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鲜乳为主要原料,根据Feta奶酪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发酵剂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凝乳温度对Feta奶酪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的影响,确定了生产Feta奶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凝乳酶添加量1.2%。,发酵剂添加量1.0%,凝乳温度38℃。发酵温度33℃。  相似文献   

2.
选用生羊乳、椰浆粉和椰子水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酪蛋白酸钠、复配稳定剂、白砂糖等辅料,配制一款椰乳羊奶含乳饮品。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椰乳羊奶饮品的最佳配方工艺条件。最终确定的工艺条件为:生羊乳添加量20%、椰浆粉添加量9.5%、椰子水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4%、酪蛋白酸钠添加量0.4%、复配稳定剂添加量0.45%、均质压力为40MPa,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具有独特的椰香、奶香风味,口感爽滑细腻,无羊乳膻味。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羊奶干酪的出品率和感官品质,以关中奶山羊奶为原料,研究了原料乳浓度、凝乳酶、杀菌条件、酸化条件和氯化钙对羊奶干酪出品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乳浓度较高,凝乳酶选用羔羊凝乳酶,杀菌条件63℃,30min,酸化pH6.4,氯化钙添加量0.01%-0.02%时干酪出品率较高、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涂抹型牦牛乳软质干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涂抹型牦牛乳软质干酪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发酵剂、凝乳酶进行了选择,采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菌种添加量、杀菌条件、凝乳酶添加量和凝乳切割p H值等各因素水平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菌种QH-3的产率和固形物回收率都比较高,产品的组织比较细腻,酸味适中;进口凝乳酶的凝乳时间最短,固形物回收率最高。A3B1C2D2为生产涂抹型牦牛乳软质干酪的最佳工艺参数即菌种添加量为5%、杀菌条件为65℃,30min、酶的添加量为400IU/100L、凝乳切割时的p H值为4.6。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筛选了山羊奶Mozzarella干酪的最佳加工工艺,分析测定了干酪产品的生物活性肽活性。以山羊奶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干酪最佳工艺参数;分析干酪的质量指标(质构、理化、微生物等);研究干酪中分子质量<3ku的肽段的体外抗氧化活性、ACE抑制活性,确定肽的功能活性。筛选的最佳工艺为:发酵剂0.05%、氯化钙0.03%、小牛皱胃酶添加量0.03%、凝乳温度40℃。干酪产品的常规理化成分为:蛋白质19.02%±0.84%、脂肪35.46%±0.90%;成品率10.22%±0.88%;质构参数为:硬度10749±31.56g、内聚性0.366±0.08、弹性0.775±0.06;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干酪产品活性肽还原力RP、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697mg/mL、0.793mg/mL、0.853mg/mL,ACE抑制活性的IC50值为0.1505mg/mL。山羊奶Mozzarella干酪口感滋味好、营养丰富、质量安全。研究可为奶企解决加工山羊奶Mozzarella干酪不易拉伸成型的...  相似文献   

6.
以花生粉、牛乳为主要原料制作新鲜软质干酪,对新鲜软质干酪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工艺参数:花生粉添加量为1.1%,发酵剂接种量为0.250dcu/L,氯化钙添加量为0.06%,凝乳酶添加量为150U/100g。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酸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山茱萸汁、柠檬酸、香精、增稠剂、乳化剂、螯合剂等辅料,经均质、杀菌、冷却、灌装等加工工艺制成一种保健型含乳饮料。并对乳酸菌菌种,山茱萸汁添加量,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缓冲和乳化用盐种类、添加量,发酵乳饮料最佳配方进行筛选。试验表明,采用菌种YO-MIX496发酵酸羊乳最好,料液混合比例为:酸羊乳37%、白砂糖10%、山茱萸汁10%、复合型稳定剂5.5%、复合螯合剂(柠檬酸钠0.02%、六偏磷酸钠0.03%)0.05%,另加柠檬酸0.1%~0.2%、香精0.08%及水;加工工艺参数为料液混合温度30~40℃、均质条件18~20MPa、杀菌条件120℃/20s、在2~6℃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8.
以开心果和鲜牛乳为原料,生产一种新型风味干酪—开心果干酪,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开心果浆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CaCl_2添加量、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均会对开心果干酪的品质产生较大影响,试验证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开心果浆添加量为30%,发酵剂添加量为5%,凝乳酶添加量为0.8%,CaCl_2添加量为0.08%,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25h。  相似文献   

