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极端气候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用新美洲星拌种,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小麦抗旱、抗病、抗冻和耐渍害能力,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且行之有效的高产、稳产栽培措施。为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上增产、增效作用,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水家湖农场旱直播水稻茬田块进行小麦新美洲星拌种应用推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的小麦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小麦植株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病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新美洲星拌种能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使小麦抗灾能力大幅提高,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带蘖数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1.6根、0.8个。新美洲星拌种区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分别较未拌种对照增加了100.5万穗/hm2、1.6粒、3.3 g。  相似文献   

2.
新美洲星叶面肥在冬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新美洲星叶面肥在冬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可以提高出芽率及芽势,同时可以加快小麦的出苗速度,通过试验得出,基本可以提高出苗率10%12%。使用新美洲星拌种的年前表现为次生根、单株分蘖数和单位面积茎蘖数明显多于没有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加大10%用种量)的田块;田间表现为苗齐、苗匀、苗壮;增强小麦的抗旱耐渍和抗冻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产量6%左右。  相似文献   

3.
“新美洲星”在淮北地区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美洲星”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示范及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出苗率7.8个百分点,且可提高发芽势,加快出苗速度,使苗齐苗壮;可促冬前单株分蘖增加0.55个,次生根增加1∽2条;抗涝耐渍,抗旱抗冻,促进小麦生长发育;省种省肥,提高品质,单产可增加10%以上。该产品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神农公司的新美洲星产品已经在安徽省地区推广数年,市场反响较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特别是在近年的极端天气条件下,应用新美洲星确实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就新美洲星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总结。1新美洲星在小麦和大豆上的应用2015年涡阳县小麦普遍遭遇倒春寒冻害,大面积小麦幼穗冻坏。为了把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笔者及时通知各乡镇零售商结合第1次小麦防虫治病及时喷施新美洲星,每桶水加新美洲  相似文献   

5.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穗的植株单穗粒重最大;降低栽培密度可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每穗粒数和单穗粒重显著提高。文中还就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栽培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类型品种在分蘖成穗率和穗粒结构上的差异以及栽培密度、施肥方法对这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平均单穗粒重的关系,品种间差异明显,大穗型品种的单穗粒重有随单株穗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多穗型品种以带2个分蘖穗的植株单穗粒重最大;降低栽培密度可增加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每穗粒数印单穗粒重心显著提高,但成穗率是否增加因品种而异;孕穗肥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穗粒数和单穗粒重。文中还就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和单穗生产力的栽培途径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新美洲星对小麦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新美洲星对小麦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新美洲星拌种对小麦成苗率的影响和喷施新美洲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美洲星拌种后,"宁麦13"、"淮麦31"和"淮麦33"的成苗率均有所降低;出苗后喷施3次新美洲星,小麦每667m~2产量为550.76kg,比对照增产7.2%。说明用新美洲星拌种不利于小麦成苗,但出苗后喷施3次新美洲星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美洲星(原世纪星)在大豆上使用具有明显的增产及增强大豆抵御不良环境因子侵害能力的效果。例如:1996年焦岗湖农场用100mL美洲星喷洒土壤,又于花期以75mL对水500倍进行叶面喷雾,结果单株荚数增加6.6个,单株粒数增加12个,单株粒重增加2.3g,百粒重增加0.8g,667m2产量增加43.6kg,增产幅度达27.8%。  相似文献   

