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07年7月上旬隆昌县遭遇洪灾后,县农业局开展了一系列杂交中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蓄留一般再生稻和洪水再生稻的相关试验和示范结果,总结出蓄留2种再生稻需要注意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
隆昌县再生稻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昌县现有人口76.5万,其中农业人口653万,耕地面积40万亩,其中稻田面积31.9万亩,常年农作物总播面积86万亩,复种指数达到21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0%,总产25~26万t,其中,水稻总产多年徘徊在16~17万t.在种植面积和单产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2007年隆昌县再生稻的丰收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问题,在年前冬干,年后春旱,夏季又遭遇百年不遇洪灾的情况下,再生稻蓄留面积和总产双双创造了历史新高,总产与全县小春粮食总产相当,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灾害损失,为隆昌县灾后重建及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隆昌县不仅能发展再生稻,而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隆昌县再生稻大发展前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省隆昌县,一季中稻加再生稻亩产超吨粮综合简化技术展示成功,为内5优317超吨粮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再生稻是在温光条件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笔者多年从事再生稻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总结提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适合荣昌县及渝西地区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5.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再生稻生产成为湖南省的主推技术之一。2015年,湖南省再生稻面积仅20多万亩,2017年快速增长至210万亩。示范推广区域发展到93个县。据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汇总各地测产结果,2017年全省再生稻示范普遍高产,再生季产量比2016年增产20%左右,达到预期"一季+再生"亩产900公斤以上的目标。湖南省再生稻2017年缘何实现高产高效?湖南省再生稻首席专家唐启源介绍,再生稻有"五怕":再生季  相似文献   

6.
<正>隆昌县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县日均气温17.5℃,年平均日照1204.8h,年平均降雨量1078.9mm。全年水稻播种面积21000 hm2,蓄留再生稻面积13333hm2以上,年总产在20万t左右,平均产量超过500kg/667m2。隆昌县已由2000年以前的单一杂交中稻耕作制度转变成杂交中稻+再生稻的两季耕作制度。近年来,随着干旱年份频发、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的改变以及贸易交通运输繁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害虫  相似文献   

7.
<正>隆昌县地处四川省东南部,境内海拔高度一般在320~420m之间,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日温17.5℃,年均日照1 208.0小时,年均降雨量1 049.1mm,9月上旬的日均温≥25℃、中旬≥21.9℃、下旬≥21℃,秋季光热条件较好,能基本满足中稻+再生稻两季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尽管隆昌县属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蓄留再生稻的历史也有30年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推广应用中稻+再生稻两季综合配套技术,大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年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再生稻已经成为浙江常山种粮大户增产增收的好模式。为筛选不同生育期类型适合在常山及周边地区栽培的再生稻优良品种,2019—2021年常山农技人员引进了20多个再生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甬优4901表现出生育期短、米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不仅适宜在常山及周边作再生稻栽培,而且在浙江省宁波、绍兴以及湖南、江西等地也表现良好。为探索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2021年农技人员对甬优4901头季稻插秧密度、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再生季施肥等关键技术点进行试验研究,并开展百亩高产示范。本文将甬优4901再生稻在浙江常山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甬优4901作再生稻栽培的技术体系,为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位于江淮之间,为双季稻北缘区。针对该区域存在双季稻温光不足、单季稻温光有余的实际,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的意义及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利用温、光、水等自然资源,提高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产量,隆昌县农技推广部门针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早春气温回升快,秋季温、光、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南京农业大学、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的指导帮助下,自2002年起开展了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中稻"一种两收"亩产吨粮技术的研究与应  相似文献   

11.
生产实践证明,种植再生稻具有种一季收两季,省工、省种、增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宁德市在海拔300-500米,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区,可以发展再生稻的稻田有4万多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总结出再生稻高产栽培的八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11~12日,由隆昌县农业局和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共同邀请由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熊洪研究员为组长、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为副组长的省级专家组对隆昌县云顶镇圣水村实施的一季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最高田块单产达350.9kg/667m2,打破了隆昌县2010年创造的川东南再生稻次适宜区单产335kg/667m2的历史最高纪录,标志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2年含山县当地开展再生稻小面积试验示范和周边地区示范观摩的情况,分析了再生稻生产在该县的可行性,总结出再生稻生产应当掌握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再生稻生产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隆昌县通过农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粮食总产量一直处于小幅度增长状态,尤其在中稻生产上与南京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共同探索了一些新技术、新模式,引进试验示范了近100个新品种和多项新技术,水稻高产攻关田还先后3次刷新川东南中稻单产最高记录,2次创造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再生稻单产最高记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大面积应付式种植粮食现象仍比较普遍,这就给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稻再生特性在适宜区域发展再生稻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北纬320区域属于一季中稻生产温度光照资源有余,双季稻(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生产温光资源不足的自然生态区域。也是我国再生稻生产北端临界区域。本文初步报道了适宜在北纬320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早熟中稻+再生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头季稻单产700kg/667㎡左右,再生稻单产200kg/667㎡以上,“一种两收”合计单产约900 kg/667㎡。  相似文献   

16.
正再生稻生产,一种两收,节本增收、绿色高效。怀化温光资源对水稻生产是两季不足,一季有余,是发展再生稻的理想区域。甬优4149是用"甬粳41A"与"F9249"配组育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017年经过湖南省审定(湘审定稻20170006)。2017年,本市甬优4149再生稻示范面积9 090亩,平均两季亩产达到854.9 kg,高的达到1 025 kg。通过对靖州  相似文献   

17.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从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早稻再生稻-莴苣粮经高效栽培模式在永安市已示范推广5年,该种植模式的早稻再生稻具有省工、省地、节本、避蚊、避寒、高产的优点,并且早稻再生稻比两季稻生育期缩短59d,特别是再生稻比晚稻提早26d,为冬季种植飞桥莴苣提供了条件。5年来永安市早稻再生稻一莴苣栽培模式累计推广4000hm^2,早稻再生稻平均产量15.3t/hm^2,莴苣(飞桥莴苣)平均产量47t/hm^2,平均产值7.3万形hm^2,纯收入5.04万形hm^2。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劳动力锐减、综合效益低下以及经营主体的改变带来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复种指数,发展再生稻等高效种植模式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通过温光气象历史数据分析、熟期适中再生性强的优质品种筛选试验和基于机械化栽培条件下再生季留桩高度、肥料运筹方式探索等,在关键技术突破后系统总结优化,构建沿江地区稻-稻周年种植制度下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并成功示范,进而开展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富顺县是农业大县,是生产水稻和再生稻的适宜区域,是四川再生稻发源地之一,已获准农业部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常年水稻面积47万亩,再生稻收获面积42万亩。一、再生稻温光资源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浅丘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秋季光温资源丰富。全年日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 028mm,年日照总数1 275小时。9月份日均温23℃,稳定通过21℃的终止期为9月20日,连续3天低于20℃的低温9月15日前出现频率小于3%。适宜再生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