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佛山方竹低产林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桐梓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方竹笋之乡"。金佛山方竹[隶属于竹亚科寒竹属,是大自然赐予桐梓县的特色竹种(以下简称方竹)。全县方竹天然林面积近20万亩,但多系20世纪30年代天然更新的延续,系统发育渐趋衰老,加之多年来疏于管理,掠夺式采笋伐竹致使方竹无性系种群退化,除柏箐自然保护区的3.8万亩方竹林属高产、稳产林分外,其余均属低产林分,平均亩产在30公斤左右,产值不到每亩50元,产出比相当低。为了加快方竹林复壮更新,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方竹笋产量,使之成为桐梓县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方竹低产林改造(以下简称方竹低改)也就提到议事日程。现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如下低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金佛山方竹笋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佛山方竹中心产区的305个金佛山方竹个体特征值为基础,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建立方竹笋重与笋径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方竹笋经产量表。  相似文献   

3.
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 cm5、~6 cm株数,竹株年龄2 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 a5、a生株数计2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海拔、每hm2内总株数、平均年龄等15个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影响林分竹笋产量的23个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每hm2内2~4 a生株数是衡量竹笋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增加林分中2~4 a生株数比例是对目前合江方竹笋用林进行技改的主要手段。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13个样地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低产型3个类型。  相似文献   

4.
优良丛生笋用竹及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报道对同一栽培条件下的10种优良丛生笋用竹及4种杂种竹竹笋品质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各种竹笋的鲜食品质、加工性能及营养成份含量的综合评价,评选出三类优良竹种:第一类为优良鲜食型笋用竹种,包括版纳甜竹、云南甜竹、麻版1号竹,其鲜笋鲜食品质最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笋期长,产量高,但加工成干笋色泽欠佳;第二类为优良加工型笋用竹种,包括麻竹、毛麻1号竹、毛笋竹,其竹笋加工成干笋色泽最佳,笋体大,易加工,产量高,但鲜食品质较差,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差;第三类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优良竹种,包括撑篙竹、大头典竹、绿竹、吊丝竹、吊麻5号竹、撑麻7号竹,其竹笋鲜食品质及加工性状均较好,营养成分含量一般或较好,这些竹种的竹材材质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较抗寒,作为笋材两用竹在粤北以北的地区推广种植潜力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混交造林树种,营造了方竹混交林。2004年开展了金佛山方竹混交造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初报工作,获得金佛山方竹与枫香、鹅掌楸混交造林推广模式。为了进一步探寻金佛山方竹适宜的阔叶混交树种,2008年又开展了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8 a差异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阔叶混交林在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方面效果明显,适宜与枫香、鹅掌楸、厚朴、桦木、木荷、檫木等混交造林,阔叶树与方竹的比例宜1∶10~15。  相似文献   

