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 为了扩大荸荠的食用范围,丰富酸奶的种类,提高酸奶的营养价值。方法 以荸荠果浆、纯牛奶、发酵菌剂、蔗糖为主要的原料,开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黏度、酸度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 h,糖添加量10%,荸荠添加量10%,发酵温度40 ℃,所得产品组织细腻,口感柔和,具有浓郁的荸荠清爽风味。结论 荸荠适合添加到酸奶中,且当添加量为10%时,产品质量最好,荸荠风味酸奶将是一个有前景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
银耳枣汁酸奶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牛奶、银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将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发酵剂,对银耳枣汁酸奶的生产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接种量、银耳和枣汁添加量和发酵温度进行实验,研究各单因素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产品的感官评定,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银耳枣汁酸奶的关键工艺优化参数为枣汁添加量16%,接种量4%,银耳添加量10%。采用本新工艺生产的银耳枣汁酸奶不但具有传统酸奶特有的香味,口感细腻爽口,酸甜适宜,组织均匀,而且有浓郁的红枣风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牛奶、香蕉、山楂和红枣为主料,制作香蕉山楂红枣复合型凝固型酸奶。试验选取香蕉汁量:山楂粉量:红枣粉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影响因素,采用感官评价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香蕉山楂红枣复合型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香蕉汁7%,山楂粉7%,红枣粉3.5%,发酵温度40℃,菌种量3%,发酵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研发的香蕉山楂红枣复合型凝固型酸奶既有香蕉和红枣特有的甜味,又有山楂的酸味,质地细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水牛乳为主料,加入百香果汁,制成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百香果水牛乳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酸奶最佳工艺为:百香汁添加量为9%,发酵剂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4.5h,白砂糖添加量为9%,发酵温度为41℃。由此工艺条件制备的百香果水牛乳酸奶口感清新,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桂花和速溶大豆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黄桃汁,制备桂花风味黄桃植物基酸奶。[方法]以色泽、风味、口感、组织状态为感官评价指标,固定酸奶发酵温度为42℃,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速溶大豆粉添加量、菌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黄桃汁添加量以及不同发酵时间对桂花风味黄桃植物基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桂花风味黄桃植物基酸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速溶大豆粉添加量28%,菌种添加量3%,蔗糖添加量4%,黄桃汁添加量12%,发酵时间8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酸奶感官评分为89.8分。[结论]产品色泽明亮,兼具桂花香与黄桃果香,口感细腻润滑,酸甜可口,凝固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凝固型苹果蜂蜜红枣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笔者以苹果、蜂蜜、红枣、鲜奶等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稳定剂为辅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制备凝固型酸奶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苹果汁10%,蜂蜜10%,红枣汁5%,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6 h。生产出的产品既有苹果和蜂蜜特有的滋香味和红枣的芳香味,酸甜适口,口感细腻柔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复合酸奶的研发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苹果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葛根富含黄酮类及钙、锌、硒等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以纯牛奶、苹果、葛根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菌种,研制苹果葛根凝固型果粒酸奶。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葛根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量、菌种接种量以及苹果粒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凝固型果粒酸牛奶的制作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葛根汁占总配料的4%,苹果粒为12%,菌种接种量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6%,发酵温度为42.5℃,发酵时间为4 h时,生产的酸奶色泽乳白,组织细腻,酸甜适口,咀嚼度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索了黑枸杞原酱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对黑枸杞牦牛酸奶品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黑枸杞原浆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为7%,发酵剂添加量为0.25%,发酵时间为7h时,酸奶品质最佳。制得的黑枸杞牦牛酸奶的蛋白质含量3.6g(每100mL)、脂肪6.25g(每100mL)、持水性85.68%、黏度1846cP、酸度75°T、可溶性固形物为10%。