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研究惯性式振动输送机振动特性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进行了被动隔振和主动隔振。采取被动隔振后,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从而减少其振动对周围其他工作机械的影响,但同时也降低了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再采用主动隔振,通过选取合适的反馈变量和反馈增益,可使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效率和振动传递率均得到明显改善。理想隔振状态下,可使振动输送机的振动传递率为零,同时使工作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隔振技术治理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文章首先讨论了手扶拖拉机振装置的设计要求,推导了安装隔振装置后发动机振动的微分方程,由此得到了隔振装置的设计参数。文章验证了使用所研制的隔振装置治理手扶拖拉机扶手把振动的效果。测试数据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治理方法将扶手把振动减小了51%。这种隔振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用于国内所的8.8kW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小型甘蔗收获机物流架到刀架的振动传递,降低刀架振幅,提高甘蔗切割质量,对物流架进行隔振分析。根据物流架的结构特点和振动传递路径,设计隔振装置,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数据分析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以刀架为响应点,隔振前的刀架振幅为0.90mm,隔振后为0.33mm,振幅减少了0.57mm,降低了63.3%,有效地控制了物流架到刀架的振动传递。所提炼的方法及过程可以为类似结构体的振动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激光耙浆平地机代表了水田耕整机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方向,如何提高其作业精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而激光信号接收精度是保证水田耕整机作业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从整机角度出发,分析了其振动特性对激光信号接收精度的影响。耙浆平地机是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的耦合,振动给激光接收器和支撑杆带来较大的空间摆动,造成接收器偏离激光信号。根据动力学方程和四参数法建立双层隔振模型,采用模糊优化方法对隔振系统进行优化求解,在此基础上完成隔振系统结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隔振系统可有效地降低整机振动对支撑杆的激励,支撑杆摆角从25°减小到2°左右,激光接收器横向振动振幅控制在6cm以下,隔振系统传递率稳定。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微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航天器搭载的高精密仪器对振动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本文针对航天器微振动的主动控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隔振要求的不同,分别建立了单轴隔振器的扰动位移传递和干扰力传递的开环传递函数以及基于力反馈的闭环传递函数;然后,以扰动位移抑制为例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基于力反馈PI控制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主动隔振效果,并讨论了巴特沃斯滤波器对主动隔振系统的影响。最后,搭建了单轴主动隔振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LADRC控制可以在20~500Hz全频带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微振动的衰减率在低频段达10dB,在谐振频率和高频处达20dB。  相似文献   

6.
针对绿篱机工作时振动噪声过大的问题设计了对比实验,对有无悬置的两种设备的振动噪声分别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在两绿篱机机体的振动强烈的部位安排测试点,找出其振动信号强烈的部位和方向,对测得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确定了信号的主要成分。通过对比发现,有悬置设备的振动与噪声多处于相对低频段,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而没有悬置的设备振动与噪声处于相对高频段。有悬置设备在怠速工况下,悬置几乎没有起到隔振作用;而在节气门全开工况下悬置几乎均起到了隔振作用。  相似文献   

