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自1956年全省开展大规模血吸虫防治查治工作以来,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原58个疫区县(市)中已有23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10个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25个疫区县(市)未达到血吸虫病控制标准,全省耕牛血吸虫的感染率已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我国流行已久,危害极其严重。它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畜及多种哺乳动物。防治家畜血吸虫病不仅是保护畜力,发展农牧经济,而且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1 四川省家畜血防工作的回顾 我省最早发现耕牛血吸虫病是在1937年,由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家熊大仕先生自成都南门屠宰场的淘汰耕牛中查出的。他解剖了来自成都东、南、西、北各路牛共50头,其中有日本血蛭的10头,感染率为20%;有鸟毕属血吸虫的牛18头,感染率为36%,首次记载了血吸虫在我省的存在。 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  相似文献   

3.
阳新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自2001年至今,全县耕牛血吸虫的感染率长期居高不下,在有些地方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钉螺和感染病牛成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动物血防部门应重新明确动物血防工作的定位,应建立科学的预防屏障体系,加强耕牛的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走效益型血防之路。  相似文献   

4.
阳新县是血吸虫病重疫区,自2001年至今,全县耕牛血吸虫的感染率长期居高不下,在有些地方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目前钉螺和感染病牛成为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这一新的形势下,动物血防部门应重新明确动物血防工作的定位,应建立科学的预防屏障体系,加强耕牛的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走效益型血防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湖南省岳阳县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麻塘进行纵向观察,孵化法检测家畜血吸虫的感染率,分析实施查治病畜结合综合治理防治对策后的2001年到2005年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实施上述防治策略的五年,牛血吸虫感染率控制在3.09%到3.62%,但是,羊血吸虫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实施查治病畜结合局部地区综合治理防治对策,能使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控制在4%以下,而要达到阻断血吸虫病标准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无为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 ,血吸虫病流行区有 1 8个乡镇 ,钉螺面积 30 71 .6万 m2 ,存栏耕牛1 0 6 5 7头 ,猪 1 4 .7万只 ,羊 35 0 0只。“九五”初期 ,人、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2 2 .2 %和 3.9% ,是血吸虫病重疫区 ,通过开展“四个突破”实施科学防治 ,钉螺面积下降至 1 786 .4万 m2 ,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下降至 7.9%和1 .2 %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由国家级贫困县跨入全省畜牧业十强之列  相似文献   

7.
褚洪明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Z1):125-126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青衣江上游,是血吸虫病重疫区。据资料记载,1964年全县人的血吸虫病感染率达42.14%,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达60.3%。经过40年努力,至2000年,人群感染率降至11.79%,耕牛感染率降至6.29%,有五个乡镇实现了基本控制血吸虫的标准。但是,近年来,全县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并呈上升趋势,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人急性感染病例。分析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结构单一,农民生活环境差,人、畜感染血吸虫病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成为新的传染源。1基本情况1.1县情及血吸虫病芦山县是一个山区小县,幅员面…  相似文献   

8.
我区是全省血吸虫病的重疫区之一。疫区耕牛46992头,现有钉螺面积26万余亩。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我区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查治质量不断提高,近两年疫区耕牛感染血吸虫病的数量显著下降,病牛感染率由1958年的16%和1980年  相似文献   

9.
岳阳县下湘良湖湖洲枯水季节有草洲1.5万余亩,由于气候温和多雨,牧草生长茂盛,为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牧草资源,也是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繁殖孳生的温床.除涨水季节牧草被淹外,日均有1 000余牛羊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是我县血吸虫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997年我们在此设点,开展加强放牧管理控制血吸虫效果试验,通过4年的工作,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11.3%和7.8%下降到5.2%和3%,人均年收入增加800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南涧县乐秋乡是大理州境内典型的高山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占全县有螺面积的89.2%,血吸虫感染率较高.1994年以前由于投入的人力、财力不足,防治效果不理想,血吸虫病的危害严重阻碍着乐秋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7个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与血吸虫感染有关的7个因素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后根据相关程度选择4个指标建立了耕牛,血吸虫病的询检方法。利用此方法对312头牛进行询检的结果与粪检法相比其阳性检出率达88.24%。该方法的建立对耕牛血吸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牛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鑫  汪彤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7,15(3):62-62,F0003
安徽省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反复斗争,至“九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为4.69%。“十五”期间,实施以查治病牛和“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防治策略,至“十五”末期,耕牛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下降至3.61%,下降1.08个百分点。但血防形势仍很严峻,仍须继续努力,控制牛血吸虫病疫情,以实现国家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普治是血吸虫病重疫区防治对策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既可治愈血吸虫病牛 ,又可杀灭病原 ,阻断传播 ,兼容防治双重功效。但是 ,牛血吸虫病化疗史始终伴随副反应史 ,当前首选的吡喹酮普治牛血吸虫病仍有部分牛发生副反应 ,而普治牛中则有相当部分牛属非血吸虫病牛 ,为观察探索吡喹酮治牛血吸虫病的副反应与其血吸虫病感染存否相关性 ,课题组于 2 0 0 2年在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的波阳县 ,结合年度普治工作进行试验观察 ,现将试验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点选择波阳县的血防重疫区普治乡莲湖、柘港 2个乡 ,莲湖四面环湖 ,黄牛多 ,柘港面湖而居 ,水牛多 ,且有副反应史 ,2乡耕牛比较集中 ,均于鄱湖草洲上全天放牧 ,属湖沼型重疫区。据 2 0 0 2年 6月间普查 ,莲湖 (黄牛 )、柘港 (水牛 )感染率分别为 6 .0 %、5 .2 % ,详见表 1。表 1 试验乡的当年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人口钉螺面积 (hm2 )耕牛存栏 (头 )牛感染率 (% )莲湖 5 40 713 894660 6.0柘港 10 82 6683 62 0 5 .21.2 试验材料  (1)试验范围 :莲湖、...  相似文献   

