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齿缘吊钟花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的方法进行萌发试验,通过对光照、浸种时间、激素种类、赤霉素处理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以期探索出齿缘吊钟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齿缘吊钟花种子可以在黑暗中萌发,但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极显著提高,说明光照可以促进其种子萌发;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以35℃温水浸种2 h效果最好;赤霉素是最适宜种子萌发的激素,处理时间以6 h为佳;低浓度赤霉素的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随着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呈明显下降趋势;该研究为齿缘吊钟花繁殖培育和苗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灰毛蓝钟花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光照、赤霉素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灰毛蓝钟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以期提高灰毛蓝钟花种子的萌发率,增加高山植物在低海拔地区存活的机率。结果表明:灰毛蓝钟花种子在赤霉素浓度600mg·L~(-1)、光照12h、浸种12h或18h时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最大,种子萌发持续时间最长,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最短。灰毛蓝钟花种子不喜长时间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不利于种子发芽,黑暗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浸种时间越长对种子损害越大,不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越橘种子破除休眠、萌发及快速成苗方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越橘种子播种方法,解决越橘杂交种子萌发率低、成苗慢的关键问题。【方法】以越橘品种‘蓝丰’‘北陆’‘杜克’及杂交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赤霉素质量浓度、贮藏条件和基质条件下的播种试验,调查萌发率及幼苗生长,优化播种方案。【结果】1)供试越橘品种种子对赤霉素浓度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但均以400 mg·L~(-1)赤霉素浸种20h种子萌发率最高;2)在400 mg·L~(-1)赤霉素处理下,新鲜的种子萌发率最高(88%,60 d),其次是自然阴干4℃贮藏、新鲜种子4℃贮藏和自然阴干室温贮藏的种子(79%、78%和80%,60 d),低温冷冻严重影响越橘种子活力;3)水苔作为播种基质越橘种子萌发率高(88%,60 d),而河沙最低;越橘幼苗在混合营养土(V草炭∶V园土∶V腐熟牛粪/有机肥=2∶1∶0.1,每m31~1.5 kg硫磺)中的生长状态最佳。【结论】新鲜的越橘种子或经自然阴干4℃贮藏后的种子,使用400 mg·L~(-1)赤霉素浸种20 h,采用上层水苔下层混合营养土的基质播种,能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速度,该措施成本低、易操作、效果佳,可满足规模化越橘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5.
消毒时间、光照和温度对金鱼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鱼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用质量分数2%NaClO消毒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变温、光照和黑暗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NaClO消毒6min为金鱼草种子适宜的消毒时间。黑暗处理使幼苗徒长,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黑暗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影响不大。金鱼草种子在25℃时发芽率最高,为88.89%。种变温30℃/20℃处理加快了种子的萌发,整体提高了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以大穗结缕草为试材,研究了光照/黑暗、温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大穗结缕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为非需光种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当NaCl浓度为100mmol·L~(-1)时,大穗结缕草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当浓度为150~200mmol·L~(-1)时,显著抑制大穗结缕草种子的萌发。种子耐盐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44.12、244.12mmol·L~(-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萌发进程所用时间增长,最终萌发率也显著下降,50g·L~(-1)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的耐旱临界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90.95、155.05g·L~(-1)。综上所述,大穗结缕草种子在萌发期表现出一定的抗盐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200mg/L GA3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在20℃/25℃(12h/12h)变温,12h/12h(光照/黑暗)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求米草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求米草种子最佳的浸种时间是12~24 h;萌发最适的温度条件为20~25℃;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草炭 珍珠岩(1:1)及草炭最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方晶 《北方园艺》2011,(4):91-92
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和浸种温度等因子对卷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卷丹百合种子为需光种子,在光下萌发,在黑暗中萌发受抑制;卷丹百合性喜温暖,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以20℃为宜;在pH 6.0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播种前对卷丹百合进行温汤浸种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浸种的适宜温度以35~45℃为宜。  相似文献   

10.
温度和赤霉素浸种对两种高山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24h对黄杯杜鹃和大萼杜鹃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杜鹃种子在15~25℃条件下发芽率极低,其中,黄杯杜鹃在15℃下发芽率略高于20℃和25℃处理,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2种杜鹃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800mg/L赤霉素浸种对黄杯杜鹃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1.33%、70.33%、9.3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萌发时滞缩短,发芽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大萼杜鹃萌发的适宜赤霉素浓度为400mg/L。  相似文献   