9.
褐牛牛乳卡门贝尔干酪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褐牛牛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筛选影响卡门贝尔干酪生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当原料乳符合企业标准要求,杀菌温度控制在72~75℃,杀菌时间为15~20s,凝乳温度降低至38~40℃,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为0.02%,氯化钙添加量为0.03%,发酵pH为6.1,凝乳酶添加量为1140IU/kg,凝乳40~60min,干盐渍后生产出感官和口味良好的卡门贝尔霉菌干酪。在成熟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温度越高水分、灰分变化幅度越大,而干物质脂肪含量减少。成熟后的干酪具有香醇浓郁,老少皆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羊奶酸乳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鲜羊乳发酵和在饮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够消除羊奶膻味,羊奶酸奶添加量为3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35%,柠檬酸添加量为0.35%,螯合剂添加量为0.2%~0.3%,羊奶酸乳饮料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了以新鲜牦牛乳为发酵原料,进行Gouda奶酪制作工艺中,不同剂量凝乳酶、氯化钙、食盐以及温度等因素对成品口感和色泽质地的影响。经分析用牦牛奶制作Gouda奶酪的最佳条件为:凝乳酶0.003%、氯化钙0.02%、食盐20%,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甘草提取液、瑞士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备风味发酵乳。[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草液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试验产品感官品质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甘草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甘草风味发酵乳的最佳发酵条件:接种量3%,甘草提取液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6%,42℃发酵6 h。发酵乳风味良好,凝乳状态均匀,有较好的15天贮藏期稳定性,有较好感官品质,保持活菌数在6.5×108 CFU/mL以上。[结论]本文经过试验研制新口味发酵乳,拓宽发酵乳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13.
云南乳饼作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其品质优良且工艺简单,极具市场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传统手工作坊式阶段,急需实现乳饼的标准化生产.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目前乳饼的生产工艺,对其中关键工艺进行阐述,为工艺产业化提供参考;其次综述了影响乳饼品质的因素,包括鲜乳稀释比、凝乳温度和pH、凝乳剂、挤压强度和时间以及外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制成的非成熟型新鲜软质干酪,其风味柔和、清淡,易被我国消费者接受;同时对乳固形物浓度对新鲜软质干酪凝乳效果及干酪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固形物浓度的增加,凝乳时间延长,干酪口感粗糙变硬,乳清OD500值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扩大荸荠的食用范围,丰富酸奶的种类,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方法 以荸荠果浆、纯牛奶、发酵菌剂、蔗糖为主要的原料,开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黏度、酸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 h,糖添加量10%,荸荠添加量10%,发酵温度40 ℃,所得产品组织细腻,口感柔和,具有浓郁的荸荠清爽风味。结论 荸荠适合添加到酸奶中,且当添加量为10%时,产品质量最好,荸荠风味酸奶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以牦牛乳为原料,研究了Mozzarella奶酪的制作技术,采用四巴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的凝乳酶、氯化钙、食盐以及发酵温度对Mozzarella奶酪成品的口感、色泽、质地的影响,确定了该产品生产的最佳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4种增菌液和3种分离琼脂对动物性食品中单核白细胞增多症李氏菌的检测效果,以蛋白陈增菌液和胰蛋白陈琼脂为最佳.用这种方法检测了市售猪肉、分割鸡肉、鲜牛奶、奶皮、奶酪和奶豆腐中的单核白细胞增多症李氏菌,其检出率分别为6.7%,5.45%,5.0%,7.89%,27.03%和58.97%.  相似文献   

18.
干酪生产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酪是液体乳为原料,经凝乳、排乳清,发酵成熟制成的产品。本文论述了干酪生产过程中原料乳及其均质、酸化、凝块切割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于酪成熟过程中酶类与微生物对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豆乳替代部分牛乳制作新鲜软质豆乳干酪,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豆乳添加量、CaCl2和凝乳酶对凝乳时间和感官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新鲜软质豆奶干酪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豆乳添加量20%、CaCl2添加量0.04%、凝乳酶添加量0.02%时制备的产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