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重要环节。1996年以来在安徽省十字铺茶场设置大面积的无公害茶叶生产、试验区,以生物防治的措施治理病虫害,增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增强茶树生机和抗性,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兹报告十字销茶场无公害茶园和化防茶园病、虫种群数量和农药残留量的差异。1试验区概况无公害茶园,从1996年春季起禁止施用化学农药,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以球孢白僵菌防治茶小卷叶蛾,以韦伯虫座孢菌剂防治黑刺粉虱,以茶尺蠖NPV制剂防治条尺蠖。该茶区重要病害茶云纹叶枯病4月份病情开始上升,5~6月份明…  相似文献   

2.
广东英红华侨茶场原称英德茶场,1956年创建以来一向生产红碎茶,“英红”以身骨重实,外形匀净,色泽棕润,香气浓郁,滋味浓强,汤色红亮而成为出口红碎茶的主要商品茶之一。1980年在汉口红碎茶质量评比会上,“英红”被评为全国第二套样的第一名,1983年选送到北京外贸展销,获对外经济贸易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1984年又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的荣誉称号。总结生产经验,他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琼中县国营岭头茶场,1988年共出口优质红碎茶642吨,比上年增加220吨,创建场以来最高纪录,茶叶质量比上年也有所提高。该场是全国十大茶场之一,年创外汇120万美元左右,1988年,该场深挖茶园潜力,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增加地力投资,多施有机肥,使当年茶树生长旺盛,在年头倒春寒、干旱和11、12月份阴雨和台风自然灾害情况下,茶  相似文献   

4.
目前叶面肥发展迅速,种类繁多,效果不一。为了探索东清多元复合液施,北仓茶叶专用肥和龙游作物营养激素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91年春茶期间,在我县新建乡毛竹下村茶场,进行了施效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桂花乡有21个茶场,茶园面积1392亩,从1980年以来,茶叶黑刺粉虱和烟霉病为害十分严重、受害面积达100%,造成叶片脱落,减产失收,对此茶农束手无策,反映是难治症。1985年在省茶叶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帮助下,以跃进茶场为基点,用速灭  相似文献   

6.
信息汇摘     
休宁大力兴办股份制茶场安徽省休宁县有7个茶场是由县茶厂、乡村茶厂和跨乡村农户入股联办的,拥有茶园2.1万亩。茅山茶场是全县办得较早的股份制企业。八十年代前5年,茅山茶场年均产茶2万 kg,比实行股份制前的年产量增加5.5倍;八十年代后5年,年均产茶4万 kg,又比前5年增加一倍。1991年,茶场调整产品结构,茶叶产量比上年只增5%,但产值却增  相似文献   

7.
小董公社那道大队茶场过去在使用碳酸氢铵时,采取开沟干施后盖土,结果发现施后茶树老叶浓绿,但发芽少。大队茶场的社员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伟大教导,改用以碳酸氢铵加水喷施(即根外追肥),他们的做法是:用碳酸氢铵3—4市两,兑水40市斤,充分搅均后,用楣壳或喷雾器向茶叶枝叶喷洒至湿匀,喷  相似文献   

8.
正鹰峰山有机茶荣获今年"粤茶杯"广东省第十三届茶叶质量推选活动红茶和绿茶的双银奖。茶场位于紫金县龙窝镇黄洞村海拔800多米的鹰峰山(当地称鹞婆嘴)天阳Y自然保护区内,周边有十多万亩原生态阔叶林。我们八月份前往茶场采访,直接驱车到茶场的加工厂,工厂前是一面湖,湖的两边是密密的、一行行整齐的茶园,其中一边赫然亮着醒目的牌子"不用农药,施有机肥,用良心种好茶"。场长钟坚山和黄洞村主任李远扬热情地接待我们进加工厂旁边的办公室,一边泡茶、品茶一边闲话鹰峰山  相似文献   

9.
磷肥配施石灰石粉对红壤上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傅庆林  孟赐福 《大豆科学》1992,11(2):146-151
通过红壤上石灰石粉与磷肥配施对盆栽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表明,施石灰石粉、钙镁磷肥均能提高土壤pH,显著增加大豆的产量,提高其养分的转运率;施石灰石粉能提高植株含钙量,却抑制了对钾的吸收,施磷肥提高植株含磷量,但降低植株含钙量。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磐安县“玉山古茶场”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得被遗忘多时的古茶场又重新焕发了光彩。世代居住在周边的纯朴山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家乡其貌不扬的“茶场庙”竟会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一、玉山古茶场概况与建筑布局玉山古茶场初建于宋,位于浙江省磐安县大盘山北麓的玉山镇马塘村,现存建筑为清朝乾隆辛丑年(1781)重修,虽历经沧桑,但还较好地保留了历史原貌。玉山古茶场2001年由茶场庙管委会筹资12万元收回,同年9月,被公布为磐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3月,组…  相似文献   

