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提前完成了生猪稳产保供3年目标.伴随猪肉供给的增加,猪肉价格下降,猪肉进口减少.猪价降幅大,猪粮比下降,出现"猪贱伤农"现象,政府四轮收储猪肉以稳定市场.  相似文献   

2.
<正>记者:今年以来猪价为何出现持续上涨?如何看这轮猪价上涨?农业部生猪市场预警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今年春节过后,我国猪价呈持续攀升走势,生猪养殖从6月份开始盈利。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最后一周,猪肉价格26.76元/千克,连续上涨18周,同比上涨20.9%。随着猪价上涨,猪粮比价于6月份第3周达到6∶1之上,生猪养殖结束了近1年半的连续亏损局面。目前猪粮比价超过7∶1,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可盈利300元左右,处于200~400元的正常盈利区间。这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据农业部监测,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和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全国生猪产能下降较多,猪价涨幅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生猪存栏31041万头,比上年下降27.5%,全年生猪出栏54419万头,比上年下降21.6%,猪肉产量4255万吨,比上年下降21.3%。市场供给不足导致猪肉价格、进口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高达660元。具体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生猪产能持续下降,四  相似文献   

4.
正在经历了前期的大幅上涨之后,6月中旬始,猪价"返身"开始"下楼梯"。仅两周的时间,生猪屠宰价格降幅达到了2.6%左右,这一轮下跌也结束了去年3月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对此,专家指出,受猪肉消费淡季到来及供给端生猪集中出栏的影响,近期猪价出现了明显的下跌,接下来一段时间,猪价可能会保持窄幅波动,很难再次出现大幅上涨。生猪供应短缺导致今年猪价大幅上涨,进入6月后,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大猪存栏比例上升,出  相似文献   

5.
进入9月份,生猪价格开始呈现下跌态势。从中旬开始,生猪供应量开始不断增加,屠宰企业压价意向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规模,生猪出栏价下跌加快。尤其是进入下旬,中秋之前的那段时间,由于屠宰企业压价力度加大,养殖户出现集中出栏和恐慌抛售的行为。"十一"黄金周结束,节日期间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提振力度不大,猪价保持震荡下跌的态势。9月份开始供应量的明显增加造成供需失衡,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猪价持续走低。这实际是对整体行情走势过高的一个调整。后期猪价上涨趋势和上涨逻辑并未发生性根本变化。猪价或即将开始今年的第三波上涨态势,年底猪价有望达到18元/kg以上。总体上,本轮生猪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需求相对企稳背景下的生猪供给趋势性短缺,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养殖户不能过于跟风,还是应该保持正常的适度出栏量。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进入6月份,生猪市场喜迎开门红,猪价整体走势基本与我们前期预测保持一致。经过前期生猪产能的严重超前释放,在消费逐步复苏助推作用下,生猪供应断档期效应表现愈发明显。当前正值月初,养殖大场计划出栏较少观望情绪较浓,市场标猪供应紧俏,加之猪价再次全面上涨将加剧养殖户抗价惜售心理,短时屠宰企业收猪难度或进一步增加。"——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分析表示。  相似文献   

7.
正猪价维持高位应该是今年的常态,但伴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肉价也将逐步企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第一,生猪产能在加快恢复。第二,从养殖成本看,今年推高养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别是饲料成本在下降。第三,疫病因素比较稳定,没有大的疫情。疫情稳定,是稳定市场供给的重要基础。第四,需求方面没有大的增长。消费需求上没有大的变化,不会大幅拉动猪价上涨。第五,猪肉的替代产品价格下行,其中禽肉价格基本稳定,牛羊肉、鸡蛋、牛奶价格都在下跌。从以上五个因素看,今年猪价进一步暴涨没有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上半年,面对畜产品生产增长放缓和环保治理持续高压的态势,全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有效应对挑战,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呈现出:"生猪出栏加快,猪价触底回升;蛋鸡产能缓慢恢复,蛋价高位回调;奶价企稳回升,奶业振兴步伐加快;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养殖形势较好;肉鸡产能下调,活鸡价格上涨"良好发展态势。一、生猪出栏加快,猪价触底回  相似文献   

9.
<正>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等新形势挑战,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消费结构、猪肉贸易、价格周期等发生深刻变革。能繁母猪产能快速下降,生猪供给偏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快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猪肉进口预期创新高。近期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相继出台17条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生猪生产发展,保障了猪肉供给,猪价涨幅将逐步回落。生猪生产恢复支  相似文献   