14.
1993~1999年麻塘垸牛羊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阳县麻塘垸是湖南省血吸虫病高危地区民是血吸虫是间宿主-钉螺孳生自然场所,为了准确地掌握该地区牛羊血吸虫病的疫情及其变化动态。自1993 ̄1999年连续对该地区牛羊(羊自1995年才逐渐发展)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系统调查,共查耕牛7707头次,查出病牛390头次,平均感染率为5.06%,查羊346次,查出病羊82只次,感染率为23.7%,基本上摸清了疫情及其动态变化。通过宣传教育,反复查治及综合治理有效地遏制疫情大幅度回升,但仍在一定水平上徘徊,进一步认识了血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经常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揭示了山区家畜血吸虫病流行严重且呈回升趋势。调查的清源乡 1 986年病人曾下降到 2 .9% ,本次调查回升到 1 3.3%。耕牛感染率从 2 0 %上升到2 8%。通过调查 ,耕牛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中占主要地位。在传播血吸虫病病源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揭示了过去在防治血吸虫病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查治时间局限于 5~ 7月 ,忽略了当年 7~ 1 1月感染病畜的存在。成为翌年感染钉螺的主要传染源。1 方法1 .1 检查用塑料盅、玻璃顶管棉析法查粪 ,一粪三检直接检查毛蚴。1 .2 治疗药物用世行贷款项目指定…  相似文献   

16.
在湖北省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应用一血三检技术连续3年对血吸虫病、肝片吸虫病、伊氏锥虫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耕牛3种寄生虫病的总感染率为15.85%.1种、2种、3种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占感染牛总数的百分率分别为80.08.47%和3.45%.血吸虫、肝片吸虫、伊氏锥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33%、6.22%和7.97%.不同地区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明显,不同年份间寄生虫的感染率变化不大.这一调查结果对上述几种寄生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和县位于长江北岸,县内江岸线长65km,有钉螺面积728.07万m^2,1991年全县血吸虫病人(2769人)、病牛(422头),感染率分别为10.75%和9.47%,是该县血吸虫病重疫区,为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该县利用紧靠南京、芜湖、马鞍山及上海等地理优势,1992年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在有螺地区实施水改旱,大力发展大棚蔬菜,通过城南、历阳试种1000亩,亩均获纯利1500元,接着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至2001年已扩大到16万亩,其中在疫区8.79万亩.钉螺面积减少299.02万m^2,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降至3.26%和1.9%,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438元增至2001年的2301元,增长425.34%,走出了一条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发展农业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江宁区新生洲垦种养殖灭螺防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洲是南京市江宁区长江中的一个洲滩 ,面积 6 .84 km2 ,1981年发现有螺面积 2 2万 m2 ,1996年血吸虫病暴发流行 ,人、牛、猪和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 5 0 %、98.0 8%、6 0 %和 6 7.5 % ,1997年钉螺面积猛增到 4 2 6万 m2 ,为了改变洲上疫情进一步加剧的态势 ,1998年在洲上开展了垦种养殖 ,禁养耕牛 ,发展养鸡、鸭生产 ,综合开发灭螺防病效果试验 ,通过连续 3年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灭螺防病效果 ,有效地控制了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19.
星子县十里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十里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流行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采用病原学检查法,对居民及耕牛进行血吸虫病调查;对草洲螺情、野粪进行了调查,对湖水进行了哨鼠测定。结果2000~2004年该处共发生急感病人18例,抽查居民336人,间凝阳性率为53.8%,Kato法阳性率为4.76%,病人EPG均数为48.31,人群EPG均数为1.202;耕牛阳性率为26.38%,草洲牛粪每100 m2均数为6.6堆,全湖区草洲年阳性牛粪计量最低达22.88万kg;疫水测定哨鼠感染率为100%,虫幅为10~32条/鼠,平均虫荷为19.15条/鼠。草洲钉螺密度为6.05只/0.11 m2,推算2004年阳性率约在6.19%~7.58%之间,阳性螺密度约为0.438只/0.11 m2。结论病牛粪便是该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居民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出入湖区接触疫水。  相似文献   

20.
洲垸型地区牛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993~2007年两个洲垸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观测点调查数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实施的效果,为策划和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观测点方案"要求开展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螺情、野粪等调查,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结果2个洲垸型观测点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由设点时(1993年)的28.5%和11.99%下降至2007年的6.13%和2.83%,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仍在高水平上徘徊,垸内残存螺点极少且找不到感染性钉螺,垸外螺情变化不大。结论调查表明洲垸型地区仍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垸外钉螺面积大,密度高,难以实施有效的药物灭螺,耕牛常年在湖洲上放牧感染血吸虫病并传播病原,这类地区是以畜源性为主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只有加强对放牧家畜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吸虫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