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1年生幼树为材料.研究了橡胶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结果表明:橡胶品种的产量水平与养分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供试的7个橡胶品种中,以中低产量品种保亭3406和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的叶片氮磷钾含量最低;除不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磷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氮、钾含量均表现为8月份最高:此外,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氮磷含量上升、钾含量下降,其中所有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保亭3406的叶片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品种极显著增加,热垦525的叶片钾含量显著减少,其他品种则极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2.
以大丽花品种深玫红为试材,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盆栽大丽花生长发育、叶片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大丽花花量、花瓣数和功能叶片数,以N3P2K2处理的效果最显著。不同施肥处理对大丽花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不同。单因素分析表明,氮磷钾肥显著提高叶片氮、磷、钾含量。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生物菌肥对桃园土壤养分与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以桃品种早露蟠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比较了沟施20与40 kg/株的生物菌肥对桃树根际土壤养分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桃树根际土壤养分与其叶片氮磷钾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后,桃树根际土壤pH值降低了,根际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含量提高了,桃叶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也增加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片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全磷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全钾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生物菌肥施入桃树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养分,增加有机质含量,也可有效增加其叶片的氮磷钾含量。因此,在桃园常规施肥管理中,而应结合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诊断结果方可做到科学、平衡施肥,进而提高土壤的固肥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5.
施肥方式对榉树容器苗养分承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榉树容器苗养分承载的影响,以期为榉树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榉树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CK)、传统施肥(施氮总量为1 000、1 500、2 000、4 000 mg·株-1)和指数施肥(施氮总量为1 000、1 500、2 000、4 000 mg·株-1)共9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榉树容器苗的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两种施肥方式均显著促进了榉树容器苗生物量积累、氮含量以及各养分积累量的增加。指数施肥各处理茎和叶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磷、钾含量大多先增后减,并以施氮总量2 000 mg·株-1处理最高。榉树容器苗各器官氮含量大小依次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大小依次为:根叶茎。榉树容器苗养分积累量以指数施肥施氮总量2 000 mg·株-1处理最高,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1 714.84、106.82和302.02 mg·株-1,分别是传统施肥处理的1.28~1.84、1.18~2.21和1.21~2.18倍。[结论]两种施肥方式施用效果都比CK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指数施肥效果优于传统施肥,并以指数施肥施氮总量2 000 mg·株-1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养分承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常规施钾和平衡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穗长、千粒重、产量和秸秆全钾含量,并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平衡施钾能增加水稻产量,有效增加水稻籽粒全氮、秸秆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由此可见,钾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以平衡施肥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延边地区水稻土壤速效养分对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的施肥方式和种植年限对延边水稻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采集了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p H值、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开垦年限影响了土壤0~20 cm耕层碱解氮的养分空间分布,开垦年限越长,碱解氮的空间异质性越弱,且随开垦年限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不断下降;稻田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明显增加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且导致下层速效磷含量增加;开垦年限和施肥方式对0~20 cm耕层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但不同开垦年限对稻田土壤速效钾影响不同,开垦时间越长,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越高;稻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速效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以小青菜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肥效试验,比较4种不同施肥处理(常规复合肥、低量控释肥、减量控释肥和等量控释肥)对小青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效提高了小青菜产量,叶片氮和叶柄氮、磷、钾含量,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施用常规复合肥相比,控释肥处理小青菜产量和叶柄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不大;减量控释肥处理小青菜产量较高,植株养分含量优于常规复合肥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pH值和电导率,与施用常规复合肥处理差异不大。可见,小青菜生产中控释肥(N 20%,P2O58%,K2O 10%)用量为1.5 g·kg-1,肥料成本最低,产量效益和土壤养分状况较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木芙蓉生长及养分利用特性对施肥措施的响应,为盆栽木芙蓉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以早花品种百日华彩和晚花品种醉芙蓉为盆栽材料,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分3次采集木芙蓉植株,测定叶、茎、根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生物量方面,相对于不施肥处理,施肥在第1次采样时对2个品种各器官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第2次和第3次采样时,施肥增加了百日华彩叶和茎的生物量,增加了醉芙蓉叶和整株生物量.在养分含量方面,施肥提高了百日华彩叶和茎中氮的含量,但不同采样时间对磷和钾的影响略有差异;对于醉芙蓉,施肥在第1次采样时对氮磷钾三元素含量没有影响,在第2次和第3次时提高了叶和茎中氮的含量,但对磷的含量没有影响.综合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氮肥对木芙蓉生物体构建的作用大于钾肥和磷肥;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早花品种的氮和钾吸收量,可以显著提高晚花品种的氮、磷和钾吸收量;晚花品种的氮、磷、钾吸收量高于早花品种.因此,不同品种木芙蓉对养分需求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根据土壤及品种特性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选取赣无1、赣447、赣永5、赣无11、赣石83-4、长林3、长林4、长林40等8个油茶品系,研究油茶不同植物器官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以及品系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叶片与果实中全N全K全P,而花芽中全N全P全K;对不同营养元素而言,全氮含量叶片花芽果实,而全磷含量花芽叶片果实,全钾含量则是果实叶片花芽。(2)不同品系间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差异大于速效钾大于有效磷。(3)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同一器官间氮、磷、钾养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凉山烟区土壤合理施肥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凉山州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州各区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不一且分布不均衡,植烟土壤pH总体适宜且比较稳定,土壤有机质适中偏低,有效磷变异范围较大,碱解氮含量过于丰富而速效钾含量偏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偏高,烟碱含量、氮碱比总体适中但不稳定,烟叶钾、氯含量偏低。