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抗寒性竹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收集引种的竹类植物22属108个竹种(含变种或变型)生长情况和冻害程度调查,将该院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的竹种抗寒性划分成5个等级,提出了一批值得发展推广的抗寒性强和比较强的观赏、经济竹种;同时,对抗寒性一般及抗寒性弱和极弱的竹种的引种与栽培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下游地区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澜沧江下游地区集中了多种复杂气候和生物群落,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之一,竹亚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上竹种分布最为集中和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发现,该区共有竹种28属160种,其中珍稀竹类植物有15属33种,天然分布和长期栽培竹种77种。根据竹类种质资源特点,可将该区重要竹种划分为4个保护等级:重点保护、紧急保护、特殊保护和一般保护。系统研究该区域的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对于竹亚科分类、竹类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珍稀濒危竹类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中国竹类植物分布最丰富的地区,原始属种高度集中,生态类型齐全,全省分布广泛,属种种类丰富,其中53种为珍稀濒危竹种。文章介绍了云南珍稀濒危竹类植物的资源状况和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云南珍稀濒危竹类植物的建议。文章认为应将云南分布面积在2 000 hm2以下的竹种纳入极小种群植物保护之列,并构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体系;同时保存和扩繁云南竹类极小天然种群,缓解濒危态势。  相似文献   

4.
广西林科院竹种园竹类种质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种园现仅存竹种7属73种,面积4.6 hm2。作为广西主要的竹类种质资源库,竹种园退化严重,现有资源缺乏典型性。为适应广西林业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广西各地竹类科学研究的需要,对竹种园内的竹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存竹种的生长状况,对今后竹种园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浙西竹类资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西有竹林面积125.55万hm2,竹种资源有11属,47种、3变种5变型,将为该地区的竹类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类植物及其保护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地处滇西横断山区的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区系地理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研究竹种13属46种。对本区丰富的竹类资源的保护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保护天然竹林、保护生态环境是首要任务,珍稀濒特种质资源引种保存是当务之急,科学适度利用、促进保护发展是辅助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湖南益阳竹种园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益阳竹种园现已收集保存竹类种质资源20属167种(含27个变种、30个变型)242份,筛选并向社会推荐了一批适合我省栽培的经济竹种和观赏竹种,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竹亚科珍稀种质资源及其开花结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云南竹亚科种质资源的基本特点,并对云南珍稀特有种质资源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按属、种排序提出了不同保护等级的保护竹种名录。竹子开花周期较长,许多竹子结实率低,种子的收集、保存和繁殖较为困难,探讨了一些重要竹类开花、结实及采集、保存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邹跃国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92-194,208
总结了华安竹类植物园竹种引进、布局与配置原则,对引种与栽植要求、园区维护及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竹子属种情况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异地保存竹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和收集、保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为竹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是一个行业性联合会,其宗旨:坚持“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振兴竹经济”。团结和组织广大从事竹藤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联合有关竹藤培育和经营、竹藤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发展竹藤产品生产,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致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神奇美丽的云南作为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分布竹种达28属220种以上,竹林面积达31多万hm2,竹种种质资源系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用竹类多样性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子的药用功能是指竹类植物可以作为中药药材加以利用的属性,是中国竹类功能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药用竹类中,有的本身就是传统中药,历史上早有应用并沿用至今;有的具有保健作用,被竹子分布区及周边群众长期利用,用以养生保健。文章收集整理了中国具有药用功能的竹类植物种类,分析了其药用功能。结果表明,中国传统药用竹类有11属30种1变种4栽培品种,保健竹类有7属8种,共计涉及竹类15属43种及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12.
广西特有竹种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广西自然分布的竹类植物进行归纳整理,在23属157种及变种中,广西特有竹种14属39种及变种,占广西竹种总数的24.8%。其中:簕竹属数量最多,有11种,大节竹属5种,其他属各1~3种。在这些特有竹种中,合轴丛生竹有6属16种,单轴散生竹有10属23种。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的11种竹种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28种竹种生境狭窄、环境恶化、日渐濒危。建议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竹种进行原地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外的竹种尽快迁地保存;种群数量少的竹种要立法保护,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竹种要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安吉县竹子生态旅游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安吉县是著名的“中国竹乡”,拥有竹林面积6.7万hm^2,乡土竹种7属40余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安吉县以“竹”为特色,大力发展生态游,改善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设施,使竹子生态旅游业成为安吉县的经济新亮点之一,该文从竹子的旅游观赏和审美价值,竹文化、竹子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发展建设等方面对安吉的竹子生态旅游业进行初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竹林面积在37万-40万hm^2之间,有28属230多种,是世界竹类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同时,长期以来有一大批竹子方面的专家、实干家在竹子的分类、丰产栽培、竹产品加工等方面作了许多工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云南竹产业的发展不能令人满意,今后建议:①集中力量发展4万hm^2人工丰产竹林;②抓好种苗基地建设;③进行竹笋系列产品开发、竹浆造纸、竹子人造板等方面的深度发展;④向外地学习,抓重点。  相似文献   

