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7月在宋洛乡梨子坪村和西坡村 ,松柏镇塘坊村发现玉米的一种新病害。林区植保植检站查阅有关资料后 ,初步确定为玉米疯顶病 ,后来全省种子理事会议在我区召开 ,取病株到会场经专家鉴定 ,确定为玉米疯顶病。玉米疯顶病在我区苗期感病 ,典型症状 :分蘖增长 ,叶片色浅 ,扭曲或卷成筒状不能分开 ,少数成株被害后 ,无正常雄穗和雌穗 ,雄穗增生畸型 ,长出许多小叶 ,雌穗 (果穗 )受害后 ,发育不良 ,不抽花丝 ,顶部上生小叶片 ,不结实 ,病株颗粒无收。我站对玉米疯顶病调查结果表明 ,发病田块均属小麦预留行套种玉米 ,病株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相似文献   

2.
1998年阳泉市首次发现玉米疯顶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在盂县牛村镇和仙人乡,郊区舁乡发现1种新的玉米病害。根据有关专家鉴定,此病为玉米疯顶病。这种病害在山西省尚未见报道。疯顶病的典型症状为植株疯长,株高超过正常株50cm左右,无正常雄穗和雌穗。玉米感病后,苗期分孽增长,叶片色浅,扭典或卷成筒状不能分开。成株期被害后,雄穗增生畸型,长出许多小叶,这些变态叶状花序呈疯顶状,故称疯顶病。雌穗(果穗)受侵染后,发育不良,不抽花丝,顶部上生小叶片,不结实,病株颗粒无收,对产量影响很大。经调查,阳泉市在这些地区发生玉米疯顶病8.7hm2。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8个表现突出的杂交组合,以小偃22作对照,从亲本和杂种一代产量性状、株型、株高、抗病性等农艺性状角度对其组合选配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个组合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正向的杂种优势。产量构成因素中以千粒重的优势为最大,其次为穗数和穗粒数;多穗型亲本与早熟大穗亲本型组配,且双亲株高在75~80cm左右,株型紧凑,抗病,较容易选配出理想的强优势组合,为杂种小麦生产实现产业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柑橘脚腐病又称裙腐病,俗称烂蔸巴。是柑橘产区常见的─种病害,常使受害植株主干基部皮层腐烂,致使枝叶枯黄,树势衰退,产量与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发病时病部皮层褐色湿腐,散发酒糟气味,常流出褐色胶液,并引起主干和根群腐烂;天气干燥时,病部干枯开裂,扩展缓慢。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是选用抗病砧木,在已采用感病砧木的橘园,应加强栽培管理,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并及时治疗病株。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现将柑橘脚腐病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1)选用抗病砧木。尽量采用枳壳等抗病砧木,在地下水位较…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穗腐病是玉米果穗上普遍发生的一类真菌病害,该病害可直接影响玉米品质,也可产生多种霉菌毒素威胁人畜健康(Duan et al.,2016)。降雨、温度和虫害等因素均与穗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害虫为害是病原菌侵染的主要途径。本研究结合党晶晶等(2017)的研究结果,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杀菌剂和杀虫剂单独或联合施用对玉米穗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穗腐病的全面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年对豫北安阳市玉米黑粉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总结出该病具有发生因品种而异、区域逐年扩大、危害多集中于雌穗、程度逐年加重、局部受害严重的特点;分析其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主要有田间菌源量大、外来菌源传播扩散、缺乏有效防治措施、气候环境条件适宜、玉米品种抗病性较差、相关法律法规未阻止病害随种子传播等多方面;提出了以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加强栽培管理等农业防治为主,以药剂处理种子和茎叶喷雾等化学防治为辅,同时搞好技术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咸宁市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是咸宁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病虫为害对玉米造成较大的损失。据田间调查,咸宁市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螟和玉米蚜等。1玉米纹枯病1.1症状识别纹枯病主要为害玉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发病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  相似文献   

8.
孙太安 《植物保护》1990,16(1):27-27
自1980年以来,马铃薯瓢虫一直是我县三川、冷水、叫河、陶湾四乡的马铃薯主要害虫。尽管年年防治,虫口密度有增无减,一般减产50%以上,发生面积2.1万亩。 1985年开始推广春玉米地膜覆盖新技术,玉米由单行变双行密度增加,马铃薯面积相对减少,7月下旬马铃薯收获后,马铃薯瓢虫成虫大量迁移到玉米雌穗上嚼食花丝,危害后雌穗形成乱麻状或平顶。据1989年8月7日至9日在该地区调查,穗被害85%,百穗有虫128头,单穗最高有虫12头。个别玉米叶片也受害。 马铃薯瓢虫危害玉米的特点:地膜覆盖春玉米(该地区海拔高度1200-1300米,系高  相似文献   

