研究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芽、韧皮部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短截枝,2月15日叶内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值(131.869μg/g),比最低值高50.07μg/g;对照2月15日的还原糖含量为160.27μg/g,为最高值,比对照最低值高77.94μg/g。韧皮内还原糖含量2月15日达最高值(107.108μg/g),比最低值高91.25μg/g;对照2月15日的还原糖含量为134.171μg/g,比最低值高36.96μg/g。3月12日芽内还原糖含量达最高值,为103.779μg/g,比最低值高80.64μg/g;对照3月12日还原糖含量为最高值(130.198μg/g),比最低值高106.58μg/g。方差分析表明,芒果叶内和芽内还原糖含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差异显著,而在韧皮内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对3个主栽百香果品种果实、种子形态和果实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哥伦比亚热情果在单果质量和果皮重与紫果种百香果和黄果种百香果差异较大。相对于紫果种百香果和黄果种百香果,哥伦比亚热情果种子数较少,但其种子相对较大。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除还原糖外,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蛋白质和总酸含量在3个主栽百香果品种之间差异显著;3个主栽百香果品种还原糖含量之间相差不多,但哥伦比亚热情果的总酸含量远低于其它2个主栽百香果品种。紫果种百香果和黄果种百香果两个品种口感偏酸,哥伦比亚热情果的口感偏甜,适于直接食用。在未来的哥伦比亚热情果选育中,应重点关注品质性状,增加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探索花色素苷及其合成过程中某些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将新几内亚凤仙花瓣发育分为8个阶段,通过测定各阶段花瓣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脱镁叶绿素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来探讨上述因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瓣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在花蕾即将开放时达到最高值;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瓣发育的前4个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累积均有一定相关性;花未开放之前,随着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花瓣发育前期表现出较高活性,其峰值均先于花色素苷的峰值出现;脱镁叶绿素的降解有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分别在花后7、14、21、28、30、32和34 d采集夏果型品种“费尔杜德”(Fertod Zamatos)和秋果型品种“哈瑞太兹”(Heritage)果实,测定其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原果胶、可溶性果胶、淀粉、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两品种果实发育期间可溶性总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逐渐增加;还原性糖含量先增加,到花后32 d达到最高值,然后略有减少;总酸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花后28 d达到最高值,原果胶、淀粉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分别在花后21、14 d达到最高值;纤维素含量均持续减少,花后34 d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9.
以东湖早、槠叶茶、福鼎大白3个品种为材料,以自由基衰老学说为理论依据,对茶树越冬叶片在春梢生长期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越冬叶在春梢生育期间生理机能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梢的生长,越冬叶片的SOD,CAT,POD活性下降,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降低,越冬叶片已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梨组织显微特性与抗寒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越冬期间,梨枝条中的多糖、还原糖和脂类物质的分布、数量以及变化动态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休眠期淀粉大量水解。而还原糖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脂类物质向形成层密集。抗寒品种还原糖迅速减少,淀粉含量高,脂类物质密集于形成层处。解除休眠后,各种类、品种还原糖迅速减少,淀粉重新积累。且抗寒品种还原糖、脂肪下降幅度均低于不抗寒品种,淀粉积累也晚于不抗寒品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种类、品种的淀粉粒在分布、形态、大小以及变化动态与抗寒性密切相关。抗寒性强的品种淀粉粒小而且排列紧密,在越冬期间水解彻底。而不抗寒的品种淀粉粒大,松散不规则,而且在越冬期间水解不彻底。在解除休眠后淀粉重新积累,但抗寒性品种淀粉积累量低于不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土壤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方法,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个播种期条件下,施用钼肥均极显著提高幼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基脯氨酸含量,早播冬小麦的游离氨基酸及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下降,施钼使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有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随生育期推进而下降;但晚播冬小麦的变化不同。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早,晚播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但对苗期植株影响不大;施用钼肥使冬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提高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可溶性糖尤为明显。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其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必能增强植株的抗寒力和促进生长发育,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比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总糖能更早,更敏感,更显著地反映冬小麦对低温和缺钼胁迫,尤其是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竹子3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种竹子离体叶片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低温胁迫对竹子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竹子叶片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明显变化.-25℃条件下,8个供试竹种可溶性蛋白为2.37~5.18mg/g、可溶性糖为21.22~52.27 mg/g、游离脯氨酸为139.75~1 21...  相似文献   

13.