11.
以低温湿沙贮藏71 d的野生毛冬青(Ilex pubescens)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温度组(20、25、30℃),6个浸种溶液组(5、10、20 g·L~(-1)赤霉素(GA_3)以及5 g·L~(-1)硝酸钾(KNO_3)、5 g·L~(-1) KNO_3加10 g·L~(-1) GA_3、对照组)进行萌发试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各组毛冬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以期筛选出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和浸种溶液浓度。结果表明:3个温度条件下毛冬青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20℃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25℃组;30℃组种子的活力指数显著低于25℃组。用10 g·L~(-1)GA_3溶液浸种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评价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蒸馏水浸种);5 g·L~(-1)KNO_3溶液浸种24 h对毛冬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因此,25℃是最适宜毛冬青种子萌发的温度,10 g·L~(-1)GA_3是最适宜的浸种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方法对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梧桐(Firmiana simplex(L.)W.F.Wight)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水杨酸、α?萘乙酸以及层积处理对梧桐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α?萘乙酸2种激素对梧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75g/L的水杨酸处理和层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梧桐种子的萌发率;0.050、0.075g/L的α?萘乙酸能够分别显著促进梧桐幼苗主根以及主茎的生长,而赤霉素和α?萘乙酸对梧桐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叶片越小。  相似文献   

13.
温光和赤霉素协同作用对银叶金合欢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叶金合欢种子为试材,采用温度、光照、赤霉素协同作用处理,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各种组合处理对银叶金合欢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找到最适宜萌发的最佳组合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银叶金合欢种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在25℃温度下,光照强度为4 200lx,赤霉素浓度为100mg·L~(-1)时银叶金合欢种子萌发率最高为93.333%,银叶金合欢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81.667%和10.958。  相似文献   

14.
以紫楠、浙江楠种子为试材,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贮藏方式,设置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温(4℃)湿砂层积和自然室温湿砂层积2种贮藏方式,紫楠、浙江楠种子的较佳贮藏方式是低温(4℃)湿砂层积。在15、20、25、30℃4个温度下,紫楠、浙江楠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5℃。在黑暗、12h和24h光照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对紫楠、浙江楠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24h/d的光照条件对浙江楠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苘麻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光照、温度、pH以及浸种温度对苘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苘麻种子为需光种子,温度15~30℃、pH 4~8的条件下萌发率较高;使用30~60℃的温水对苘麻种子浸种,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对紫楠种子的萌发进行探究,从铺垫物、种壳条件、赤霉素条件、紫外线条件、菌群条件、光条件、热激等7个方面进行。通过不同预处理对种子萌发产生的不同影响,掌握紫楠种子萌发的特性以及存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铺垫物为棉花相比较滤纸而言更保湿保温,可以促进种子萌动速度;种壳为紫楠种子萌发最大的限制条件;80mg/L浓度的赤霉素会抑制种子萌发;紫外线照射对于种子萌发率影响不大但萌发出的芽较多为红芽;菌群的存在会不利于种子的存活;光照是萌芽种子进行光合作用的首要条件;30℃下热激对种子有损害。本研究以期为紫楠的繁育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7.
以野生大丁草种子为试材,研究碱性盐NaHCO3对大丁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HCO3(≤20 mmol/L)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NaHCO3(20 mmol/L)对大丁草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大丁草种子萌发期耐盐适宜浓度为28.4 mmol/L,耐盐半致死浓度为42.66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65.34 mmol/L。  相似文献   

18.
以阴行草为试材,采用控制变量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对阴行草种子萌发抗旱能力的影响,以期为阴行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子萌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PEG)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GA3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植物种子的影响,但高浓度GA3则会与干旱同时对种子萌发产生双重抑制效果.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时,在全黑暗条件下1%GA3浸种最适宜阴行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9.
以白头翁和兴安白头翁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温度、光照和浸种等处理方法对2种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 NAA和100 mg/L GA3处理的白头翁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10和50 mg/L GA处理的兴安白头翁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高,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5~30℃.延长光照和浸种时间处理可以明显促进2种白头翁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20.
以当年生野生山杏成熟种子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种皮、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以及光照条件对山杏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16h、黑暗8h条件下,MS培养基中添加0.16mg/L GA_3能有效促进去种皮山杏种子的萌发,未去除种皮的山杏种子均未萌发;在遮光条件下,去种皮种子在添加了0.16mg/L与0.50mg/L GA_3的MS培养基中发芽率均为100%,幼苗比光照16h、黑暗8h培养条件下的高且生长速度快,但黄化现象严重;将幼苗移至土壤中,能够正常生长,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