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叙宝 《茶业通报》2002,24(1):22-22
歙县杞梓里镇是一个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大镇,农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茶叶。全镇现有茶园面积511.6h,地处海拔500m以上的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以生产顶谷大方等名优茶为主。近年来,为提高名优茶生产经济效益,我们在全镇推广了以促进名优茶早生壮发为目的的茶园管理技术,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秋茶后合理轻修剪过去采制名优茶较少,以大宗茶为主,多采取春茶前轻修剪。现在以采制名优茶为主,我们改春茶前轻修剪为秋茶后轻修剪。因为春茶前轻修剪,伤口愈合慢,早春茶芽萌动推迟,相应名优茶的开采期也推迟,从而影响春茶产量…  相似文献   

2.
名优茶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林伟平(浙江省宁海县林特局)一、发展概况及产生的积极影响名优茶,是茶中珍品,其品质具有独特的风格,色、香、味、形具有人们喜受的特点。1992年全国名优茶产量达3.15万吨,产值10.3亿元,分别占全国毛茶总产量的5.64%、总产...  相似文献   

3.
机制名优茶的研究田保良,孙华志(江苏省句容市多管局212400)茶叶是我市多种经营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名优茶,经济效果相当可观。我市作为江苏省四个产茶基地市之一,拥有金山翠芽、茅山长青、武岐翠眉、浮山云雾等一大批名优茶,且金山翠芽已获中国农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4.
名优茶生产与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优茶生产与技术进步郭素英(安徽农业大学)名优茶生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品类、名称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茶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提高,这对于刺激茶叶生产发展是值得重视的趋势。近十年来,是名优茶发展速度最...  相似文献   

5.
无性系良种茶苗的定植与管理技术钱六九,江济和(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祁门茶叶研究所)名优茶的发展,必须以良种茶园为基础,尤其是无性系良种茶园,其芽叶性状、发芽期等比当地的群体种茶园优越。因此,无性系良种繁殖与推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多数老茶区...  相似文献   

6.
水稻不同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两因子随机区组试验,对五个不同品种(组合)、三个不同播期及品种与播期的互作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地及气候类似地区,宜推广早中熟杂交稻组合金优晚3等;适宜的播种期为谷雨节左右;早中熟品种(组合)宜在适期播种,晚熟品种(组合)宜适时早播。  相似文献   

7.
试论名优茶开发的科技效应李贤葆(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自从1985年我国茶叶流通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以来,名优茶开发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给整个茶叶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尤其对于茶叶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一、名优茶开发带动了采摘和加工技术的革...  相似文献   

8.
徐四清 《茶业通报》1996,18(3):47-48
完善名优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徐四清(安徽省周王茶场242065)近年来,安徽各地名优茶开发和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量逐年增加,质量普遍提高,获国优,部优,省优名茶不断涌现,大大丰实了我省的名优茶市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茶叶品质的需要,据统计,19...  相似文献   

9.
裴忠义 《茶业通报》1994,16(2):14-14
茶树轻修剪与名特优茶生产裴忠义(江苏省国营茅麓茶场)茶树轻修剪技术与生产名优茶之间,关系密切,也与提高经济效益关系密切,笔者愿抛砖引玉提出以下肤浅的看法。一、轻修剪方法:当前茶叶的消费是趋向于高档化,上市时间以"早"为贵。特别是手工绿茶,经济效益特高...  相似文献   

10.
申东 《贵州茶叶》2002,30(2):38-40
根据贵州目前名优茶的状况和发展的方向,总结归纳了贵州名优茶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并介绍了贵州几种主要名优茶和系列名优茶机制技术指标,有利于广大茶农对新型机械的引进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石台县名优茶开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台县名优茶开发的调查研究詹罗九,秦德星(安徽农业大学)(石台县人民政府)石台地处皖南山区腹地,青戈江、秋浦河上游,县境南北,山岭绵延,属黄山和九华山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牛降,位子县境西南边陲。生态环境宜茶,茶叶为该县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品,现有茶园5...  相似文献   

12.
良种、名茶、效益钱六九(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24728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名优茶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名优茶开发生产,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发挥良种优势、大面积繁殖无性系良种苗、不断...  相似文献   

13.
名优茶生产与春季茶园管理贾维希,金良忠(宁国县农牧渔业局)宁国县名优茶生产与开发已由内山高山地区走向外山低丘平畈地区,由指定重点产区两个乡的八个村民组扩大到二十八个乡镇。名优茶的生产和开发不只涉及制茶工艺,同时也涉及到茶园的栽培管理。春茶是一年中产量...  相似文献   

14.
我省山区发展名优茶的优势与问题方世辉(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我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茶园分布广、面积大、产量多,茶叶天然品质好.在我省茶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山区茶农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大力发展名优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极大地调动...  相似文献   

15.
推广塑料大棚覆盖茶园技术 提高生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强  章燕萍 《茶业通报》1998,20(3):26-27
名优茶是富阳市茶叶生产的支柱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茶园管理除推广早生无性系良种外,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大棚茶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结果分析1.1春茶开采明显提前。四年来的试验表明,早生良种龙井43大棚茶园一般要比本园露天提早采摘15d左右,比迟芽群体种露天要提早25~30d。例如1997年,大棚茶园于2月20日开采比本国露天3月7日提早15d,比迟芽群体种3月26.日提早34d。春茶采制时间的提早,使名茶平均价格在400元川.skg以上,成为抢手的礼品茶,青叶价格也平均在100元川.skg左右,使得很多茶农在投…  相似文献   

16.
黄磊  裘琳  夏小欢  付杰 《茶业通报》2015,(3):117-119
以绍兴地区普遍栽种的"龙井43"为试验对象,研究手采茶园改建名优茶机采茶园的技术。通过茶园蓬面养护、茶园肥培管理、名优茶适采期的研究,确立改建技术。结果表明,手采茶园改建成名优茶机采茶园首先要培育适于机采的采摘面,增加肥料投入,满足茶树的生理需求,机采前树冠面标准芽叶组成在85%左右时为适采期。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田保良 《茶业通报》1998,20(4):14-15
自九十年代以来,茶叶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然而,名优茶生产却异军突起,成了茶叶生产的“支柱”。1996年春茶期间,名优茶市场价格坚挺,产销两旺,大有压倒大宗茶的趋势。回顾名优茶发展的历史,无性系良种是名优茶发展的基础,哪里有无性系良种,哪里就有名优茶。句容市也是如此,无性系良种的推广也比较快,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句容市无性系良种茶发展概况句容市是江苏省四大产茶县(市)之一,现有茶园2333.3hm’,其中无性系良种47.Zhm’。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无性系良种,先后从福建、本省…  相似文献   

18.
夏涛  段建真 《茶业通报》1995,17(2):35-36
龙洞系列名优茶的采制夏涛,段建真(安徽农业大学)龙洞系列名优茶产于湖北省宣恩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洞水库库区茶厂。该库区方圆1.5km2,境内丛山峻岭,峡谷深幽,树木苍翠,风景宜人,有"小三峡"之称。这里终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98-2000年4月中下旬(春播)和6月上旬(夏播)种植的1607份玉米早代系进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表明:播期对玉米早代系田间抗病性具有很大的影响,玉米早代自交系大斑病和粗缩病以春播发生较重,而小斑病和茎基腐病以夏播发病较充分。因此,在鉴定玉米早代系田间抗性时应根据鉴定病害对象安排在不同播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种子科技》2014,(8):55-55
如何防治黄瓜霜霉病? (1)选用抗病品种。 (2)培育壮苗,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