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独龙牛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月龄到132月龄87头独龙牛体重及主要体尺指标进行观测,构建了不同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回归关系,分析了不同类型牛的体尺指数。结果显示,独龙牛的早期生长速率最快,随着年龄增加,生长速率下降,到40~60月龄后生长基本停止,达到体成熟,整个生长期体重增长速率比其它指标快,成年公牛体重可达400 kg,母牛可达350 kg;成年公、母牛体高、十字高、体斜长、胸宽、胸围、髋宽、坐骨宽差异不显著(P0.05),额大宽、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早期独龙牛的体高较大,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长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体高,成年时体长大于体高;独龙牛具有较为典型的肉用和役用特征。  相似文献   

2.
放牧新疆褐牛年龄胎次对体尺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昭苏县测定的1 338头不同年龄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体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疆褐牛年龄、胎次与体尺、体重之间的关系和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生长规律,为有计划的开展育种工作和提高褐牛的终生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年龄和胎次对体尺、体重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岁以前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到2岁时平均体重可达成年(按4岁为成年)牛体重的80;以上,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成年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荷斯坦牛年龄与体尺、体重之间的关系,了解荷斯坦牛年龄与体尺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提高生产性能.[方法]通过对昌吉地区测定的2 934 头不同年龄荷斯坦牛体尺体重的资料进行统计,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Duncan氏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荷斯坦牛年龄对体尺、体重有显著的影响,而体尺体重与牛的生产性能有很大的相关性.[结论]荷斯坦牛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2~3岁时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到3岁时平均体重可达成年(按4岁为成年)牛体重的94;以上,体高、体长指标可达成年牛的97;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延边黄牛和韩延F1牛体重和体尺的对比,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韩延F1牛各月龄体重均高于延边黄牛;延边黄牛公、母牛体长的生长发育速度在8月龄左右快于体高,而韩延F1公、母牛的体长的生长发育在4月龄左右就已经快于体高;韩延F1公牛坐骨宽的发育也早于延边黄牛公牛,按性别来说,6月龄前母牛的后躯宽度(腰角宽、坐骨宽)生长强度较公牛大,6~18月龄公牛逐渐超过母牛.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运用SPSS 26.0软件对47头郏县红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体重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郏县红牛的体重(ˉY)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坐骨端宽(X4)、管围(X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大,而管围、体长、坐骨端宽对体重的间接影响较大.构建的最优回归方程为ˉY=-739.750+1.859X2+4.158X3+5.559X4.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文登奶山羊体尺体重的测量资料进行分析表明,成年公羊体重为80.45±6.63kg,体高82.55±3.72cm,体长99.27±5.47cm,胸围99.27±5.47cm;成年母羊体重56.56±4.87kg,体高72.90±2.04cm,体长87.38±4.08cm,胸围92.58±3.47cm。公羔初生重3.61±0.27kg,母羔3.23±0.24kg。八月龄母羊体重30.31±1.99kg,体高63.55±2.48cm,体长66.97±2.38cm,胸围69.08±2.16cm。八月龄公羊体重36.86±2.12kg,体高64.56±2.71cm,体长70.86±2.71cm,胸围73.75±2.88cm。观察发现:母羊八月龄可以参与配种,公羊在十月龄以上可使用。公、母羊三岁可达到成年指标,也是种用价值最高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指导该品种牛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方法]以山东省鲁西黄牛产区2006年测量的110条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构建估测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10、.814、0.9090、.855;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54和0.953,并根据2个模型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鲁西黄牛体重计算程序。[结论]鲁西黄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测定麻城黑山羊母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数据,探讨其生长发育情况及选育进展,并与国内优秀山羊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2月龄体重占成年体重的61.37%,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高分别占成年体高的81.06%和88.78%,体长分别占66.78%和86.51%,胸围分别占73.37%和79.98%,12月龄体尺指标基本达到和超过成年的80.00%,生长发育较快。与该场2009年数据相比,体重无显著变化,表明该场麻城黑山羊选育进展不明显,但品种也未出现明显退化现象;与国内其他优秀山羊品种比较,麻城黑山羊体重、体尺处于中等水平,应继续加大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9.
对从比利时引进的马里努阿犬原种本交繁殖的F1代犬进行饲养试验,测量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体长、体高、胸围、胸深、荐高、头长等体尺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为:胎儿期管围生长快,其他体尺增长缓慢;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增长较快,12月龄已较接近于原种成年犬的体尺指标,此时的生长发育基本上停止。  相似文献   

10.
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育肥时间对延黄牛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测量了延黄牛(阉牛)6,12,18,24,36月龄体重及体尺指标,比较了24月龄和36月龄的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随着育肥时间的延长,延黄牛体重、体高、体长、坐骨端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逐步提高,但体高、体长的增长幅度逐渐降低,体重、胸围、坐骨端宽、管围的最快增长期分别为18~24,6~12,12~18,6~12月龄。与24月龄延黄牛相比,36月龄个体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高于24月龄(P0.05),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24月龄(P0.01)。不同育肥时间对延黄牛体重、体尺、产肉性能、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影响,延黄牛育肥至36月龄其牛肉品质更优、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1.
苏尼特羊是蒙古羊品种中的优良类群,是我国地方品种的宝贵资源。苏尼特羊的毛色主要以黑头与黑眼圈为主,其中苏尼特右旗羊纯白色较多。苏尼特右旗母羔的体尺与体重均达到或超过了鉴定标准;育成母羊与苏尼特左旗(1991年10月调查)育成母羊相比,头长与管围无差异,右旗羊的头宽、体高、体长、胸宽、胸深、胸围、尾长、尻高、体重等均极显著高于左旗羊,但尾宽极显著低于左旗羊;成年母羊的体长、尾长、管围、体重间无差异,右旗羊的体高、尻高、胸宽、胸深、头宽等均极显著高于左旗羊,但胸围、头长、尾宽等均极显著低于左旗羊。  相似文献   

