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茶精制加工是对绿毛茶进行干燥、筛分、切轧、风选、拣剔等技术处理,达到整饰外形,划分等级,去掉过多水份,剔除杂物,提高原料经济价值的目的。在绿茶精制加工中最忌碎茶,但精制过程中经过多次筛、切、输送,势必有碎茶产生。如何将碎茶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我们在加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 碎茶产生的原因分析精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碎茶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2.
抖筛机是毛茶精制加工的重要作业机械,抖筛机作业时,筛网上的毛茶作微抛式跳跃前进,当茶条被抛竖立时,直径小于网孔的茶条,插入筛孔而落于网下,直径大于网孔的茶条则存留于筛面继续前进成为抖头,但直径与网孔相近和弯曲的茶条常常把网孔堵住,致使抖分作业不能正常进行,降低了筛分效果,影响毛茶付制的经济效益。通常用手工敲刮疏通的方法来解决筛网堵住的问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易产生碎末茶。为了很好地解决抖筛过程中筛网堵塞的问题,我们研制了弹球清筛装置。  相似文献   

3.
毛茶精制,主要是通过整理外形,达到内质分级的质量标准。制作条形茶(茶坯)的作业过程,毛茶一经筛分,头子茶一般占50%以上,必须通过切轧作业,切粗为细,切长为短,为后续工序提供合格的条形。因此,切轧作业是毛茶精制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由于切轧对茶叶起直接破碎作用,所以掌握好切  相似文献   

4.
1 试验目的红碎茶初制中,揉切与解块筛分工序反复进行,却有一定的矛盾:少切多筛,虽然平头茶少,但碎茶颗粒松散、片茶多、毛茶净度差;多切少筛,可以保证碎茶颗粒紧结重实,但平头茶较多。为了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平头茶在精制过程中进行切碎解体便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平头茶解体的质量,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头茶质量,如含茶量、含水量等;二是解体的方法,如冷切还是加热切及机具的配合使用等;三是解体机械的性  相似文献   

5.
方包茶(fangbaocha)篓包型炒压黑茶之一。属边销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方包茶又名“马茶”,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方包茶的加工方包茶采用成熟茶树枝梢,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以夏季刀割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经晒干作为毛茶制成。方包茶的加工程序分毛茶整理,炒制筑包,烧包与凉包四道工序。毛茶整理先剔除不合标准的粗枝老梗、腐烂枝梗和杂质等,再铡成2.5-3.5cm长,然后筛分,拼成筛面茶和末子茶。筛面茶经温度105-107℃的蒸汽蒸热6-7分钟,叶…  相似文献   

6.
筛分是毛茶加工的主要作业。为了整理茶叶形状,将茶叶分出长短和粗细,使茶叶外形相近似。这种筛分作业是由圆筛机和抖筛机来完成。长期以来,这两种筛分机一直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运转振动厉害,影响机器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于工作的噪音和有损于建筑物的动载荷;其次,敞开作业,茶尘飞扬,影响环境卫生和工人身体健康;第三,筛网挂茶严重,影响筛分效率,特别是抖筛机。  相似文献   

7.
我国茶叶精制生产在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已逐步实行了机具联装,并正向工艺连续化迈进。加强机具联装,提高工艺连续化水平,是制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机具联装和工艺连续化,是当前制茶工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此问题略谈几点浅见。一、机具联装的形式目前,茶叶精制生产上采用的机具联装有如下几种基本形式: 1.抖——切——抖或分——切——分联装毛茶经过筛分所筛出的头子茶一般都必须经过切轧,切后再过抖筛(或分筛),并需要反复筛切整形。由此组成抖——切——抖或分  相似文献   

8.
红碎茶初制的尾茶及精制的8孔筛面条,体形粗大,需经切碎处理。小型社队茶厂,一般没有切茶机具。利用手拉百页烘干机的鼓风机来切碎,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需切的尾茶和筛面茶,从鼓风机的冷风  相似文献   

9.
茶坯质量与窨花技术是影响茉莉花茶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毛茶质量与其精制工艺及技术则决定了茶坯的质量。研究茶坯质量是提高花茶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笔者经一年多的生产观察,调查结果表明:1.应抓紧抓好毛茶管理工作;2.由于毛茶来源不同,水分含量差异较大,应采取生做熟做并存;3.分路加工应以四路为宜,即本身路,园身路,轻身路,机头筋梗路;4.投料前的撩头割末是提高净度及半成品付拣率的重要措施;5.先分段后抖较合理,使用滚筒园筛机及筛网按8,7,6,5配置效果较好;6.捞筛不宜以平园机代替,捞筛置于清风前较合理,并视各等级要求,适当复捞;7.必须过紧门,筛网应按分级规格标准;8.切轧机应配套使用;9.合理的工艺,选别性能良好的机械与正确的操作技术是降低付手拣率,提高精制效率与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应用回收的鲜茶汁使不同季节加工出同等质量和同等风格绿茶的方法:鲜叶杀青后适当摊凉,初揉15—20分钟(在此工序中收集鲜茶汁分别存放,过滤后浓缩备用),初揉茶胚经初干,筛分,筛下茶胚和筛上茶胚分别复揉15—40分钟时,加入适量鲜茶汁,再适当揉捻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的运动和结构参数对茶叶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以涌溪火青茶为对象,基于离散元法运用EDEM软件在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中进行茶叶颗粒筛分模拟。研究了滚筒在往复式回转运动时滚筒倾角、往复角和往复频率对筛分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出滚筒筛的理想参数取值范围为:倾角为4~8°,往复频率为2~2.5 Hz,往复角为60~75°。进一步对滚筒施加X向振动激励,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激振频率、振幅、往复角、对筛分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激振频率和往复角对筛分效率影响显著;两自由度筛分模式下,滚筒筛的理想参数为:激振频率为8 Hz,振幅为8 mm,往复角为70°。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噪声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总是想方设法将噪声污染降至最低程度。茶叶加工中,特别是精制茶厂内,其嘈杂单调的噪声可高达90dB(A),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下的工人,不但工作时容易疲劳,使人烦噪不安,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在茶机标准中,已把噪声作为衡量茶机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茶叶加工中的噪声,主要来自茶机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及茶叶运动时的摩擦声,如筛分机械的筛床、阶梯式拣梗机的拣床等。在茶机设计中,尽可能平衡  相似文献   

