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引1320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金属铅(Pb)的响应。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对硬粒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对其有抑制作用。50 mg/L Pb2+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鞘伸长、芽长、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有促进作用,活力指数对铅胁迫反应较敏感;200 mg/L Pb2+对发芽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而对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干重及胚芽鞘伸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铅胁迫对硬粒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存放年份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胚嫁接技术,在石英砂,湿自封带,土壤和沙子中进行发芽和成苗试验,结果表明:湿沙中发芽率最高,京24和12-8嫁接胚在湿沙中发芽和出苗率较高,12-8种子嫁接胚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比较陕北农牧交错区11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期为有效开展优质牧草品种筛选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丹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高,披碱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低;苏丹草幼苗鲜重、根长、芽长和根芽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幼苗;不同牧草种子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根长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综合排序前3位的牧草品种为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综上表明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适宜于在陕北农牧交错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较秸秆焚烧前土壤提取液培养的种子明显提高,但种子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焚烧前处理无差异;幼苗芽长、胚根长和须根数与秸秆焚烧前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苗鲜重和苗干重均明显减少;种子萌发期α-淀粉酶活性较秸秆焚烧前处理明显下降,胚乳储藏物质转化率明显降低;幼苗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秸秆焚烧前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这些结果揭示秸秆焚烧土壤对小麦种子萌发影响不大,但不利于小麦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华重楼种子萌发最适宜土壤基质及最佳幼苗生长土壤环境,本研究采用黄壤土、育苗专用基质、黄壤土+农家肥、黄壤土+河沙+农家肥、黄壤土+珍珠岩+农家肥、黄壤土+腐殖土等6种基质对华重楼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状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重楼出苗差异显著;苗高、茎粗、根鲜重、茎鲜重和叶鲜重当年差异不显著,第2年差异显著.利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发芽床对火龙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沙床为较理想的火龙果种子发芽床,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鲜重均高于纸床和纱布床,其次为双层纱布发芽床,发芽效果最差的为双层滤纸发芽床。白肉火龙果种子的发芽率高于红肉种子,但幼苗质量低于红肉种子。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园林中草花混播时植物间的竞争,试验研究了波斯菊根、茎叶、花序的浸提液对硫磺菊、矢车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斯菊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矢车菊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是花序茎叶根;对硫磺菊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是茎叶花序根;波斯菊的茎叶和花序的浸提液对2种园林植物的幼苗根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显著高于根处理组;而波斯菊花序和茎叶的浸提液对硫磺菊的苗高有明显促进作用,根浸提液却显著抑制,不同处理组对矢车菊地上部分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桂花种子沙藏中萌发苗受水分胁迫后移栽对成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种子繁殖需经过种子后熟处理与育苗技术培育,才可发芽并长大成苗,试验通过湿润沙藏桂花种子,使其萌发芽苗,再用干旱胁迫处理后,移栽培育幼苗。结果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都在90%以上,比湿润沙藏桂花种子播种苗的出苗率、成苗率都高;对不同育苗方式的幼苗进行干旱和受涝处理后发现,桂花种子具有耐干旱、怕水渍的特性,芽苗经过干旱锻炼后,移栽苗的抗旱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要求,种子发芽试验必须用沙床或近似沙床的方法以模拟大田进行培养。从芽到幼苗。不同作物种子在发芽室(箱)的时间短则4巧天,长则8—10天。幼芽和幼苗在这样高温、高湿的小环境中生长,如果消毒效果不好就很容易感染病菌而霉变、烂芽,给准确鉴定种子的发芽率造成一定的难度。尤其在多年反复使用的发芽(室)箱,这种现象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分别选用种子磷总量高和低的小麦品种郑麦366和周麦17,探讨品种间幼苗根和茎叶的磷含量以及种子磷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发芽6天和缺磷22天时,郑麦366幼苗根和茎叶磷含量和磷总量显著高于周麦17,而种子磷利用率却显著低于后者;发芽6天时,郑麦366发芽种子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机磷含量和种子磷减少量显著高于周麦17。可见,与周麦17相比,郑麦366的根和茎叶具有较高的磷含量,这与发芽种子中较多的种子磷分解和释放较多的无机磷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比较陕北农牧交错区11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期为有效开展优质牧草品种筛选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高丹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高,披碱草种子的田间发芽率、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最低;苏丹草幼苗鲜重、根长、芽长和根芽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幼苗;不同牧草种子室内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根长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综合排序前3位的牧草为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综上表明苏丹草、高丹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适宜于在陕北农牧交错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从中缅边境侵入中国后,在西南地区大规模侵入农田、森林、草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论文旨在了解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评价其腐熟肥效,为有效防除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ta)和热解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制备混合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通过培养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新鲜和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以及腐熟有机肥对小麦种子发芽特性,植物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土壤微生物和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培养试验中,较高浓度的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显著抑制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生长速率;而相同浓度的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则相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苗高分别增加4.73%、13.06%、6.58%和29.87%,并使叶绿素含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显著提高,有益于光合作用,氮素同化和养分吸收。