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野生种与栽培品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梅的野生种及果梅、花梅栽培品种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及酯酶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受试类型都有基本相似的特征酶谱。野生梅、半野生梅、单粉垂枝梅和淡晕宫粉梅较为原始,白须朱砂梅和送春梅较为进化,大羽梅最为进化,其构成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2.
李,杏,梅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汪祖华  陆振翔 《园艺学报》1991,18(2):97-101
经对89个李品种、32个杏品种及25个梅品种(品系)进行叶柄、叶片过氧化物 酶同工酶分析,发现李、杏、梅的同工酶谱型基本相似,但亦存在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带区二条酶带Rf值之不同。分析其酶带及谱型的内在规律性,作者认为将李、杏、梅归为同一属(或同一亚属)较为合理;杏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介于李和梅之间,而更亲近于梅;三者之间的演化途径为李→杏→梅。  相似文献   

3.
梅及其近缘种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对包括野梅、半野生梅、栽培果梅和桃、山桃、光核桃、杏、山杏、藏杏、洪平梅及李等共41个分类运算单位(OTU)选用3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梅种内可聚力杏梅、常绿梅、品字梅、毛梅、小梅、长梗梅、野梅、果梅等8个类群。以距离系数而论,与梅亲缘关系最近者为洪平梅、藏杏,其余依次为山杏、杏、山桃、光核桃、桃、李等。参照聚类结果、形态分类以及其它因素,提出了梅种内及若干近缘种有关分类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我爱梅花     
正云南是我国三大特有物种分布中心和全球物种多样性较为集中的10个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梅的起源中心、野生分布中心和种质多样性中心。笔者所在的滇中更是云南梅资源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质最佳、树龄最高,而古梅资源又集中的地区,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植梅艺梅的传统,一些古刹或公园还有一些古老珍稀的老梅。安宁市曹溪寺是云南现存古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19,(8):215-216
<正>目的与意义:西瓜是一种非呼吸跃变果实,经过漫长的进化,由不能正常成熟的野生西瓜进化成现代栽培西瓜。但是,西瓜的进化机制及脱落酸在进化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以栽培西瓜(‘97103’)、半野生西瓜(‘PI179878’)及野生西瓜(‘PI296341’)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西瓜品种成熟过程中游离态及结合态ABA的含量,并利用课题组已  相似文献   

6.
基于ITS序列的栽培杏种质亲缘关系及政和杏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6个主要栽培杏和野生杏种质为试材,采用对杏种质资源ITS序列的克隆和测序方法,研究了主要栽培杏种质的亲缘关系和政和杏的分类地位,以期为杏种质资源分类和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杏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中性检验显示出显著的负向选择进化模式。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基于ITS序列可较好地将杏组植物划分为梅、政和杏、西伯利亚杏、普通杏和杏李5组,仁用杏与西伯利亚杏的亲缘关系更为相近。相比于普通杏,政和杏与梅的亲缘关系更为相近,应当为梅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7.
梅、杏、李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梅(Armeniaca mume Sieb.)、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李(Prunus salicina Lindl.)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儿茶酚酶同工酶酶谱,初步确定了区别梅、杏李的特征酶带。结果表明,梅、杏、李三种树种中,梅、杏的亲缘关系更近。根据梅、杏和梅杏杂种的差异。可以认为P_7(0.91)、L_8(0.85)带的有无及颜色差异,Γ_5(0.68)、L_6(0.62)带的颜色深浅作为鉴定梅杏杂种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2 ~ 4 个主要种或变种共16 个基因型测定其ITS 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6 个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矩阵。采用二次置根法用樱桃置根,用PAUP 软件计算数据集在56 个进化模型的得分,Modeltest 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计算遗传距离、变异,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桃、李、梅、杏、樱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 核果类果树各组ITS1 和ITS2 的分子进化速率不同,信息量也不同;2. 核果类果树演化顺序为:共同的原始材料分化成樱桃、李、杏,再由李进化产生桃,杏进化产生梅;3. 辽杏较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原始,桃演化顺序是:巴旦杏—山桃—普通桃、新疆桃;4. 本结果支持将核果类果树分成4 个亚属。  相似文献   

9.
对野生西瓜某些性状如苦味、白瓤、抗枯萎病性的遗传表现研究认为:苦味、白瓤性状的遗传传递能力较强,抗枯萎病性遗传相对较弱。不同时期西瓜植株不同部位同工酶研究表明,某些酶带的出现或缺少可作为利用野生资源改良西瓜品种中预选和鉴定的生化指标,其中以种子酯酶同工酶及成株期功能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西瓜同工酶酶谱的表达部分揭示了某些性状的遗传状况及后代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红花岩黄芪、金露梅、银露梅、砂地柏和柠条5种野生地被植物为试材,在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S形曲线后,求出5种地被植物的半致死温度,研究半致死温度和植物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不同低温控制下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与植物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野生地被植物的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抗寒性由强至弱评价为砂地柏金露梅红花岩黄芪银露梅柠条。  相似文献   

