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三癸亭茶话》摘记浙江湖州寇丹读书、著文、作画、刻壶、艺兰,为闲适之乐。贯穿其间不可离者,茶也。间或作远游,也与以上诸事有关。零星点滴,摘之于后,仅供茶友参考斧正而已。1.唐杜牧《茶山诗》:“山实东南秀,茶称瑞革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共28句...  相似文献   

2.
匡达人 《农业考古》2004,(2):130-132
半岭亭座落在新化县资江左岸的青实乡实竹村,是为过往行人建的一座茶亭。亭嵌有《半岭亭记》石碑一块,进出茶亭门有石刻对联。其碑文颇有文彩,又写实,现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走在婺源茶乡青石铺砌的驿道上,你会感到十分的惬意。特别是盛暑炎热,“五里凉亭,十里茶亭”,短亭接长亭,乡人在山亭、路亭、桥亭或店亭,设缸烧茶,供过往客人歇凉解渴,茶水分文不收。有的茶亭还挂着“茶”字帘旗。坐在亭中,清风徐徐,品尝着香茗,使你留连忘返。我曾长途跋涉,经过了一条又一条崎岖而又弯弯的山乡小道,在几个很有诗情画意的茶亭落过脚,饮过茶。这些茶亭,有的建筑粗犷而带点原始,有点古色古香;有的茶亭雕梁画栋,很是优雅。茶亭烧茶的用具是茶瓶。舀茶是用一个斜面小竹筒,装有一个长长的竹柄。盛茶用的是小茶瓯。茶亭中的茶叶,也都是“名山”、“名家”茶。村妇采早,采嫩,将茶叶精心制作而成,使之具有“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醇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色。品尝一口,使你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4.
吕维新 《农业考古》2001,(4):356-357
婺源古属徽州 ,后划归江西。地处赣东北 ,与浙江开化 ,安徽休宁为邻。境内峰峦重叠 ,古木参天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茶树遍山满野。“婺之壤则山踞八、九 ,水与土逼处其间才一、二耳。”“岁概田收入通邑十分之四 ,乃并力作于山。”(《婺源县志》)这是婺源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一、“婺绿”始自唐代唐·建中四年 (783) ,五十一岁的陆羽 ,曾移居上饶城北茶山寺 ,筑宅建亭 ,凿石得泉 ,环居植茶。他在《茶经·八之出》中写道 :茶“生婺源山谷”。唐代 ,婺源就是著名的产茶区。唐末 ,杨华《膳夫经手录》有“婺源方茶 ,置制精好 ,不杂木叶 ,自梁、…  相似文献   

5.
茶的另一别号:葭萌陆羽《茶经》称茶“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四曰茗,五曰。”但茶在古代还有另一别号:葭萌。偶翻西汉扬雄的《方言》,有语曰:“蜀人谓茶曰葭萌。”葭萌,是古四川人对茶的称谓,在汉中、剑阁、广元一带至今还保留此称呼。葭萌,本秦灭蜀后所设的县邑。而这县邑名之由来,可能因当地产葭萌(茶),故有此名,到杨雄时才把当地称茶为“葭萌”记入他的《方言》一书。葭萌县,直到元初始并入照化县,故址在今广元县南。但“葭萌”一名的由来,有另一说法,是因蜀王的弟弟叫葭萌。据《华阳国志》记载,先秦时,末代蜀王…  相似文献   

6.
茶亭是徽州古亭中一种独特的亭式建筑,位于道路两侧,数量较多,有"三里一路亭,五里一茶亭"之说。徽州地区的茶(路)亭主要有拱洞式、民居式和亭式路亭三种。茶亭,承载着悠久的文化,是道路保障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承担了社会公共空间、社会救济的功能,体现了深层次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诗,源远流长,不但写茶诗的作者多,茶诗的数量多,而且茶诗的体裁,也是形形式式,五花八门,今综述如下:一、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和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通称“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从茶诗中可以看到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四言《嘲茶山》宋代葛胜仲作吴兴紫笋,实产顾渚。唐昔*#贡,阚山芽吐。隼砨出临,虎岩亲驻。邻邦刺史,金匏相遇。木瓜堂前,穿云氵邑露。烹蒸包发,及春未暮。…  相似文献   

8.
曾几,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是宋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有诗集《茶山集》八卷传世。茶山诗的艺术风格,上承黄庭坚、陈师道和吕本中,下启陆游和杨万里,开“诚斋体”的先声,后人把曾几列入江西诗派。近年一些文献,以讹传讹,误将曾几的《茶山集》归属为宋代茶书。《茶山集》是宋代茶书吗?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甜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柑橘重要发源地之一。目前发现有关柑橘的文字记载,最早的古籍为夏书《禹贡》篇,载有“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记载有“果之美者,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战国时代《山海经》记载:“葛山……,其木多桓、栗、橘、柚。”  相似文献   

10.
“禹贡蒙山”历史上有东蒙、西蒙之说,东蒙在今山东某县百北,亦称龟蒙:《清一统志》写有“蒙山高峰数处,俗以龟蒙、云蒙、酉蒙……之称,其山绵亘百二十黑,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古刹七十余所,《禹贡》“蒙羽其艺”指此。酉蒙在今四川名山、雅安、芦山三县界,《禹贡》“蔡蒙旅平”指当地蔡蒙二山,当禹治水时开拓此地而祭祀于此。我国历史悠久在史料传递中,分为神话阶段、传说阶段、半信史阶段、信史阶段,其中前二段时间很长,由于各地文化发展,交通条件、民族分布极不一致,不少地方神话与传说持续时间更长,有关蒙山茶演变史和…  相似文献   