在种子发芽过程中,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抑制种子胚乳中的蛋白质、淀粉和六磷酸肌醇等大分子物质水解;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则促进它们分别水解为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无机磷,对构建新植物体,供给植物营养,促进幼苗生长有重要作用。在盆栽试验中,用新鲜紫茎泽兰浸提液灌根,小麦植株氮、磷、钾吸收量比对照显著降低,氮、磷、钾吸收量比对照分别降低74.78%、58.55%和70.77%,生物量减少47.77%-58.70%;用较高浓度的腐熟紫茎泽兰浸提液灌根则促进吸收养分,植株生物量提高27.53%。在田间试验中,与对照(不施肥)相比,施用化肥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量、脱氢酶活性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但与施用等养分量的化肥相比,化肥配施紫茎泽兰有机肥则显著提高了小麦根际微生物碳氮量、脱氢酶活性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籽粒增产8.87%,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结论】紫茎泽兰内含对小麦有毒的化感物质,抑制种子胚乳大分子内含物水解,降低种子发芽率,妨碍植物生长,减少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微生物腐熟能消除紫茎泽兰的化感毒性,刺激种子发芽,促进养分吸收,加速生长,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种群多样性,增加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在紫茎泽兰人工防除过程中,利用微生物菌剂野外就地腐熟紫茎泽兰生产有机肥兼具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Pb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德抗961为试验材料,设Pb胁迫浓度5、50、200、300、400、500和600 mg/L共7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Pb不同胁迫浓度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b胁迫浓度5和5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以及小麦幼苗的芽长和根长均CK,Pb胁迫浓度≥200 mg/L时会抑制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小麦幼苗芽和根的生长,其中Pb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Pb胁迫浓度≤400 mg/L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CK,从而提高小麦种子萌发的整齐度;Pb胁迫浓度5 mg/L处理的小麦幼苗鲜重和干重均CK,Pb胁迫浓度≥50 mg/L时会抑制小麦幼苗对养分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Pb胁迫处理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均≤CK。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Pb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的胚芽鞘的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97-6499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浓度为25 mmol/L,芽鲜重、芽干重比对照高;浓度为25~50 mmol/L,发芽率稍高于对照,其余的都低于对照。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芽干重、根干重的抑制率与NaCl胁迫浓度呈对数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使用氯化钠、结晶氯化钙、硫酸锌和硝酸钾不同浓度对玉米杂交种张单379进行引发,研究了种子引发后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活力指数、MLIT(平均发芽日数)、幼苗鲜重和干重、根的鲜重和干重,苗高等指标。结果表明:结晶Ga Cl2是最好的引发剂,最适浓度为0.4%时,能够提高玉米的出苗整齐度和健壮度及提高玉米种子的活力,从而为实现玉米的单粒播种,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及芽苗生长的影响,以‘中杂九号’番茄种子为试材,不同浓度ALA(0、0.1、0.5、1.0、5.0、10.0mg/L)浸种24h后,在0、25、50、100mmol/L NaCl胁迫下,28℃,黑暗培养7d,研究ALA对番茄种子发芽参数(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及胚芽和胚根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盐胁迫下,ALA浸种使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增加,胚根中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25 mmol/L NaCl胁迫能够提高发芽率、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而50-100mmol/L NaCl胁迫极显著的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0.1-0.5mg/L ALA浸种能够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总鲜重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而高浓度ALA(10.0mg/L)浸种导致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总之,ALA浸种能够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浸种浓度不宜超过5.0mg/L,NaCl胁迫下以0.1 mg/L ALA浸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皖玉10号、安甜3号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的砂基质引发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砂引发处理均能明显提高甜玉米种子幼苗生长测定的发芽势、芽长、苗鲜重、苗干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的平均发芽日数,同时,明显提高低温处理试验的芽鲜重、芽干重和简化活力指数.砂引发对甜玉米种子电导率的影响,两个品种的表现不同,皖玉10号的电导率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安甜3号种子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两个甜玉米品种种子砂引发基质的最适水分含量均为7.4%.  相似文献   

18.
一粒种子从萌动发芽到拱土出苗是靠吸取自身种子里的养分和能量,即种子母体中淀粉转化成的乳养来生长.出苗后不久,种子内的养分和能量消耗殆尽,转为靠根系从土壤吸收养分和水分;靠绿叶吸收阳光;以水分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为其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但是,这时由于幼苗刚刚离乳,彼此之间争肥、争水和争光现象十分尖锐,俗称"苗荒".这种"苗荒"对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比草荒还严重.所以,此间要抓紧适时间苗,一定不要错过间苗、定苗的最佳适期.  相似文献   

19.
Se对小麦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的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Se对小麦发芽时的胁迫效应,并结合土培试验,研究比较了3种土壤(石灰土、红壤、黄棕壤)Se污染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Se在适量范围内(<0.5mg·L-1)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高剂量(>5mg·L-1)时,对种子活力、α-淀粉酶及幼苗和根生长具有胁迫效应。对Se浓度与种子发芽各项指标抑制率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按EC25比较,根长抑制率>根干重抑制率>茎叶长抑制率>α-淀粉酶抑制率>发芽抑制率,Se污染对根生长抑制最为敏感。不同土壤对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的抑制率研究表明,Se对种子根伸长的抑制率远远大于发芽抑制率。Se对根伸长的抑制率随着土壤Se含量的增高而增大,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根伸长抑制率可作为土壤污染的生物指示物。采用EC10计算得Se土壤临界值:石灰土为38.7mg·kg-1,黄棕壤为138mg·kg-1,红壤为182mg·kg-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麦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方法】选取不同成熟度的P13-3和甘啤4号大麦种子,恒温发芽试验测定电导率。发芽前测定不同成熟度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和含水量等物理指标,发芽过程中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个大麦品种种子均为先增长,后增宽,最后增厚;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显著,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幼苗干重外,其余活力指标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有较大影响,其中千粒干重、电导率、幼苗鲜重、苗长和根长可作为检验种子活力的参考指标。P13-3种子在开花后36~42 d,甘啤4号种子在开花后30 d活力相关指标较好,幼苗质量较好,为适宜收获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