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以来对β-胡萝卜素注射液的效果作了评估.迄今的研究表明,注射β-胡萝卜素提高了猪和马的受胎率,增加了母猪活产仔率和仔猪活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研究杆菌属培养物对(1)肉鸡小肠(十二指肠远端至回盲结合部)内容物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性及(2)小肠内容物和粪便中细菌β-葡萄糖苷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肉鸡分为3组,分别对应3个日粮处理: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1%嗜酸乳杆菌干培养物及基础日粮+0.1%的12株乳杆菌干混合培养物。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40日龄肉鸡的小肠淀粉酶活性(P<0.05),但脂肪酶及蛋白酶活不受显著影响,同时还降低了小肠及粪便中β-葡萄糖苷酸酶活及粪便的β-葡萄糖苷酶活,但小肠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却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饲用β-葡聚糖酶体外评判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蒸馏水于4℃对浙江酶,Avizyme-1500酶制剂抽提12h,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对两种酶制剂中的β-葡聚糖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酶制剂中的β-葡聚糖酶在50-60℃,pH5.0-7.0时有较高的活力。同时对两种酶制剂进行高温处理,结果表明:85℃保温10、20、30min。浙江酶制剂中的β-葡聚糖酶分别失活97.72%、98.55%和完全失活,Avizyme-1500酶制中的β-葡聚糖酶失活97.58%和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4.
美国畜牧专家在15个养猪场共5000多头猪进行的试验表明,给母猪注射β-胡萝卜素能够提高其繁殖率。   试验是这样进行的:将母猪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母猪在断奶时先肌肉注射含有200mgβ-胡萝卜素的非离子乳化剂5mL,配种时再注射5mL。结果,注射了β-胡萝卜素的母猪受胎率提高了12.5%,活产仔数增加了12.3%。这是因为,β-胡萝卜素是一种生理性抗氧化剂,可保护母猪子宫和卵巢类固醇化合物合成细胞免受氧化剂作用的危害,维持排卵、着床和妊娠的正常进行。 (李兵译自俄《畜牧业》2000年8期)  相似文献   

5.
β-半乳糖苷酶常用于牛奶中乳糖的水解。来源于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高温β-半乳糖苷酶基因经克隆后转入大肠杆菌T7表达系统得到成功表达,在SOB培养基上分别以IPTG和乳糖为诱导剂,对生组菌的诱导时机、诱导浓度和诱导长度进行研究,β-半乳糖苷酶比酶活分别达到11.5U/mg和7.7U/mg,比酶源菌提高90和60倍。  相似文献   

6.
β-胡萝卜素在动物繁殖机能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β-胡萝卜素在动物繁殖机能上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研究报道日见增多。Czameckz等(1991)在妊娠100天至泌乳35天青年经产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300mgβ-胡萝卜素,结果使母猪初乳中维生素A含量显著提高,出生窝活仔数增加,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降低,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缩短,且随日粮中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窝产仔数、仔猪断奶体重明显提高,断奶前死亡率也明显下降。Jacyno(1994)报道,当日粮中含充足维生素A,于配种前、后14天,妊娠100-110天…  相似文献   

7.
一、动物保健品生物制品-疫苗-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细胞因子-生物源性免疫增强剂抗菌药抗生素和化药(2)细胞因子-白介素(IL1-13)-干扰素(α、β、γ)-转移因子(TF)-其他,如TNF等(3)微生态制剂(益生素、EM)(活菌数、保护、释放!)-乳酸杆菌-粪链  相似文献   

8.
猪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是β-AR的一种亚型。本研究根据猪的β2-AR cDNA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以肝脏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获取了一约1.3kb目的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构建猪β2-AR基因重组质粒pMDAR。经PCR反应、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β2-AR基因已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β2-AR的功能、调控β2-AR和研制β2-AR型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饲用复合酶制剂中β-葡聚糖酶活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酶促反应时间、温度和pH值对还原糖法β-葡聚糖酶活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饲用复合酶制剂获得最高β-葡聚糖酶活的酶促反应条件是20min、60℃和pH6.35。但为使体外测定条件尽可能接近酶在畜禽体内的作用环境,建议测定温度选为40℃;鸡用酶制剂测定pH值选为5.85,猪用酶制剂测定pH值选为6.35;反应时间选为20min。  相似文献   