9.
自然感病条件下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感病条件下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初报梁克恭,李丹,武小菲(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玉米青枯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当前生产中推广的一些品种大多感病,有的受害严重,采用抗病品种防治此病经济而有效,但目前对玉米青枯病致...  相似文献   

10.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是玉米主要病害。茎腐病多数病株明显发生根腐,茎基节间产生不规则状褐斑,随后很快变软,内部空松,导致果穗下垂、籽粒干瘪、整株青枯或黄枯,明显减产。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除腐霉菌外,也有与穗腐病相同的禾谷镰孢菌  相似文献   

11.
熊美兰 《植物保护》1988,14(2):48-48
番茄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vun Smith)属细菌性病害,其分布范围较广。南美洲、日本、菲律宾、泰国、我国台湾及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发生。而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江西发病率较高,严重地区可造成毁灭性灾害。由于青枯病菌遗传问题比较复杂,至今尚无有效的杀菌剂和理想的防治方法,主要采用抗病育种这一途径。 番茄抗青枯病育种工作开展较早的有美国、日本等。据1974年Gilbert等报道 “Kewalo”是以野生型亚种的选择系统做抗病亲本而育成的,具有较好的抗病性,而用“Venus”(金星)和“Kewalo”进行有性杂交后所得到的杂种一代“BWN-21”则具有比双亲更高的抗病能力。日本引进“Ke-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不断加重发生,特别是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冷凉丘陵山地春播玉米受害比较严重.该病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染,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种植感病品种和连作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选育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源、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种衣剂或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番茄枯萎病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枯萎病及其防治方法黄绍岗(广西植保总站)番茄枯萎病是广西普遍发生的蔬菜病害,以秋植和夏植番茄受害最重,冬植和春植番茄次之。1症状识别番茄枯萎病在植株茎基部、分枝及叶柄基部均有发生。由于病原菌侵入的部位不同,植株受害症状可分为全株受害和局部受害两大...  相似文献   

14.
玉米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晋中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定的重要因素,做好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和保证玉米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结合多年实践,将玉米生产主要病虫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玉米丝黑穗病1.1危害症状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往往全株无收成。  相似文献   

15.
田间调查了桃蛀螟卵在玉米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发现桃蛀螟卵主要产于叶片正面基部附近(叶鞘顶端和叶腋),其次在叶鞘和雌穗苞叶上,花丝和叶片其他位置卵量最少。桃蛀螟卵主要分布于玉米植株中上部,雌穗节上1~2节(倒6节和倒7节)卵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玉米纹枯病近几年已发展成为我县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防治该病要做到正确识别病症,掌握病菌侵染发生规律,推广抗病品种。对连作田,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要在抓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在抽雄前7d~10d用药防治,防治重点保护基部1~2基节的叶鞘。  相似文献   

17.
扎兰屯市玉米瘤黑粉病的流行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瘤黑粉的发生危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河湾镇永星村3组种植的海玉六品种,发病率为60%-70%,邻近其他玉米品种发病率为10%-20%;雅尔根楚办事处三道沟村5组种植的海玉四品种,面积约1.3hm^2,发病率为50%-60%,邻近其他品种发病率为20%-30%。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玉米连年种植,又遇到了干旱少雨,玉米生长势弱,导致病害大发生。文章提出了选用和种植高产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选用新型杀菌剂处理种子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9月,笔者在山东省梁山县调查发现,秋季蔬菜和大田作物尤其是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受到蜗牛的严重危害。该地区2013年时只有少量玉米受到蜗牛的危害,到2014年已暴发成灾,其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密度高。蜗牛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和雌穗。使受害叶片仅剩1层表皮,出现不规则缺刻,俗称开天窗,呈现麻丝状;取食雌穗上的花丝及穗上部籽粒,导致籽粒脱落和秃尖,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如图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玉米上大面积发生棉铃虫青海省不种棉花,玉米也是近年推广带状田才扩大种植。作者1996年8、9月在民和、乐都、平安、循化、化隆、尖扎等县玉米、小麦带状田的玉米果穗上发现取食果穗籽粒的夜蛾科幼虫,经鉴定为棉铃虫,亦称玉米穗虫,玉米穗夜蛾。该虫在青海省...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纹枯病及防治伍佐君(四川省岳池县植保站638350)玉米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我区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并有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据调查,受害植株一般臧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无收。玉米在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但以抽雄期发生最为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