10.
述评     
正当前生猪价格波动风险明显加大养猪场户应理性补栏顺市出栏针对近期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的情况,记者专题采访了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马有祥介绍,最近猪价持续小幅上涨,但产能恢复较快,市场供应充足,后期继续上涨的动力有所削弱。目前已出现补栏过热现象,希望养殖场户理性补栏顺市出栏。生猪产能触底回升,补栏过热迹象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1.
2018年8月份以来,由于非洲猪瘟疫情肆虐,生猪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产能持续下降,导致生猪价格在2019年春季触底反弹后一直震荡前行。特别是8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市场供求形势更加紧张,导致猪价快速上涨。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难以根绝,当前生猪复养依然比较困难,产能恢复尚需一定周期,因此,"后市乏猪"和"猪价高涨"依然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主基调,养猪业盈利水平将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在2008年生猪和猪肉市场持续高价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发展政策的拉动下,生猪养殖快速发展,在2009年生猪生产周期性调整中,全国生猪产能过剩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肉价随之出现下跌。由于各方积极努力,生猪产能在低谷期积极调整,于2010年6月中旬猪肉价格止跌触底反弹。受生猪供应偏紧影响,2011年上半年往年的季节性下降周期没有出现,尤其"五一"过后猪肉价格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加速上涨。由于猪肉价格大涨,猪粮比价持续走高,猪粮比价超过5∶1已满一年,生猪养殖的利润水平达到最好水平,基本与2008年盈利最高点持平。此番猪肉价格上涨供给减少是主要原因,成本上涨助推价格高涨,稳定生产成头等大事,各方应理性对待,稳定生产,多措并举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进入9月份,生猪供应量明显增加造成供需失衡,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猪价持续走低。这实际是对整体行情走势过高的一个调整。后期猪价上涨趋势和上涨逻辑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猪价或即将开始今年的第三波上涨态势,年底猪价有望达到17.5元/kg以上。总体上,本轮生猪价格上涨的核心动力——需求相对企稳背景下的生猪供给趋势性短缺,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养殖户不能过于跟风,还是应该保持正常的适度出栏量。  相似文献   

14.
2018年猪价持续下跌,已创2014年4月以来新低,自2月中旬以来,生猪养殖结束长达3年多盈利,亏损真正开启,猪价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周期、饲养量增加、生产水平提升、天气因素致集中出栏、出栏体重增加、进口肉增长、消费拉动作用减弱等。通过对河南生猪市场的调研发现:河南省生猪市场出现生猪养殖结构优化加速,中小户数量下降明显,大型龙头企业扩张势头不减,能繁母猪总体存栏变动不大,更新力度加大,仔猪与二元母猪补栏积极性下降等特点。预计3季度中秋节前猪价上涨,或将达到年内高点,但不排除乐观预期影响下压栏生猪再次集中释放对猪价的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河南省生猪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22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我国猪肉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趋势,属于非正常的市场现象。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养猪企业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现象,短期内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此外,由于6月下旬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生猪调运不畅,这些因素也推高了生猪价格。此外,2022年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同比大幅度下滑也是造成国内生猪价格上升的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情况看,生猪产能总体稳定,至少2023年一季度,我国整体生猪供给充裕的态势不会改变,后市生猪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后续猪价还会回归到合理区间。同时,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未来国际玉米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的态势,养殖户利润变化不明显,猪价总体将处于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到中等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前,供给收缩带来的生猪价格反弹行情已经启动。受媒体曝光疑似口蹄疫"康复猪"流入市场的事件催化,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预计事件效应减退后猪价上涨速度将有所放缓,但经过短期调整后猪价仍将上行。更为重要的月度时点上,由于2014年4月是生猪价格年度低点,对应2015年4月较低的基数,在反转行情中或将带来猪价同比高点。我们判断猪价上涨叠加价格改革,今年四季度CPI同比有"破3"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19,(6)
<正>自2018年8月至今,全国各地均已经历了非洲猪瘟的洗礼,产能明显出清,猪价出现大幅上涨。随着建国70周年欢庆结束,储备肉陆续消化,2019年10月猪价再次大幅反弹并且呈"直线式"上涨。目前来看,猪价并未触顶,猪价总体上涨的大趋势难以改变。1 1—11月份国内生猪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18.
信息动态     
5月上旬猪价触底反弹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受消费需求增长及生猪存栏量减少等因素影响,近期生猪出栏价格出现触底反弹行情。5月上旬,全国重点养殖企业的生猪平均出栏价格为6.63元/千克,较4月下旬上涨了1.5%。从各地情况来看,安徽、陕西和云南的生猪出栏价格较4月下旬分别上涨了6.0%、5.2%和4.6%。生猪价格上涨,一是由于“五一”黄金周期间,居民的猪肉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生猪价格回升;二是近期生猪存栏数量下降,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有所缓解。由于前期猪价已跌至最低点,预计生猪价格将缓慢回升,但完全走出低谷还需要一段时间。〔本栏摘编收…  相似文献   

19.
<正>虽然从生猪存栏数据和行业人士的分析,当前国内猪价上涨并非真正的猪市回暖,但国内三个生猪远期交易市场近日的远期生猪品种价格却出现了全面上涨。这是资本市场的炒作?还是生猪需求者对未来猪价担忧,在远期交易市场对未来猪价进行锁定?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全国生猪价格普遍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出乎行业人士的预料,据搜猪网统计,6月16日至7月16日的一个月内,生猪出栏价格累计涨幅高达23.82%。  相似文献   

20.
正前些年,"猪周期"的产生和变化总是基于这样一个逻辑:高猪价刺激养殖户疯狂补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一年以后这些扩张的产能同时出栏,进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猪价暴跌,如此周而复始,"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成了养殖户们躲不掉的怪圈,令其身心俱疲。从2017年7月份开始,始于2016年下半年的生猪价格跌势开始逆转,并且成为一种稳定上涨的态势。这种现象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本轮"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