总体来看,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烟叶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烟叶总糖、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和烟叶钾含量、钾氯比呈显著正相关;烟叶钾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梯度pH和有机质含量分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土壤pH适宜范围内,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对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较大,在有机质适宜范围内,土壤养分和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明显。综上所述,凉山烟区在施肥时需控施氮肥,平衡磷肥,增施钾肥,降低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改善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质量,研究了在高肥力土壤上几种有机肥(秸秆、菜籽饼和猪粪)与化肥配施对烤烟品质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对照),化肥+秸秆处理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而化肥+菜籽饼处理对烟株前期的生长表现不佳,尽管产量比单施化肥增加12%,但上等烟比例较低;化肥+猪粪处理处于两者之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明显提高了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以及钾含量,同时降低了烟叶中总氮、烟碱和氯离子含量,从而使烟叶中的化学成分得到协调和平衡。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后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有效锌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以期为梨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山西省梨主产区59个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和叶片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梨园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山西省调查的大多数梨园土壤pH值略高,有机质含量普遍低,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锰含量相对适宜,有效铁含量较低;50%的梨园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效铜含量偏低;少数梨园土壤有效锌含量较低。大多数梨园叶片氮、铁和锰元素较丰富,磷和铜元素相对适宜,钾和锌元素缺乏。梨园叶片中的氮、磷、钾、铁、锰、铜、锌与土壤中相对应的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正负相关性,但相关性都不显著。在山西省梨主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并采用叶片诊断为主、土壤测定为辅的方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大豆吸收氮磷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化学氮磷钾肥对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及植株氮磷钾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水平较高,施用氮肥(尿素)仍能明显改善大豆的氮素营养,提高其含氮量;在速效磷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施用化学磷肥,对大豆磷素营养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与土壤条件有关:在速效钾含量属于中等偏低的土壤上施用化学钾肥,能明显改善大豆钾素营养,提高植株含钾量:大豆产量与根系中的磷含量和叶片中的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中的钾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7、-0.882、0.668。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潮土区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是影响产量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长期有机肥料添加条件下甘薯碳氮积累与分配的响应关系,为实现潮土区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0年潮土长期定位试验(徐州)为平台,选择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施有机肥料(M)、有机肥料+氮磷钾肥处理(MNPK)处理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不同施肥措施下耕作层土壤性质、甘薯收获期的地上/地下部生物量以及各主要功能器官的碳氮含量,阐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薯碳氮含量及其在各功能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以及不同施肥措施下甘薯地上、地下部碳氮比(C/N)的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甘薯碳氮分配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长期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化肥(MNPK),相较单施有机肥料(M)或化肥(NPK),甘薯块根生物量与干物质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通过对土壤性质与甘薯碳氮固持及碳氮比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薯各器官碳氮固持量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而土壤有效磷(AP)含量并未与甘薯叶片碳氮含量表现出相关关系,但与块根氮固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0.839。甘薯叶片C/N与土壤E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柄与藤蔓C/N与土壤E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甘薯地下块根C/N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通过对碳氮固持量在地上部、地下部的分配比例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C/N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两个轴共同解释了66.6%的变异,第一主成分轴贡献率为42.8%。CK与NPK处理在轴1上的排序较高,说明两者处理下土壤pH与EC值较高,且对于碳氮在甘薯地上部的分配以及地下部C/N的解释度较高。【结论】有机物料添加能够合理调配各器官C/N,提高碳氮在甘薯地下块根部分的分配比例,促进甘薯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次之;氮、磷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的回收利用率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碳氮比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与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特性,为生土熟化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表层土壤养分根据分级标准,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为4级水平,全钾、速效钾为3级水平,全磷、速效磷为2级水平。有机质、全磷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而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土壤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密切,除全氮含量、全钾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与碱解氮含量(除酸性磷酸酶)、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有机质与酶活性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较其他养分含量减少更大,在深层生土熟化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和速效氮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连续20 a的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对褐土耕层土壤钾素平衡、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其在全钾中的比例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化肥或与有机肥配施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地上部对土壤钾素的吸收;土壤钾素除单施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所盈余外,其余处理都表现为亏缺,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钾素的亏缺量减少;只施用氮磷化肥处理,随着氮磷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水溶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钾素形态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和矿物钾在全钾中的比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钾素各种形态含量以及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和特殊吸附钾比例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矿物钾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非交换性钾变化规律不明显。长期氮磷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可以减缓土壤全钾含量的消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追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对香草兰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相比,喷施不同量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常规化肥施肥量的25%、50%和100%)均可促进香草兰茎蔓生长,增加花序数、花朵数及果荚产量,但增幅不同;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50%和100%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数量高于化肥对照。因此,生产上建议追施常规化肥用量50%的液态氨基酸有机肥以提高香草兰产量,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