本研究结果及工艺方法可为黑枸杞牦牛酸奶产品及同类型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新鲜牦牛奶为原料、普洱茶粉为辅料加工普洱茶风味牦牛酸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普洱茶牦牛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普洱茶粉添加量为3%、白砂糖添加量为6%、发酵菌粉添加量为0.4%,40℃发酵8 h、后熟24 h,制得的普洱茶牦牛酸奶质地醇厚、口感细腻、酸甜适中、茶香怡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新型营养保健型香蕉酸奶,试验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价为依据,对香蕉浆、白砂糖、发酵剂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温度四个影响产品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感官评定,以确定香蕉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香蕉浆10%、白砂糖6%、接种量4.5%、发酵温度42℃时,制得的香蕉酸奶色泽柔和、质地细腻、酸甜可口、柔润滑腻,兼有香蕉的芳香和酸奶的滋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云南乳饼副产物乳清液的附加值,使用喷雾干燥技术获得一种新型的高营养价值乳清粉。方法 以乳清液为原料,将溶解度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乳清粉研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当碳酸氢钠用量为0.7%,离心条件3 600 r/min,凝乳pH为6.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 ℃,蠕动泵数值70 Hz时,研制出的乳清粉中蛋白质13.9%,乳糖49.4%,水分3.3%,灰分6.8%,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检测结果均符合国标,该乳清蛋白粉溶解性95.18 g/100 g,乳化性72.07%,具有诱人的奶香味,无酸味、异味,色泽呈现均一的淡黄色,口感丝滑,复水性较好。结论 此试验研究为乳饼副产物乳清液的利用提供了途径,为乳清粉的深加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及应用研究。方法 对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MS/MS)法测定生鲜乳、调制乳、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含乳饮料和奶粉样品等乳及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原因。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均具有较高回收率和较优的重现性,但两者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 HPLC法测定牛乳铁蛋白是通过肝素亲和柱纯化富集乳铁蛋白,测定的是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而UPLC-MS/MS法测定的是热变性和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不受热处理加工工艺的影响。实验室可针对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鲜牛乳、枸杞粉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实验研制凝固型枸杞酸奶。实验结果表明:凝固型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白砂糖用量8%、发酵时间9 h、枸杞粉用量10%。在此条件制得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纯乳酸发酵特有滋味和枸杞特有香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方法 为调查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选取748 头奶牛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为10.03%,其中,泌乳牛阳性率最高,为13.02%,青年牛次之,为10.20%,犊牛最低,为5.91%,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14.55%、14.28%,1月发病率最低,为6.67%。结论 调查为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讨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方案。方法 分别采用3 种不同处理方法对产后80 天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结束后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A组、B组和C组的发情率分别为72.50%、80.00%和87.50%;受胎率分别为62.07%、65.63%和68.57%,其中试验C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 同情发情技术的推广可以大大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C组的同期发情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薛天睿  李晋 《中国乳业》2022,(2):100-104
近年来,复合型酸奶的研发已成为潮流.鲜橙富含多种有机酸,能够调节人体代谢,蒲公英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以鲜牛奶为主要原料,橙汁、蒲公英汁为辅料,制做具有橙汁、蒲公英汁风味的保健凝固型酸奶.考察蒲公英汁添加量、橙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摸清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乳房炎流行规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州奶牛亚临床乳房炎试验(CMT)方法对3 家规模化奶牛场的547 头泌乳奶牛进行亚临床乳房炎检测,调查该病与奶牛胎次、泌乳期和乳区的关系。结果 奶牛阳性率为20.11%,乳区阳性率为10.88%;1~2、3~4和≥5胎次的奶牛发病率分别为13.37%、20.53%和29.46%;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发病率分别为15.11%、22.12%和30.89%;乳区阳性率介于8.59%~13.16%。结论 兰考县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与胎次、泌乳期存在正相关,与乳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红枣为原料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具有红枣和乳酸发酵特有风味与营养功能的红枣乳酸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红枣乳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的复合比2∶1、发酵时间1d、发酵温度38℃、复合菌剂接入量6%、牛奶添加量3mL/100mL、葡萄糖添加量0.5g/100mL,产酸量达7.5g/L.饮料调配最佳工艺条件为100mL饮料中添加红蔗糖2g、白蔗糖5g、NaCl 20mg,乳酸含量为0.5g.对4种乳酸发酵醪抗氧化功能分析发现次等红枣发酵醪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方面与优质红枣发酵醪相当,而高于苹果汁、红心红薯2种发酵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