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勤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10):10-11
全球渔业资源正处在衰退之中,因此,开发中上层低值鱼类的加工技术研究,是当今急需解决的热门课题。作者从’94全国水产加工展示交易会看我国中上层鱼类的加工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2.
李铭五 《水产科学》1987,6(1):43-45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a melanostictc)属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系近海洄游性,暖温水中上层鱼类,集群性强,尤在生殖季节,多结大群游动,是一种分布广,资源量大的鱼种。  相似文献   

3.
鲅鱼(蓝点鲅)Scomberomorus niphonius(Cuvier et Valenciennes)是我国黄、渤、东海区现存的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重要中上层鱼类,主要为我国群众渔业春汛所利用。近几年其资源状况出现衰减趋势,已引起国内各研究机构及生产部门的广泛注意。虽在如何利用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意见,但普遍认为应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将重蹈小黄鱼等经济鱼类之覆辙。  相似文献   

4.
沟鲹(Atropus atrops)隶属鲹科(Carangiade),沟鲹属(Atropus)。俗称铜罗盘(福建)。系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其经济价值较高。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和中国沿海。台湾海峡的沟鲹常与蓝圆鲹、鲐鱼、乌鲳等中上层鱼类混栖,成为机帆船大围缯和灯光围网的兼捕对象、研究它的生物学特性、无论对科研、教学和生产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捕捞技术的发展和鱼类资源状况的变化,中上层鱼类的产量亦随之提高,约占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五分之三。1979年世界海洋性鱼类产量为5514万吨,鲱、沙丁、鯷类鱼占1564万吨。1979年日本海洋性鱼类总产量817.07万吨,其中日本鲐为159.07万吨。  相似文献   

6.
几乎世界渔获量的一半是由小型中上层鱼类组成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包括太平洋鲱鱼、西鲱、远东拟沙丁鱼、沙丁鱼、鲥鱼、油鲱、印度鲭鱼、鲭鱼和毛鳞鱼等。这些小型中上层鱼类的显著特点是鱼群密度大,在全世界各地渔场均可捕捞。  相似文献   

7.
如果碎鱼肉不准备直接用作最后生产的产品(成品)的话,那么最广泛地使用保藏的技术就是冷冻和冷藏,冻结的温度则取决于:鱼的品种、所经过的附加处理和所要求的贮存时间。考虑到中上层鱼类鱼肉的低稳定性,大多数作者建议是商业上采用-18℃以下的低温。  相似文献   

8.
秋刀鱼、鲐鱼、竹笑鱼等是为日本近海捕捞的重要中上层鱼类,因为渔获量多又称为多获性鱼类。一般来说,水温的变动对中上层鱼类的影响比中下层鱼类等的大。  相似文献   

9.
现有围网渔轮最主要的渔捞对象为台鱼、剌(鱼发)鱼(竹(?)鱼)等中上层鱼类,由于目前渔捞技术的限制,只能在上述鱼类起羣时,(鱼类游行水之表层或表层下),才能进行捕捞。但一般中上层鱼类并非整天起羣,一般每天仅起羣数小时,有时好几天不起羣,因此在整个围网期间,有很多时间不能作业。  相似文献   

10.
一、远洋渔业是我国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远洋渔业是一项开拓性事业,它已成为世界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上,还育些海区渔业资源尚有很大利用潜力,如太平洋中南部、大西洋、印度洋的中上层鱼类,西非、南美沿岸的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上层鱼类渔场开发以及产量的提高,解决中上层鱼类在捕捞过程中的保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日趋衰退,青黄占,Shi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潜力的实际,用疏目拖网捕捞中上层鱼类资源已成为群众海洋捕捞业已成为群众捕捞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自七十年代以来,面临“200海里时代”的新形势,且由于主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减少,而中上层鱼类产量一直稳步上升,许多沿岸国家不得不考虑多获性中上层鱼类的研究和利用问题,以保证人类对鱼类蛋白质的需求。中上层鱼类中有相当部分的鱼种为红色肉鱼,其加工利用有许多特性与白色肉鱼不同。为提高其利用率,国外很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现将其在加工利用时应注意的若干特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鲐鱼能量收支及其饵料种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耀  张波 《海洋水产研究》1999,20(2):96-100
我国海洋鱼类生态学研究目前尚多集中于自然种群结构及其数量变动上;鉴于这种现场调查本身的局限性,要想深入了解和定量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过程,则必需配合现场或室内实验模拟手段,以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由于海洋中上层鱼类(尤其是中上层大型鱼类)游动迅速,洄游性强,难以捕获活体并经驯化后用于实验,故迄今该类鱼种有关生物能量学室内或现场研究的报道仍属鲜见。鲐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属暖水大洋性中上层鱼类,为捕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水域,在渤、黄、东、南海均有分布,在我国沿海的中上…  相似文献   

15.
福建海域鲨鱼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前海洋捕捞由于近内海主要捕捞品种利用过度,资源明显衰退,单位产量和效益不断下降,一些传统鱼类甚至已形不成渔讯。为了寻求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水产部门提出:“要因地制宜,拓宽途径,调整作业。支持开发生产,支持开辟新渔场和新的生产领域、新品种的利用。在头足类、虾类、中上层鱼类和小宗经济鱼类上做文章”。在此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6.
俞存根  郑斌 《海洋渔业》2000,22(1):24-26
鳀鱼乃鳀属(Engraulis)鱼类的通称,是世界上单一渔业品种产量最高的鱼种。分布在浙江近海的鳀鱼主要是日本鳀(Engraulis jiponicus Temminck et Schlegel),俗称“烂船丁”,幼体叫“海蜒”,系集群性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过去,由于其利用价值相对较低而一直未成为开发利用渔业,除了某些地  相似文献   

17.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属上升流渔场,加上台湾浅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孕育着丰富的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曾一度成为我国首届一指的群众灯光围网作业渔场。1987年闽南、粤东地区灯围产量曾高达15万吨。一、闽南地区灯围开发中上层鱼类情况自1964年机帆船灯围作业试验成功后,在闽南和粤东地区迅速形成相当规模的灯围渔业。三十年来,闽南地区灯围经历了70年代迅速发展;80年代相对稳定和90年代发生滑坡三  相似文献   

18.
蓝园鲹     
蓝园鲹Decapterus maruadsi(Temminck et Schlegel),也称棍子、池鱼。属鲈形目、鲹科、园鲹属。是南海北部中上层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1993-2003年的Nino3、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SST)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的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和年平均单位产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经F检验,得出它们在α=0.05的水平上回归效果显著的结论(F>Fα=0.05).其中,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7225,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总产量的相关关系R=0.6685;Nino3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319,Nino3.4区的海水表层温度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中上层鱼类年平均单位产量的相关关系R=0.6541.这种关系的找出,今后可以通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提前一年预测的NINO区海表温度数据,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作业渔情预报建立简便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国际贸易和市场统计资料为根据。详细分析阐述了1987年度和1988年上半年五种主要海产品的市场现状,并对未来趋向做了预测。这五种海产品是;虾类.金枪鱼、底层鱼类.头足类和小型中上层鱼类罐头。由于虾类货源充裕,价格较为疲软。金枪鱼货源短缺,价格看涨。底层鱼类的存货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头足类价格下降。智利.秘鲁和摩洛哥增加了小型中上层鱼类罐头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