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镉对水稻等作物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镉对动物体的毒害机理和中毒病症。着重分析了镉对作物体的毒害,其中包括生物化学机理,对水稻和蔬菜等作物的毒害原理、程度、差异及后果。还阐明了与其他元素互作的毒害作用。从而,明确研究镉污染土壤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防止镉进入食物链找到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镉对水稻等作物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镉对动物体的毒害机理和中毒病症。着重分析了镉对作物体的毒害,其中包括生物化学机理,对水稻和蔬菜等作物的毒害原理、程度、差异及后果。还阐明了与其他元素互作的毒害作用。从而。明确研究镉污染土壤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防止镉进入食物链找到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降镉措施对镉轻度污染农田土壤的治理及降低水稻糙米镉含量的效果,为污染农田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和瑶琳镇各选择镉轻度污染农田开展了不同用量石灰调控pH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腐殖质型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降低水稻镉积累、施用等量不同土壤改良剂降低水稻镉积累、石灰与叶面阻控剂配合施用降低水稻镉积累和...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外源添加镉对镉敏感蔬菜——番茄幼苗根部(根长和根鲜重)和地上部(株高和茎叶鲜重)的毒害效应,计算镉对番茄的毒害临界值(EC10),探讨了田间和盆栽条件下镉毒害临界值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外源镉对番茄4个生长指标可能产生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外源镉则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土壤镉对番茄根长、株高及茎叶鲜重的毒害临界值(EC10,以土壤有效镉表示)差异较大,根长EC10值介于0.13~5.22 mg/kg,株高的EC10值介于0.14~9.34 mg/kg,茎叶鲜重的EC10值介于0.02~4.13 mg/kg。田间条件下所获取的番茄EC10值与盆栽条件下获取的EC10的比值,最大为103.25倍(C土,茎叶鲜重),最小为2.85倍(C土,根长),大部分情况下田间和盆栽试验的镉毒害临界值的差异小于5倍。部分情况下田间得到的EC10值大于盆栽试验得到的EC10值,而另一些情况下则反之。  相似文献   

5.
植物耐镉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浩  陈光辉  王悦 《作物研究》2015,(1):101-105,110
重金属镉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人体也有毒害作用。综述了近年来重金属镉离子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耐镉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金属镉离子对植物的影响,植物吸收镉离子的影响因素,镉离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植物抵抗镉毒害的防御方式及植物耐镉基因等。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及小麦对镉毒害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具有很强的毒性,与其他种类的重金属相比,镉(Cd2+)更易被小麦吸收累积,从而会引起人的健康隐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d2+毒害对小麦生长、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小麦对Cd2+毒害响应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d2+毒害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分泌物及在遗传损伤效应和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小麦对Cd2+的吸收、分配和积累等方面的响应规律,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行大田条件下Cd2+对小麦根际微生态系统影响机制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小麦的Cd2+污染控制和合理耕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硫硒配施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及其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和控制镉对水稻生长的危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硫、硒配施对镉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极其吸收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污染的农田中施用硫、硒可以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素质,加快出叶速度,茎基宽、根冠比及生物量明显提高。硫硒配施可以抑制土壤中的镉向水稻各器官的迁移、转运,从而降低镉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史锟  徐虹  田艳芬 《北方水稻》2003,36(2):30-33
有机酸、无机酸及有机质都对土壤起酸化作用。一般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土壤中镉的有效性比较高,作物吸收利用的比较多,对作物的危害也比较大。但由于土壤的差异对作物吸收镉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防治土壤酸化能有效抑制镉进入植物体内,进而防止毒害人类。  相似文献   

9.
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茶树(3个品种)受铬(Cr3+)、镉(Cd2+)毒害的表观症状以及铬、镉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铬(20~100mg/L)、镉(1~5mg/L)胁迫下,茶树出现的毒害症状和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因胁迫浓度、时间和品种而异。茶树各器官的铬、镉含量总体随铬、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铬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主根>主茎>枝条>老叶>新梢(一芽二叶);镉则为:吸收根>主根>主茎>新梢(一芽二叶)>枝条>老叶。根部吸收的铬、镉元素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但镉在茶树体内的活性和迁移能力强于铬,运输到地上部的镉极易迁移到新梢中。新梢不同叶位镉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新梢中的镉有明显向上富集的趋势。不同品种的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能力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以11个品种的空心菜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铅、镉及其复合污染对不同空心菜种子萌发率、幼苗根长、苗高及生物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处理对空心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效应的品种差异,旨在为重金属中轻度污染农田土壤栽培空心菜的品种选择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结果发现:铅、镉单一或复合污染对幼苗生长比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其中幼苗根生长对铅镉污染比种子萌发等指标更为敏感,因此将幼苗根生长作为评价重金属铅镉毒害的指标更为合理。随着铅、镉单一及铅镉复合污染浓度的加大,其对空心菜各品种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且同样浓度下,铅镉复合污染往往比单一重金属污染的抑制率更高,说明铅镉污染存在协同效应。其中,对空心菜各指标的综合抑制效应在铅、镉单一污染下最高达48.78%和42.84%,而在铅镉复合污染时最高达59.73%。另外,不同品种对铅、镉污染的敏感性不同,通过比较,区分了3个耐铅镉污染品种和2个铅镉污染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