10.
由于β-内酰胺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出现了许多产生β-内酰胺酶的耐药菌株。为了消除细菌的耐药性和防止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在80年代就开发出了β-内酰胺酶抑制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应用。如90年代上市的他唑西林(tazocillin)、阿莫维酸钾胶囊等制剂就是β-内酰胺类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临床应用效果很好。克拉维酸(clavulanicacid),又名棒酸,是由克拉维链霉菌分离到的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本身的抑菌作用非常微弱,临床上主要用作β-内酰胺酶的抑制剂与β-内酰胺酶类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黑曲霉固态发酵获得的复合酶在不同pH值条件下各组分酶活的表现活力、耐酸、耐胃液稳定性以及对无淀粉麦麸的降解作用。结果发现,该复合酶中含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等多种酶活。在pH4.0~7.0,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均有很好的表现活力;在pH2.5-4.0,果胶酶有较好的表现活力。在生长猪的胃液(pH2.8)中40℃保温6h,β-葡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和CMCase的酶活损失均低于30%。在40℃和pH5.5条件下保温8h,可以降解麦麸(无淀粉)18%的干物质。与传统的动物饲养试验相比,这种分析评判饲料酶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β-兴奋剂在动物饲养中的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健 《饲料工业》1998,19(12):24-25
β-兴奋剂全称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BAA),又称β-激活剂,是一种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类似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苯乙醇类衍生物,它能与动物体内大多数组织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受体相结合,激活β-肾上腺激导性受体,导致整个细胞改变代谢过程。根据与不同...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QL251弱毒株是我所保存的猪丹毒强毒菌种C43009的变异株,对其进行了毒力和免疫原性的测定,该菌株毒力原来是3-5个活菌可致死小白鼠,现在对小白鼠皮下注射7.4×10~8活菌,小白鼠全部健活,对敏感猪皮下注射9.4×10~(10)活菌均健活且无任何反应;小白鼠免疫9-12个活菌72%保护,对猪免疫290-590×10~4活菌100%保护。  相似文献   

14.
β—兴奋剂正副作用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β-兴奋剂( β- Agonist)全称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β-Adrener-gic Agonist),又叫β-激动剂,乙类促效剂。β-兴奋剂是一种营养重分配剂,以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为主。到目前已有200余种。β-兴奋剂对动物具有促进肌肉生长,减少酮体脂肪含量,从而改变胴体瘦肉和脂肪的比例。正是由于上述作用,国内有些养猪场非法使用。我国政府于1997年禁止将肾上腺素能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及β-兴奋剂等)等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剂使用。 人工合成的β-兴奋剂产品主要有: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β-受体兴奋剂的作用和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说明了β-受体兴奋剂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在β-受体兴奋剂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52头荷尔斯坦母牛对血浆维生素A和β-胡罗卜素的深度与黄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牛促黄体素按每毫升0.10和100微克的剂量加到培养试管中。试管内黄体细胞分泌的孕酮量对血浆β-胡罗卜素的回归关系,在冬季月份,当血浆β-克罗卜素深度低时,呈正相关且结果显著,夏季月份,当血浆β-胡罗卜素较高时;二者不相关。试管内孕酮产量维生素A呈类似的回归关系,在任何一个季节里都不显著,这些结果暗示,体内β-胡罗卜  相似文献   

17.
L—肉碱在家禽饲料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L-Carnitine,β-羟基-γ-三甲胺基丁酸)又叫肉毒碱,是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相当于B族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哺乳动物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其分子量为161.20,分左右旋消旋三种异构体D-型、L-型以及消旋型。D-型(右旋)肉碱由于肉碱乙酰转移酶(CAT)和肉碱脂肪酰转移酶(PTC)相互竞争抑制,能使右旋肉碱乙酰转移酶失活,故只有L-肉碱具有生理活性。商品肉碱王约含左旋肉碱50%。L-肉碱在生物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且主要在成年动物体内由赖氨酸、蛋氨酸、烟酸、维生素B6、维生素C以及Fe2…  相似文献   

18.
将鸡毒支原体弱毒冻干疫苗和湿苗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然后分别在不同时间内测定其活菌数和鸡体免疫效力。活菌数测定结果表明:鸡毒支原体冻干疫苗在-25℃的条件下保存11.5个月,活菌数保持不变;在-15℃保存9.5个月,活菌数下降一个滴度;在4℃-10℃条件下保存8.5个月,活菌数不变。湿苗(培养物)的室温24℃保存4d,活苗数不变,保存5d活菌数下降两个滴度;在32℃保存48h活菌数不变,保存80h下降4个滴度;在4℃-7℃条件下保存3d活菌数不变,保存4-9d下降一个滴度;湿苗在-25℃保存1个…  相似文献   

19.
《饲料研究》1997,(3):10-10,9
蛋鸡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及牛磺酸对产蛋性能的影响湖北省家禽业协会β-胡萝卜素及牛磺酸作为营养强化剂已在人类食品中广泛添加应用。β-胡萝卜素及牛磺酸对家禽的影响,已有报道在蛋鸭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显著地提高了蛋鸭产蛋率。为了探讨β-胡萝卜素及牛磺...  相似文献   

20.
抗菌药是一类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在致病菌、感染机体和药物的性能及作用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下不断发展的。其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医学及兽医学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1929年,青霉素 (penicillin, PC)被作为第一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于临床。 1945年,头孢菌素 C(cephalosporine c, CS)被发现。 PC及 CS的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因此它们成为β-内酰胺类的代表药物。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分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