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市场上常见的4种用于制作纳豆食品的菌粉(菌液)为出发菌,采用2种不同诱变剂(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在不同剂量下复合诱变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原始菌株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80 s、NTG剂量为0.4 mg/m L时,致死率分别为83%和87%。以此诱变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进行紫外线、NTG复合诱变,通过与指示菌共同涂布培养,以菌体的生长情况、菌落直径的大小以及抑菌圈直径为初筛标准,初筛出了6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一步通过管碟法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突变株L-23,抑菌圈直径可达27 mm,传代培养10次后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变化,其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从淫羊藿根、茎、叶分离出23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利用琼脂块法进行初选与滤纸片法进行复选,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微生物为指示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有10株菌株具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7的菌株,抑菌圈直径为18.0 mm;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的均为标号B3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0、15.0 mm;而对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的为标号K6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2.0 mm。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2株植物源芽孢杆菌K,F(暂定名)的抗逆性与抑菌特性,对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与抑菌试验。用pH 1.5、2.0、3.5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胆盐及0.1%CuSO4.5H2O的人工肠液模拟肠液环境。分别测定K,F的培养上清与菌液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16SrDNA方法对K,F进行鉴定。结果:经过pH 1.5、2.0、3.5的胃液处理,K,F均有较高的存活率,随着pH的上升,存活率有上升的趋势;耐胆盐试验,处理组细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均高于90%;K的培养上清液和菌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4.33,18.57 mm,F的为14.11,15.68 mm。所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对K,F的活菌数几乎不产生影响。K,F的培养上清和菌液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鉴定结果K为枯草芽孢杆菌,F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ON)是西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生物防治是控制西瓜枯萎病的重要手段。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的抑制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的抑菌率为57.07%;FON孢子悬液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按体积比1∶1混合培养6、12、24 h,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21%、67.50%、56.04%,抑制率随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经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FON菌丝细胞膨大且畸变,菌丝表面严重受损;温度在-20℃~60℃之间,pH值在4~9之间,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的发酵液抑菌效果稳定;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发酵上清液抑菌能力稳定。综上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ZN01对FON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且抑菌效果稳定,在西瓜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干酪乳杆菌LDJ是一株能抑制变形杆菌生长的优良菌株。为了探究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的无细胞上清液对变形杆菌的抑菌能力,发酵时间在0~4 h时无细胞上清液无抑菌能力,发酵至8 h时抑菌能力逐步上升,发酵时间在24~48 h时无细胞上清液抑菌能力趋于平稳;其中,发酵时间在36 h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48 mm。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细胞上清液经40~100℃处理30 min,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pH值在3~6范围内抑菌物质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则没有抑菌作用;不同酶处理对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推测其抑菌有效成分可能为肽类及有机酸。  相似文献   

6.
三株芽孢杆菌抑菌活性分析及对肉鸡舍空气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1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基本特性以及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CVCC1570)的抑制活性;分析3株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对肉鸡舍空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改善畜舍环境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3株芽孢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镜检和生长曲线测定,以大肠埃希氏菌(CVCC1570)为指示菌株,采用琼脂扩散法对单一菌株的抑菌特性进行测定,筛选出适宜的抑菌浓度;利用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抑菌效果的复合芽孢杆菌组合;鸡舍喷洒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化学消毒剂阳性对照组(苯扎氯铵),喷洒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组。在肉鸡不同日龄检测鸡舍内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变化规律。【结果】3株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芽孢杆菌SKN01和芽孢杆菌SKN02生长曲线相近,在培养2h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芽孢杆菌SKN03生长较缓慢,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相对较长。单一菌株对大肠埃希氏菌有效抑菌浓度均为108CFU•mL-1。经正交试验测定,3株芽孢杆菌复合菌液最佳抑菌组合为4×108 CFU•mL-1、4×108 CFU•mL-1、6×108 CFU•mL-1。最佳组合复合芽孢杆菌喷洒鸡舍,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在肉鸡生长后期复合制剂的抑菌效果明显。【结论】3株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抑制大肠埃希氏菌,同时复合菌液能够有效减少鸡舍有害微生物的数量,起到改善鸡舍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培养过程中,发现1株具有抑菌活性的生防细菌BS111,通过划线培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拮抗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拮抗菌对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分别测定了拮抗菌的生长曲线以及无菌滤液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浓度的抑菌活性,同时对拮抗菌无菌滤液的抑菌活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其抑菌机理。鉴定结果表明,BS11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峙培养结果显示,该拮抗菌菌体对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18 mm。