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及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种稻后酸性土壤pH迅速升高,而中性土壤pH降低,然后均趋于中性;Eh的变化基本均呈近似“W”形;土壤溶液硅浓度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与对照相比,单施高炉渣或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溶液pH和Eh、增加硅浓度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尤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偏硅酸钠的施用效果只是在水稻生长的某一时期在中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单施葡萄糖会降低土壤Eh,提高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的硅浓度.在水稻全生育期内,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升高的幅度最大,在酸性水田土壤和中性水田土壤上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0(最小倍数)~4.93(最大倍数)倍和1.19(最小倍数)~2.72倍(最大倍数),说明施用高炉渣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硅素供应水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取酸性和中性水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施用硅肥对水稻各生育期土壤溶液pH、Eh及硅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种稻后酸性土壤pH迅速升高,而中性土壤pH降低,然后均趋于中性;Eh的变化基本均呈近似“W”形;土壤溶液硅浓度则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与对照相比,单施高炉渣或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在提高土壤溶液pH和Eh、增加硅浓度方面的效果较为明显,尤其在酸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偏硅酸钠的施用效果只是在水稻生长的某一时期在中性水田土壤上表现得相对明显;单施葡萄糖会降低土壤Eh,提高生育前期土壤溶液中的硅浓度。在水稻全生育期内,高炉渣与葡萄糖配施处理的土壤溶液中硅浓度升高的幅度最大,在酸性水田土壤和中性水田土壤上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40(最小倍数)~4.93(最大倍数)倍和1.19(最小倍数)~2.72倍(最大倍数),说明施用高炉渣硅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硅素供应水平,对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湖南省主要农田土壤硅的形态、含量的结果,根据田间和盆栽试验及室内分析数据,将全省土壤划分为供硅能力低、中偏低、较高及高共四类,预测约占全省总面积51.5%的土壤施硅可能有效。对全省主要炉渣硅肥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明确黄磷炉渣、锰矿炉渣炼铁高炉渣等可作为硅肥施用並可使水稻获得增产,且不致使水稻受其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炼铁厂副产品3种高炉渣作硅肥使用对水稻土pH及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硅素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方酸性水稻土上施用高炉渣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促进水稻对硅素养分的吸收。上述效果随高炉渣用量的增加而更为明显,且高炉渣A和高炉渣F的效果要好于高炉渣B。  相似文献   

5.
炉渣硅肥的肥效及重金属对土壤和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用四种炉渣硅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显著,土壤有效硅和稻草中硅的含量明显提高。盆载试验表明,施用黄磷渣对土壤有效锰、铅、镉的影响不明显;施用锰矿炉渣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锰的含量,植株中锰含量亦增加,土壤有效铅和有效镉有所增加,但与施用量不成比例。田间试验表明,施用锰矿炉渣能增加土壤有效锰的含量,但对铅、镉没有影响,其他三种炉渣硅肥施入大田,对土壤有效锰、铅、镉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作物上开展硅肥试验,研究探索了中量元素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增产具有促进作用,施用硅肥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但对千粒重作用不明显。每667m2施硅肥5kg时水稻产量最高,增产效益显著,其效益较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和不施硅肥处理分别增加190.7kg/667m2、42.9元/667m2,增幅分别为11.1%、2.3%。  相似文献   

7.
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硅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粳稻宁粳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硅肥配施对水稻硅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基施硅肥0~262.5 kg.hm-2范围内,随着施硅量的增加,低氮肥水平下水稻植株含硅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中氮肥水平下硅素含量在拔节期显著增加,而抽穗、成熟期增加不显著。植株硅素积累量变化的趋势和硅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氮硅肥配施条件下,植株硅素积累量与稻谷产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生物菌粉的节肥增产效果,于2017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肥、硅肥配施菌粉、硅肥节肥配施菌粉等共5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生育期考查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硅肥、硅肥配施菌粉均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于抽穗期能加快植株抽穗进程,明显提高抽穗率,从节肥效果来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效果最佳。考种、测产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硅肥能增加产量5.16%,施硅肥配施菌粉增产7.69%,从节肥增产效果看,75%硅肥用量配施生物菌粉增产效果最佳,较常规施肥、常规施肥+硅肥、常规施肥+硅肥+菌粉产量分别增加9.45%、4.07%、1.63%,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提高了茎蘖数,增加穗粒数、粒重,降低空瘪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硅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施硅肥各处理产量均表现为高于对照,平均增产7.3%,在白浆土上每公顷基施150kg生物硅肥处理,增产最高,增产率达15%。  相似文献   

10.
开发硅肥市场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硅肥,又称硅钙肥。一般硅肥中含二氧化硅在25%-30%之间,通常可以利用工业废渣,如高炉炉渣、电炉铁炉渣、锰铁合金炉渣等来制取硅肥。硅肥被看作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硅元素不象氮元素那样流失快、损耗大,可以持久地保持土壤肥效。硅肥对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均有显著的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可使水稻平均增产13%,小麦10%,花生15%,棉花、大豆、甘蔗、蔬菜和水  相似文献   

