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许多国家在自然灾害的治理中, 把治山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日本即是一个典型, 欧洲多山国家亦是如此.本文对亚太和拉美地区几个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治山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对我国的治山工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的治山历史和主要的治山技术,以及在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其对降低我国灾区地质灾害的影响、提高我国的治山技术和建立完整的治山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荒山、地质灾害区、石漠化地区和矿区等"困难立地"的生态治理已是林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林业双增目标的要求下,就我国林业开展治山工作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建议将"治山"纳入林业主要职能,并逐步建立起治山相关的政策、资金、科技等支撑体系,实施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山模式。  相似文献   

4.
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是当前滑坡治理工程中常用的措施,本文以郴州市流星岭滑坡治理工程实例为背景,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常用的一些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边坡滑体的防治技术分析研究,详细讨论比较了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自1897年以来日本治山治水的历史,介绍了治理中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治水与兴林     
治水之根在治山,治山之本在兴林。经历了无数次洪灾之后,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就治水而治水,忽视治山,忽视森林的作用,水是治理不好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投入大量人财物力,修大小水库8万余座,堤防20余万km,改变了旧中国洪水肆虐、民不聊生的局面。但是灾后深思,为何治洪不断,洪灾频率反而加快,灾情加重?原因是重治水、轻治山,忽视森林的功能所致。l国外的治水经验日本、欧洲和北美国家,根治水患的共同措施是“治山”。日本人口密度大,山地占85%(我国占69%),治山是一个典型。特点是:历史…  相似文献   

7.
日本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治山,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治山就不能治国”。 为什么给予治山事业这样高的评价呢?围绕着这个问题,代表团从本州的关东到关西,又跨越宗谷海峡遍访北海道各地,历时三周,考察了京都靠山的音羽谷,兵库县的六甲山,奈良县的十津川,青森县的衡立泽台地,胆振县的有珠山,札幌左近的羊蹄山,枥木县的足尾山和男体山等十多处治山场所。沿途广泛地与都、道、府、县、民间团体、大学和科研机关的治山专业人员接触交谈。耳濡目染,逐渐对日本称誉为治国大计的治山事业加深了理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黔东南林区涝涝灾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当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调整治山治水战略、遏制林地流失、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为主的生态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流域治理技术的特点是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实行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模式。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既能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调动广大群众治山治水造林的积极性。巴林右旗经过几年的建设,原来光秃的荒山,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的防护林建造历史及全球有较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斯大林改造大自然工程、罗斯福工程、治山治水防护林建设工程、北非五国绿色坝工程)进行了简要介绍。总结了中国的防护林历史,简要介绍了"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同时首次系统地介绍了环洞庭湖防护林工程。对现代防护林学的树种选择、空间配置、综合效益、防护林成熟与衰退等重点研究领域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防护林工程和防护林学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防护林学的特点。对全球性几项具有巨大影响的防护林工程(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美国罗斯福工程,日本的治山治水工程,中国建国30年来的防护林工程,非洲绿色坝工程)的评述。中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兴建,一期工程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重大变革与其实践。“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与中国十大防护林体系工程,中国防护林工程、生态林业工程和中国防护林的演变趋势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林业治山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国土面积小,山坡地又占了国土面积的大半,森林占的国土面积虽然比较大,但人均资源少,并且天然林多,人工林少,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和环境日益恶化等原因,所以日本历来重视防护林,把林业治山作为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划定,与各类防护林的建设紧密相连。早在几百年前,日本便有了治山防灾理论。从1911年起,到1948年止,日本曾连续进行过两期有组织的森林治水工作。二战后头几年,由于乱伐森林,洪水、泥石流、崩塌等灾害频起,全国年均受灾损失额在2500亿日元。1953年,日本在内阁中成立了治山治水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半山区的自然概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多年来的治山经验,针对当地的水土流失形式,提出了可行性的治理措施,并科学论证了水土保持林的建设格局和工程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山体滑坡区的治理与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资兴市于2006年7月15日受热带风暴的影响,普降暴雨,造成大范围的塌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对此进行了灾害形成机理分析,提出了工程治理技术,自然恢复和生态恢复植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严克伍 《绿色科技》2013,(11):211-212
指出了浅层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主要治理方法为削坡,挖去滑动的土体,然后采用浆砌片石或挂网喷浆等方法进行护坡,但是这已经不能与人们的环保要求相适应,因此,采用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是浅层滑坡治理的发展方向。以某高速公路连接线K0滑坡为例,探讨了生态护坡和削坡的综合治理方法,为今后浅层滑坡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川藏公路102滑坡群2号滑坡体整治工程经验,并结合近几年川藏公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研成果和整治工程的实际经验,总结在高寒缺氧地区特殊地层中进行滑坡灾害治理的技术难点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半山区的自然概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多年来的治山经验,针对当地的水土流失形式,提出了可行性的治理措施,并科学论证了水土保持林的建设格局和工程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8.
禹州市治山造林和平原绿化历史上都曾是全国先进单位。近几年来,全市树木伐的多、栽的少,形成了平原绿化严重滑坡的被动局面,因而受到了省政府的黄牌警告。为尽快扭转全市林业生产的被动局面,禹州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对1995年的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决定用一年时间扭转平原绿化滑坡局面,用两年时间绿化全部宜林荒山,重振林业雄风,使  相似文献   

19.
杨林  佴磊  刘永平 《森林工程》2005,21(4):24-26
通过对具体滑坡工程实例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阐明了滑坡滑动失稳机制,并根据试验方法和反分析方法联合确定的滑面土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中值,运用SARMA法及不平衡推力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削坡减载的方法对该滑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0.
山江湖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焦点问题之一。从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及其相关水系流域(即“山江湖”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科学考察及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出发,根据山江湖区域“山是源、江是流、湖是库”的内在规律,阐明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基本方针与“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基本战略的科学价值及深远意义,并从山江湖工程的探索实践中,总结了该工程的基本经验与作法,指出其对国内外广大区域发展的意义及影响。还从科学预测高度论及该工程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