15.
国产丛生竹类资源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轴丛生竹是国产竹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计有16个属160余种,其分布呈现很强的地域性和不确定性,以云南种质资源最为丰富.全国合轴丛生竹林80余万hm2,年产竹材500万t以上,主要用作制浆造纸和劈篾编织.  相似文献   

16.
泰国是世界主要的竹子分布区之一,现有竹林总面积454 486 hm2,蓄积量1760万m3,物种丰富度1.737,竹子多分布在各自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内,依据世界BPG工作组下的记录有17属,72种。介绍了当今泰国竹子的用途、产业、这次他和科学研究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樟福 《林业科学》1991,27(3):279-283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北部,属天目山支脉。它由塔山、中华山、荫山、金家山、炮台山等组成,其中以塔山最高,海拔为719m,中心区位于北纬30°36′,东经119°52′。山上有毛竹、花竹、淡竹、刚竹、紫竹、早竹、苦竹、箬竹等20余种竹子。1983—1985年间,莫干山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遭受卵园蝽Hippota dorsalis的严重危害,死竹达32000余株。常年又受到竹笋夜蛾Oligia vulgaris竹织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竹虎天牛Chlorophorus annularis、竹红天牛Purpuricenus temminckii等危害,毛竹的产量、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自然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蜘蛛为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害虫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漓江沿岸的竹类资源,发现两岸分布竹子7属37种、变种或变型,以箣竹属Bambusa居多,占竹种数量的45.9%;其次为刚竹属Phyllostachys,占21.6%。从竹子类型区分,丛生竹占62.2%,散生竹占37.8%。在两岸还发现木竹Bambusa rutila、狭耳坭竹B.angustiaurita、大绿竹B.grandis等多种广西濒危、特有竹种的分布。种植环境和利用方向对竹子的分布区域和种植量影响较大。多数竹林竹丛老化,竹蔸上浮,景观效果差。漓江景区的精华段——阳朔段两岸景观带主要由车筒竹B.sinospinosa、撑篙竹B.pervariabilis构成,环境卫生问题不容乐观。濒危、特有竹种保护可通过扩繁和开发新用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分析云南丰富的旅游观赏竹类资源及其景观价值的基础上 ,从微观形态入手 ,探讨了竹类作为竹文化形成的 5个物质基础性美学特征 ;透过云南独特的观赏竹类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宏观背景 ,论述了云南竹文化生态旅游的 4大宏观景观资源基础 ;经过对民族生态伦理和文化符号景观的研究 ,总结了作为民族传统生态意识的 3种典型风俗习惯 ,并揭示了作为云南民族竹文化精华的 3个特点 .作者以较宽的学术视野 ,通过借鉴新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和国内外生态旅游管理的成功经验 ,综合研究了横跨竹类学、民族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实物性、观念性和符号性民族竹文化景观 ,初步构建了民族竹文化的理论框架 ,简要论述了其独特性 ,并系统分析了民族竹文化与自然资源、其他文化以及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旨在为生态经济型林业、文化经济学和生态旅游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文中还相应地提出了通过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云南丰富多彩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实现云南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3种首要战略和相关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