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氮肥基追比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基质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罗拉为试材,设置9个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基追比)处理,研究氮肥基追比对番茄品质、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结果期施氮量的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3处理(氮肥基施、苗期追施、结果期追施比为15%、0、85%)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最高,分别为14.14μmol·m~(-2)·s~(-1)、11 008 kg·(667 m~2)~(-1),较对照(氮肥基施、苗期追施、结果期追施比为0、0、100%)分别提高17.15%、21.75%;番茄果实VC、番茄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随结果期施氮量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T3和T4处理糖酸比分别为8.76、8.14,口感较佳。T3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基质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较高。综上,合理的氮肥基追比可显著提高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及氮肥农学利用率,以T3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自1971年以来,我们在秦岭北麓山地果园进行了一系列施肥技术研究。通过氮肥施用期的研究,初步明确了国光苹果树从初果期到盛果期每年只追施一次氮肥时,以花前追肥效果较好,产量较高。同时施肥量试验的结果表明,花前追施氮肥,尤以株施尿素2公斤的较好。比株施0.5公斤尿素的增产51.8%,比株施1公斤尿素的增产31.5%。 本试验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行了分期施肥试验。在等氮量(尿素)情况下,分2-3期追肥,不同追肥期搭配的氮肥施用量各异。通过试验,希望明确山地条件下国光苹果不同施肥期和施肥量的适宜组合及其经济施用效应。现将9年试验结果整理如…  相似文献   

3.
加强名优果树的夏秋管理,是进一步提高果品产量,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果品优质高效打基础的关键环节。其措施是:1科学施肥,少追氮肥,多追磷钾肥果树进入夏季以后需肥特点是,对氮肥的吸收量逐渐减少,对磷钾肥的需要量开始增多,其追肥标准是:如前期6月份每百千克果已追施标准氮肥2千克,此时追肥每百千克果,追施草木灰10千克,同时喷800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2%的过磷酸钙溶液各1次;如前期追施氮肥少或没施肥的果树,应当加追氮肥,用量是百千克果追标准氮肥1千克左右即可。主要作用是利于果树花芽形成、促进果实发育及秋季枝条成熟。2及时供水,做…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追施磷肥对番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磷酸钙为磷肥肥源、番茄为研究对象,磷肥作基肥与追肥配合施用且比例为6∶4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时期追施磷肥对番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将追肥总量平均分为2份,分别在第1花穗现蕾和第1穗果的第1个果开始膨大时施入,能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并且根系中氮、磷、钾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甜椒氮肥施用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甜椒分期追施氮肥对产量效应有明显的影响。在初花期、中果期、始收期、返秧初果及中果期连续追氮增加了单株结果数和果实重量,产量最高,增长指数为167~232%;合理分期施氮增强了植株的生理活性,提高了根系吸收力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率。试验结果为合理经济追施氮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蒜光合作用及品质特征的影响,以"民乐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施氮水平下其光合特性参数、叶绿素含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40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至施氮量240kg/hm~2时达最高,其后降低。大蒜鳞茎品质指标大蒜素以240kg/hm~2氮处理最高,除6g/盆施氮处理以外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3.98%、4.56%和6.82%。说明增施一定的氮肥能显著提高大蒜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最终影响到大蒜的品质。所有处理中以240kg/hm~2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大蒜素的效果最佳,表明240kg/hm~2的施氮量更有助于降低大蒜的蒸腾作用,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获得较高的大蒜品质。  相似文献   

7.
1)看树。即看树龄、长势和挂果量追施催芽肥、催花肥、催果肥、促果和枝蔓成熟肥,采取根施和叶喷相结合,且各个时期追肥种类也不同。催芽肥以根施速效氮肥为主;催花肥以根施磷肥为主,配合叶面喷施硼肥;催果肥以根追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叶喷磷酸二钾;着色期追促果和枝蔓成熟肥,主要是叶喷0.3%磷酸二氢钾及磷、钾复合肥。前期新梢旺长的要控氮控水,而新梢细弱、叶色淡黄,根系正常的要根施速效氮肥,树上喷施磷、钾肥混配液并灌水,一般7天后可正常生长。2)看地。即看土壤结构及肥力。如沙质土肥力低,保肥性差,生长在这类土壤上的葡萄树,每次成…  相似文献   

8.
以15年生枸杞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水平施地佳施用量,即10mL/棵追施1次,20mL/棵分2次施,20mL/棵追施1次,以不施为对照,研究施地佳对盐碱地枸杞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在枸杞初展叶初期至夏果末期定期取土壤样、植株样,对土壤pH值、全盐、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植株生长期生长状况进行测定,并对采摘果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地佳有明显降低土壤pH值和含盐量的作用,对枸杞甜菜碱、总糖量、多糖含量影响不大,但施用施地佳后黄酮含量有所增加,枸杞产量明显提高。建议施用量为20mL/棵,结合灌水分2次施入。  相似文献   