7.
空间双质体非线性振动输送机的同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空间双质体长距离水平非线性振动输送机力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及自同步分析,得出双质体振动输送机同步性指数与稳定性指数等参数关系。由试验知,当配对电动机差率小于1.2%时,易实现系统双电动机自同步运转;控制振动方向角及2个电动机安装时的错位误差,对保障系统同步性、稳定性,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振动轮上的橡胶减振器进行了动态性能试验研究,根据系统隔振理论,分析了辐射型和平置型布置的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各动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典型样机振动轮减振支承刚度值;分析了减振支承系统刚度对振动压路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频响函数的测试,获得了某型柴油发电机组隔振系统各阶刚体模态频率和弹性模态频率,分析了该机组振源和振动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机组支架的弹性模态频率与机组激振频率的耦合是机组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机组支架的动态设计和加强,解决了机组振动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款压路机,以提高设备的隔振效率为目的,对振动轮的振动传递进行了测试,找出影响振动烈度的主要因素.结合该款机型特征探索性提出提高隔振率的措施,经测试验证,明显降低了经减振器输出后的振动烈度.此隔振措施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波矢分析是在频率波数域研究波动传播特性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圆柱壳为对象,运用这一方法对其中振动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和分析,得到了圆柱壳中振动波的波数,波速和波型,识别出主要子波及其传播方向,这对于振幅噪声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经与理论分析结果相比较,表明波矢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4UD―1型马铃薯挖掘机采用振动式挖掘铲和抖动式分离筛结构,影响其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牵引速度、铲和筛振动的频率和幅值。为得到挖掘机正常工作时的关键参数,应用Pro/E建立了挖掘机参数化模型,在ADAMS中进行了仿真,得到振动铲、抖动筛的运动学变化曲线和整机工作时的振动频率、幅值。结果表明,振动铲和抖动筛的振动频率均为9Hz,振动幅值分别为3.6mm和33.1mm,振动铲与抖动筛共同工作时振动幅度为29.5mm。这为提高挖掘机的工作性能提供了研究数据。再利用Ansys10.0进行挖掘机机架的模态计算分析,得到在添加铲与筛的质量后,机架的固有频率为43.9Hz,远大于挖掘机的工作频率,避免了挖掘机的共振,保证了工作稳定性,同时也为挖掘机振动频率的提高给定了一个范围。  相似文献   

13.
3060型联合收割机发动机减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振动理论进行参数设计和选择减振垫,建立了3060型联合收割机发动机系统振动模型,从而找出有效的减振措施。通过试验,检测了发动机振源对整机工作状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减振垫的减振效果,并验证了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14.
空气压缩机振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台小型空气压缩机振动的测试与分析,找出了该机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取了改进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减振效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机的减振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车辆多维隔振装置设计与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冲击振动常发生于3个方向,兼有移动和转动,故车辆需要多维隔振.如将现有一维隔振技术直接应用于多维隔振,则隔振装置需要多层结构组合,非常复杂,且容易干涉.为此,提出用2个6自由度特殊布置的Stewart机构和上下平台组成车辆用多维隔振装置,利用一层结构实现多维隔振.ADAMS仿真表明,在下平台施加脉冲激励时,上平台移动与转动6个加速度明显小于下平台相应数值,且均随时间迅速衰减.仿真计算了脉宽、阻尼以及弹簧刚度等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麦联合收割机倾斜输送器振动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联合收割机倾斜输送器外壳的剧烈振动,运用DH5922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现场测试了新疆―2A联合收割机倾斜输送器外壳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倾斜输送器外壳测点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和快速傅立叶变换频谱。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收割机倾斜输送器外壳上任一点的振动强度、频率结构随工况不同而变化;收割机空转、田间作业、发动机空转、公路运输四种工况下测点振动加速度的有效值分别为24.68m/s2、14.64m/s2、4.26m/s2、3.23m/s2,振动主频为107.9Hz、117.7Hz、57.6Hz、67.4Hz。  相似文献   

17.
减小三环减速器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三环减速器传动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动力分析计算结果提出了减小三环减速器振动的措施,并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圆柱壳受激振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方法对圆柱壳的受激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薄壳振动理论,建立了圆柱受激振动的数学模型,推导出圆柱壳振动的频率方程,解出圆柱壳中3种波的轴向振型,波动的子波分量,波数和传播速度等重要信息,并利用频率波数分析法对圆柱壳中振动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波形,波数,传播速度和主要子波的传播方向,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活塞式隔膜泵凸轮传动机构和曲柄传动机构的力学模型,研究泵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就两种传动机构对泵振动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并且在相同工况下进行了振动数值的测定。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采用新型的曲柄滑块机构可以减小活塞隔膜泵的振动,为解决目前凸轮传动的活塞式隔膜泵的振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