对拮抗菌生长曲线以及抑菌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的测定结果显示,拮抗菌BS111在12~24 h为对数期,24 h后进入稳定期,36 h后进入衰亡期,无菌滤液在前12 h抑菌率几乎为0,在24 h时抑菌率迅速增长至70.65%,在60~72 h,抑菌效果有明显提高,最高抑菌率为83.26%。对不同浓度无菌滤液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随体积分数的降低而下降,EC50值为4.16%。抑菌活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菌滤液对温度不敏感,随p H的升高抑菌活性上升,经紫外光照射后抑菌活性有部分提高。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无菌滤液能使菌丝变粗,弯曲,有褶皱,部分原生质体消失,菌丝顶端膨大变粗等。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层平板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筛选对试验细菌指示菌和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效果的内生拮抗真菌,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和18SrDNA序列测定对拮抗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单丛茶树中筛选出F15GEN、F15YE和LB35JING这3株内生拮抗真菌,其中F15GE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3.36mm,F15YE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4.92mm,LB35JING和F15GEN对立枯丝核病原菌和梨腐烂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F15YE对核桃叶枯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LB35JING对茄腐镰刀病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18SrDNA序列鉴定:F15GEN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F15YE和LB35JING均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s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生防功能菌株的种类及其防治效果,为高效、安全防治烟叶霉烂病,提高烟叶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培养方法,筛选能够明显抑制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生长的生防菌,制备不同浓度梯度的菌剂,研究其对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15株生防菌株中筛选出4株对米根霉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其抑菌圈直径(抑菌效果)为0.94~3.03 cm,表现为YWF-17-0001(解淀粉芽孢杆菌)>YWF-17-0011(枯草芽孢杆菌)>YWF-17-0005(胶质芽孢杆菌)>YWF-17-0006(解淀粉芽孢杆菌)。其中,菌株YWF-17-000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03 cm。菌株YWF-17-0001室内喷施浓度为105 cfu/mL时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为95.14%,浓度为107 cfu/mL时的防治效果达100%;烟叶烘烤前用YWF-17-0001菌液1.5×105~1.5×106 cfu/mL喷施或浸泡烟柄,对烟叶霉烂病的防治效果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芽孢杆菌B15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芽孢杆菌B15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芽孢哌杆菌B15对棉花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达30mm,尤其对病原菌孢子抑制作用较强.无菌发酵滤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46%,处理孢子悬液6h可使54%的孢子致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根系自毒物质、缓解香草兰连作生物障碍,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筛选香草兰根际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降解菌株,并测定其在液体培养基和连作土壤中对酚酸类物质的降解效果及其对病原菌的平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从香草兰连作种植园根际土壤筛选到6株可降解酚酸类自毒物质的菌株,分别为真菌BM-5、FD-21、BD-8和细菌ZD-4、ZH-19、ZH-20。菌株FD-21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的降解率分别为78.87%、89.5%和93.62%;但在香草兰连作土壤中接种该菌株恒温培养7 d后降解率分别为43.5%、34.2%和67.28%。平板抑菌效果试验表明,该6株菌对香草兰土传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nillae )具有一定拮抗作用,其中菌株ZH-19、ZH-20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82.87%和82.94%;FD-21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为45.49%。16S rRNA 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ZD-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H-19为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ZH-2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M-5为黄丝曲霉(Talaromyces sp.)、FD-21为青霉(Penicillium sp.)、BD-8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说明筛选到的微生物菌株可降解香草兰根系酚酸类自毒物质且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一种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具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替代物,从568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抑MRSA的芽孢杆菌5株,其中芽孢杆菌64-3的抑菌活性最强。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菌株64-3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种(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菌体破碎物、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和活菌对MRSA的抑菌效果表明,B.subtilis64 3的发酵上清液对MRSA的抑制效果最好。B.subtilis64 3产生的胞外抑菌物质对MRSA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为防控小麦赤霉病及其毒素污染提供菌株资源。【方法】以小麦根际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抑制禾谷镰刀菌生长的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进行种类鉴定;通过PCR扩增抗菌脂肽基因、发酵条件试验、抑菌物质的抑菌特性分析探究拮抗菌的拮抗特性;通过接种小麦穗和小麦籽粒试验验证拮抗菌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Deoxynivalenol,DON)的抑制作用。【结果】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XW-10的拮抗效果最好,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具有合成伊枯草菌素、表面活性素和丰原素等抗菌脂肽的基因。菌株XW-10生长的最适条件为CM培养基中培养10~48 h,抑菌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使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使孢子萌发率下降,也使菌丝形态畸变;发酵无菌上清液在低于90℃下可保持高抗菌活性,中性pH时抑菌效果最好。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中的有效成分为粗蛋白,但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作用不敏感。应用试验表明菌株XW-10发酵无菌上清液可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通过抑制禾谷镰刀菌的生长降低小麦基质中DON毒素的含量和小麦穗赤霉病的发生率。【结论】筛选获得的菌株XW-10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作为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潜质。  相似文献   

14.