11.
茶诗趣话     
历代诗人多爱品茶,因而津津乐道,留下不少诗赋,其中可考茶品与制作以至茶之习俗。茶入诗人笔下,又丰富了文学领域。晋代杜育《荈赋》中认为茶是“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因而“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荈草即茶,陆羽《茶经·一之源》云:“一曰茶;二曰槚;三日蔎;四曰茗;五曰荈。”此赋写到茶在岗谷间生长之盛,并谈到煮茶之妙状:“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茶沫如雪,茶芽如花,极其美化之能事。茶以嫩芽最为珍贵上品,一芽带一叶或二叶者,雅称旗枪,因芽尖细如枪,叶展开如旗。唐代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诗云:“酒帜风外欹,茶枪露中撷,”言采茶尖也。又黄遵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中国茶之起源,源于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之益智健身功能,中国饮茶已有3000余年历史。晋代郭璞注《尔雅》,明确“茶”的含义。进入唐代,伴随着灿烂的盛唐文明,茶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陆羽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推荐湖州紫笋茶为贡茶;浙江长兴顾渚山建起贡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人士饮茶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服食、谈玄、博弈之风非常盛行,学术界对此已有广而深的研究。然而,对于这一时期饮茶的风气,目前学术界却还很少研究。由于资料所限,本文对这一时期人士饮茶的风气只能进行粗略的描述,冀能抛砖引玉! 饮茶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但上古却没有“茶”字。在先秦古籍中只能见到“荼”字,即使有“茶”字,那也属后人所改。“茶”字最早出现于中唐以后。据后人考证,先秦古籍中的“荼”即指“茶”,如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茶在古代有许多名称,据陆羽《茶经》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据说在4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饮茶了,如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  相似文献   

14.
茶诗七首     
茶与人 初春茶叶最清香, 加意珍藏冬亦芳。 世上青春诚可贵, 老来余热也称强。 初访妙峰山 久慕名山有妙峰, 今春初访兴匆匆。 未登“三癸”情难已① 改日重游霜叶红。 注:①妙峰山上陆羽茶文化史还有陆羽墓、皎然塔、慕羽坊等,三癸亭稍远,不及观赏。 “慕羽坊”揭幕 和熙春风冉冉来, 中韩茶友乐开怀。 墓前村畔人头仰, 共剪彩云友谊栽。 陆羽墓 不羡乌纱不羡财, 《茶经》为伴最和谐。① 年年岁岁松茶茂, 明月清风不染埃。 注:①陆羽墓道石碑上刻有《茶经》全文。《茶经》提倡“精行俭德”精神” 皎然灵塔 形似灯台紫气佳, 诗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与统治者阶层清代陈元龙编撰的著名类书《格致镜原》有引录:“《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清代孙壁文《新义录》卷96《饮食类》也有“《本草》则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广东茶文化发展的轨迹华南农业大学丁俊之成书于八世纪六、七十年代,距今已1200多年.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这个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一开头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树如瓜芦……”。近数十年来,我国发现野生茶树的报导已不下数十起,其中以西南地区分布...  相似文献   

17.
蔡泉宝 《农业考古》2003,(2):315-316
浙北湖州市所属的长兴县、安吉县和德清县 ,近二十年来所产销的紫笋茶 ,安吉白茶和莫干黄 (剑 )芽 (以下简称“三色”茶 ) ,不仅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名茶市场的亮丽风景线 ;而且 ,能够品尝到这种茶 ,意味着品尝者的身份 ,品位和礼迂 ;并且开始走向国外 ,赢得了广大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和赞扬。一、“三色”茶的由来以紫色、白色和黄色三种颜色命名的名茶 ,在我国名优茶茶目中并不罕见 ,而在一个市属的三个县各有一种颜色打造名茶品牌的却还少有。紫笋茶产在长兴县。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中的“紫者上”、“笋者上”这两句中的“紫笋”两字而定…  相似文献   

18.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2,(2):178-180
长兴县顾渚山盛产紫笋茶 ,山下有著名的金沙泉 ,在唐代连续作贡 80余年而闻名于世。又因长兴与中国“陶都”宜兴毗邻 ,矿脉相连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泥 (陶土 )。据长兴方志记载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 ,时有“南窑”、“北窑”之称 ;“南窑”在长兴缸窑 ,“北窑”在宜兴丁山。于是长兴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 ,早被誉为“品茗三绝”。自晋、唐以来 ,民间饮茶之风盛行 ,城乡茶馆林立。长兴东临太湖 ,西倚天目 ,山水清远 ,属于江南水乡之地。正如杜牧在顾渚写的《茶山诗》中所盛赞的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抗战爆发前 ,长兴人口有 2 …  相似文献   

19.
评明太祖“罢造龙团”江西省上饶茶厂吕维新,钱开信,王学进据明·沈德符撰《野犹编补遗》载:“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帷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  相似文献   

20.
伍强溪水茶飘香全华,张国朝湖南沅陵伍强溪库区出产的褐滩茶,是我国茶叶中的珍品。早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就被朝庭列为贡品。《辰州府志》载:“唐陆蛰翰苑集序云,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今且以充土贡矣。”又据《沉陵县志》记载:此茶用碣滩沉水对岸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