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鳖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多以螺、蚌、鱼、虾为食.但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天然饵料的来源往往不足,且天然饵料的价格也较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养鳖业的发展.而发展人工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鳖成本,满足鳖生长所需营养的必由之路.笔者介绍几种鳖的人工饲料配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鳖与常见病防治技术吴宗文,周吉明(四川省内江市水产站)(四川省简阳县新星养鳖研究所)编者按:当前兴起的人工养鳖热中,多数养殖者是新手,对严重危害养鳖生产的病害情况所知甚少。本刊特请高级工程师吴宗文站长、高级技师周吉明所长,结合实际养鳖经验撰写此...  相似文献   

3.
鳖俗称甲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保健滋补功能。备受国内外美食家青睐,也是加工多种保健营养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因而身价百倍,售价居高不下。目前自然界的鳖越来越少,于是人工养鳖业悄然兴起。但按一般常规养殖,鳖的生长速度慢,稚鳖养成商品鳖要3~4年。因此,近几年来,江浙一带大力发展人工快速工厂化养鳖,1~2年即可将幼鳖养成商品鳖。大大缩短了饲养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养鳖的经济效益。现将人工快速工厂化养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水产动物,摄食行为十分特殊,给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养鳖业的发展.笔者现介绍几个自创养鳖饲料的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养龟潜力大     
目前,鳖的人工养殖热潮已慢慢退去,有些地区已转向养龟,那么养龟的前途又会如何呢?我们不妨以养鳖的历程来对比一下。以养鳖来说,1980年前后,我国开始从南到北掀起人工养殖热潮,至1995年达到顶峰(每只小鳖售价35元,一些地区每公斤成鳖卖到400~600元),前后经过15~16年稳步的上  相似文献   

6.
鳖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多以螺、蚌、鱼、虾为食。但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天然饵料的来源往往不足,且天然饵料的价格也较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养鳖业的发展。而发展人工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鳖成本,满足鳖生长所需营养的必由之路。笔者介绍几种鳖的人工饲料配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配方一:日本发展人工养鳖,采用的是鳗鱼的人工饲料配方。结果,不仅雌鳖产卵多,而且幼鳖生长快,料肉比达到了3∶1。目前,我国的一些养殖场,参照鳗鱼的饲料配方配制鳖的饲料,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其配方和制作方法是:鱼粉35%、麸皮…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末,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利用地热水养鳖技术”和杭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快速养鳖技术”的研究成功,打破了鳖冬眠的习性,使人工控温养鳖技术得到突破,随后养鳖业异军突起,成为水产养殖中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鳖人工养殖生产和市场的现状分析,结合各地养鳖发展的新动态.探讨我国养鳖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几乎在短短一二年间,曾经被视为佳肴珍馐的中华鳖居然身价大跌,一下子沦入与大鱼大肉为伍的境地。各地养鳖人不由担忧:养鳖业出路到底在哪里?“养鳖热”失控量增价跌长期以来,由于中华鳖的驯养和人工孵化技术不过关,野生鳖的资源稀少,鳖价一直居高不下。90年代初,杭州市的科技工作者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工厂化育鳖技术,并实现了中华鳖的人工繁育。随后,工厂化养鳖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开,华夏大地的“养鳖热”一浪高过一浪。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人工养鳖数量为700多万吨;而到1995年竟然增加了22倍,达到1-7万…  相似文献   

10.
鱼鳖混养就是在鳖池内养鱼或鱼池内养鳖,二者之间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仅能减少饵料浪费,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水体利用率,提高各自产量。近几年,我市在白云湖人工养殖区大力推广鱼鳖混养技术,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其鱼鳖混养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建造养鳖池,应根据鳖的生活习性来建造。池塘水深应在1.5米以上,面积可根据实际情况而  相似文献   

