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杜春  赵芃 《北方园艺》2019,(1):183-189
为推进农产品众筹的发展,借鉴国内外测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理论基础,从农产品众筹发展规模指数、农产品众筹从业人员素质指数、技术支撑指数、发展潜力指数4个方面构建了农产品众筹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以黑龙江省16个农产品众筹示范县的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县域的农产品众筹发展水平进行打分、排名。结果表明:五常市的农产品众筹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抚远县的农产品众筹发展水平最低,最后提出黑龙江省农产品众筹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尤志 《北方园艺》2018,(3):197-202
在互联网时代大环境下,我国一直致力于利用互联网,大力提升其在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和后期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重点要培育一批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同时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出多样化的农业互联网科技服务模式。该研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农业创客发展的由来及创客内涵进行梳理,并着重从"农业田园综合体""互联网+农业旅游""互联网+农业特色化""互联网+智慧农园""互联网+校友+农业+众筹""互联网+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互联网+农业文化村落""互联网+集贸市场"等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农业创客发展新模式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以及新型职业型农民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一鸣 《中国食用菌》2019,(7):I0055-I0056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正在加速,农业经济业态和生产关系正在发生新变化,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兴起和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加快建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联合或者合作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然而由于受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农业风险高、配套制度不完善等供求各方的深层次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发展中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急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互联网金融具有门槛低、覆盖广、提供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特点,在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费用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这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提供了新路径。由黄可权所著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一书综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特征,指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应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现实意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总览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已慢慢转换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传统的融资方式受到较多制约,为保证资金的顺畅流通,必须探索新的融资方式。现以新疆番茄供应链为例,在阐述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资金缺口,并分别针对新疆番茄不同的订单农业形式,设计出"龙头企业+农户"供应链资金互融的内部融资模式和分别以"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场+农户"、"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村委会+农户"、"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产销大户+农户"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基础的外部融资模式,以期为农产品供应链的融资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5日,在四川省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座谈会暨灾后重建银企合作融资协议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四川省农业龙头企业签署了银企融资协议,承诺放贷10亿元用于产业化龙头企业短期项目。协议的签订,意味着银行业机构对四川省农业养殖产业链发展的信贷认可,也说明发展农村新型产业链模式更有助于农业产业融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物流金融的出现,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入融资链条,改变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使得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各取所需,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尤其是在第一产业占很大比重的我国,物流金融对加快农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基于我国农产品特点和农户在融资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将物流金融的理念引入到农业领域,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面向农户构建全新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农业创意产业起步晚,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与日本、荷兰、法国的创意农业产业相比差距较大。为加快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进程,现以河北创意农业为例,根据河北农业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分析了农业创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品牌创意力度,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促进三产融合、培养新型农民等对策,以期为实现传统农业向规模集约、绿色生态、科技高效型的创意农业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园艺》2020,(3):121-122
近些年,随着时代进步,经济快速发展,新型农业景观作为一种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和旅游形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它更像是现代农业的升级版,不仅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更是将旅游业进行升华。阐述了新型农业景观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提出了发展新型农业景观可借鉴的模式,并分析了目前发展新型农业景观的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时代发展,旅游业创建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娱乐模式——休闲农业。就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与经营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家庭农场是东台等沿海地区新兴菜区规模经营主体,由传统瓜菜种植大户过渡而生,其顺应了市场农业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从沿海地区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类似先进技术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家庭农场设施瓜果标准示范园关键建造技术,并着眼其可操作性,以期把握要领、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体现农户社会关系和交往能力,金融认知反映农户金融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结合陕西农户家庭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考察社会资本和金融认知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以期剖析农户融资行为差异性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友缘社会资本促进农户融资,而亲缘社会资本抑制农户融资,金融政策认知有利于农户融资,而金融便利认知阻碍农户融资。另外,户主年龄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其拐点在52岁。为此,应着力于培育农户社会资本,宣传金融知识并提高金融支农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该研究从农业生产性服务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本质出发,阐述了二者的耦合机理和协调模式;构建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并以2016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域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量了各地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探讨了二者协调度的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域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不高,且整体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略低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并根据实证结果为政府部门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出一种独具特色的马铃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基于利川市山区马铃薯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情况,结合利川市实际情况,按照优质高效、农旅融合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推进马铃薯规模化种植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加强科技支撑、优化发展模式、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品牌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区支持农业(CSA)引入中国之后,得到初步发展,涌现出一些专门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小型农场。但这类传统的农场、农庄,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无法满足市民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辐射面积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有较大的优势,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产业孵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有望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力量推动CSA模式在中国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熠 《长江蔬菜》2015,(20):35-38
从我国设施蔬菜的发展现状出发,针对生产型农业园区的规划理念、市场定位、近远期规划方向、功能分区、分项规划、规划保障等方面均进行了研究,对于生产型农业园区近期应具备的各项功能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研究,同时针对设施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的远期建设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田浩 《西南园艺》2011,5(2):75-77
贵州省凤冈县将农村资源进行确权颁证,使之变成农民(自然人、法人)资产,采用入股、交易和抵押融资等方式,变成农业生产经营性资本,探索农村财产性增收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三农"是农业科研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项新任务,要立足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调查临沂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现状、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当前临沂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品种类相对较少、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品牌价值普遍偏低、产业化链条不完整、规范管理制度缺位等问题,并从加大申报力度、改变宣传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加强市场监管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临沂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对策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效应和区域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和融合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2个维度着手,构建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进行测度和综合评价,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以指标层中的20个指标进一步探讨农村三产融合对湖北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联程度、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尽管目前湖北省农村三产融合有一定成效,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融合水平程度较低、层次较浅。因此需进一步开发农业多功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双方联结机制、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