9.
美洲星在小麦种植上处理土壤技术--即在小麦播种后每亩用美洲星100~150毫升对水300倍喷于土壤.最好是连种籽、土壤一道喷淋,喷后覆土.据安徽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李昌春副研究员和国营东风湖农场田木生高级农艺师、成广明先生的试验研究:增加了出苗率14.58%,一个半月后调查:株高增加了0.93厘米,有分蘖的麦苗比例增加19.83%,主根数增加32.88%,处理的小麦侧根多、根系长、根壮而白,且在地下呈均衡性分布,即在地下空间每个方位都有根系,而对照麦苗根系在地下呈非均衡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新美洲星拌种在小麦高产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在极端气候常态化的今天,用新美洲星拌种,能明显提高小麦出苗率,增强小麦抗旱、抗病、抗冻和耐渍能力,是小麦生产上一项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且行之有效的高产、稳产栽培措施。1新美洲星拌种的优点1.1降低生产成本一是新美洲星拌种可以降低肥料用量。新美洲星拌种后,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小麦品种苗期对混合形态氮素营养的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小麦对不同NH 4/NO-3 混合比例营养的反应。结果表明 ,增铵营养对 40个基因型小麦的早期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但各个基因型的表现不尽一致。与单一NO-3 营养相比 ,增铵营养显著提高了茎干重、总干重、单株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氮含量和氮积累量 ,但对根干重没有影响。营养液中 2 5 %~ 5 0 %的NH 4比例对植株生长更为有利。与单一NO-3 营养相比 ,单一NH 4营养下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较高 ,但茎干重、总干重、单株分蘖数和氮积累量较低。分析表明 ,植株在增铵营养中干物质积累的增加与单株分蘖数和氮积累量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吨田宝在小麦上的增产效果,安排了小麦喷施吨田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小麦喷施吨田宝对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次生根,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植株上部功能叶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作用明显,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古浪县黄河水灌溉区进行了"吨田宝"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吨田宝"对增加小麦单株分蘖、次生根,改善群体结构,增强植株上部功能叶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作用明显,有助于促进大分蘖生长,提高大穗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和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亳州市谯城区小麦应用新美洲星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为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亳州市谯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小麦新美洲星应用示范方案要求,特在谯城区大杨镇聂桥行政村实施了小麦应用新美洲星拌种试验示范,现将有关调查数据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采用新美洲星拌种,  相似文献   

15.
为对新美洲星有机水溶肥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武山镇进行了面积为75亩油菜叶面喷施示范。结果表明:油菜喷施新美洲星有机水溶肥亩单株分枝数提高70株、亩单株角果数提高8.7角,每荚果粒数增加0.2粒,亩产量提高17.8公斤,增幅1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内生假单胞菌JD204对14个不同小麦品种分蘖数、株高、根系活力以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内生假单胞菌JD204处理后可提高小麦幼苗的分蘖数,郑麦9023品种分蘖数增加最多,比对照提高了34.15%;有12个品种小麦的株高和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11.73%和13.81%;10个品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_n)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7.64%和16.17%;11个品种小麦的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10.74%和20.79%,9个品种的胞间CO_2浓度(C_i)平均减少11.68%;12个品种小麦的光化学效率(Φ_(PSⅡ))比对照均有所提高,矮抗吨产王增幅最大,为24.20%;11个品种小麦的F_v/F_o和F_v/F_m值与对照相比分别平均增加了19.47%和5.04%。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美洲星拌种及叶面喷施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和县乌江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展了小麦应用新药剂新美洲星拌种和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应用新美洲星后根系发达,抗逆性增强,不早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畦作与垄作相对照的方式,并对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大田5点取样法,从土壤水分变化、小麦地温变化及冬前单株生长性状等方面对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垄作小麦茎蘖数比畦作条件下少96万个/hm^2,单株分蘖少0.4个,单株次生根多0.7条,最长叶鞘短3.5cm,平均叶片窄0.09cm,最长叶片长短0.85cm,单株叶面积减少69.6cm^2。垄作植株生长健壮,旺长不明显,而平作旺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新美洲星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在小麦上应用具有提高出苗率高,促进苗齐、苗壮,抗涝耐渍、抗旱、抗冻,减少播种量和化肥使用量,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等效果。为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蒙城县开展了小麦新美洲星试验和应用示范,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小麦施用新美洲星试验和示范在蒙城县范集工业园区张  相似文献   

20.
小麦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5个小麦品种单株有效分蘖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适当的高度是小麦单株获得更多有效分蘖数的基础,而过多的有效分蘖导致不孕小穗数增加和穗粒数、单穗重降低。在高产实践中,通过控制有效分蘖来减少不孕小穗数以达到提高穗粒数和单穗重的目的。回归分析表明,不孕小穗数、穗粒数与单株有效分蘖数相关性较高,可以用第3个一级分蘖和第1个二级分蘖的农艺性状与单株有效分蘖数的回归方程预测其单株有效分蘖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