11.
梅花品种分类的花粉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康素红  刘晓祥 《园艺学报》1997,24(2):170-174
对花梅3个系60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对观测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梅花花粉可以分成6大类;各品种的花粉形态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梅品种的亲缘演化关系。孢粉学证据基本支持传统的二元三级品种分类系统,但也有异议。垂枝梅类与直枝梅类在花粉形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宫粉型内各品种可能来源不一,且进化程度不一,分化明显,在分类上可以考虑细分;绿萼型品种的形成中可能有李的基因渗入。  相似文献   

12.
<正> 祁阳地处湘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梅的原产地之一。笔者调查境内的南岭余脉阳明山及祁山,均有大量野生梅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据县志记载,祁阳梅的驯化栽培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选优去劣,培育出来的早熟鸭蛋梅,品质优良,深受欢迎。近年来,我们采取嫁接、分株、种子育苗等多种繁殖方  相似文献   

13.
余华 《现代园艺》2009,(11):73-73
<正>贵州省雷山县盛产杨梅,境内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区域拥有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含硒野生杨梅万余吨,随着天然林禁伐和封山育林取得的成效,我们雷山县境内杨梅资源更加丰富,可为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资源条件。雷山杨梅,俗称大梅、巨梅。果形特大,为不正圆形,  相似文献   

14.
叶万军 《北方园艺》2015,(14):138-140
以大兴安岭野生蓝莓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野生蓝莓混浊汁的最佳酶解条件,研究不同的果胶酶添加量、不同的酶解温度、不同的酶解时间条件对野生蓝莓混浊汁出汁率、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野生蓝莓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2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5.
徽梅是指在古徽州(今黄山市为主体)天然分布,集观赏、果用及药用价值的特殊优良品种群,是安徽最为珍贵的野生和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也是构成中国梅花的最主要品种群之一。研究、利用徽梅资源,对于丰富梅花苗木品种,壮大梅花产业,推广梅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徽梅作为最具徽文化特色的观赏植物代表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子实体的人工培养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使接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蛹虫草菌长出了与野生蛹虫草一样的子实体,并测定了子实体及培养基-菌丝体混合物中超氧化物歧酶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邹学校  朱凡 《园艺学报》2022,(6):1371-1381
辣椒起源于玻利维亚中南部年降雨量不到500 mm的半干旱区,属亚热带无霜区,最初原始野生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辣椒的利用可追溯到8 000~7 500年以前,早期辣椒依靠飞鸟传播种子,生长区域从发源地玻利维亚逐渐扩大到南美洲、中美洲,再到北美洲西南部,在不同生态区进化产生10多个栽培种的近缘野生种和约20个非近缘野生种。辣椒栽培种由共同祖先Capsicum chacoense进化而来,紫花祖先迁移到安第斯高地,进化产生了绒毛辣椒(Capsicum pubescens);白花祖先迁移到玻利维亚南部相对干燥的地区进化产生下垂辣椒(Capsicum baccatum),继续迁移到潮湿的亚马逊盆地,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灌木辣椒和中国辣椒的共同祖先。共同祖先继续向外迁移,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进化产生了一年生辣椒,在加勒比地区进化产生了灌木辣椒,在亚马逊河流域北部谷地进化产生了中国辣椒。辣椒的驯化是将野生种从原产地移出进行人工栽培开始,将易脱落、果实小、色泽单一、果实朝上的野生种,改变成不易脱落、果实朝下、肥大化及形状、颜色多样化、经济效益好的栽培种。一年生辣椒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进化,已有6...  相似文献   

18.
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19.
扬蕙蝶和扬蕙梅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从原产安徽大别山区野生蕙兰种质资源中筛选、驯化、培育出的2个优良新品种。扬蕙蝶属中国兰赤蕙蝶花品种,扬蕙梅为中国兰花赤蕙梅瓣精品。文章介绍了这2个品种的选育过程,在各区试中主要特征特性表现,简单介绍了扬蕙蝶和扬蕙梅的栽培要点,以期为其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沈夏淦 《花卉》2017,(5):44-44
在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中,梅花名列榜首。梅花在我国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周礼·天官》中均有记载。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就开始引种驯化栽培野生的梅花。而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于汉初,那时就已将其用于园林绿化。时至今日,目前我国栽培梅花较为出名的,有武汉的磨山、无锡梅园、南京的梅花山、杭州孤山、昆明西山及黑龙潭、山东青岛、江苏扬州等地。而在国外,主要有日本栽培的艺梅;朝鲜、欧洲及新西兰等地也有少量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