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今年71岁,种苎麻几十年了,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一些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我村苎府单产在150公斤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单产已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2.
我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20多年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我队苎麻单产每年在300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六点: 一、因地制宜,建立高产麻园  相似文献   

3.
苎麻是我国重要纤维作物主一。随着用途的广泛和利用价值的提高,对苎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苎麻生产上,苎麻病害仍是阻碍苎麻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过去国内对苎麻白纹羽病、根腐病、炭疽病和褐斑病等进行过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发麻苎麻生产  相似文献   

4.
苎麻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建国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苎麻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81年苎麻面积达到18万多亩,总产量32万余担。与1949年比较,面积扩大1.2倍,总产翻了一番半。但是,由于苎麻纺织工业和商业贸易还未跟上生产的要求,限制了苎麻生产的发展。为此,本文就关于苎麻生产是不是湖南的优势,怎样解决产销矛盾以及如何提高苎麻纤维品质等问题,谈谈一些浅见,借以求教。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71岁,种苎麻几十年了,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一些苎麻科学试验,使苎府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我村苎麻单产在150公斤以上,80年代初期开始,单产已提高到200公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6.
课题的提出水稻等粮食作物能用提高复种指数,单季改为双季的方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长江流域苎麻能否将一年收三季改为一年收四季,从而达到提高单产的目的呢?能!湖北省阳新县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经过多年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并进入了全国苎麻高产纪录的行列。一九七九年,他种的1.1亩试验麻,头季麻单产153.6斤,二季麻单产100斤,三季  相似文献   

7.
我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进行了20多年苎麻科学试验,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我队苎麻单产每年在300斤以上,我在生产实践中的体会主要有如下六点:  相似文献   

8.
吴远科 《中国麻作》1980,(4):26-28,41
课题的提出 水稻等粮食作物能用提高复种指数,单季改为双季的方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长江流域苎麻能否将一年收三季改为一年收四季,从而达到提高单产的目的呢?能!湖北省阳新县全国苎麻劳动模范陈森茂同志经过多年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并进入了全国苎麻高产纪录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中国麻业》1983,(1):32-32
广西平乐县福兴公社密山渡大队田冲生产队有22户,143人,水田84亩,苎麻49.8亩(其中新麻地11.8亩),养牛82头。以牛粪培育苎麻,每亩麻有将近2头牛,牛多粪多,确保麻地用肥,使苎麻产量不断提高,收入增加。1979年种苎麻38亩,平均亩产224斤,  相似文献   

10.
稻草对麻田土壤培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沅江是我国苎麻的主要产区,现有壮龄麻园20余万亩,年亩产175-190公斤,随着苎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土壤养分的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在肥料的施入方面,化肥施用增大,有机肥愈来愈少。为了保持和提高麻田土壤肥力,促进苎麻高产稳产,自1985年以来,我们采取当年早稻草培肥麻土,以期为苎麻生产开辟新的肥源。  相似文献   

11.
螯合稀土—硼对苎麻产量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本所1985~1987年研究结果表明:施硼能促进苎麻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的抗性,提高原麻产量,改善品质。螯合稀土—硼由于形成了螯合大分子,减少了硼的固定、流失,从而增加了硼的有效性,提高了苎麻对硼的利用率。为了探讨整合稀土—硼在苎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适宜浓度,为苎麻喷施螯合稀土—硼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旌德县是安徽省的苎麻主产区,年产量和收购量占全省第一。为了搞活苎麻生产该县于1984年8月13日召开了苎麻研究会成立会议.研究会由从事苎麻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苎麻生产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31名会员组成。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提高科学种麻水平,组织交流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捕集市场信息,为苎麻“两户”服务。  相似文献   

13.
农艺调控对苎麻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选育的“多倍体一号”为材料,采用膨胀珍珠岩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系统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多效唑浓度、收获期对苎麻根系生长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施氮和喷施多效唑均能促进苎麻根系生长,能极显著提高苎麻根冠比,能极显著提高苎麻根系活力,能增高苎麻根系POD活性;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苎麻根系重量呈现下降趋势,苎麻根系活力极显著下降,苎麻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新制订的湖南省苎麻标准(湘Q/NY712-83),从1983年新麻上市起执行以来,受到了农业、商业和纺织工业的一致好评。这对于改变苎麻长期以来重长度轻质量的分级检验方法,促进苎麻刮制质量的提高,增强我省苎麻制品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将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就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15.
苎麻是瑞昌县的传统特产。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苎麻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产量年年提高。范镇公社陡岗大队第6生产队和范镇大队第19生产队,1981年苎麻面积分别发展到25.07亩和17.16亩,单产分别达到201.6斤和215.9斤,比1980年增产  相似文献   

16.
(一)1989年,我省麻类作物生产在各级麻区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围绕着苎麻生产的稳定增收,黄、红麻生产的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和效益,狠抓科学种麻,开展试验示范、提高推广技术措施等一系列重要办法。获得了苎麻单产水平略有增长,苎麻冬闲期利用和开发研究技术深入到部分麻区,苎麻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有了一定发展;黄红麻面积略有增加,单产和总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农民获得了增产增收的好形势。苎麻生产:据各主产麻区汇报统计,  相似文献   

17.
1982年,我区有苎麻面积100047亩,比1981年减少7000亩,总产26.25万担,比1981年增产25.7%,单产由1981年的200斤上升到260斤,增产30%。如沅江县有苎麻面积67269亩,总产18.69万担,单产277斤,全县农业人口人平近40元。 1982年全区苎麻增产幅度大,品质提高,主要经验是:进一步建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们把苎麻快速繁殖方法和高产栽培技术与新品种的推广相结合,不但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大大促进了苎麻生产发展和植麻水平的提高。1983年至1983年实行苎麻品种改良,芦竹青良种面积由19.2%增加到67.6%,平均单产提高30%左右;1989年开始引种推广湘苎2号、湘苎3号,亩平增产22.9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麻业》1979,(1):28-32
苎麻是我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面积居全省首位,但产量长期徘徊不前,品质也较差。为提高我区的苎麻单产及纤维品质,自一九七○年以来,我所开展了苎麻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经过反复实践,目前“三系”巳基本配套,在生产上扩大试种,全区试种杂交苎麻600余亩,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受到各级党委重视,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20.
我县是湖北省主产苎麻区之一,种植苎麻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了。解放后,苎麻最高年总产达20400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苎麻生产有很大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县总产13997担,比1978年增长47.8%;1980年总产17047担,比1979年增长21.5%。两年来,苎麻总产净增7567担,比1978年将近翻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