12.
四明香鸡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明香鸡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公鸡91日龄、母鸡119日龄的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明香鸡公鸡平均体斜长、龙骨长、胸宽、胸深、骨盆宽、胫长、胫围和体重分别为1884,1057,753,909,606,851,435 cm和1 59113 g,母鸡各项指标平均值分别为1818,1072,730,824,632,720,396 cm和1 64833 g;公鸡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骨盆宽均极显著相关(P<001);母鸡体重与体斜长、胫长、胫围均极显著相关(P<001),与胸宽、胸深显著相关(P<005)。从主要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来看,体重、龙骨长、胸宽和胫长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提示今后对四明香鸡的体型性状进行选育时至少应包括以上4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利用Brody, 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对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6个指标进行了累积生长曲线方程的拟合和比较分析,并利用日增重描述了该水牛的绝对生长,进一步采用改进的计算方法对其相对生长规律作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曲线模型拟合的效果都很好(r2>0.95)。通过比较各个性状的拟合度,Brody模型的拟合度最大,最适合用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研究。由Gompertz模型计算出槟榔江水牛公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71月龄和1224kg;母牛的拐点月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60月龄和1079kg。公、母牛都在6月龄达到绝对生长高峰,而18月龄绝对生长速度最慢。公牛的日增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母牛的日增重出现了2个峰,一个在6月龄,另一个在24月龄。公、母牛的相对生长曲线较一致,后期生长强度明显不如前期,整条曲线大致上呈下降趋势,表明在幼年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的强度大,成年后趋于稳定。本研究提示应加强槟榔江水牛的饲养管理,特别应重视其母牛和育成期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疆肉牛体尺体重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2头成年的新疆肉牛进行体尺、体重统计分析,选择累计贡献率达72.767%的2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体尺指标尻长、腰角宽、髋宽、坐骨宽及体重的变异较大,选育潜力大。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第1、2主成分起主导作用。第1主成分主要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胸宽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生产性能测定与选育,为培育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对290头新疆褐牛肉用新类型进行体尺测定和B超检测。【结果】5岁以上新疆褐牛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结果(P<0.05);4岁新疆褐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腰角宽、尻长、髋宽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3岁新疆褐牛体重、体高显著高于2014年(P<0.05);24月龄新疆褐牛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后腿围、尻长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18月龄新疆褐牛体斜长、管围显著高于2014年(P<0.05);12月龄及6月龄体尺鉴定指标均有高于2014年的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2019年5岁以上、4岁、3岁新疆褐牛眼肌高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2014年测定值(P<0.05);2019年24月龄、18月龄、12月龄新疆褐牛眼肌高度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2014年的测定值(P<0.05)。【结论】2019年新疆褐牛各个年龄阶段的体尺测定指标与2014年测定的记录相比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莆田黑鸭体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莆田黑鸭的11个体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将众多的性状综合成几个主成分,旨在为莆田黑鸭体型性状的选育提供方向和重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型性状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公鸭以体重与胸深的相关性最高,母鸭则以体重与半潜水长的相关性最高。公鸭的11个体型性状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占信息总量的86.01%),可从这2个主成分中选取体重、嘴长、半潜水长、胸宽和骨盆宽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母鸭的11个体型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占信息总量的88.83%),可从这4个主成分中选取体重、半潜水长、胸宽、体斜长和胫长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三河牛初生体尺和初生重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2000—2012年出生的5 521头三河牛的初生体尺、初生重记录,估计出生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初生重的遗传参数。【方法】使用DMU软件,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犊牛性别和母亲年龄为固定效应、出生场年月和动物个体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结果】三河牛初生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初生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46、0.48、0.38、0.50和0.41,遗传相关为-0.05(管围和体长、初生重)—0.86(体长和初生重),表型相关为-0.10(体长和管围)—0.70(体长和初生重)。【结论】三河牛初生体尺、初生重的遗传力为0.38—0.50,属于高遗传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顺昌县现有和新引进的南江黄羊种群,采用家系内个体指数法,进行世代扩繁选育,结果表明:第3世代后备公、母羊2、4、6月龄体重比第1世代同期体重提高13.16%~16.43%,公羊差异显著,母羊差异极显著;公羊初生至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95.5 g,母羊为90.0 g,分别比第1世代提高15.45%、15.38%;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胸围、体长和体高比第1世代提高5.88%~10.77%,差异均极显著;第3世代公、母羊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和胸围的变异系数(C.V)与第1世代相比均有下降,体型外貌均匀整齐;3个世代的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和每个世代内各月龄性别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用草原红牛、利木赞与草原红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群体,以体重、体尺作为衡量牛生长发育的指标,以肉牛线性体型评分方法中的肌肉度线性评分性状和屠宰肉用性状作为衡量牛肉用性能的指标,运用SPSS软件之GLM分析了40头牛21个性状与8个微卫星标记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穴203bp雪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穴142bp雪对腿围、净肉重和净肉率等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穴123bp雪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ID鄄VGA46等位基因C穴211bp雪对5个肌肉度评分性状耆甲、肩部、腰厚、大腿肌、臀部外形以及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和净肉率等屠宰肉用性状有负面影响;BM1824等位基因A穴171bp雪对十字部高、腰厚2个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穴179bp雪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穴221bp雪对耆甲、腰厚、臀部外形等肌肉度评分性状和体重、胴体重以及净肉重等屠宰肉用性状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