低温胁迫对狭叶四照花苗木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为对照分别对二年生狭叶四照花苗在-8℃、-15℃条件下进行24h、48 h和72h的低温处理,测定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8℃48h处理下植株轻微冻害,在-8℃72 h,-15℃48 h,-15℃72 h处理下植株大部分或全部冻死.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在各处理下均有升高,MDA在-15℃48 h最高,脯氨酸在-8℃72 h最高;说明狭叶四照花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杏树内源激素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方法]利用间接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测定3个杏树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探讨ABA、GA3含量及ABA/GA3比值的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红丰、骆驼黄、金太阳的ABA含量均持续上升,GA3含量均显著下降,ABA/GA3比值均显著上升。红丰的ABA含量、ABA/GA3比值均最高,骆驼黄次之,金太阳最低。红丰的GA3含量较低,骆驼黄和金太阳相差不大。杏树的ABA/GA3比值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红丰的抗寒性最强,骆驼黄次之,金太阳最弱,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应选择红丰作为主栽品种。[结论]在杏树抗寒性不断增强的过程中,ABA含量上升,GA3含量下降,ABA/GA3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小粒种咖啡的耐寒机制,以1年生小粒种咖啡为试验材料,对不同低温过程中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探究其变化规律,并对各个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小粒种咖啡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8 ℃处理时平稳上升,在4、0、-2 ℃处理时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也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温度降低逐渐增加,二者均在0 ℃处理48 h和-2 ℃处理48 h时达较大值,为132.00、124.58 nmol·g-1和91.29%、98.35%,相关性分析表明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小粒种咖啡在低温胁迫下通过调节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低温胁迫造成的伤害,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该结果可为咖啡的资源保护、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切花菊品种‘秀芳白’为试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同时期喷施营养液后,测定了扦插生根指标和插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喷施营养液的插穗生根数、生根率以及插穗鲜重和干重与未喷施营养液的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喷施营养液和未喷施营养液的对照插穗叶片叶绿素含量早期(0~5 d)均出现下降趋势,扦插后期(20~25 d)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喷施营养液的插穗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扦插中期(10~20 d)和后期高于对照,而且第1 d开始喷施营养液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第5 d开始喷施营养液的处理。扦插过程中所有处理的核酸含量均出现上升趋势,而喷施营养液的核酸含量在扦插后期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这说明扦插时外源喷施营养液可促进菊花插穗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生根和提高扦插苗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开花期番茄,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数值.结果表明,经过脱落酸、水杨酸、多效唑、茉莉酸外源诱导的番茄抗冷性明显高于对照.随着诱导浓度的增大,抗寒性逐渐增强,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当脱落酸浓度为150μg/g和水杨酸浓度为300mg/L时,相对电导率降低近一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都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的活性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处理使植株的抗冷性提高,但在品种上有差异,对抗冷性强的品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元素化合物拌种后冬小麦主要生长发育期主要组织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处理样品中 RNA 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对照为高。说明稀土元素对冬小麦基因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促进生长发育,并能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钙效应剂对北海道黄杨叶片抗寒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钙效应剂对4℃低温胁迫过程中北海道黄杨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北海道黄杨扦插植株为材料,在低温胁迫前用水、CaC12、EGTA和LaCl3浇灌植株,然后观察4℃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处理的植株相比,适宜浓度的Ca2+(10mmol/L)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过程中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初期可促进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减缓MDA含量的增加;在低温胁迫后期EGTA和LaCl3能抑制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升高,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导致MDA含量升高,加剧低温对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石蒜科植物的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石蒜科植物叶片中与抗寒有关的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在自然温度降低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温度的降低,石蒜(Lycoris radiata Traub.)、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 Herb.)、晚香玉(Poliantes tuberosa L.)和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 Salisb.)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提高;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除了蜘蛛兰的POD活性降低外,石蒜、葱兰和晚香玉的P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合比较表明,石蒜和葱兰较晚香玉和蜘蛛兰有较强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