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欢  章家清 《中国乳业》2009,(12):16-18
乳品安全生产本应该是乳品企业诚信经营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然而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不能完全保证乳品安全供给。本文通过在无法律约束力和有法律约束力2种条件下,对比分析乳品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博弈,探讨了法律约束力对乳品企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乳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奶牛场粪污产生量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奶牛生产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对规模化奶牛场抓点试验,以规模奶牛场圈舍改造和发酵床养牛为核心,其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一体化应用,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和创新,取得显著效果。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总结,概括出了规模奶牛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兴生态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四化”内涵、发酵床体与种养结合的生产工艺,阐述了圈舍改建、发酵床养牛、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土地消纳利用等主要措施和在生产效率、环境保护、乳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成效,为规模奶牛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量和感受,乳制品消费的新鲜化和休闲化是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营养鲜活、口感轻柔的巴氏奶,在我国乳制品液态奶品类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加码低温赛道抢占市场。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消费市场趋势,从而确定探究新消费下的巴氏奶行业问题。从巴氏奶市场发展现状入手,集合巴氏奶在国家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为发展背景优势。通过分析巴氏奶在乳品市场中的规模,发现其增速提高和占比增大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增长吸引各大乳品企业争先布局低温市场。为了避免盲目入局,本文继续分析了巴氏奶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述巴氏奶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围绕新消费下的特点,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以期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4.
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乳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消费品。同时,人们对乳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量的提高,更多是对乳品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2011年牛奶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超标事件,以及相较于成人,婴幼儿更容易受到乳品中AFM1的损害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逐渐重视乳品中存在的AFM1污染问题。对国内外乳品的来源及生物学性质、污染及限定标量检测及控制技术现状进行了综述,对控制、消除AFM1的试验效果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针对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的食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监管缺位、部门协作不畅等突出问题,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实施乳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先进做法,依照明确监管职责、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加重监管责任的指导思想,制定的一部操作性较强的乳品安全监管行政法规.为确保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本文就<条例>赋予动物卫生监管部门新的监管职责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然而,随着乳品供应链的日益延伸和行为参与人的日渐复杂,消费者很难获取到乳品的质量安全信息.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作为乳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情况阐述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必要性,分析推广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研究搭建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框架,并针对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托“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创新团队”的基础研究,调研分析“粮改饲”政策在河北省各地级市的具体实施情况,剖析该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探寻“粮改饲”政策实施过程中参与主体经济效益的变动情况,针对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故城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优化自主式扶贫开发模式。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规划培育具有特色的“政银企户保+奶牛产业”的扶贫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以该县“奶牛贷543”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模式的运行机制、扶贫成效以及该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推动贫困地区畜牧产业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乳品安全正在成为消费者广泛关注,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乳品安全的保证,不仅需要从思想认识上提高警惕,更需要从技术、制度上给予支持。目前,各国都为保证食品安全采取了强制措施。本文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德国的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保障、执行机构、种类、惩罚措施等,以及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情况,并建议应建立乳品召回制度,保障乳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宋宝娥 《中国乳业》2019,(11):74-80
食品安全受到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然而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和“抽样检查,事后通报”的监管方式不无关系。食品生产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导致食品安全的主要环节,事实上供应链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影响乳制品安全的因素,运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原理计算了乳制品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优系数(RPN),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依次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在预防措施实施后,RPN明显降低,验证了FMEA在预防以及管控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乳品工业在近三十年来在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众多问题.在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加快了对食品安全法规的制、修订,尤其是对于乳制品的各项管理措施逐步趋于完善.文章从监管体系和法规框架的角度对国内及进口乳制品的监管现状进行阐述,指出当前监管模式下奶源监管仍存在问题,国家和社会团体在此方面有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好的促进乳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建议.同时指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局势下,监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监管体系,或将是我国食品安全体系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特大型城市群既是乳制品生产消费的主体,也是乳制品安全监管风险的主要区域。在乳制品原料生产领域存在重安全、轻质量风险,在深加工和流通环节存在过度加工、仓储、运输卫生等风险,在监管措施领域存在政府职能发挥不足、社会监管参与不足等问题,实现乳制品安全风险化解和对乳制品生产监管的有效治理,需要强化原料生产各环节监管,为原料质量建设提供保障,在深加工和流通等领域,需要健全、完善质量评价和质量追溯等监管体系建设,在监管措施建设领域需要实现政府监管的精准化、规范化,并为引导社会共享共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营养丰富,作为大众消费品其质量问题是关键。继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善乳制品法规体系、规范和整顿乳制品市场。本文整理了当前我国国家层面上乳制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各个部委在分段监管环节(生产、流通、消费、全程)中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相关阐述,分析了我国乳制品法规体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污染贯穿乳品工业的各个环节,对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对微生物的有效控制是乳品质量与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乳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具有快速、准确、稳定、灵敏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深入了解MALDI-TOF MS技术在乳品微生物中的应用途径与策略,可以有效提升乳品安全监管质量与效率。本综述旨在讨论 MALDI-TOF MS技术在乳品微生物中的实际应用,对MALDI-TOF MS技术在乳品微生物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应用MALDI-TOF MS技术深入研究乳品微生物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波 《中国乳业》2021,(7):63-67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为有效控制和净化牛结核病,切实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净化的防控方针和策略,把养殖场(户)作为防控本病的主体,不断完善奶牛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严格落实监测净化、检疫监管、无害化处理、应急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场群和区域净化工作,有效清除病原,降低发病率,压缩流行范围,逐步实现防控工作总体达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延安市在奶业方面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但与当前延安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对延安市奶业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显露无疑,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及人体健康,已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系统分析认为,饲料的污染、养殖场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养殖生产中滥用抗生素、使用违禁添加剂、动物源性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违规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检出手段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管理部门多、政务分割是产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的根源。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控制对策是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发展生态畜牧业模式,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加强监管,确保动物源性食品源头的质量安全、强化监管职责,确保畜产品的屠宰加工质量、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奶业标准体系,各职能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这项工作,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以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8.
乳制品工业对产业链一体化的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乳制品工业的发展,一系列乳制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我国乳制品工业产业链长且复杂,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奶农饲养规模小而分散,由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组织,使得乳制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在深入探讨乳制品安全问题后,基于乳制品工业产业链存在的隐患,提出采取加强一体化程度、监管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完善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等建议,从而使乳制品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