11.
今年五月中旬,由县科委牵头,组织了我县茶叶工作者十人对稻香茶场茶叶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现报告于下: 一、稻香茶场的基本情况 稻香茶场一九五八年建场,一九六四年原稻香大队并入茶场,形成了目前的规模。现有面积7500亩,其中开山种茶2000亩,水田840亩,植树造林1400亩,列入国家速生生产林基地500亩。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南靖县与永定县交界处的高山峡谷中,有一个风光秀丽,华侨举办的“广达茶场”,其出产的茶叶现已畅销远近、闻名中外。一九四六年,侨居新加坡的塔下华侨张荣汀先生,目睹家乡生产落后、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特地资助乡亲们开办茶场。为了纪念塔下张氏四世祖张广达,乡亲们把茶场命名为“广达茶场”。该场从一九四六年开办时只有十二亩茶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获得了发展,张荣汀先生先后捐资五万多元人民币、帮助家乡发展茶叶生产。从此,“广达茶场”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59,(5)
五八年我县根据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方针,办了七个茶场,今年全县又办了5个社办茶场,71个大队办的茶场。茶场显示出种种好处:(1)大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高速度发展,那里办茶场,那里茶叶生产就形  相似文献   

14.
长沙县金井茶场一九七五年以来,通过调整经营方针,依靠科学种茶,狠抓经营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茶场的面貌。与一九七四年比,不仅年产量翻了两番多,年创利润提高十多倍,而且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栽茶、制茶和经营管理体系。金井茶场的茶叶生产经验可以概括为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氮磷肥配施对不同地域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在河南安阳、夏邑、漯河、南阳和信阳5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地点、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小麦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较大,其中试验地点对所有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均达1%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对形成时间、延伸度和拉伸比例影响达5%显著水平,而施磷量、氮磷互作对粉质与拉伸参数的影响均不显著。研究还表明当施氮量一定时,增施适量磷肥能改善郑麦9023粉质质量。在5个试验点中,安阳点的粉质与拉伸参数最为理想。从不同氮磷配比看,以高氮(N 240 kg.hm-2)与中磷(P2O5–60 kg.hm-2)配施条件下郑麦9023的加工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6.
格塘公社茶场位于湖区的丘陵地带。过去没有大面积种植茶树,—九六九年以来,他们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先后开辟茶园二千三百二十八亩,建立了九个大队茶场,一个公社茶场,一个茶科站,一个红碎茶初精制联合加工厂。公社茶场为总场,场、站、厂合一;八个大队茶场为分场,实行单独经济  相似文献   

17.
日照市东港区上李家庄子茶场是一个山区村办茶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着产销两旺的发展势头。为总结推广该场经验,提高茶叶生产水平,特进行了调查。1 基本情况上李家庄子茶场建于1967年,是日照市规模最大的老茶场。现有茶园面积13.3hm2,其中投产茶园6.7hm2,幼龄茶园1.3hm2,1999年新发展5.3hm2。1999年茶叶总产量6250kg,总收入5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250kg,收入40.5万元,名优茶收入占茶叶总收入的81%,交农业特产税1.8万元,交村委会茶园承包费7.5万元。2 主要经验2.1 积极探索茶场管理方法该茶场从1984年起实行了由一人牵头集…  相似文献   

18.
浅谈茶树营养特征与施肥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省部分茶场的茶园耕管中,普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或施肥方法不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茶园低产老化状况,着重阐述茶树对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养分需求,生理作用和土壤供肥特点;提出茶园施肥要因土、因树、因肥施用和掌握施肥最佳时期,正确方法等农艺调控措施,以达到改良土壤,茶叶生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的易贡茶场,始建于1966年,海拔2240米,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藏语意为"美丽的地方"。易贡的茶园常年用高山雪水浇灌,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这里的茶叫翠绿油润、嫩香高长;其茶水黄绿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具有提神醒脑、利尿解毒、降血压、防辐射等功效。2010年,易贡茶场顺利获得"有机茶生产基地"认证和国家QS认证,茶场也注册了"雪域茶谷"商标。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11,(9)
普安县茶产业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发展过程中,建有国营新寨茶场、江西坡茶果场、青山小屯茶场,以及部分乡镇小型茶场等,隶属贵州五大茶区的黔西南茶叶产业带,是全省首批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截止于2011年2月,全县已有江西坡、地瓜、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