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查发现香榧优良品种细榧中存在多个不同来源的类型.通过对香榧年生长规律的观察,特别是对种核、叶片形态的详细调查,结果证明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内,细榧中至少包括以下4个优良类型:细核型细榧(东榧1号)、细核早熟型细榧(东榧2号)、小叶型细榧(东榧3号)和大叶型细榧(普通细榧).分子标记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细榧类型的实际存在.为了研究细榧内不同类型的形态区别,在种实、叶片形态观察中,首次引入了变化梯度概念.4个细榧类型不仅有稳定的形态特征,也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并已形成一定的栽培面积,获得了实际的经济效益.通过生长观察和形态调查,结合分子标记确定品种的做法,也为今后发掘更多的香榧优良资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016年9月在浙江省磐安县采集榧树Torreyagrandis的长香榧、丁香榧等11个自然类型及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种实,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及香榧间鲜单实质量等16个种实性状指标方差分析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α=0.01)。各种实性状中,变异最大的性状是单个种实(种核、种仁)质量,其次是核形指数、种形指数、假种皮厚,变异最小的是出核率、出仁率、种核横径、种实横径。物种变异丰富度最大的是褐核香榧,其次是小丁香,最小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大丁香。  相似文献   

3.
香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属红豆杉科,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香榧的品种很多,包括细榧(直榧)、芝麻榧、米榧、茄榧、拔牙榧和圆榧(木榧)等。一、树种特性香榧为浅根性、半阴性常绿高大乔木。树冠呈宝塔形,主干直立高度可达20~30m。性喜温和湿润气候。一般自然分布在海拔250~700m的山腰谷地、溪流两旁坡地,以及村旁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在土层肥沃深厚、质地松软的砂坝上或排水良好的黄泥土上生长良好。实生树一般需15~20年才开始结果,20~30年后达盛果期。香榧雌株需雄株花粉授粉受精后才能结果。一代榧果从花蕾分化到果实采收,需三个年头,计29个月;挂果需两个年头,计17个月。雌树4月中下旬开花,6~7月受精孕果,到第二年9月上中旬成熟,当年6~8月间出现第一次大量幼果脱落。第二年4月20日前后,新枝又开花结果,此时2年生幼果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因9月上中旬上年生的果实成熟,所以一株树上可同时见到大小不同的两种果实,大的为上年的果实,小的为当年的果实;再算上贮藏的上年果实,因而有“千年香榧三代果”之说。二、育苗1.实生苗繁育。9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实(可选细榧或圆榧),去除假种皮后,在室外用湿砂与种子层积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种、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的影响,为榧树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国家森林公园树龄300 a左右的不同品种雌榧树(实生雌榧树圆榧、嫁接良种香榧)和实生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不同品种榧树植物样品和土壤样品,分析不同品种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结果]研究表明:(1)实生雌雄榧树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差异,雌雄异株对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2)圆榧和雄榧树与香榧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存在差异,其中,香榧叶C含量(533.0 g·kg~(-1))显著高于圆榧(502.8 g·kg~(-1))和雄榧树(502.7 g·kg~(-1)),香榧根P含量(1.5 g·kg~(-1))显著高于圆榧(0.9 g·kg~(-1))和雄榧树(0.9 g·kg~(-1))。整体上香榧C∶N比高于圆榧和雄榧树,而C∶P和N∶P比低于二者;(3)榧树不同器官C、N、P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C、P含量表现为叶枝根,叶N含量显著高于根和枝。圆榧和雄榧树不同器官C∶N和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根叶枝;而香榧C∶N比表现为枝根叶,C∶P比表现为根枝叶,N∶P比表现为叶根枝。[结论]雌雄异株对实生榧树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对实生榧树管理时可以不考虑雌雄差异,人为经营显著影响榧树化学计量特征。  相似文献   

5.
徽州地区香榧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研究了徽州地区香榧的种质资源及自然分布,总结了该区两类7个香榧品种的生态习性和经济性状,同时提出了香榧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2016年7-9月,以浙江省磐安县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和榧树T. grandis中的磐安长榧(种实、种核为细长型的类型)自然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其种实发育在充实期-成熟期的生长特性、不同无性系种实性状的差异及变异、优株与子代种实性状遗传变异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熟时单个种实、种核、种仁质量均值均达到最大水平,且单个间的变异系数为最小;长香榧、特长榧、弯长榧三个无性系种实的鲜单实质量、鲜单核质量、种实纵径、种实横径、种形指数、种核纵径、种核横径、核形指数、干单实质量、干单核质量、干单仁质量、干出核率与‘细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三者彼此间种实性状的差异也较大。嫁接繁殖子一代种实性状与母株相比差异较小,表明性状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7.
香榧树雄榧枝嫁接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榧 (Torreyagrandis)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雌雄异株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及湖南等 10个省 (市、区 ) ,而以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为栽培中心。绍兴市现有香榧树面积 82 0hm2 ,成年榧树约 15万株。据195 2~ 1996年的 45年统计资料表明 ,年均产量 2 3 60万kg,株产 0 0 9~ 2 32kg。造成香榧连年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对雄榧树保护不力 ,毁坏严重 ,雄榧树所剩无几 ,有的产榧村或香榧林竟到了无雄榧树的地步 ,严重影响了自然授粉。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香榧“选雄、补雄”技…  相似文献   