11.
钾硅肥施用对水稻吸收铅、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钾硅肥施用对水稻铅、镉吸收及土壤中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将施肥和重金属钝化修复良好结合在一起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硅肥施用对水稻生物量、钾素积累量、铅/镉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铅/镉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硅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和钾素累积量,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水稻生物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40.4%~47.0%和170.0%~252.0%;钾硅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水稻茎、叶和籽粒中铅和镉的含量,与施用硫酸钾处理相比,水稻茎、叶、籽粒中铅和镉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3.6%、35.6%、28.7%和15.6%、29.7%、26.8%,且随着钾硅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地上各部位铅和镉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水稻根部重金属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态铅、镉经过一季水稻种植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钾硅肥处理和硫酸钾处理土壤有效铅、镉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钾硅肥的施用既满足了水稻对钾素的需求,又降低了水稻地上各部位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炉渣硅肥在水稻施用的效应。试验表明炉渣硅肥在水稻施用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炉渣硅肥对促进稻穗发育,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以及提高水稻抗性都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13.
增施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影响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粳1号"和"武粳15"为例,研究了崇明岛农场施用硅肥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宁粳1号"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0kg处理,为644.56kg/667m2,比对照增产6.99%,且极显著大于对照,增产效应最明显;"武粳15"最高产量是每667m2施硅肥15kg处理,为661.50kg/667m2,比对照增产8.06%。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基施硅肥10~15kg/667m2增产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朱殿武 《农技服务》2009,26(8):51-51,161
通过施用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可促进水稻二次枝梗的分化、减少颖花退化和促进灌浆,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产。增施硅肥150 kg/hm~2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增施硅肥75 kg/hm~2和不施硅肥的增产301.95 kg/hm~2、636.75kg/hm~2。施用硅肥必须同增施氮肥,才能充分发挥硅肥的增产增效作用。硅肥可以作基肥或追肥施用,作为追肥最好在水稻拔节前(1个叶龄之前)施下,以增加抗倒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硅酸钠作为速效硅肥在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2020年采用小区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计硅酸钠不同用量梯度等5个处理,研究硅肥不同用量配施化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水稻主要生育期通过调查植株性状,表明施用硅酸钠可促进植株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特别在水稻灌浆期,施硅肥增加了叶片面积,加快水稻抽穗进程。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硅酸钠45kg/hm2效果最佳,比对照公顷增产766.6kg,增产率为8.27%,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增加分蘖、提高穗粒数来实现的,配施硅酸钠能有效降低空瘪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探明硅肥对镉污染稻田降低稻米镉的作用机理,完善稻米镉消减的硅肥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基肥、分蘖期和孕穗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土壤0.160~0.290个pH单位,降低镉生物有效性,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295.3%~399.2%(P0.05);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中,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9.7%的水稻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基施硅肥显著降低了水稻茎秆、叶片、稻壳和稻米中的镉含量,降幅分别为31.9%(P0.05)、65.8%(P0.05)、46.1%(P0.05)和25.3%(P0.05),施硅降低了镉由茎秆向叶片和稻壳的转运,从而降低了稻米镉的积累,同时显著增加茎秆、叶片和稻壳硅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4.1%(P0.05)、71.5%(P0.05)和28.8%(P0.05)。综上表明,镉污染稻田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阻止镉的迁移转运,减少稻米镉积累,是镉污染稻田修复中推荐的硅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硅肥试验表明,在慈溪部分有效硅含量低的水稻土中,施用硅肥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可增强土壤中磷元素的有效性,提高水稻对磷素的吸收。同时水稻植株对硅的吸收量有一定的饱和度,施用硅肥超过一定量时,水稻植株中的有效硅含量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18):48-49
以水稻品种中优808为材料,在黔南州龙里县试验田研究了硅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硅肥处理的水稻,小区产量均高于不施硅肥的对照,比对照增产4.38%~11.7%。硅肥施用以每667 m~2施SiO_230 kg为宜。水稻施用硅肥能有效减少空秕率,增加水稻千粒重,提高水稻结实率,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钾硅钙肥在酸性红壤上茄子的施用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钾硅钙肥对茄子生长、养分积累及酸性红壤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酸性土壤的培肥、改良利用以及茄子高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现实指导。结果表明,施用钾硅钙肥的处理茄子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仅施用高磷型液体肥料(1)的处理,提高幅度13.3%。施用钾硅钙肥的处理对茄子植株钾吸收量显著高于相对应仅施用高磷型液体肥料的处理,分别提高了35.6%和44.0%。施用钾硅钙肥的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分别提高1.13、0.86个单位。施用钾硅钙肥有利于促进茄子体内的磷、钾养分积累,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pH值、改良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的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南方土壤由于长期脱硅富铝化过程,土壤中全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均较低,研究硅对提高中国花生的产量对和品质有重要意义。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施用硅肥后,花生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结荚期施用硅肥增产效果大,增产效果在13.5% ̄25.6%之间,平均增产达20.1%;从施用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分析,建议在热带砖红壤地区花生硅肥施用量为30kg/hm2(SiO2);不同时期施用硅肥对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效果不同,总的来说低水平的硅[30kg/hm2(SiO2)]的效果好于中高水平。仅在结荚期施用30kg/hm2硅提高花生的百仁重;在下针期和结荚期施用30kg/hm2可提高百果重;基施(30kg/hm2)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荚数;花生施用硅肥后对花生仁的脂肪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花生施硅适宜于食用型品种;花生施用硅肥能明显降低花生成熟期植株的全氮含量;对磷的影响则表现为,基施硅肥90kg/hm2可提高植株中磷的含量,而结荚期追施150kg/hm2的处理降低植株中磷的含量;对钾的影响则表现为复杂的规律,其机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