6.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灌溉次数、施肥量和立竹密度对博爱县斑竹笋产量、竹笋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斑竹发笋指标的各因素主次关系以施肥量为主导因子,其次是灌溉次数,立竹密度影响最小;不同因素对发笋指标影响程度不一样,施肥量对各指标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灌溉次数对发笋数量影响显著,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立竹密度影响均不显著;影响发笋数量和鲜笋产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施肥量>灌溉次数>立竹密度;3个因素对提高斑竹笋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灰分含量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斑竹笋品质。获得最多发笋数量、鲜笋产量的处理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3 00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提高斑竹竹笋品质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9 000~11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5次/年;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优水平组合为立竹密度5 000~7 000株/hm2、施肥量2 250 kg/hm2、灌溉次数为6次/年。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方竹笋用混交林混交树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试验研究了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方竹阔叶混交林在竹林生长及竹笋产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其中,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八月竹是三都县特有的自然竹种,现有竹林面积2333hm2。多年来由于管护不力、措施粗放,致使竹笋产量下降,自然资源几近枯竭。为使退化低产的八月竹林重新获得经济效益,根据八月竹原产地巫不乡怎雅村竹农在进行低产林分改造的经验整理如下,以供竹林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雷山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雷山方竹笋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营养成分、矿质元素、氨基酸、单宁、草酸及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金佛山方竹、毛竹、合江方竹和菠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评价其营养品质。【结果】相对于金佛山方竹、毛竹、合江方竹和菠菜,雷山方竹笋膳食纤维质量分数(11.0 mg/g)低于金佛山方竹笋(29.6 mg/g)和菠菜(22.0 mg/g),高于毛竹笋(7.2 mg/g)和合江方竹笋(5.6 mg/g),处于中等水平;蛋白质质量分数(35.4 mg/g)高于金佛山方竹笋(35.1 mg/g)、毛竹笋(32.5 mg/g)、合江方竹笋(23.0 mg/g)和菠菜(28.6 mg/g);脂肪质量分数(1.4 mg/g)低于金佛山方竹笋(1.7 mg/g)、毛竹笋(7.1 mg/g)、合江方竹笋(3.1 mg/g)和菠菜(3.9 mg/g),可作为天然减脂食品;钾元素质量分数(3.24 g/kg)和锌元素质量分数(9.61 mg/kg)均为中等水平;还原糖质量分数(0.04 mg/kg)较高,总糖质量分数(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造金佛山方竹纯林、方竹针叶混交林和方竹阔叶混交林近十年的定位观测研究发现方竹混交林能够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以方竹阔叶混交林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筇竹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筇竹(Qiongzhurea tumidinoda)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是国家三级保护的稀珍竹种,其笋品质上乘,被誉为“笋中之王”。云南省昭通市是筇竹的自然分布中心,其天然筇竹林面积占中国天然筇竹林面积的73.18%。由于管理缺失,大部分筇竹林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状态,资源浪费严重。为充分发挥筇竹资源优势,提高竹笋产量,对低产筇竹林开展了科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使筇竹发笋时间提前,笋期延长,发笋数量增加,单位面积笋产量明显提高,肥料以尿素+复合肥+厩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绿竹低产林改造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乡占洋村、溪柄镇黄兰和白沙村绿竹低产林中采用随机方法设置试验小区,进行绿竹低产林改造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对试验结果采用LSD分析,结果表明,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产量比CK提高了280.84%~289.85%,但对竹材产量影响不大.经济分析表明,低产林改造后的竹林每年比CK增加纯收入15 948.29~16 282.85元/hm2.  相似文献   

14.
天然毛竹混交林改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抚育间伐、深翻等措施调整天然竹木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比例 ,改善林分结构 ,对毛竹和保留树种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可增加笋、竹产量及提高木材质量 ,是行之有效的改造毛竹低产混交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佛山方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云南省镇雄县有金佛山方竹林面积为3.23万hm2。多年来,由于竹农过度采笋,而忽视竹林的科学经营,导致大面积竹林低产低效。文章分析了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低效林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评估了低效林改造效果,以期为提升竹林质量、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方竹笋矿质元素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方竹竹笋中的铁、锰、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和磷、钾、钙、镁、钠等常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发现其铁、锰、锌、铜和钾元素含量甚为丰富且明显高于大多数常见蔬菜,为这种珍贵秋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矿质营养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笋材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笋材两用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产量倍增。冬笋、春笋、竹材产量分别是原来的4.8倍、4.2倍、4.3倍;质量提高。竹笋健壮、鲜嫩、大小长短较一致,竹材大小均匀,竹壁厚,韧性强,材质好,圆满挺直,无病虫害,胸径、长度均比原来粗0.6cm,长0.8m;经济效益好。投入产出比为1:5.3。近几年全县每年以266hm2速度在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发挥优势 再造优势促进我县茶秆竹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 《竹子研究汇刊》1997,16(2):74-78
广东处怀集县生产的茶秆竹材质优良,利用价值高。但近年来产量下降,怀集县亩产原竹100公斤的低产林有7万亩,占总面积21%,而头径2.1厘米的小径竹占32%。本文分析了低产与小径竹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促进本县茶秆竹的发展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平县古城低产林改造复壮示范林及县城南面山钟楼背后示范林内设置样地观测系列复状技术产生的效果,分析相应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对云南甜龙竹低产竹林采取疏伐老秆、伐桩清理、施肥抚育措施,发笋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采取扒晒、除蔸、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17 928元/hm2;采取灌水、施肥等抚育措施,每年可收益52 860元/hm2,竹林效益得到极大提高;未进行抚育的竹林发笋量很少。  相似文献   

20.
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竹林垦复前总生物量1 496.34 g.m-2,垦复后2 959.59 g.m-2,垦复后笋产量是垦复前的2.31倍。垦复后1龄、3龄竹各构件的生物量均有提高,2龄竹的生物量变化不大,说明竹林年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垦复后0-20 cm土层的生物量是垦复前的3.54倍,说明垦复措施主要改善了0-20 cm层的鞭根系统结构。垦复后地上部总含水率略有下降,地下部总含水率比垦复前略有提高。天然方竹林的垦复改造对竹林的生物量结构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