9.
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氮磷钾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叶用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在宁夏银川金凤区森淼现代林业科技园进行了叶用枸杞肥料试验,研究了春季氮素用量对叶用枸杞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增施氮肥能够促进叶用枸杞对氮磷钾素的积累;100kg叶芽所需氮(N)0.35~0.58kg、所需磷(P_2O_5)0.08~0.13kg、所需钾(K_2O)0.15~0.24kg,其三要素(N∶P_2O_5∶K_2O)平均比例为1∶0.24∶0.44;当每667m~2施氮量为2.18kg时,叶用枸杞每667m~2生物产量最高值为313.89kg;当每667m~2施氮量为2.45kg时,每667m~2叶芽产量最高值为88.41kg;当最佳经济效应每667m~2施氮量为2.40kg时,每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88.40kg。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温室辣椒氮肥用量过高的问题,以“长剑73”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施肥(N 300.0kg·hm-2)、减氮10%(N 270.0kg·hm-2)、减氮20%(N 240.0kg·hm-2)、减氮30%(N 210.0kg·hm-2)及不施氮肥对辣椒生长发育、关键生育期光合特征、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减量10%并没有降低辣椒苗生长质量。减量施氮各处理在关键生育期内株高、茎粗均有所下降。辣椒盛果期氮肥减量10%处理SPAD最高,与常规氮肥相比提高了1.6%,继续减氮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氮肥减量10%在辣椒花期、盛果期冠幅比常规施氮提高5.8%、5.6%。辣椒盛果期氮肥减量10%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光合速率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9.4%、0.6%、5.3%。减氮10%处理辣椒产量比常规施氮增产1.1%,减氮20%辣椒产量略低于常规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氮肥减量降低了辣椒硝酸盐含量,同时提高了辣椒维生素C含量增幅范围为2.9%~8.8%。氮肥减量10%处理比常规氮肥收入提高1.5%,产投比最高为7.3。从辣椒生长发育、光合特征、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角度来考虑,氮肥投入不低于240kg·hm-2,不高于270kg·hm-2时是较为理想的氮肥减施方案,可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盐渍化土壤枸杞叶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试验,研究了盐渍化土壤枸杞园不同氮磷钾配比、不同生育期、枸杞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优的氮磷钾配比,叶片养分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2 a间叶片全氮含量在全生育期均呈"M"型变化趋势,全磷变化不大,基本趋于平缓,全钾在现蕾初期含量较高,到秋果后期含量逐渐降低;中度盐渍化土壤叶片养分变化与轻度及非盐渍化土壤叶片养分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戴国礼  曹有龙  雷志荣  焦恩宁  秦垦  周旋 《园艺学报》2015,42(Z2):2975-2976
‘宁农杞9号’是由内蒙古‘宁夏枸杞’生产园中发现的特异性单株经无性扩繁选育成的新品种。具有生长旺盛、自交不亲和、耐热、果粒大、等级率高等特点。平均单果质量1.06 g,纵横径比2.5,果肉厚1.8 mm,平均含籽数32个,鲜干比4.3 ~ 4.7;干果总糖452.8 mg · g-1,枸杞多糖21.4 mg · g-1,甜菜碱8.3 mg · g-1,类胡萝卜素2.245 mg · g-1。适宜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宁夏枸杞适生区栽植。  相似文献   

13.
杀菌方式对枸杞原汁室温贮藏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紫外线初步消毒的枸杞(Lycium barbarum L.)鲜汁为材料,探讨了灭菌方式对室温贮藏过程中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灭菌处理(95 ℃/30 S,90 ℃/60 S),在室温下长达270 d的贮藏期内,枸杞原汁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枸杞多糖、甜菜碱和B一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减缓,特别是添加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处理,B一胡萝卜素的保存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对篱架栽培模式下枸杞叶片、果实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枸杞篱架栽培后叶片、果实形态特征及产量变化,以期为枸杞篱架栽培模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栽培模式,篱架栽培模式下枸杞平均叶长、叶宽、叶柄长分别比传统栽培模式增大3.98、2.08、1.75 mm;叶厚及叶鲜质量分别增加1.29倍和1.13倍;平均鲜果纵径、果形指数、单果鲜质量、单株干果产量分别增大3.33 mm、0.29、0.19 g、562 g;鲜果纵径、果形指数分别增加1.88倍和1.64倍;单株干果产量增加1.62倍。表明篱架栽培模式明显使枸杞叶片变大增厚,果实颗粒饱满,单株产量增加,有利于枸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梁梦玲  胡兵辉 《北方园艺》2019,(17):145-151
枸杞是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于一体的多年生灌木,在医疗保健及生态建设中都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近年来由于栽培措施的不当而造成其果实产量减少,品质降低等问题。该研究整理了近年来有关调控栽培对枸杞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方法与历程,通过繁育方法、灌溉调控,施肥调控、修整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高效栽培枸杞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枸杞的栽培过程中不断的优化种植水平,实现其高产、稳产、优质等目标。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和青海诺木洪农场是枸杞种植的典型生态区。以不同产区"宁杞1号"和"宁杞7号"2个宁夏枸杞品种的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发育期气象因子指标,通过分析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和青海诺木洪2个产区的宁夏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发育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而新疆精河县纵径发育只有2个明显阶段,枸杞果实发育期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青海诺木洪>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同时,除新疆精河县外,其它2个产区的"宁杞1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都明显长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但3个产区"宁杞1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均小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3个产区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是影响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7.
西瓜需肥特点与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洪勋  张翔 《园艺学报》1996,23(2):145-149
西瓜在整个生育期中吸收K最多,N次之,P最少。吸肥量以发芽期最少,幼苗期较少,抽蔓期增多,果实膨大期达高峰,成熟期又缓慢减少。K施量达180kg/hm2时,产量和品质最高,超过此量均有下降趋势。N肥以底施加追施的方法单产最高;K肥中以K2SO4底施单产最高,追施使瓜瓤含糖量增高;对高、中、低肥力的土壤,N、P最佳施用量(kg/hm2)分别为126、61.5;174、73.5;210、124.5。低肥力地块,地力(不施肥)生产率和有机肥、N、P、K肥生产率分别为41.9%、11.5%、28.0%、13.3%、5.3%。  相似文献   

18.
枸杞呼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枸杞生长发育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及不同成熟度浆果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的呼吸速率、细胞膜透性、失水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枸杞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延长均无呼吸高峰出现,认为枸杞可能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同时在低温条件下不同成熟度浆果细胞膜透性、失水率上升较缓慢。  相似文献   

19.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以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