8.
榧树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笔者在省内实生群体发现零星分布着一类生长迅速的榧树变异类型.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榧树速生变异类型与榧属其他5个种、2个栽培变种(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榧树、长叶榧)等共21个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和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进行了研究材料的亲缘关系聚类,探讨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榧属5个种、2个栽培变种及榧树变异类型的21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长叶榧组、榧树变异类型组、包括香榧在内的榧树组、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组,而云南榧自成一组;榧树变异类型与长叶榧亲缘关系较近,其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榧树变异类型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他样品.但推断本研究中榧树变异类型是长叶榧的自然变异,还是长叶榧与其他榧树的杂种,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东阳市香榧基地发展现状,分析了香榧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穗源基地缺少、优良香榧接穗资源紧缺,香榧资源破坏严重,接穗价格高、品种混乱,榧农对接穗的常识掌握较少、品种概念不强,缺乏健全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品种的良种基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质资源、加强苗木市场的管理、合理利用实生榧资源、加强技术培训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5月,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先后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年多来,浙江省绍兴市抓住这一历史性契机,着力推进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使之成为林业、文化乃至社会领域的一项热点工作,实现了香榧产业在传承的基础上向全产业链延伸,推动了香榧产区经济发展。香榧属红豆杉科榧属,是从榧树自然变异中选出的优良类型或单株经人工嫁接繁殖而成的优良品种。会稽山一带是我国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区,香榧栽培历史悠久。据2012年  相似文献   

11.
以经济价值高且深受群众欢迎的古香榧林分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湖南省宁乡县香榧群落生长状况和林分植物多样性,旨在为其优株选育和种实采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宁乡县现存香榧771株,其群落生长按胸径大小分类呈近似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10~60 cm范围中。香榧群落林下植物种类较丰富,出现的典型植物有杂竹、假奓包叶、山莓、牡荆、大青、绿叶地锦、辣蓼、蕨类、薄荷和空心泡等。  相似文献   

12.
香榧早实丰产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东阳市30年来香榧早实丰产栽培生产实践的调查表明:香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早实丰产.当地已经形成5种模式:野生砧就地嫁接模式,野生砧异地嫁接模式,实生大苗多头嫁接模式,嫁接大苗工程造林模式和嫁接壮苗加强管理模式;提出了获得早实丰产的9项技术措施:坚持适地适树;选用早实品种;坚持壮苗浅栽;摘顶修枝整形;间种抚育管理;合理正确施肥;年年深挖促根;及时防治病虫;适时调控结实.该市现已建成约75 hm2早实丰产香榧试验园,年产榧蒲103 t,产生高达1 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香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香榧生物学特性的连续6年观察研究,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香榧根、茎、叶、花、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地形地势、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从而为科学地运用香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榧种子胚乳DNA抽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改良的CTAB法抽提香榧种子胚乳DNA,获提成功。所提DNA浓度较高。单个种子所抽提的DNA量也较多,其纯度完全可以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吉林省西部向海保护区为例,探讨了保护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的影响。分析了该区域存在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本区域的生态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四川宁南种子千粒重713.90 g,6个样地平均种仁含油量60.52%,云南宾川种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9.68%;云南育种工作者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高产、种壳薄脆、高含油量等为选育目标,其中选育出麻疯树高产品种2个、高含油量品种4个、高油酸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7.
衢县乌溪江库区具有独特的资源系统,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社会资源较薄弱,在分析了库区自然资源特点后,从生态经济的角度探讨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库区社会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Florida torreya (Torreya taxifolia Arn.) is an endangered conifer with a very limited range in the USA: two counties in Florida and one in Georgia, along the Apalachicola River. The species was once abundant in its small native range but suffered a major decline, ~99% loss, in the late 1950s to early 1960s that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caused by a disease. Recently, a canker disease caused by Fusarium torreyae was identified as the primary cause of Florida torreya decline. Efforts to restore and preserve the species in situ and ex situ are hampered by lack of pathogen‐free planting stock, and there exists an interest in methods to verify pathogen presence in seeds and seedlings prior to collection and transport for plant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pecies‐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 that enables detection of F. torreyae and may allow for conservation programmes to ensure germplasm is free of the pathogen prior to plan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