李霞  覃博瑞  罗稳  廖冬梅  郝再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61-10563,10566
[目的]探明桂林市猫儿山风景区Bt的多样性和分布概况.[方法]在该景区海拔1 800 ~2 000 m的常绿针阔叶林和海拔2 000m以上的灌丛矮林采集土壤样品共1 168份,分离Bt菌株,并对Bt分离株进行伴孢晶体蛋白分子量的测定和发酵上清液抑菌性分析.[结果]从该景区针阔叶林和灌丛矮林的146个样点共筛选出44个Bt菌株,出菌率达30.14%;其中14株Bt菌株均表达120 kD的蛋白,12株表达66 kD的蛋白.将14株Bt分离株的发酵液上清进行抑菌检测,仅有4株对草生欧文氏杆菌有抑制效果,其中9号的Bt分离株抑制率最高.9号Bt分离株发酵液上清的抑菌物质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抑菌物质在65℃下2h内不失活,其至少含有2种抑菌物质.[结论]为丰富我国西部地区Bt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107个细菌分离物,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筛选,筛选到13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LZ-7菌株的室内平板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7.82 mm。经盆栽试验,LZ-7、A3控病作用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59.12%和55.84%。通过16 S 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LZ-7与Bacillus pumilus的同源性为99%,初步鉴定证明该菌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陈晖  杨晓聪  张玲玲  陈龙  朱静 《现代农业科技》2023,(16):192-195+199
本文以10株小米发糕源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层平板划线法和96孔板法筛选出对黑曲霉具有较好抑制效果的乳酸菌株,并以乳酸菌对黑曲霉菌落的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pH值、温度、酶处理下乳酸菌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1-6-2X抗黑曲霉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87.78%,在pH值3.0~5.0时仍保持抑菌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抑菌率显著下降,可作为开发抗黑曲霉乳酸菌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17.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一株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乳杆菌A5。温度、pH对菌株发酵上清液的影响以及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较敏感,说明抑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确定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21℃20min的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所产细菌素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活性(pH3.0~5.0);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可以较好地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表明菌株所产细菌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18.
分离筛选滇金丝猴肠道中抗白色念球菌效果好的菌株,并对其抑菌能力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滇金丝猴肠道优势菌株,采用滤纸片法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强的菌株,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鉴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表明,从滇金丝猴粪便中分离筛选出抑白色念珠菌活性菌株6株,其中菌株B9抗菌效果最好,且其除对甲硝唑不敏感外,对大部分药物敏感。经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菌株B9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Cohn)细菌。滇金丝猴肠道中存在抗白色念珠菌效果好且药物敏感安全性高的细菌,为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茵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选用乳酸茵和枯草芽孢杆菌与黄曲霉共培养,通过测定黄曲霉菌丝质量以及培养液pH来判断对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结果表明:3株乳酸茵培养液上清液和4株枯草芽孢杆茵对黄曲霉菌丝的生长皆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以乳酸菌A2培养液上清液抑制作用最强,茵丝质量为0.119...  相似文献   

20.
朱英波  史凤玉  李建英  龙茹  武云鹏  乔亚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77-21078,21081
[目的]鉴定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鉴定了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筛选到的1株具有杀线虫活力的内生细菌BHL3501,并研究了BHL3501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力的影响。[结果]BHL3501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发酵原液处理24h后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3%;10倍稀释液处理下相对抑制率为79.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发酵原液处理24 h后,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1%,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结论]BHL3501代谢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