13.
眉茶的质量问题是多方面的,现就茶叶精制阶段中反映出来的两个严重问题作如下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外形短碎,片、末茶多炒青目前在外形上,存在着“松、扁、碎”的毛病。在精制时通过筛分,滚、切,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黑毛茶外形参差不齐的问题,试验在黑毛茶初加工过程中利用筛切技术处理揉捻叶。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方法是可行的,经筛切后的黑毛茶外形基本一致,有效降低茶叶断碎及粉末的产生,有利于后续的精制处理。理化成分分析表明:经筛分后的筛底黑毛茶干物重、茶多酚、氨基酸、总糖含量高于筛面,筛面经切轧处理有效成分含量与筛底接近,有利黑毛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春发 《中国茶叶》1993,15(3):26-26
在眉茶精制中,制好头子茶是保证成品茶规格及面张品质的关键,也是提高茶叶制率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如能妥善、有效地制好各种头子茶,也就解决了外销眉茶精制过程中关键的技术问题。下面就各种头子茶的制作,谈一些浅识。 1.毛茶头在先圆后抖的作业中,留在圆筛机最上一面5孔筛(有的厂用4孔筛)上的茶叶,一般称之毛茶头。由于毛茶头中混有初制时带入的石子、铁  相似文献   

16.
杨凯  高俊明  李浩 《福建茶叶》2016,(8):141-142
茶叶抖筛设备筛分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指导茶叶抖筛设备设计和研制的基础。茶叶筛分作业在茶叶处理工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茶叶抖筛筛分是茶叶筛分作业中最常用的一种。茶叶筛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料透筛过程,茶叶在筛面上的透筛过程是以概率论的原理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的。运用筛分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去分析茶叶筛分的实质,对今后茶叶抖筛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松”、“扁”、“碎”是目前影响眉茶品质的三大主要因素,加工机械的碎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成茶品质以及茶厂盈利的好坏。在各种制茶机械中,切茶机盛称断碎率之冠,为了摸清三辊切茶机的工作性能以及断碎率规律,为三辊切茶机的合理应用以及改革提供原始资料,我们对湘潭茶厂现使用的三辊切茶机的碎茶率进行了测定。现作一简要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制茶工业在逐步推广使用蒸汽热能作茶叶加工,但是对蒸汽热能的利用大都不充分,往往只利用一次,便将蒸汽形成的冷凝水当作废水排泄掉或部分取作生活用水,造成能源和用水的大量浪费,且也污染环境。因此,用蒸汽制茶,很有必要探讨对蒸汽冷凝水的二次、三次再利用。笔者根据广西灵山茶厂的实践经验,就此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采摘环节的制约,名优茶原料难免大小不均,这无疑增加了加工难度,也给商品茶质量和售价带来负面影响。倘若在名优绿茶加工中有选择地运用筛分风选技术,则可以降低制茶时的作业难度,促进名优茶外形更加匀净、规格,并有利于充分发掘茶叶原料的价值潜力。本文就此作一简述。一、鲜时的筛分、风选采力的短缺,采资的昂贵,新梢的快速伸长,致使名优茶的批量原料,很难做到严格按标准选择性采摘。针对大小相混的鲜叶,筛分风选就显得尤为重要。鲜叶统货先过大孔竹端初分长短,手势掌握稍轻缓;筛下叶继而再上风选机,选别出身骨不同的各…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的品质构成有内质与外形,而外形中的碎茶含量在有关品质检验部门都有明确限制,因为,它的交易价仅有正茶的50%以下,本文重点讨论乌龙茶在精制加工过程断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造成乌龙茶断碎的主要原因有:1外形特征因素乌龙茶鲜叶采摘一般掌握在中小开面三四叶。鲜叶比红、绿茶等茶类粗老,纤维化程度高,初制时不易成条,干毛茶外形松散,极易在加工过程因碰撞、挤压造成断碎,同时流动性差,易勾联使得加工过程不得采取振、挖、捅、压等措施,这些办法也增加了碎茶的产生。2加工机械因素乌龙茶精制加工过程通常要经过筛分、风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