11.
控温集约化养鳖在我国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2年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控温养殖,高温高密度集约化,水环境污染严重,使本来抵抗力很强的鳖,进入人工设置的生态环境后难以适应.鳖病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病种类逐年增加,危害性越来越严重.如白斑病,1992年此病造成的死亡率只有4%~5%,1993年死亡率达20%左右,1994年死亡率上升到40%,  相似文献   

12.
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其价格也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临沭县大哨北村农家妇女郭新兰,几年来精心钻研养鳖技术,掌握了一套快速养鳖法,1994年靠此项收入11.2万元。 郭新兰今年45岁。1991年她在报上看到人工快速养鳖可致富的信息后,就投资4万多元,在自家庭院内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14.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使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致,个体大小也不一。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加之刚孵出的稚鳖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力弱,使当年稚鳖的死亡率增高,是养鳖的一个困难阶段。为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在饲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鳖热的兴起,怎样提高龟、鳖卵的孵化出壳率,成为当务之急.因为一些龟、鳖饲养场沿用传统旧方法,信手把未经消毒处理的砂子当作孵化卵,殊不知未经消毒的砂子中含有数量众多的病菌及害虫,往往使正在孵化中的卵污染而报废,有些场家因此而失败.  相似文献   

16.
“韦金梅养鳖年纯收入 1 0多万元。”这条新闻在天峨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韦金梅科学养鳖致富了 ,现在她家除已安装电话 ,添置冰箱、彩电、洗衣机等高档家电外 ,最近又买了摩托车 ,生活越过越好。家住天峨县六排镇塘英村的瑶族村民韦金梅原以耕田种地为生 ,前几年才开始发展庭院养鳖。科学和毅力是她事业有成的诀窍。为了实现养鳖致富的理想 ,韦金梅首先向水产技术人员请教 ,并收集有关资料 ,潜心钻研养鳖技术。待有点基础了 ,她就请人用水泥砖在院子里砌了一个面积为 8平方米的水池 ,并于 1 994年春到街上买了几对小鳖来试养 ,从此开始了她…  相似文献   

17.
怎样养鳖     
鳖的营养丰富,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巨大,价格居高不下,养鳖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工养殖前景十分广阔。1鳖的生活习性鳖喜湿,适于摄食和生长的温度为21~30℃。鳖生性怯懦、贪食、残忍好斗,在十分饥饿或人工养殖密度过大而食物不足时,会引起相互撕咬,特别是体形大小不一时,情况更加严重。因此,人工养殖应分级饲养,鳖的冬眠对养殖不利,通过人工控温可改变。另外鳖为杂食性动物,畜禽内脏、鱼虾及人工配合饲料均可喂养。2鳖的饲养管理2.1稚鳖的饲养管理2.…  相似文献   

18.
鳖又名甲鱼、团鱼、水鱼、脚鱼、王八。其肉味鲜美,省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佳品,又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品。人工养鳖是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业,也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现将鳖的人工繁殖方法介绍如下: (1)种鳖的选择。种鳖应选择体重1500克以上,体质健壮,外型正常,体肤完整无伤,背甲后缘茸状裙边较厚且坚挺,行动敏捷有力的。  相似文献   

19.
人工养殖龟类,近几年已在不少地方兴起,特别是随着鳖市场走平,龟市场坚挺的形势下,好多养鳖户转向养龟.但养殖者们逐步发现,有些龟品种的雌龟产卵量不少,但受精率不高,特别是初产年龄的龟卵受精率更低.许多人认为是雌龟有问题.殊不知其原因并不出在雌龟上,主要的还是与雄龟本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养殖龟类,近几年已在不少地方兴起,特别是随着鳖市场走平,龟市场坚挺的形势下,好多养鳖户转向养龟.但是养殖者发现,有些雌龟虽然产卵量不少,但受精率不高,孵化率低,特别是初产年龄的龟卵受精率更低.许多人认为是雌龟有问题,殊不知其原因并不出在雌龟上,主要与雄龟本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